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现在很多电脑的主板都提供了红外线传输端口,很多用户都还不是很清楚主板的红外线接口有什么作用,其实如果能通过主板红外线接口与其他设备实现红外通讯,在很多方面都会很实用,像数据传输等等。浅谈一下关于主板红外线的安装与设置以及相关的应用。
一、红外线接口的优点
红外线端口通讯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使用自己特殊的连接协议,数据传输速度能达到4Mbps,而且在有效区域内,可以实现多机动态加入、动态退出连接,让多用户动态建立或终止连接,实现“断点续传”,有较好的保密功能。现在大多数新款主板均提供有红外线接口,我们要使用它还必须连一个专用的红外线连接器,该连接器可以购买现成的产品或自制。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带有红外功能的笔记本电脑,那就更方便了。
二、主板红外线接口的安装与设置
首先要安装好红外线连接器,连接红外接口连接器和主板红外接口时要注意5针插口的方向,方问插反可能会导致主板接口损坏。
1、正确设置主板BIOS
使用主板红外接口时需在BIOS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子菜单中,将“Onboard IrDa Port”或相关选项设置成Enable ,“UART2 Use Infrared”项设置为IrDA,一般是将主板的COM2设置为红外线传输接口。因此主板COM2接口将会失去作用。
在有关红外线传输模式“UART Mode Select”中,如果选“HPSIR”,只能通过标准的速度115.2Kbps传输数据,选“ASKIR”就能享受红外线的最高速度4Mbps。“HPSIR”建议在不能通过4Mbps相连接时才选用。
2、系统软件和协议安装设置
安装成功后,双击“我的电脑”,你会发现多出一个“红外线接收者”的图标。进入“控制面板”后,你可以通过新增的“红外线”选项来修改它的状态。再进入“网络”,你又会发现多安装了一个“红外线端口”和“快速红外线协议”。这些都表明,你的红外线收发器已正常安装。
3、利用红外线端口实现双机互联
主板红外线端口最常见的功能恐怕就是实现双机互联了。
三、主板红外线接口的应用
1、进行红外线传输
(1)在“控制面板/系统”中,打开“红外线监视器”,在“选项”标签里,把“启动红外线通讯”复选框点上,然后点“应用”,红外线接收器就可以工作了。
(2)在“控制面板/系统/设备管理”标签中的设备列表框中,增加“虚拟红外线并行(LPT)端口、虚拟红外线串行(COM)端口、红外线通讯设备和InfraredPnPSerialPort(即插即用红外线串行端口)”等条目。
(3)打开“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标签的列表,增加“InfraredPnP SerialPort”和“快速红外线传输协议”,并绑定“快速红外线传输协议”。
要通过红外线传输文件,可以使用“红外线接收者”。当红外通讯对象进入有效范围内时,“我的电脑”中“红外线接收者”图标就已经标识出通讯对象的名称,此时双击“红外线接收者”图标,即可打开“红外线传输”窗口进行文件传输。
2、利用红外口修改手机铃声及待机画面
利用相关软件配合主板红外线收发器,你可以对具备红外口的手机进行铃声及待机画面编辑。比如 Logo manager软件就是具备类似功能的软件。此外凡是符合红外标准的设备都可利用主板的红外功能,随着个人数字设备应用的日益普及,利用好主板的红外功能,是非常方便的。
笔者给大家浅谈了一下红外线接口的优点、主板红外口的安装与设置以及红外线接口的应用,现在对主板红外线接口有一定的认识,以后配合其他的通讯设备会有实现更广泛的运用.
市面上较少有商品化的连接器销售。下面就介绍三个 DIY 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主板上的红外线接口大多是一个5针插座,其管脚定义依次是:
1. IRTX(Infrared Transmit,红外传输);
2. GND(电源地线);
3. IRRX(Infrared Receive,红外接收);
4. NC(未定义);
5. VCC(电源正极)。
根据I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提供的“异步串行通讯标准”资料显示,IRTX引脚能提供 >6.0mA 的输出电流,而 IRRX 引脚在吸收 <1.5mA 电流就能对输入信号作出反应。资料同时显示红外线接口的发射部分已将传输数据进行 38kHz 的载波,而接收部分将进行信号分离处理,所以在制作接口电路时无须再考虑载波和分离电路。
下图为 IRDA 提供的红外通讯电路标准方案。
红外发射电路由红外线发射管L2和限流电阻R2组成。当主板红外接口的输出端IRTX输出调制后的电脉冲信号时,红外线发射管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红外线光信号发射出去。电阻R2起限制电流的作用,以免过大的电流将红外管损坏。当R2的阻值越小,通过红外管的电流就越大,红外管的发射功率也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发射距离就越远,但R2的阻值不能过小,否则会损坏红外管或主板红外接口!
红外接收电路由红外线接收管L1和取样电阻R1组成。当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红外线光信号时,其反向电阻会随光信号的强弱变化而相应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知通过红外接收管L1和电阻R1的电流也会相应变化,而在取样电阻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此变化的电压经主板红外接口的输入端IRRX输入主机。由于不同的红外接收管的电气参数不同,所以取样电阻R1的阻值要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范围的调整。
该电路为IRDA的标准方案,一般的DIY可以使用该电路。电路虽然很简单,但其性能还是不错的,我用该电路连接笔记本电脑,在没有误码的情况下,传输速度可以达到57.6Kbps!
下图为 IRDA 提供的红外通讯电路扩展方案。
该电路是在标准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了抗干扰电路和增大发射功率电路。
抗干扰电路由电阻R4、电解电容E1、E2、独石电容C2、C3组成,主要是滤除PC机电源中的干扰波。如果您的机器电源质量较好的话,可以省略该部分电路。
增大发射功率电路由电阻R2、R3、功率三极管P1和电容C1组成,C1的作用是改善输出信号的波形,三极管是放大输出电流,以提高发射功率。
下图为本人根据试验整理的红外通讯电路增强方案。
该电路中主要改进的地方是发射部分采用对管放大,进一步提高了发射功率;而接收部分采用三极管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了接收的灵敏度。工作原理可以参考上面的叙述。
系统的设置分为BIOS和操作系统两部分。在BIOS中将红外线接口打开,接口一般与COM2使用同一地址和中断,所以在打开了红外接口后,COM2口会不能使用,如果您有其他设备使用COM2口时要注意!操作系统的设置一般系统在找到红外接口后。会自动设置完成。用户要注意在使用红外接口时,要记住打开红外线接口,就是双击“红外线监视器”,在“选项”中,将“启动红外线接口”选上即可。相信大家都会的,我就不多说了。
元器件的选择主要是发射管和接收管的测试。
1. 测试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二极管,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发射管的反向电阻通常为无穷大,正向电阻一般为500K左右。如果您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由PC机的红外接口引出IRTX和GND两条线,IRTX连接发射管的正极,GND连接发射管的负极,将发射管对准笔记本电脑的红外线发射窗口,在笔记本电脑的“红外线监视器”中会发现“你的PC”。
2. 测试红外接收管:红外接收管也是一个二极管,测量时,它的正向电阻大于500K,而且不受光照的影响,反向电阻在没有光线直射时,一般大于300K,强光照射时应小于10欧,有时会为负数,这是因为在强光照射时,二极管的PN结将获得的光能转化为电能,形成了0.7V的结电压。
由于红外收发器的电路相对简单,所以调试也很方便。发射部分基本上不用调试,注意检查发射管的极性连接是否正确。接收部分同样要注意接收管的极性是否连接正确。
在通讯时,IRTX和GND之间应该有0.7V左右的电压波动,如果没有就是红外接口有问题,或者是红外接口没有打开;IRRX和GND之间同样有0.7V的电压波动,如果波动范围较小,可以调整取样电阻,加大它的阻值,但不要太大,否则会降低接收的抗干扰能力。在联机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将笔记本电脑放远些,再调整取样电阻,使通讯距离尽量大些。
其他的增大通讯距离的方法还有几个:可以在接收管前面加一个红色滤光片,以滤除其他光线的干扰;还可以在接收管和发射管前面加凸透镜,提高其光线采集能力等等。
红外线报警器里的红外线是红外线接收装置。 红外线报警器分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红外线报警器,是报警器主动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碰到障碍物,就会反弹回来,被报警器的探头接收。如果探头监测到,红外线是静...
红外线灯是一种专业的灯具,一般常见的应用于医疗,但是注意眼睛不要直射灯光,对眼睛有伤害,严重的会烧伤眼睛或失明。红外线发热板据我所知,大多产品只是炒作这样一个概念,只是发热,根本不是什么红外线。
有的,红外线波长为2-2.6um 3-5um 8-14um 时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比较远。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与红外线发射电路的检测
红外线遥控接收头和发射器检测电路 红外线遥控接收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外线接收头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红 外线通信元器件。超毅电子供应的最常用的红外线接收头型号有: IRM-3638、 IRM56384、 ITM3638T IRM-2638T、IRM-3638L 等等,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 强、成本低等特点,因而,继彩电、录像机之后,在录音机、音响设备、空凋机 以及玩 具等其它小型电器装置上也纷纷采用红外线遥控。 工业设备中,在高压、 辐射、有毒气体、粉尘等环境下, 采用红外线遥控不仅完全可靠而且能有效地隔 离电气干扰。、红外线接收头的封装形式有两种: 一种采用铁皮屏蔽, 一种是塑 料封装。均有三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UT)。 如下图所示,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 可参考厂家的使用 说明。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
红外线原理及物理特性
红外线的原理及物理特性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 1800 年发现, 又称为红外热辐射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 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 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 这就是红外线。 也可以当 作传输之媒介。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 0.75~1000μm。红外线可 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 0.75 ~1.50 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 1.50 ~6.0 μm 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 6.0~ l000 μm之间。 真正的红外线夜视仪是光电倍增管成像, 与望远镜原理完全不同, 白天不能使用, 价格 昂贵且需电源才能工作。 【红外线的物理性质】 在光谱中波长自 0.76 至 400 微米的一段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