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虹吸联井,用虹吸管把两个以上水井连结而成的井组。在水源井与集水井(主井)之间用虹吸管(埋置地下)联结,虹吸管顶部通过排气管与真空泵连接。抽水时先启动真空泵,使虹吸管形成真空,再开动机泵抽水,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入集水井。
北京三联井秀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挺不错的,当地的很多人都非常看好他们的,他们在该行业也是佼佼者,他们的作业产品更是没得说,质量刚刚的,质量上真的你不用担心,你只需要考虑让他们做出什么的效果就行,效果上...
现在有虹吸雨水技术规程,还有雨水斗选用图集, 三通一般都是使用45度三通,检查口的要求还是跟重力排水一样,离正负零一米的高度,但是虹吸排水施工时不用检查口也可, 虹吸排水属于有压排水,如果有转角需要转...
按照规范要求在风井内风速大于15m/s时需要内衬风管,不然比磨阻太大,风机全压消耗太大。小于15m/s可以就采用土建风道。具体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校核一下风机全压,从节能的角度说,内衬风管比较好,但是从施...
倒虹吸井交底
技 术 交 底 交底单位名称:道排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部 第 1页共 12 页 工程名称 道排工程 施工部位 倒虹吸进、出水井 设计文件 W10102 交底日期 2013/11/25 实施情况 技术交底内容: 一、交底范围 本交底适用于道排工程倒虹吸进、出水井施工。 二、设计情况 本倒虹吸顶管工程位于埠河两侧,里程为 19+91~21+77段。倒虹吸进水井与出水井 外径均为 6m×7m矩形,壁厚 0.5m,井深为 19.0m,管道为双根直径为 800mm的 III 级钢 筋混凝土管,管道总长 354m,管底纵坡坡度 1.0‰。混凝土为 C30,抗渗等级 S6。钢筋 型号分别为 HPB235-6、8、10,HRB335-12、14、16、18、20。与土壤接触的混凝土保护 层 50mm,其他混凝土保护层 30mm。 倒虹吸进水进编号北污 26-2 井,出水井编号北污 27-1 井,北污 2
菜园桥倒虹吸顶管井沉井测量控制
沉井测量控制包括井体本身尺寸控制和井体高程、轴线平面位置控制;井体尺寸控制作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一部分技术十分成熟,在此不再过多赘述,现在针对沉井全过程结合我单位菜园桥倒虹吸顶管井沉井进行探讨。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虹吸原理。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宋朝曾公亮《武经总要》中,有用竹筒制作虹吸管把峻岭阻隔的泉水引下山的记载。中国古代还应用虹吸原理制作了唧筒。唧筒是战争中一种守城必备的灭火器。宋代苏轼《东坡志林》卷四中,记载了四川盐井中用唧筒把盐水吸到地面。其书载:以竹为筒,“无底而窍其上,悬熟皮数寸,出入水中,气自呼吸而启闭之,一筒致水数斗。“明代的《种树书》中也讲到用唧筒激水来浇灌树苗的方法,对于虹吸原理,中国古代也有论述。南北朝时期成书的《关尹子·九药篇》说:“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气)不升则(水)不降。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气)不降则(水)不升。”有两个小孔的瓶子能倒出水,如果闭住一个小孔,另一个小孔外面的空气压力会比瓶里水的压力大,水就流不出来。唐代王冰《素问》注中,有关大气压力的物理现象记述得较清楚,王冰曰:“虚管溉满,捻上悬之,水固不汇,为无升气而不能降也;空瓶小口,顿溉不入,为气不出而不能入也。”指出一个小口的空瓶灌不进水是因为瓶里气体出不来。宋代俞琰在《席上腐谈》中补充了前人的发现,说;“予幼时有道人见教,则剧烧片纸纳空瓶,急覆于银盆水中,水皆涌入瓶而银瓶铿然有声,盖火气使之然也;又依法放于壮夫腹上,挈之不坠。”在空瓶里烧纸,由于火把瓶里的一部分空气赶出瓶外,火熄灭后瓶里就形成负压,造成一定的真空,瓶外的空气压力就把瓶紧紧地压在人腹上。如果把瓶放在水里,水就立即涌入瓶里。明代庄元臣在《叔苴子·内篇》中也指出把葫芦勺倒压入水中,水并没有进入葫芦里,这是因为葫芦里有空气。
虹吸管是人类的一种古老发明,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有人造出了一种奇特的虹吸管。
事实上,虹吸作用并不完全是由大气压力所产生的,在真空里也能产生虹吸现象。使液体向上升的力是液体间分子的内聚力,在发生虹吸现象时,由于管内往外流的液体比流入管内的液体多,两边的重力不平衡,所以液体就会继续沿一个方向流动,在管内,越往上压力就越低。如果液体上升的管子很高,压力会降低到使管内产生气泡(由空气或其他成分的气体构成),虹吸管的作用高度就是由气泡的生成而决定的。因为气泡会使液体断开,气泡两端的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至0,从而破坏了虹吸作用,因此管子一定要装满水。在正常的大气压下,虹吸管的作用比在真空时好,因为两边管口上所受到的大气压提高了整个虹吸管内部的压力。
设想一下,太阳能集热器内储满冷水,当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时,里面的水受热膨胀,密度变小,就上升到上面的热交换器中。而密度较大的冷水则回流到集热器的底部,在吸收了热能后,继续膨胀上升。
热循环运动被称为热虹吸效应,集热器和热交换器之间的温差越大,水体在两者之间的循环流动的速度越快。
《石油名词》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