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猴樟

猴樟(学名: Cinnamomum bodinieri Lévl. )是樟科、樟属乔木,高达1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暗紫色,末节有角棱;叶互生,厚纸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圆锥花序腋生或侧生,长10-15厘米,2回又状分歧;总梗长4-6厘米;花被6裂,花被管漏斗状;裂片卵形,先端反曲,内面有白色绢毛,早落;果球形,直径7-8毫米,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顶端宽6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猴樟分布于中国贵州、四川东部、湖北、湖南西部及云南东北和东南部。中国江西有栽培。猴樟生于海拔700-1480米的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 
猴樟宜作庭荫树与行道树观赏;木材材质优良。既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又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猴樟的枝叶含芳香油。果仁含脂肪。 
(概述图参考来源:  )

猴樟基本信息

猴樟生长环境

猴樟生于海拔700-1480米的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要求不高,排水良好即可。

查看详情

猴樟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 胸径40-50cm,高度6-7m,冠幅4-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30-32cm,高度650-700cm,冠幅>400cm,容器苗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70-80cm,高度9-10m,冠幅5.5-6.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50-52cm,高度6.5-7.5m,冠幅4.5-5.5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 胸径22-25cm,高度4.5-5.5m,冠幅3-4m
  • 瀚艺
  • 13%
  • 南宁瀚艺生态苗圃种植基地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大叶

  • 假植苗:胸径(cm)9-10;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地苗:胸径(cm)7-8;苗高(m)3.0-3.5;冠幅(m)1.0-1.5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地苗:胸径(cm)9-10;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地苗:胸径(cm)11-12;苗高(m)3.5-4.0;冠幅(m)1.0-2.0
  • 清远市202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大叶

  • 胸径5—6cm、苗高3.1—3.5m
  • 佛山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自然高450-500cm,冠幅300-350cm,胸径18-20cm)
  • 18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8-29
查看价格

造型吊顶

  • 玻璃钢造型长700×宽500详见图片
  • 3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05-03
查看价格

群生金丝

  • 高度(cm)8-10,冠幅(cm)10-12
  • 1株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8-15
查看价格

  • 苗高200cm(10斤袋苗)
  • 3326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1-15
查看价格

多头(3头)

  • 1.乔木种类:多头(3头)2.乔木胸径:单杆胸径≥20cm3.乔木高度:9m-12m4.乔木冠幅:5m-6m5.苗木要求:全冠、树冠饱满、不偏冠、枝条分布均匀开展、无病虫害
  • 16株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4-26
查看价格

猴樟生长习性

猴樟果实出籽率30-33%,种子发芽率70-75%。猴樟1年生实生苗平均苗高为1.06米,苗木最高为1.43米;平均地径为1.01厘米,地径最大为1.18厘米;>5厘米的Ⅰ级侧根数平均为6条,最多为14条;平均单株鲜重118.21克,平均单株干重67.13克。

查看详情

猴樟分布范围

猴樟分布于中国贵州、四川东部、湖北、湖南西部及云南东北和东南部。中国江西有栽培。

查看详情

猴樟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猴樟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6米,胸径30-80厘米;树皮灰褐色。枝条圆柱形,紫褐色,无毛,嫩时多少具棱角。芽小,卵圆形,芽鳞疏被绢毛。叶互生,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8-17厘米,宽3-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锐尖、宽楔形至圆形,坚纸质,上面光亮,幼时被极细的微柔毛老时变无毛,下面苍白,极密被绢状微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4-6条,最基部的一对近对生,其余的均为互生,斜升,两面近明显,侧脉脉腋在下面有明显的腺窝,上面相应处明显呈泡状隆起,横脉及细脉网状,两面不明显,叶柄长2-3厘米,腹凹背凸,略被微柔毛。

圆锥花序在幼枝上腋生或侧生,同时亦有近侧生,有时基部具苞叶,长(5) 10-15厘米,多分枝,分枝两歧状,具棱角,总梗圆柱形,长4-6厘米,与各级序轴均无毛。花绿白色,长约2.5毫米,花梗丝状,长2-4毫米,被绢状微柔毛。花被筒倒锥形,外面近无毛,花被裂片6,卵圆形,长约1.2毫米,外面近无毛,内面被白色绢毛,反折,很快脱落。能育雄蕊9,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近圆形,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近基部有一对肾形大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心形,近无柄,长约0.5毫米。子房卵珠形,长约1.2毫米,无毛,花柱长1毫米,柱头头状。果球形,直径7-8毫米,绿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顶端宽6毫米。种子千粒重100-125克,每千克纯净种子8000-10000粒,花期5-6月,果期7-8月。

查看详情

猴樟繁殖方法

猴樟采用播种法繁殖。

猴樟母树选择

猴樟8-10年的树木开始开花结实,经检测在刚进入结实的树上采集的种子空粒较多,虽能发芽但发芽率较低,采种应选择生长健壮、主干明显、通直、分枝匀称、树冠发达、无病虫害、结实多的15-40年生优良母树。

猴樟采种处理

当果实由青色变紫黑色时采集,用纱网或塑料布沿树冠范围铺一周,用竹竿敲打树枝,成熟浆果落下收集即可。将果实在清水中浸泡3-7天,使果皮软化,用手揉搓或棍棒捣碎果皮,淘洗出种子,再用草木灰脱脂3-5小时或用细沙轻擦种皮去除蜡质,洗净阴干后即可贮藏,种子安全含水量控制在20-25%。

猴樟种子储藏

猴樟种子在中国江西及其以北地区不宜冬播,可混沙进行储藏越冬,有露天挖坑储藏和室内储藏2种。

露天储藏:①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挖坑。②坑深60厘米,宽100厘米,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③坑底铺10厘米厚小鹅卵石,再垫10厘米厚沙子,然后将种子与沙按1:3混合堆放,离地表20厘米处盖10厘米厚沙子,最上层用黄心土堆成馒头形即可。储藏期间要防止坑内积水,否则会引起种子腐烂。

室内储藏:①选不被阳光直射、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②在地面先垫5-10厘米厚沙子,再按种子与沙1:3比例混合或分层堆放,最上层盖5-10厘米厚沙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0厘米。③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沙子湿润度,如沙子湿度不够要及时用喷壶撒水。④发现种子有霉变,要及时筛出种子,消毒处理后再藏。

露天储藏或室内储藏时间为4个月,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初筛出播种。

猴樟播种方法

  • 直接播种法

整地作床:圃地应适当深翻,翻土深度30厘米;做高床,苗床宽1米,床高20-30厘米,步道宽30-40厘米,床面要平整,中央略高,以利排水。做床前施足基肥、施用厩肥或堆肥1500-2000千克/667平方米、饼肥150千克/667平方米、磷肥50千克/667平方米。

苗床消毒: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土,用量1.5克/平方米,或用代森锌5千克/平方米与12千克/平方米细土拌匀后撒于床面上,1‰辛硫磷(原液浓度40%)喷洒床面杀虫。在耕地时还可翻入50千克生石灰,利于改良土壤和土壤消毒。

播种作业:一般采用春播,当春季气温稳定在10℃以上即可播种。采用条播,行间距20厘米,播种量15-18千克/667平方米。播种深度2-3厘米,播后覆土,并用茅草或稻草覆盖,覆盖厚度以不见床面为准。

  • 芽苗切根法

芽苗切根移栽可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苗木根系发达,提高苗木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 3月中旬把沙藏的种子筛出,在清水中净种,去除腐烂和空粒种子。

  2. 设置催芽床,在催床内均匀铺放约10厘米厚的清水砂或黄心土(黄心土催芽能提高芽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喷0.5%硫酸铜溶液消毒后整平床面。

  3. 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用5%新洁尔灭加水100倍浸种30分钟左右,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后阴干。

  4. 将种子均匀密播在催芽床上,0.8-1.0千克/平方米,覆盖清水砂或黄心土,厚约1.0厘米,搭60厘米高拱棚用农膜覆盖催芽床。

播种后要注意淋水保湿,防止催芽床发白、发干、床内温度保持在25-30℃左右。种子萌发幼苗出土后,要适时揭膜换气和淋水降温,晴天的早晚、阴雨天中午揭开催芽床两头薄膜通气30分钟左右,芽苗移栽前,在晴天早晚及阴雨天进行揭膜练苗,时间由短到长,直到撤除薄膜。在催芽期间时做好防鼠防病工作。

芽苗移栽:芽苗移栽在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以大部分种子发芽出土后、苗木真叶展开前为宜。芽苗移栽应选阴天或小雨天进行为好。移栽时轻取芽苗,切除芽苗主根先端长0.2-0.3厘米,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送往大田定植。定植株行距为12厘米×20厘米或10厘米×20厘米,预期产苗量1.2-1.3万株/667平方米。移栽时用竹签按定植株行距在苗床上签洞,深度略深于苗木根长,将苗根放入洞中,再用竹签在苗旁斜插入土中,将土壤朝芽苗方向压实,芽苗移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

猴樟苗期管理

  • 直接播种苗

猴樟播种后40天左右开始萌发出土,子叶留土。当幼苗出土1/3后揭除覆盖物1/2;出土2/3后全部揭除,以阴天或傍晚为宜;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开始第1次间苗,间苗做到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在间苗的同时在苗木较少的地方进行补苗。

第1次间苗后,比计划产苗量多留20-30%,15-20天后进行第2次间苗,最后保留幼苗数量12-15株/平方米,间苗补苗应选择阴天或小雨天进行,间苗补苗以后应对苗床浇一次水,有利于补栽苗木根系与土壤密接。应适时松土除草,除草的原则是“除早、除小、除子”。当表土已经严重板结时应先灌溉再进行松土除草。适时适量灌溉,雨季应及时疏通排水沟,避免苗床积水。

追肥用复合肥或尿素,5月底至6月初追第1次肥,以后每隔20-30天追1次肥,每次追肥量为3.0-3.5千克/667平方米,沟施。速生期后期(9月中下旬)停施氮肥,苗木开始进入硬化期后追钾肥,追氯化钾20千克/667平方米或硫酸钾25千克/667平方米,促进苗木木质化。

  • 切根移栽苗

芽苗移栽后要及时搭荫棚,荫棚高度1.5米,用透光度30%的遮阳网覆盖,覆盖时间15-20天,待芽苗扎根成活后,再逐步掀除遮阳网,试验中,芽苗移栽后遮盖遮阳网15天的,芽苗成活率达95%以上,且幼苗生长最好;遮盖遮阳网5-6天的,芽苗成活率75%,幼苗生长其次;而搭荫棚2天即撤除,芽苗成活率仅40%,苗木生长较差,大部分为不合格苗木。

生产实践中要求芽苗移栽2-3天内发现芽苗萎蔫,应及时拔除补齐。移栽一周内如遇晴天,坚持早晚各浇水一次。雨水过多则及时排水防涝,苗期其他管护工作与大田直播育苗相同。

查看详情

猴樟虫害防治

猴樟苗期虫害主要有樟叶蜂、小地老虎等。

  • 樟叶蜂危害:在中国高安1年发生2代,5月上旬和6月中旬分别第1代和第2代幼虫期,幼虫啃食树嫩叶,影响苗木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也可用0.5千克闹羊花或雷公藤粉末加水75-100千克制药液喷杀,效果较好。

  • 小地老虎危害:在当年4-5月,主要咬断幼苗根颈部,造成苗木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75%的锌硫磷乳油1000倍液直接灌根,3月下旬至4月上旬,用黑光灯诱杀成虫,4月下旬至5月中旬幼虫危害最严重,傍晚在苗床堆放青绿嫩草堆诱杀幼虫。次日早晨在嫩草堆下捡拾幼虫并杀死。

查看详情

猴樟栽培技术

由于猴樟苗期生长快,高生长、径生长可持续到10月中下旬,所以猴樟1年生苗木顶梢往往木质化程度不高,如遇早霜和严寒冰雪天气,会造成顶稍受冻,进而影响苗木第2年的正常生长。根据越冬防寒试验表明,猴樟在中国赣西北越冬如不采取防寒措施。80%以上的苗木梢头受冻枯萎,第2年春天必须剪除冻梢才能移植,用遮阳网搭建的防冻棚(高度2米的拱棚)可防霜冻和冰雪、强寒潮。顶梢受冻的苗木不超过5%,且受冻长度只有3-5厘米。第2年苗木移植,对苗木生长没有大的影响,猴樟苗木防寒从根本上来讲应在9月中下旬开始控制苗木的高生长,促进苗木木质化,使苗木形成健壮饱满的顶芽。具体技术措施如下:①在9月中旬可采取切根的方法,控制苗木对水分和氮素养分的吸收。②9月中下旬增施钾肥,施氯化钾20千克/667平方米,同时对叶面喷磷酸二氢钾溶液,使苗木体内细胞液浓度增加和干物质量增加。③防寒措施上,用遮阳网搭建的防冻棚内,苗梢部分加盖一层稻草或茅草,增强苗木对霜冻严寒的抵抗能力。

查看详情

猴樟主要价值

猴樟树形端直,冠大荫浓,宜作庭荫树与行道树观赏;木材材质优良。既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又是一种有经济价值的珍贵用材及工业原材料树种。猴樟的枝叶含芳香油。果仁含脂肪。 2100433B

查看详情

猴樟文献

香樟 香樟

香樟

格式:pdf

大小:36KB

页数: 5页

香樟苗是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苗木。长大高可达 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 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冬芽 卵圆形。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 5—10 厘米,宽 3.5—5. 5 厘米,顶端短尖或 近尾尖,基部圆形,离基 3 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 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 春天开, 圆锥花序腋出, 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 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 4—5 月,果期 8—11月。 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 樟树全株具有樟脑般的清香, 可驱虫, 而且永远不会消 失。叶互生,纸质或薄革质,树干有明显的纵向龟裂,极容易辨认。据说因为樟树木材上有 许多纹路,像是大有文章的意思。所以就在“章”字旁加一个木字做为树名。 樟树是常绿乔木 ,它的常绿不是不落叶 ,而是春天新叶长成后 ,

降低猴车掉绳率  确保猴车安全运行 降低猴车掉绳率 确保猴车安全运行

降低猴车掉绳率 确保猴车安全运行

格式:pdf

大小:36KB

页数: 1页

该文以济宁三号煤矿六采西部辅运巷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为例,扼要分析了造成猴车主钢丝绳易掉绳的原因,并在实践中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对架空乘人装置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大叶香樟别名

冰片树,臭樟,大叶芳樟,大叶樟,伏牛树,黄槁,梅崇,南安,牛睡树,蒲香树,山椒香湖,香叶子,香叶子树,香樟,徭人柴,油樟,樟木,樟脑树,樟树,中俄,中民,中折旺粑叶,猴樟。

查看详情

樟属生长环境

本属物种生长环境
毛桂生于山坡或谷地的灌丛和疏林中,海拔(350)500~1400米。
华南桂生于山坡或溪边的常绿阔叶林中或灌丛中,海拔630~700米。
滇南桂生于热带林中阴处,海拔200~600米。
钝叶桂生于山坡、沟谷的疏林或密林中,海拔600~1780米。
猴樟生于路旁、沟边、疏林或灌丛中,海拔700~1480米。
阴香生于疏林、密林或灌丛中,或溪边路旁等处,海拔100~1400米(在云南境内海拔可高达2100米)。
常生于山坡或沟谷中,但常有栽培的。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
尾叶樟生于山谷林中或路旁阳处,海拔800~950(1500)米。
坚叶樟生于山坡疏林中水沟旁或沟谷密林中,海拔380~600米。
聚花桂生于山坡或沟边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800~2800米。
云南樟多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500~2500(3000)米。
八角樟生于林谷或密林中,海拔约800米。
大叶桂生于山谷路旁、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40~1000米。
天竺桂生于低山或近海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300~1000米或以下。
爪哇肉桂生于密林中,海拔1400米。
野黄桂生于山坡常绿阔叶林或竹林中,海拔500~1600米。
兰屿肉桂生于林中。
红辣槁树生于阴坡上。
软皮桂生于山谷灌丛或常绿阔叶林中。
油樟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600~2000米。
长柄樟生于山坡阳处,海拔1750~2100米。
银叶桂生于林中,海拔1300~1800米。
沉水樟生于山坡或山谷密林中或路边或河旁水边,海拔300~650(台湾达1800)米。
米槁生于林中,海拔约500米。
毛叶樟生于路边、疏林中或樟茶混生林中,海拔1100~1300米。
土肉桂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400~1500米。
少花桂生于石灰岩或砂岩上的山地或山谷疏林或密林中,海拔400~1800(2200)米。
菲律宾樟树生于次生林中,海拔1000米以下。
屏边桂生于石灰岩山山坡或谷地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550~1100米。
刀把木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1$00~2500米。
阔叶樟生于山坡上,海拔约1050米。
黄樟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或灌木丛中。
卵叶桂生于林中沿溪边,海拔约1700米或以下。
岩樟生于石灰岩山上的灌丛中、林下或水边,海拔600~1500米。
银木生于山谷或山坡上,海拔600~1000米。
香桂生于山坡或山谷的常绿阔叶林中,海拔400~1100(1500~2500)米。
柴桂生于山坡或谷地的常绿阔叶林中或水边,海拔1180~1930米。
细毛樟生于山谷或谷地的灌丛、疏林或密林中,海拔580~2100米。
假桂皮树生于常绿阔叶林中的潮湿处,海拔1000~1800米。
平托桂生于常绿阔叶林中,海拔约2400米。
川桂生于山谷或山坡阳处或沟边,疏林或密林中,海拔(30~300) 800~2400米。
查看详情

植物检索表详细内容

植物检索表详细内容(92种植物)

苏钱、银杏、南洋杉、马尾松、日本五针松、华山松、云南松、水杉、杉木、雪松、黑松、侧柏、圆柏、刺柏、日本花柏、香柏、日本香柏、龙柏、滇柏、罗汉松、日本柳杉、三尖杉、南方红豆杉、金钱松、(24种)

白玉兰、广玉兰(荷花玉兰)、蜡梅、木槿、木芙蓉、紫叶李、深山含笑、杜鹃花、桂花(木犀)、四季桂、紫玉兰、榆树、香樟、河滩冬青、猴樟、紫叶小檗、窄叶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山茶、油茶、二球悬铃木、海桐、椤木石楠、火棘、枇杷、野蔷薇、月季、玫瑰、复羽叶栾树、合欢、金合欢、云南紫荆、短毛紫荆、紫薇、苦楝、川楝、三角枫(槭)、大叶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瓜子黄杨、响叶杨、毛白杨、杜仲、慈竹、孝顺竹、棕榈、棕竹、蒲葵、凤尾兰、(大叶)女贞、八角金盘、紫藤、葡萄、爬墙虎、香椿、檧木、漆树、黄连木、红枫、珙桐、梧桐、泡桐、鹅掌楸、喜树、垂丝海棠、贴梗海棠(68种)

1、裸子植物

2、乔木、高大乔木

3、落叶乔木,主枝斜展,近轮生

4、有长枝和脱落性短枝,大枝斜展,不规则轮生,小枝下垂,对生或近对生,叶交互对策,羽状二列,冬季与无芽小枝一起脱落,雌雄株…………………………………水杉

4、主枝斜出,近轮生,有长短枝之分,叶扇形,长枝互生,短枝簇生,风媒花,雌雄异株 …………………………………………………………………………………………银杏

3、常绿乔木

5、叶片为条形叶,无鳞叶

6、叶螺旋状互生

7、树冠成塔形,层次分明,大枝轮生、平展,叶二型 …………………………南洋杉

7、披针形、针形或鳞形

8、小枝下垂,雌雄异株,少数同株

9、叶先端渐尖,叶面中脉两侧各有一条绿色边缘宽的白粉带,在先端会合…刺柏

9、树皮绿色,平滑,先端渐长尖,叶表下面的魄气孔,中脉地上面隆起…三尖杉

8、树皮自然脱落,条形脉或主脉明显

10、树皮薄鳞片状脱落,无侧脉,有假种皮,被白粉,种托肉质为红色或紫色 ……………………………………………………………………………罗汉松

10、树皮长条状剥落,内皮淡红色,大枝平展,小枝近轮生,苞鳞棕黄色,三角状卵形 ……………………………………………………………………………杉木

6、叶交互对生或近轮生

11、有长短枝之分,小枝上叶簇生…………………………………………………金钱松

11、叶片基部镰刀状偏斜,排列二列,有假种皮……………………………南方红豆杉

5、叶为针形叶,或有鳞叶、刺叶,营养叶等

12、主干不分枝或少分枝,羽状营养叶大,鳞片状叶褐分,外生粗糙茸毛,雌雄异株 ……………………………………………………………………………………苏铁

12、主干分枝,叶片为针形叶

13、叶针形,无鳞叶,

14、枝近轮生或不规则轮生,叶螺旋状排列,种子有翅

15、有长短枝之分,一年生长枝有毛,短枝灰色且短枝叶簇生,雌雄异株少量同株 ………………………………………………………………………雪松

15、叶螺旋状排列成近五列,苞鳞与珠鳞合生,种子边缘有窄翅 ……………………………………………………………………日本柳杉

14、针叶两针或两以上着生于一束,有球果,卵形或长卵形

16、针叶两针一束,极少三针一束

17、干树皮红褐色,球果长卵形,有短柄,种鳞的鳞背扁平,种子有翅长1.5cm …………………………………………………………………马尾松

17、枝条平展,针叶较短、大,球果卵形,鳞背稍厚,鳞脐微凹,具短刺,种子灰褐色,稍有黑斑………………………………………………………黑松

16、针叶三针,三针以上

18、针叶三针一束 …………………………………………………………云南松

18、针叶五针一束

19、针叶一般长约为7cm以下,小枝有毛,且毛为黄色………日本五针松

19、针叶一般长约为10cm以上…………………………………………华山松

13、有鳞叶,或刺叶,或二者都有,苞鳞与珠鳞全生,仅尖端分离

20、无刺叶,全为鳞叶

21、种子无刺,长卵形,大枝斜生,小枝直展常与地面垂直………………侧柏

21、种子有刺,树冠成尖塔形

22、鳞叶先端锐尖

23、背面气孔带为"X"型,种子有宽翅比种子宽………………日本花柏

23、树皮纵裂,呈条状块片脱落,背面气孔带没有任何白粉形状,种子扁有翅 ………………………………………………………………香柏

22、鳞片先端紧贴小枝,其形状与香柏似,鳞叶大,揉烂有香味 …………………………………………………………………日本香柏

20、有鳞叶和刺叶

24、整株树的颜色带有灰绿色,上部为鳞叶,基部有刺叶 …………………滇柏

24、鳞叶为深绿色,基部有刺叶

25、整株树成螺旋形,鳞叶较细,枝条排列较密 …………………………龙柏

25、鳞叶成圆形状,枝条成圆柱状,有刺叶,扯下不带皮 ……………圆柏

2、灌木

1、被子植物

26、常绿或半常绿

27、叶对生、近轮生

28、叶全缘或钝锯齿

29、叶先端较尖,肉质化 ………………………………………………………大叶女贞

29、叶表面平滑

30、叶集生于枝头,枝近轮生 ……………………………………………………海桐

30、叶片较小(长小于4、宽小于2),叶片像瓜子形………………………瓜子黄杨

28、叶有点革质化,有锯齿

31、花期在八月份、花小,种子约四月份成熟 ……………………………………桂花

31、每一个季节都会开花 …………………………………………………………四季桂

27、叶互生

31、叶片较大(大于5cm宽,12cm长以上)

32、叶片边缘浅裂、全缘或叶边缘的丝状物

33、叶片革质化,有毛,乔木

34、花大白色 …………………………………………………………………广玉兰

34、花小,头状花序或果序,果肉可食 ………………………………………枇杷

33、单干不分枝或少许分枝,叶剑尖形…………………………………………凤尾兰

32、叶片深裂

35、单干不分枝或少许分枝

36、节间中空,灌木………………………………………………………………棕竹

36、小叶叶片先端分裂,叶柄有刺

37、叶片先端多裂,并且下垂,叶柄有钝刺…………………………………蒲葵

37、叶先端二裂,不下垂,叶柄基部的锐尖的刺……………………………棕榈

35、花小,为聚伞状花序或果序………………………………………………八角金盘

31、叶片较小

38、叶片掌状分裂,小叶边缘有锯齿且锐尖,花小排列成穗状

39、叶片较大………………………………………………………………阔叶十大功劳

39、叶片较小………………………………………………………………窄叶十大功劳

38、叶片全缘或浅裂

40、叶片全缘,无锯齿

41、叶片表面光滑,背无毛

42、花常为白色,叶片背面的白粉………………………………………深山含笑

42、花小,叶背面无白粉,

43、离基三出脉,叶基有腺体 ……………………………………………香樟

43、中脉明显,侧脉不发达,果为红色………………………………河滩冬青

41、叶背有毛、白粉,叶基有腺体…………………………………………猴樟

40、叶片边缘有锯齿,或半锯齿

44、整株树带刺或者带有少量的刺

45、灌木或小乔木

46、刺具有倒钩状,有托叶且为全裂……………………………………月季

46、花白色,果为红色,一个节点着生多个果柄……………………火棘

45、乔木,叶柄带红色……………………………………………………椤木石楠

44、大枝小枝都无刺

47、羽状叶,小叶较小,树皮的有条纹或皮孔裂生………………………金合欢

47、单叶

48、叶片、枝条或叶柄有毛

49、整株丛生,有明显的节间且节间中空,有叶茛

50、主枝较大,节间大……………………………………………慈竹

50、主枝较小,节间有彩色条纹…………………………………孝顺竹

49、无节间

51、花瓣基部合生成钟状 ……………………………………………杜鹃花

51、花瓣分离常为5、稀有4……………………………………………油茶

48、叶片、枝条都无毛,叶表面光滑

52、叶片比较硬,花基本不形成花序,果柄较短………………………山茶

52、叶片较软,花小,有较少的头状花序,果柄较长

53、叶片有金黄色的斑块

54、叶片中心出现斑块…………………………………………金心黄杨

54、叶片边缘有斑块……………………………………………金边黄杨

53、叶片没有彩斑…………………………………………………大叶黄杨

26、落叶植物

55、一个叶柄上有小叶多片(三片以上)

56、整株有刺(叶或枝干),叶片背面有毛

57、无托叶,花多朵,小叶5片……………………………………………………野蔷薇

57、刺多

58、花单朵,小叶5-9片…………………………………………………………玫瑰

58、头状花序,二回或三回复叶 …………………………………………………檧木

56、无刺,羽状复叶

59、二回羽状复叶

60、有重锯齿,小叶为奇数……………………………………………复羽叶栾树

60、无生锯齿

61、叶片中脉偏斜,小叶成菜刀状…………………………………………合欢

61、小叶基部不偏斜,叶片全缘或有大钝锯齿

62、奇数复羽叶,具有白色的乳汁,有臭味……………………………漆树

62、偶数复羽叶

63、树皮方块状、鳞片状倒向开裂……………………………………黄连木

63、树皮暗红,长条片状纵裂,有托叶痕较大,有香味………………香椿

59、三回羽复叶

64、有锯齿且锯齿较大的为…………………………………………………………苦楝

64、有锯齿且锯齿较小的为…………………………………………………………川楝

55、单叶

65、乔木或小乔木

66、叶片分裂或掌状深裂

67、翅果,叶边缘有重锯齿,单叶对生

68、常5-9裂成鸡爪形,秋天变红………………………………………………红枫

68、三出脉,叶片背面有白粉,花顶生………………………………………三角枫

67、果或种子无翅,单叶互生

69、花有副萼片,雄蕊和雌蕊合生…………………………………………木芙蓉

69、无副萼片

70、叶片浅裂

71、成马褂形状,果为塑果…………………………………………鹅掌楸

71、果不球果,果柄较长………………………………………二球悬铃木

70、叶片边缘有大锯齿,或深裂

72、树皮常年青绿色……………………………………………………梧桐

72、花紫色,三出脉,大锯齿,花大,雄蕊集于一处………………木槿

66、叶片基本不分裂

73、叶星形,掌状脉

74、有长短枝之分…………………………………………………………珙桐

74、无长短枝之分,荚果

75、节间较长……………………………………………………………云南紫荆

75、节间较短……………………………………………………………短毛紫荆

73、叶卵形,倒卵形,尖塔形等

76、叶对生或近对生

77、没有花序,花单朵,叶表面有蜡质层…………………………………蜡梅

77、有头状花序

78、花瓣基部合生成钟状,果表面有毛…………………………………泡桐

78、花瓣基部分离,花较小,果无毛……………………………………紫薇

76、叶互生或近轮生

79、叶片或叶脉基部有腺体,花排列成穗状

80、叶片、叶芽、花芽…………………………………………………毛白杨

80、叶片较大,风吹会发出"哗哗"响………………………………响叶杨

79、没有腺体,花单朵或非穗状

81、叶表面、背面或呀芽,花芽,花序有特别突出的茸毛

82、叶片凹尖,花常为白色…………………………………………白玉兰

82、叶片突尖,花常为紫红…………………………………………紫玉兰

81、无毛或基本无特殊的茸毛

83、有重锯齿……………………………………………………………榆树

83、有锯齿,但无重锯齿

84、叶片有特殊的颜色(非绿色)………………………………紫叶李

84、叶片为绿色

85、树皮折断里面有特殊的丝,荚果…………………………杜仲

85、树皮折断里面没有特殊的丝线

86、叶片全缘,头状花序近于球形,弧形平行脉…………喜树

86、叶边缘有锯齿,萼片钟状

87、花粉红色,花梗细长,紫红色,下垂成带状…垂丝海棠

87、枝条有刺,基本无花梗 …………………………贴梗海棠

65、灌木、藤本植物

88、灌木

89、叶对生或轮生、球状花序,花有颜色随着时间而改变…………………………绣球花

89、叶互生,叶片颜色的紫红色,枝条有刺 ……………………………………紫叶小檗

88、藤本,具有攀援的性质

90、节间没有卷须,果为荚果………………………………………………………紫藤

90、节间具有攀援的卷须

91、叶3-5掌状分裂,边缘有粗齿,果序圆锥状,浆果…………………………葡萄

91、卷须先端膨大成吸盘,聚伞状花序……………………………………………爬山虎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