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忧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

环境教育基本信息

环境教育指导原则

1. 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自然和人工环境,技术和社会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道德、美学都属于社会环境)均属于一个整体;

2. 环境教育应当是终身教育,从学龄前开始,一直持续到所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方式当中;

3. 在教学方式上为综合学科形式,从每个学科中提取出特定的内容以形成整体和平衡的观点;

4. 从当地、国家、区域和国际的观点来分析环境问题,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环境状况;

5. 在预防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提倡本地、国家和国际合作的价值和必要性;

6. 在发展和经济增长过程中,明确地考虑环境因素;

7. 使学习者能够计划自己的学习经历,并给予他们机会以做出决定并接受该决定带来的结果;

8. 环境意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价值观是对每个年龄的学习者都应该教授的,但对于较年幼的学生,应对其更加强调有关当地社区的环境意识;

9. 帮助学习者发现环境问题的症状和根本原因;

10. 强调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从而强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11. 利用多样的学习环境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学习有关环境的知识、在环境中学习,并强调实践活动和亲身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商务教育

  • 型号:PT-X316C;品种:投影设备;投影技术:LCD;亮度:3100流明;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12000:1;重量(kg)
  • 松下
  • 13%
  • 河南鑫语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商务教育

  • 型号:PT-X416C;品种:投影设备;投影技术:LCD;亮度:4100流明;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16000:1;重量(kg)
  • 松下
  • 13%
  • 河南鑫语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商务教育

  • 型号:PT-X386C;品种:投影设备;投影技术:LCD;亮度:3800流明;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12000:1;重量(kg)
  • 松下
  • 13%
  • 河南鑫语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商务教育

  • 型号:PT-UX415C;品种:投影设备;投影技术:LCD;亮度:4100流明;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16000:1;重量(kg
  • 松下
  • 13%
  • 河南鑫语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商务教育

  • 型号:PT-X338C;品种:投影设备;投影技术:LCD;亮度:3300流明;分辨率:1024×768;对比度:10000:1;重量(kg)
  • 松下
  • 13%
  • 河南鑫语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110kV
  • 广东2022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110kV
  • 广东2021年4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2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环境及视频监控系统

  • 220kV
  • 广东2021年1季度信息价
  • 电网工程
查看价格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

  •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1次
  • 1台·次
  • 3
  • 广州竞远/广东南方信息/中国赛宝实验室/海南世纪网安/北京金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3-13
查看价格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

  • 安全教育培训服务1次
  • 1台·次
  • 2
  • 广州竞远/广东南方信息/中国赛宝实验室/海南世纪网安/北京金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3-12
查看价格

岗前安全教育区域摄像头

  • 岗前安全教育区域
  • 1套
  • 3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7-12
查看价格

环境工程

  • 环境工程
  • 1项
  • 1
  • 卡特彼勒、康明斯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5-08
查看价格

动力环境监控

  • 动力环境监控
  • 1套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17
查看价格

环境教育特点

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终身性、全球性和学际性等特点。

环境教育全民性

环境教育,从对象上看,是全民教育,具有全民性的特点。因为环境质量的优劣和每一个人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息息相关,没有全民的关心、参与和身体力行,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就难以解决。环境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种领域:家庭、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等。总之,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应该有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终身性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

环境教育全球性

环境教育,从空间上看,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的教育,具有全球性的特点。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互相影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不管来自北美、欧洲或亚洲,在地球周围积存构成的温室效应将影响整个地球。虽然这些环境问题发生在某个国家或地区,但其灾难性后果必将是全球性的。地球只有一个,必须共同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因为人们已进入了人类进化的全球性阶段,每个人显然地有两个国家,一个是自己的祖国,另一个是地球这个行星。

环境教育学际性

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各个学科协同进行的综合教育,具有学际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学际性特点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多学科的通力合作才行。所以,环境教育决非某一学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它不仅包括自然科学各个学科,而且还包括技术科学、数学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只有这些学科通力协作,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定义

环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指借助教育手段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以使人们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动员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

环境教育分为普通环境教育和专业环境教育两个方面。普通环境教育在于帮助人们获得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激发人们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积极性,增强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专业环境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分析环境和解决环境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基本目标

第比利斯宣言明确指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1. 增强人们对城市和乡村区域中的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的相互依赖性的认识;2. 给予每个人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决心和技能;3. 在个人、团体和整个社会中创造出新的有利于环境的行为规范。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提出与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致使许多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际社会达成了共识: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重要的治本措施。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是全球环境教育运动的发端,会议强调要利用跨学科的方式,在各级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中、在校内和校外教育中进行环境教育。随后环境教育开始体现 在各国政府工作中,并逐渐形成全球性的环境教育行动。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前苏联的第比利斯召开了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在第比利斯会议上,各国初步意识到环境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第比利斯宣言》指出“从其基本性质看,环境教育对更新教育过程可以做出贡献”,还呼吁“要有意识地将对环境的关心、活动及内容引入教育体系之中,并将此措施纳入到教育政策之中”。第比利斯会议是环境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第比利斯宣言》突破了环境教育概念以知识为主的特点,明确提出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意识、知识、技能、态度和参与五个方面,拓展了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环境教育引入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为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1992年的地球高峰会议(Earth Summit)提出了《21世纪议程》(Agenda 21),使环境教育成为世界公民必备的通识,也是国际共负的责任。《21世纪议程》是人类大家庭为创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对促进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它能提高人们对付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对改变人们的态度都是必要的,使他们有能力估计并表达他们对持续发展的关心。”《21世纪议程》提出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任务:重新确定教育方向,以适应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公众的意识;进行培训等,从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联合国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很快就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确定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在该议程中写道:“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的《自然》和中学的《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世界其他国家也纷纷行动起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如1993年6月,东南亚国家联盟为持续发展举行了环境教育会议;1993年年9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了为实现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的全球讨论会,等等。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出“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要求把环境教育与发展教育、人口教育等相融合,建立了环境、人口和发展项目(EPD项目),开始将环境教育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希腊的塞萨洛尼基召开会议,确定了“为了可持续性的教育”的理念。这标志着环境教育已不再是仅仅对应环境问题的教育,它与和平、发展及人口等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的出现,为“绿色学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基于世界环境教育发展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7年召开了一次世界环境教育培训大会,总结成绩,根据需要确定优先发展的教育领域和教育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环境教育与培训行动计划。2100433B

查看详情

环境教育文献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 6页

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讲座题目:生态学的发展及其意义 讲座目的: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 使学生认识到在生态安全已经与国家 安全同等重要的当今时代,这些不平凡的 “地球村”的子民们,不仅是在保家卫国, 他们更进一层地是在保卫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是在保卫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是 在保卫着所有生灵共同的家园;是在关注宇宙中这颗唯一有生命的行星的安危; 是在拯救地球! 讲座对象:初二学生 讲座地点:多媒体教室 讲座时间: 2006.4.27 人与人之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着许多怎么说也说不完的有关 “爱”的故事。 同样地,“爱”也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在世界各地所矗立着的动物纪念碑,诸如: 狗纪念碑、鸽纪念碑、奶牛纪念碑、海豚纪念碑、鳊鱼纪念碑、狼纪念碑、驴纪 念碑、鹿纪念碑、猪纪念碑、蟒蛇纪念碑、麻雀纪念碑、毛虫纪念碑等等,就是 明证。人们为动物立碑,当然是为了表彰它们为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也可以

环境教育校本培训教材 环境教育校本培训教材

环境教育校本培训教材

格式:pdf

大小:17KB

页数: 3页

环境教育校本培训教材(一) 培训时间: 2011-10-18 地 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主 讲 人:张晓琳 主 持 人:王凤梅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是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随着环保问题的国际化, 对全民进行环境意识的培养, 对中 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已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笔者结合实际,对小学环境教育 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 环境教育己经有了显著进展, 积累了不少经验, 初步形 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从受教育的对象来讲,已有 中小学的环境教育、 干部环境培训、 教师环境教育、 环保专门人才教育和市民的 普遍教育五个部分,特别是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日趋发育成熟。 (一)打造了一支专兼职的环境教育师资力量。多

环境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简介

内容简介

《环境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青少年科技绿色营与创新大赛成果》内容分为科技绿色营概述、活动方案及评价、插上创新的翅膀三编,讲述如何把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灌输进孩子们的脑海。2100433B

查看详情

国际环境教育计划简介

学科:环境科学

词目:国际环境教育计划

英文: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IEEP)

;知识与技术(教育人们认识环境,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关心与参与(提供机会,鼓励人们关心并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改善和保护环境)。迄今,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已向全世界上万个机构和个人用五种文字发行《联结》季刊;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佾息系统数据库;定期发行三种环境教育指南;组建了跨国家、跨地区的师资培训机构;发行了多种环境教育声像资料和出版物;组织国际专题研讨会,开展国际合作,协调并帮助许多国家把环境教育纳入其教育计划和政策,制订改革方案并建立相应的主管机构。

查看详情

洛阳市环境保护教育条例简介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环境保护教育,是指通过多种形式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的活动。

第四条 环境保护教育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单位组织、全民参加,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环境保护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切有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环境保护教育。

第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对环境保护教育所需经费应当予以保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工作。支持和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以及环保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

第八条 市、县(市、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教育、工业信息、民政、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农业、卫生、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相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第九条 对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条 每年三月的第一周为洛阳市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周。在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宣传,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集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主题活动。

第十一条 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本市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市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于每年第四季度向社会公布下一年度全市环境保护教育计划,明确重点教育内容。

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指导学校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对学校环境保护教育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内容。

第十四条 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开展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

第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每学年安排适量的环境保护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十七条 幼儿园应当结合幼儿特点,采取适宜的活动方式,培养幼儿环境保护意识。

第十八条 工会、共青团、妇联应当结合工作特点,加强对职工、青少年、妇女等群体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十九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居民、村民开展经常性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

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员工教育、培训计划,并结合实际做好管理人员、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的经常性环境保护教育。

第二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免费组织环境保护教育培训。

纳入国家、省、市排放污染物重点监控的企业以及新建项目单位的负责人,每年接受环境保护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八学时;被依法处罚的环境违法企业的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员,每次不少于二十四学时。

第二十二条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环境保护教育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编制环境保护教育资料,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提供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第二十三条 鼓励、引导、支持下列单位创建环境教育基地:

(一)植物园、科技馆、文化馆(中心)、博物馆;

(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

(三)具有环境保护示范作用的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实验室;

(四)其他适合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的单位。

第二十四条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应当开设经常性的环境保护教育栏目、节目,开展公益性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单位和部门不依法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的,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有关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