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花酸枝

花酸枝Dalbergia oliveri(奥氏黄檀)蝶形花科FABACEAE 黄檀属,红酸枝木类,我国红木国家标准树种之一。商用材名称:缅甸称缅甸--吐里普木Burma Tulipwood、塔马兰tamalan。泰国叫秦蝉chingchan。台湾叫缅甸黄檀、滨黄檀、滨紫檀。

花酸枝基本信息

花酸枝生长环境

低海拔落叶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

查看详情

花酸枝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酸枝

  • 3.5-5
  • 13%
  • 北京世纪宏源家具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E1印度酸枝

  • 2440×1220×2.70
  • 13%
  • 泰州市中天木业(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E1印度酸枝

  • 2440×1220×2.70
  • 13%
  • 泰州市中天木业(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酸枝封边条

  • 长150m,宽10-100mm,厚0.3-0.6mm A级
  • m2
  • 13%
  • 东莞厚街兴业木材夹板市场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酸枝木线

  • 8×0.7坑
  • m
  • 汇森
  • 13%
  • 三亚张腊梅门窗加工厂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酸枝饰面板

  • 1220×2440×3mm
  • 江门市2022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酸枝饰面板

  • 1220×2440×3mm
  • 江门市2022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酸枝饰面板

  • 1220×2440×3mm
  • 江门市2022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酸枝饰面板

  • 1220×2440×3mm
  • 江门市2021年10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酸枝饰面板

  • 1220×2440×3mm
  • 江门市2021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酸枝木饰面

  • 酸枝木饰面
  • 0m²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02-05
查看价格

巴西酸枝

  • 巴西酸枝荒料
  • 10m³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12-02
查看价格

缅甸酸枝

  • 树种: 酸枝木 小头直径: 15(cm)
  • 419t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5-14
查看价格

大红酸枝

  • 大红酸枝(上袋不少于一年、主根不穿袋、地径0.8cm、高80cm以上优质容器苗)
  • 6393株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12-23
查看价格

实木酸枝木地板150mm

  • 实木酸枝木地板150mm
  • 50m²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1
查看价格

花酸枝木材特征

经过一年左右太阳晒,断面分不出边心材,均为深灰褐色。重新断切之后,边心材急变 区别明显。边材黄白色,大小头边宽度不一致,小头边材宽2-4cm,大头边材窄1.5-2.5cm心材为红褐色,锯切的板面深浅不一的浅黄红褐微紫条纹混合色。如果再经过室外的阳光,径切板面灰黄褐和整齐密列深浅相间紫色直条纹五彩缤纷成为花面板。生长轮较清楚。细观察基本上半环孔材,在生长轮外部管孔略小、略少。管孔肉眼可见,放大镜下明晰、数业、中至略大、大小不一致,分布不均匀。管孔内有时可见黄色树胶和褐色沉积物,在径切面导客槽内呈二氧化硅短光线。辐向薄壁组织丰富,为傍管波浪带状与木射线交织成网状,这种网状在边材中更规整。木射线窄,放大镜下可见,比大的管孔窄倍。材表用刀削平放大镜下波痕隐约。

查看详情

花酸枝形态特征

大乔木,树高25m,通常在18-24m之间,胸 径大者可达2m,一般直径50-70cm,有低板根,树木壮观。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低海拔落叶混交林或柚木竹林中。外皮灰褐色,薄,树皮厚一些的有浅纵裂,树皮薄一些的没有浅纵裂而表面粗糙,越往梢部手感比较平滑,小块状脱落,气孔小而渎凸起。内皮色浅,分层,环状排列放大镜下断面气孔扁状。树皮胸径厚3-5cm,不硬,质脆,撕之条状肃离。湿皮难剥,干后自动脱离。由于雨水渗透皮底发黑,有时出见黄色体--树胶粉末。材表平滑,有纵向小裂纹,大头多数肥大,椭圆或梅花形,部分有凹兜。断面有径裂、复径裂或三岔复径裂,有时可见弧裂,髓心一般微型辐射裂,裂纹宽均小2-4mm,因木质硬大小头断面有油锯啃痕,小头圆。原木对开锯切剖面,髓心两边有小活节和小死节出现。影响高级品率。

查看详情

花酸枝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花酸枝分布范围

分布在泰国、缅甸、老挝。

查看详情

花酸枝文献

“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 “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

“酸枝木类”红木木材研究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6页

本文介绍了"红酸枝"、"黑酸枝"、"白酸枝"、"白枝"、"花枝"、"花酸枝"、"黄酸枝"等冠以"酸枝木"名称的红木类木材的名称、宏观构造特征、微观构造特征、木材性质和用途。

《大红酸枝圆桌嵌大理石面板》 《大红酸枝圆桌嵌大理石面板》

《大红酸枝圆桌嵌大理石面板》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 1页

《大红酸枝圆桌嵌大理石面板》

巴里黄檀(花酸枝)和奥氏黄檀(白酸枝)的鉴别

点击

目前,在红木市场上最常见的酸枝木为红酸枝木类。而在红酸枝类木材中巴里黄檀和奥氏黄檀是市场上流通量相对比较多的树种,因此备受人们的关注。

在红木市场中,由于这两种家具用材树种不管是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比较相似,存在着红木家具企业和消费者都很难区分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市场上巴里黄檀和奥氏黄檀树种标识的混乱。

图:巴里黄檀

巴里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类。主产于柬埔寨、老挝等地。另外,老挝产的巴里黄檀国内木材市场上也有人称其为“花枝”。

图:奥氏黄檀

奥氏黄檀,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在“红木”国家标准GB/T 18107—2000《红木》中归为红酸枝木类。原有“奥利黄檀”、“花黄檀”、“白酸枝”、“紫黄檀”、“榄色黄檀”之称,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等低海拔混交林中,缅甸瓦城和泰国所产的有花纹的奥氏黄檀商品材有人称其为“花酸枝”,后简称“花枝”,其余称“白枝”,缅甸称之为“(Tuliwood)吐里木”、“(Tamalan)特玛兰”,泰国称之为“(Ching-Chan)秦婵” ,台湾称之为“缅甸黄檀”、“滨黄檀”、“滨紫檀”。 为区别于交趾黄檀“老红木”也有人称之为“新红木”。

巴里黄檀木材特征

拉丁名:Dalbergia bariensis

商品名:Asiatic rosewood、Neang nuon

俗 称:柬埔寨红酸枝、老挝红酸枝、紫酸枝、花枝等。

科属名:蝶形花科、黄檀属

树木及分布:乔木,产柬埔寨、老挝等地。

图:巴里黄檀

木材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心材新切面红褐色至栗褐色,常带深浅相间的黑褐或栗褐色条纹。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略明显至明显,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管孔含深色树胶。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可见,丰富,主为带状及环管状。与射线相交呈网状结构明显。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放大镜下可见。无酸香气或微弱。

图:巴里黄檀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9个)。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导管中含有树胶,单穿孔。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2细胞。木射线迭生,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列,高5~10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异型Ⅲ型。

材性及用途:木材气干密度为1.07~1.09g/cm³,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略均匀,纹理交错。加工略困难,但精加工后木材表面光滑。用途广泛,可做家具、工艺品、细木工,是红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

奥氏黄檀木材特征

拉丁名: Dalbergia oliveri

商品名: Burma tulipwood、Tamalan、chingchan

俗称: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白酸枝、吐里木(Tuliwood)、特玛兰(Tamalan)、秦婵(Ching-Chan)、缅甸黄檀、滨黄檀、滨紫檀、奥利黄檀、花黄檀、差紫黄檀、榄色黄檀等。

科属名称:蝶形花科、黄檀属

树木及分布:中至大乔木,树高约25m,一般为为18~24m,树径约1250px,最大可达2m,有低板根,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地的混交林中。

图:奥氏黄檀

木材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黄白色,心材新切面浅红色至深红褐色,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生长轮明显或略明显。管孔肉眼下可见至明显,单管孔,少量径列复管孔,大小不一。导管中常含黄褐至红褐树胶,轴向薄壁组织丰富,肉眼下明显、带状、翼状,与木射线交叉呈网状结构略明显。木纤维壁厚,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放大镜下明显。木刨花或木屑酒精浸出液呈红褐色。新切面或水浸湿木材具酸味。

图:奥氏黄檀

木材微观特征:散孔材,有半环孔材趋势,单管孔及径列复管孔(2~4个)。导管横切面近卵圆形,导管中含有树胶或沉积物,导管分子迭生。单穿孔。木纤维壁较厚。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细带状、聚翼状及星散状,轴向薄壁组织串多为2细胞。木射线迭生,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单列射线甚少,多列通常为2~3列,高4~9细胞,有异型Ⅲ型倾向。

白酸枝

材性及用途:木材气干密度为1.00g/cm³,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略均匀,纹理直或交错。加工略困难,但精加工后木材表面光滑。用途广泛,主要用作高级家具(红木家具)、工艺品雕刻、装饰单板、运动器材等。

对比分析

巴里黄檀和奥氏黄檀在“红木” 国家标准GB/T18107—2000《红木》中同属红酸枝木类,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科属、植物类型、树木分布纬度、树干规格、材质、结构、管孔类型、射线组织细胞、轴向薄壁组织、穿孔板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点,其主要表现在:

①心材颜色——二者较接近,但仔细观察,巴里黄檀的颜色较奥氏黄檀的深,奥氏黄檀有点泛白。

②纹理——二者纹理均有交错,但巴里黄檀的花纹细而密、黑色条纹也比较多而深,而奥氏黄檀的花纹较少,有鱼鳞状花纹。

③生长轮明显度——巴里黄檀的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而奥氏黄檀的生长轮比较明显,肉眼下可看到。

④射线与薄壁组织相交程度——巴里黄檀横截面的射线与薄壁组织相交明显的呈网状结构,而奥氏黄檀横截面上射线与薄壁组织相交呈网状结构的特点不明显,只是局部有出现。

⑤轴向薄壁组织——巴里黄檀的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细带状,带宽多为2细胞,翼状、聚翼状不明显,而奥氏黄檀的薄壁组织为同心层式带状,带宽多为2~3细胞,翼状聚翼状明显。

⑥重量——从其气干密度上看,二者的气干密度相差不大,但一般情况下巴里黄檀总是稍微的会比奥氏黄檀重。

从微观角度上看,二者的内部结构非常相似,但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可将二者区分,那就是二者的射线组织,二者的射线组织均主要为同形单列及多列(2~3),单列射线甚少,但巴里黄檀的多列射线中出现较多的三列射线,而奥氏黄檀中几乎没有三列射线出现,同时巴里黄檀的射线细胞比奥氏黄檀的射线细胞大。从射线组织的形状来看,巴里黄檀的射线组织比较矮而胖,而奥氏黄檀的射线组织相对的比较高而瘦。

查看详情

你真懂酸枝?大红酸枝、老挝酸枝、花酸枝、白酸枝、红酸枝的区别

虽然在红木市场上有很多被俗称为XX酸枝(或XX红酸枝)的木头,但是,如果它的学名不在《红木》国标里,那么它就只是“攀亲”的,不属于红木,也不是真正的酸枝或红酸枝,而本文所讨论的全部都是红木国标中的红酸枝。

本文是我们最早在2016年12月13日发布的文章,因有不少新木友加入,在此重新发布一次。

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颁布,红酸枝正式被确立为一类木材的统称,共包括: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州黄檀、微凹黄檀七个树种在内。

虽然各个树种都有对应的学名,但实际上在红木市场上用学名进行标注的仍然较少,特别是在工艺品类产品上,大多仍然采用俗称来进行标注。

由于红酸枝的学名及俗称交集之下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加之南北各地的俗称、传统与现代的俗称又有所不同,因此经常容易产生歧义。

经常有木友受此问题困扰而向我们咨询,为此,我们对这些概念进行一次梳理。

图:交趾黄檀

学名:交趾黄檀

俗称:大红酸枝、老挝大红酸枝、老红木、老挝红酸枝

拉丁名:Dalbergiacochinchinensis Pierre

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红木”、“红木”、“红酸枝”。现在,在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商家在标注交趾黄檀时,都会用“大红酸枝”作为俗称。

目前国内的交趾黄檀主要产地为老挝、泰国、柬埔寨,因交趾黄檀老挝料的色泽和油性好而最被市场认可,老挝又是传统产地,因此市场上也习惯性的将交趾黄檀俗称为“老挝大红酸枝”。

不管是用“大红酸枝”还是“老挝大红酸枝”来作为交趾黄檀的俗称,都以强调一个“大”字与“红酸枝”进行区别,一般不会产生岐义。

但是:受传统俗称的影响,在福建等南方地区,目前仍有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俗称为“老挝红酸枝”。而“老挝红酸枝”这个俗称就与江浙等地区对巴里黄檀的俗称产生了交集。

图:巴里黄檀

学名:巴里黄檀

俗 称:花酸枝、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等

拉丁名:Dalbergia bariensis

树木及分布:乔木,产柬埔寨、老挝等地。

巴里黄檀的俗称比较多,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等都有使用。

一般在木材市场及生产厂家口头上都以“花枝”作为巴里黄檀的俗称,而成品标注最常见的是以“红酸枝”为材质俗称,也有部分以“老挝红酸枝”或“老挝酸枝”作为成品的俗称。

巴里黄檀这个“老挝红酸枝”的俗称和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称为“老挝红酸枝”形成了交集,有些木友因此而备受困扰,甚至因误解而出现过争论、纠纷!

图:奥氏黄檀

学名:奥氏黄檀

俗称: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

拉丁名: Dalbergia oliveri

树木及分布:中至大乔木,树高约25m,一般为为18~24m,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地的混交林中。

奥氏黄檀,俗称有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因其主产为缅甸,所以奥氏黄檀常用俗称之一就是缅甸酸枝,其中以缅甸“瓦城料”黒筋多、油性高,密度高而最受推崇。

由于颜色较浅,因此在市场上另一个最常用的俗称就是“白酸枝”。白酸枝这一俗称也让很多人误将白酸枝当作酸枝木中的一类,认为酸枝木分为黑酸枝、红酸枝和白酸枝。实际上,奥氏黄檀(白酸枝)只是《红木》国家标准中红酸枝木类中的一种。

总结:

1、“红酸枝”作为学名,是包括七种红木树种的类别名称,而作为成品的俗称时,基本上都是特定指“巴里黄檀”这一个树种。

2、“交趾黄檀”最常用的俗称为“大红酸枝”或“老挝大红酸枝”,大多数情况下商家都会强调一个“大”字而与“红酸枝”进行区别。

3、在江浙沪及北方,俗称“老挝红酸枝”的基本是指巴里黄檀,而在南方也有可能是指交趾黄檀。

4、白酸枝并非酸枝木中的一类,奥氏黄檀(白酸枝、缅甸酸枝)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红酸枝木类。

最后强调:很多情况下,通过俗称可以认定材质,但在交易时最好还是要与商家确认学名,特别是在俗称有可能混淆和双方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下!

推广

查看详情

雅韵红木||你真懂酸枝?大红酸枝、老挝酸枝、花酸枝、白酸枝、红酸枝的区别

雅韵红木艺术家具

虽然在红木市场上有很多被俗称为XX酸枝(或XX红酸枝)的木头,但是,如果它的学名不在《红木》国标里,那么它就只是“攀亲”的,不属于红木,也不是真正的酸枝或红酸枝,而 本文所讨论的全部都是红木国标中的红酸枝。

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颁布,红酸枝 正式被确立为一类木材的统称。

共包括: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州黄檀、微凹黄檀七个树种在内。

虽然各个树种都有对应的学名,但实际上在红木市场上用学名进行标注的仍然较少,特别是在工艺品类产品上,大多仍然采用 俗称 来进行标注。

由于红酸枝的学名及俗称交集之下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加之南北各地的俗称、传统与现代的俗称又有所不同,因此经常容易产生歧义。

经常有木友受此问题困扰而向我们咨询,为此,我们对这些概念进行一次梳理。

交趾黄檀

学名:交趾黄檀

俗称:大红酸枝、老挝大红酸枝、老红木、老挝红酸枝

拉丁名:Dalbergiacochinchinensis Pierre

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是传统意义上的 “老红木”、“红木”、“红酸枝”。现在,在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商家在标注交趾黄檀时,都会用“大红酸枝”作为俗称。

目前国内的交趾黄檀主要产地为 老挝、泰国、柬埔寨,因交趾黄檀老挝料的色泽和油性好而最被市场认可,老挝又是传统产地,因此市场上也习惯性的将交趾黄檀俗称为“老挝大红酸枝”。

不管是用“大红酸枝”还是“老挝大红酸枝”来作为交趾黄檀的俗称,都以强调一个“大”字与“红酸枝”进行区别,一般不会产生岐义。

但是,受传统俗称的影响,在福建等南方地区,目前仍有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俗称为 “老挝红酸枝”。而 “老挝红酸枝” 这个俗称就与江浙等地区对巴里黄檀的俗称产生了交集。

巴里黄檀

学名:巴里黄檀

俗 称:花酸枝、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等

拉丁名:Dalbergia bariensis

树木及分布:乔木,产柬埔寨、老挝等地。

巴里黄檀的俗称比较多,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 等都有使用。

一般在 木材市场 及生产厂家 口头上 都以 “花枝” 作为巴里黄檀的俗称,而 成品标注最常见 的是以 “红酸枝” 为材质俗称,也有部分以 “老挝红酸枝”或“老挝酸枝” 作为成品的俗称。

巴里黄檀这个“老挝红酸枝”的俗称和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称为“老挝红酸枝”形成了 交集,有些木友因此而备受困扰,甚至 因误解而出现过争论、纠纷!

奥氏黄檀

学名:奥氏黄檀

俗称: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

拉丁名: Dalbergia oliveri

树木及分布:中至大乔木,树高约25m,一般为为18~24m,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地的混交林中。

奥氏黄檀,俗称有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因其主产为缅甸,所以奥氏黄檀常用俗称之一就是 缅甸酸枝,其中以缅甸“瓦城料”黒筋多、油性高,密度高而最受推崇。

由于颜色较浅,因此在市场上另一个最常用的俗称就是 “白酸枝”。白酸枝这一俗称也让很多人误将白酸枝当作酸枝木中的一类,认为酸枝木分为黑酸枝、红酸枝和白酸枝。实际上,奥氏黄檀(白酸枝)只是《红木》国家标准中红酸枝木类中的一种。

总结

1、“红酸枝”作为学名,是包括七种红木树种的类别名称,而作为成品的俗称时,基本上都是特定指“巴里黄檀”这一个树种。

2、“交趾黄檀”最常用的俗称为“大红酸枝”或“老挝大红酸枝”,大多数情况下商家都会强调一个“大”字而与“红酸枝”进行区别。

3、在江浙沪及北方,俗称“老挝红酸枝”的基本是指巴里黄檀,而在南方也有可能是指交趾黄檀。

4、白酸枝并非酸枝木中的一类,奥氏黄檀(白酸枝、缅甸酸枝)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红酸枝木类。

最后强调:

很多情况下,通过俗称可以认定材质,但在交易时最好还是要与商家确认学名,特别是在俗称有可能混淆和双方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下!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