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一章秦汉时期及之前的建筑
第一节中国建筑体系的起源
第二节中国建筑体系的完善
第三节汉代建筑
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三国时期的建筑
第二节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第三章隋唐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隋唐时期的城市建筑
第二节隋唐时期的宗教建筑
第三节隋唐时期的陵墓与其他建筑
第四章宋辽金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城市建筑
第二节佛教建筑
第三节陵墓与其他建筑
第五章元明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元代建筑
第二节明代建筑
第六章清代建筑(上)
第一节城市与宫殿建筑
第二节宫苑建筑
第三节宗教祭祀建筑
第四节陵墓与其他建筑
第七章清代建筑(下)
第一节建筑构架的做法
第二节内外檐装修
后记
参考文献2100433B
《中国建筑史》设计精美、图文并茂、信息丰富,便于查阅,兼顾专业研究者与大众读者的多种需求,适合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建筑师及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士阅读与收藏。
王其钧,教授,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兼任武汉大学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其钧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著作颇丰。其中代表性的书籍真中国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民居三十讲》等。曾在1993年作为:建筑指导,参与拍摄和主持了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民居趣谈》。所著学术书籍曾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2008年于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解建筑史系列丛书》,荣获中华图书报:2007年全国百佳图书奖;其中的《图解中国民居》分册,入选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传统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在理与情方面的认同和共识,属于文化范畴。传统系指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
主要有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这里着重欣赏宫殿建筑和园林艺术。 中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
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建筑装饰它不仅是指建筑表面为美观所设之物,而是一种建筑的视觉对象,不但有美观目的,同时还有民族、地域、宗教、伦理、习俗、心态及情态意象等等许多功能。或者说,它的语义是多层次的。从建筑作为文化的意义来说,一座建筑中的装饰,全面地反映着它的本质特征。例如斗拱,它既是一种结构的力学构件,又是一种伦理纲常的表述,也是民族文化的表征,更是艺术文化的表现。本文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分析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是如何体现其华美的装饰艺术的。
由香山饭店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
由香山饭店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
《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通俗易懂,介绍的内容不属于“研究”或“民居学”那样的高精尖学术领域,但是力求相对全面地论述自己的心得与观点。《解读中国传统建筑:中国民居》设计精美,图文并茂、信息丰富,便于查阅,兼顾专业研究者与大众读者的不同需求,适合建筑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建筑师及热爱中国古典文化的人士阅读与收藏。
王其钧,教授,1954年生,1977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并兼任武汉大学中国建筑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其钧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著作颇丰。其中代表性的书籍有《中国建筑语言》,《中国建筑图解词典》,《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建筑与环境》,《中国民居三十讲》等。曾在1993年作为“建筑指导”,参与拍摄和主持了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系列片《中国民居趣谈》。所著学术书籍曾获国家图书奖等奖项。2008年于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解建筑史系列丛书》,荣获中华图书报“2007年全国百佳图书奖”,其中的《图解中国民居》分册,入选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这本书的最大功绩在于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向世人展现了一片崭新的学术天地。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与砖石结构相比,终因其不易保存而留存甚少,千年以上的更是屈指可数。所以要想了解中国建筑数千年发展演变之轨迹,文献便成为必不可少的资料。但古来正史,记建筑典章制度者多,具体而切实者少;词赋诗文又多务为大言,铺陈华丽,而疏于实指;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于技术做法。又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在昔往往耳熟能详,至今却恍如天书。所以,文献虽浩如烟海,能够直接应用于总结历史规律者却十分希有,由此亦可见徵引之困难。《中国建筑史》显示了梁先生在文献应用上的深厚功力,除徵引浩博外,凡所徵选,皆属精当,文字却十分精炼深永。
梁思成(1901-1972),中国建筑史学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生致力于保护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