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克莱斯·迪尔比耶(Claes Dyrbye),丹麦技术大学,丹麦灵比。
第1章 绪论
第2章 风气候
2.1 气象分类
2.2 全球大气环流
2.3 地转风和梯度风
2.4 热力第二循环(台风)
2.5 局部性气候
第3章 大气边界层的自然风
3.1 湍流风
3.2 平均风速-风剖面
3.3 非平坦场地
3.4 极值风
3.5 湍流风
第4章 静风载
4.1 极值静风荷载2100433B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风气候、大气边界层的自然风、静风荷载、单自由度结构顺风向风振响应、钝体风振响应、旋涡脱落引起的横向风振、桥梁风荷载作用、弛振及风洞试验方面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此外,在附录中还给出了与风荷及结构风响应计算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和数学计算方法。上述内容使读者能全面了解风工程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章节简繁有致,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的阐述和推导,对相关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详尽阐释,将理论分析和规范应用相结合,适用范围广。该书即可作为结构抗风设计和风工程研究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的教材。
关于阻尼比的条文:高规11•3•5、附录A有,荷载规范8•4•4有,高耸有,烟囱规范有。此外,抗规的5•1•5,9•...
风荷载是指风遇到建筑物时在建筑物表面上产生的一种压力或吸力。风压的变化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长周期部分,其值常在10分钟以上;二是短周期部分,常常只有几秒钟左右。为了便于分析,常把实际风压分解为平均风压(...
中国规定的基本风压w0 以一般空旷平坦地面、离地面10米高、风速时距为10分钟平均的最大风速为标准,按结构类别考虑重现期(一般结构重现期为30年,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为50年,特别重要的结构为100年)...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向变形限值的研究
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作为高层建筑结构控制参数对设计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同国家及地区规范对层间位移角控制却不尽相同。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在各自的规范控制下正常发挥使用功能,说明各规范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均在合理的范围内。针对不同高度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筒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取相同结构尺寸、场地条件和风速,将中国大陆地区规范与欧洲、美国、澳新、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等规范进行分析对比。对于框架结构,发现欧洲、美国、澳新和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较严格,日本、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规范要求较宽松;对于以剪力墙为主要抗侧力构件的结构,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最严格。按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规范分别对位于中国香港地区的建筑进行计算和设计,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中国大陆地区规范要求更严格。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中国大陆地区不区分结构形式与高度,将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层间位移角限值定为1/450。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参考资料
螆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蒃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 D值法。计算时首先将框架各楼层的 层间总剪力 Vj,按各柱的侧移刚度值 (D值)在该层总侧移刚度所占比例分配到 各柱,即可求得第 j 层第 i 柱的层间剪力 Vij ;根据求得的各柱层间剪力 Vij 和 修正后的反弯点位置 Y,即可确定柱端弯矩 Mc上和 Mc下;由节点平衡条件,梁 端弯矩之和等于柱端弯矩之和, 将节点左右梁端弯矩之和按线刚度比例分配, 可 求出各梁端弯矩; 进而由梁的平衡条件求出梁端剪力; 最后,第 j 层第 i 柱的轴 力即为其上各层节点左右梁端剪力代数和。 肂 (1) (2)蕿一榀框架上风荷载的作用计算: 蒅前面已经算出风荷载作用下的一榀框架下每层楼的剪力,但是还要计算出 一品框架下每根柱子分得的剪力 Vi Dij DijVij s j 1 ,具体的计算结果见下表 : 薃 F轴1柱 蒃层数 芁hi(m
批准号 |
18770302 |
项目名称 |
风对结构物的作用--冷却塔群风荷载的实测和风洞研究 |
申请代码 |
A0810 |
项目负责人 |
孙天风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1988-01-01 至 1990-12-31 |
支持经费 |
5(万元) |
中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风荷载一些技术规定和应用,仅限于常规的一般工程和一般超高层建筑(300~400m),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受到局限。本书《建筑结构与风荷载》则与众不同地提示了全球风系和地(球)转风,与低空《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建立了某种空间联系,通过50年和100年一遇的两个风荷载例子,运用统计概率理论计算,验证低空风压荷载是否遵守正态分布、极值Ⅰ型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并通过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650m高度)实践例子的计算和研究,建立了突破《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风荷载所规定的超高层建筑高度变化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且与现行的风荷载国际所规定的梯度风高度450m的比较,证明可将A、B、C、D四类地面粗糙度的梯度风高度提高到650m,同时也证明与国际风洞试验计算结果具有可比性,说明了此理论计算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本书包含了十五章内容:风暴及风致破坏的特性,设计风速和结构安全性预测,强风特征及湍流,基本钝体空气动力学,共振动力响应和等效静力风荷载分布,内压,强风及风荷载的实验室模拟,低矮建筑,高层建筑,大跨屋盖和露天运动场,塔、烟囱和桅杆,桥梁,输电线,其他结构物,风荷载规范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