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通过理论研究发现,在没有生态位分化的前提下,只有极端的更新限制和扩散限制才能够抵消种间微弱的竞争能力差异对物种共存的影响,并且更新限制和扩散限制对物种共存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中性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放松中性理论中关于种间从区域群落向局域群落扩散能力对称的强假设,发现种间扩散能力的微小差异会导致局域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急剧降低,稀有种的数量急剧减少。但中性模型仍然能够很好地拟合存在种间扩散能力差异的局域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这说明中性模型的曲线拟合不能代表着群落服从中性机制。密度依赖不但可以抵消种间竞争能力差异对物种共存的负作用,延长物种共存时间,同时适度的密度依赖可以使得包含种间竞争能力差异的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与中性分布格局一致。将生态位结构整合到中性模型后得到的生态位中性杂合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珊瑚群落中的物种多度分布和个体分布,并且比单一的中性模型拟合要好。这些结果一方面强调了生态位分化对物种共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说明了整合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来解释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必要性。我们研究了青藏高原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亚高寒草甸的物种多样性和功能性状,以及每个演替草地的环境和空间异质性对于其多样性的贡献率。我们发现物种丰富度(物种数)和物种群落组成(每个种的多度分布)都随着演替年限显著性变化,而且只需要10年,弃耕后的草地就能恢复到和自然草地差不多的物种数和群落组成。功能性状呈现与物种数和群落组成一样的变化趋势。但是物种的空间分布并没有随演替年限显著变化。而且尽管每个演替样地的环境类似,但是每个样地的环境和空间异质性对于其群落组成解释非常少,并且他们对于群落组成的解释并不存在一致的趋势。因此尽管每个演替草地存在不同的物种组成,环境和空间异质性,但每个草地的群落构建过程类似。根据上述结果,我们认为演替是一个大尺度过程,这个过程显著影响着物种库和群落的物种功能性状组成。因此,保护这一地区的草本植物多样性应该从区域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沿着演替梯度物种丰富度与均匀度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存在显著的抽样尺度效应。生态位分化在亚高寒草甸生物多样性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还表明种间正相互作用有助于高寒草甸的草本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维持。 2100433B
物种共存和多样性维持机制是群落构建的基础。生态位理论和群落中性理论是当今解释物种多样性的两个基本理论。当前的中性理论并不要求共存物种间有生态位分化,而生态位理论又忽略了随机过程、个体迁移和物种分化等的重要性,并缺乏预测能力。本项目拟结合理论建模、野外调查、实验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的研究方法,在中性模型的基础上,融合生态位分化的稳定共存机制和随机漂变,发展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物种多样性维持理论和物种多度分布预测模型;在物种丰富度很高的高寒草甸草本群落中,结合演替这一自然的群落构建过程,评价生态位分化和群落漂变的相对重要性,对所建立的物种多度分布预测模型进行验证;并为退化草甸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居住区绿地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点缀园林,具有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调节温度、美化环境的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的小气候,丰富人文生活,活跃住宅区的生活气氛;限制车辆通行,保护楼群内的市政设施,增加居民的...
【耐旱植物的抗旱机制】1、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对其耐旱机制的影响 (1)根系。植物根系是植物直接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它对植物的耐旱功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纵深发达的根系系统可使植物充分吸收利用贮存在土壤中...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就怎样加强党对构建社...
生态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理论分析
目前的园林建设普遍存在生态效益不高、自我稳定自我更新能力差,养护成本高,园林的外貌过于相近,地方园林特色不明显等诸多弊病,生态园林以当地自然群落为模式建设园林,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
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人工植物群落构建技术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分和负反馈机制的子系统,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其他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城市人工植物群落的建立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从适地适树原则、乡土树种与外来树种结合原则、乔灌花草藤并举原则、树种搭配原则、突出市花市树原则、表现特色原则、美化与香化结合原则、种群趋利抑弊原则和经济价值原则九方面;阐述了城市人工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展望了人工植物群落构建技术的发展前景。
《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以生态工程基础理论及其构建技术为主线,在广泛吸收了国内外主要生态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紧密结合近年来生态工程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编著而成。根据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论述了生态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生态工程的基本内涵、特征、尺度和边界以及发展现状,系统地提出了以生态系统健康学、生态系统管理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学等为基础的生态工程理论体系,归纳总结了生态工程设计与构建的目标、原则和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面向自然资源、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内容包括流域生态系统管理与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湿地保护与利用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防沙治沙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特殊困难立地环境植被恢复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矿区复垦生态工程理论与技术、农业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和城市生态工程构建理论与技术。
《生态工程理论基础与构建技术》内容新颖,理论联系实际,可使读者全面地了解生态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构建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应用生态学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于从事环境科学、应用生态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员,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国土整治、生态工程等科学研究、教学和工程设计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广大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事业的公众参阅。 2100433B
《电力监理之道: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机制设计理论起源于赫尔维茨1960年和1972年的开创性工作,它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从研究路径和方法来看,与传统经济学在研究方法把市场机制作为已知,研究它能导致什么样的配置有所不同,机制设计理论把社会目标作为已知,试图寻找实现既定社会目标的经济机制。即通过设计博弈的具体形式,在满足参与者各自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使参与者在自利行为下选择的策略的相互作用能够让配置结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
机制设计通常会涉及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cy)是关于经济机制实现既定社会目标所要求的信息量多少的问题,即机制运行的成本问题,它要求所设计的机制只需要较少的关于消费者、生产者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信息和较低的信息成本。任何一个经济机制的设计和执行都需要信息传递,而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自然是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是赫尔维茨1972年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如果在给定机制下,如实报告自己的私人信息是参与者的占优策略均衡,那么这个机制就是激励相容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每个参与者按照自利原则制订个人目标,机制实施的客观效果也能达到设计者所要实现的目标。
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分散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私人信息,因而信息具有不完全特征。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参与者分散决策,依赖于供需信息的交换传递来做出生产和消费决策。机制设计理论从信息的观点出发,把经济机制看成是一个信息交换和调整的过程,在统一的模型和信息框架下研究了经济机制以及各种经济机制的信息成本问题。机制设计理论认为实践中可以从一个经济机制信息空间维数的大小来评价机制的好坏。从这个角度出发,机制设计过程就是针对想要实现的既定社会目标,寻求既能实现此目标,又要信息成本尽可能小的设计过程。比如设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为社会目标时,竞争的市场机制就保证了此目标的达成。然而,竞争的市场机制是否是经济信息效率最高的呢?在给定的新古典经济环境下,是否存在其他的分散决策机制能够利用更少的信息成本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呢?赫尔维茨在1970年代的研究成果证明,在纯交换的新古典经济环境中,竞争的市场机制用最少的信息达到了有效的配置。在放松对新古典经济环境的假设之后,机制设计理论还对于商品不可分、偏好或生产可能性集非凸等并不满足新古典经济环境条件下,能够导致最优资源配置的分散决策的经济机制进行了探讨。赫尔维茨证明了这种机制是存在的,但却是以非常高的信息成本为代价的。
什么是激励相容呢?我们知道,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每个人在主观上都追求个人利益,按照主观私利行事。机制设计理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将该假定进一步深化,认为除非得到好处,否则参与者一般不会真实地显示有关个人经济特征方面的信息。赫尔维茨(1972)给出了著名的“真实显示偏好”不可能性定理,他证明了即使对于纯私人商品的经济社会,只要这个经济社会中的成员的个数是有限的,在参与约束条件下(即导致的配置应是个人理性的),就不可能存在任何分散化的经济机制(包括竞争市场机制)能够在新古典类经济环境下导致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使每个人有激励去真实报告自己的经济特征。当经济信息不完全并且不可能或不适合直接控制时,人们需要采用分散化决策的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或做出其他经济决策。这样,在制度或规则的设计者不了解所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他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制定的机制能够给每个参与者一个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了所制定的目标。这就是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相容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假定机制设计者(委托人)有某个经济目标作为社会目标,比如资源帕累托最优配置、社会福利最大化或者是某个经济部门或企业主追求的目标,设计者采用什么样的机制或者制定什么样的游戏规则就能保证在参与者参与,并且满足个人自利行为假定的前提下,激励经济活动参与者(包括企业、家庭、基层机构等)实现这个目标。
很显然,机制设计理论提出的激励相容概念是非常深刻的。因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是一种常态,并且信息不完全、个人自利行为下隐藏真实经济特征的假定也是符合现实的。在很多情况下,讲真话不一定是占优均衡策略,在别人都讲真话的时候,可以通过虚假显示自己的偏好来操纵最后结果以便从中得利。赫尔维茨(1972)一般性地证明了在个人经济环境中,在参与性约束条件下(即导致的配置应是个人理性的),不存在一个有效的分散化的经济机制(包括市场竞争机制)能够导致帕累托最优配置,并使人们有动力去显示自己的真实信息。也就是说,真实显示偏好和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因而在机制设计中,要想得到能够产生帕累托最优配置的机制,在很多时候就必须放弃占优均衡假设,这也决定了任何机制设计都不得不考虑激励问题。由此,激励相容成为机制设计理论,甚至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成为实际经济机制设计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概括,机制设计理论就是在把机制定义为一个信息交换系统和信息博弈过程之后,把关于机制的比较转化成对信息博弈过程均衡的比较。在研究初期,赫尔维茨主要是集中在机制的信息和计算成本方面,而没有考虑激励问题,马斯金等(1972)提出的团队理论(theory of teams)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此外,1970年代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的形成和实施理论(implementation theory)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机制设计理论的深化。显示原理大大简化了机制设计理论问题的分析,在Gibbard(1973)提出直接显示机制之后,迈尔森(1979)等将其拓展到更一般的贝叶斯纳什均衡(Bayesian Nash equilibrium)上,并开创了其在规制理论和拍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针对显示原理没有涉及多个均衡的问题,马斯金(1977)从中引申出了实施理论,目前该理论已经在包括社会选择、不完全契约等多个研究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制设计理论不仅让研究者能够在相对不严格的假定下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多种制度,而且可以将很多现有的研究,如拍卖理论、规制理论、社会选择理论等纳入到统一的现代分析框架中。如在拍卖理论中,Vichrey(1961)提出了常见拍卖形式的收入等价原理,而迈尔森(1981)借助显示原理,证明了一个更加一般化的拍卖形式的收入等价原理。再如,垄断企业规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针对原有理论对规制过程做出过多武断假定的局限,迈尔森(1982)等将规制过程看做是不完全信息的博弈过程,垄断者拥有管理者不知道的私人信息,从而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还有,在社会选择理论中,针对能否设计一个机制,或者说一个投票程序来诱使投票者真实显示自己偏好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总之,机制设计理论将制度定义为非合作博弈,根据这些博弈形式的均衡结果,比较了不同的制度,从而使经济学家能够相对于某个最优标准来评价不同制度的表现。
上述应用之外,机制设计理论还为许多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解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政策和市场制度。由于用一个统一的模型把所有的经济机制放在了一起进行研究,机制设计理论的研究对象大到整体经济制度的一般均衡设计,小到某个经济活动的局部均衡设计;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以及各种混合经济机制。同时,机制设计理论中“设计者”的概念也是非常广泛的,既可以是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或制度设计者,也可以是微观经济单位的主管领导。这使得机制设计理论具备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大到宏观经济政策、制度的制定,小到企业的组织管理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对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应用价值。比如对于实践中一些出发点很好的规章制度却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甚至参与者还利用既有政策来最大化个人利益,从而造成巨大效率损失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认为这不仅仅是因为物质和技术等的约束,最主要的还是设计的制度不满足激励相容,因而无法保证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同时实现。
与传统理论相比,机制设计理论不仅仅是指出了种种不可能性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具体情况下走出困境的途径——如何设计机制或者规则,使得微观主体真实显示个人偏好,由个人偏好和经济机制决定的行为方式最终将能够保证社会目标的达成。可以说,由赫尔维茨开创并由马斯金和迈尔森做出发展运用的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框架,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包括信息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在内的现代经济学的许多学科。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核心部分,被广泛地运用于垄断定价、最优税收、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诸多领域。许多现实和理论问题如规章或法规制订、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社会制度设计等都可归结为机制设计问题。
对于正处于制度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机制设计理论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当既定经济环境不能用标准的新古典经济学来解释时,我们需要一个可以比较和研究各种经济机制优劣程度的基本标准和统一框架,需要一个能研究和比较各种经济机制的一般性理论来考虑制度选择问题,而机制设计理论无疑是这方面的最佳选择。机制设计理论关于信息效率问题的研究早就为转型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从机制设计理论抽象的一般化的论证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指令性计划经济机制等非市场的经济机制,为实现资源有效配置所需要的信息一定比竞争的市场机制多,需要付出更高的机制运行成本。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无异于是在机制设计方面的一次大变革。机制设计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好的市场经济”与“坏的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在改革中所遇到的诸如国企改革、税收改制、产权制度等许多现实问题都有许多值得参考和借鉴之处。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所提供的新方法和新观点有助于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机制转型中可能出现的许多问题,并可预测这些问题可能带来的什么后果。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也能通过这一理论进行解释。依次这一理论对中国的现行改革(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将会有较大的帮助和启发。对各种经济机制的设计、比较和分析也都可以从这一理论中获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