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健康建筑

2000 年在荷兰举行的健康建筑国际年会上,健康建筑被定义为: “一种体现在住宅室内和住区的居住环境的方式,不仅包括物理测量值,如温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照度、空气品质等,还需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如平面和空间布局、环境色调、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材料选择等,另外加上工作满意度、人际关系等。WELL 标准是一个基于性能的评价系统,它测量、认证和监测空气、水、营养、光线、健康、舒适和精神等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环境特征。我国于2017年1月发布并实施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ASC 02-2016》。

健康建筑基本信息

健康建筑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人类对于健康建筑的关注,始于量大面广的居住建筑。国际上对于“居住与健康”的讨论由来已久,从1939年的《雅典宪章》提出现代城市应解决好居住、工作、交通等问题开始,到1981年的《华沙宣言》指出建筑学应进入环境健康时代,建筑界开始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居住与健康”上。

J·拉乌洛克在80年代中期完成了著述《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点》(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推进了盖娅运动。盖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娅式的建筑是舒适和健康的场所,盖娅住区宪章提出设计三原则:为星球和谐而设计、为精神平和而设计、为身体健康而设计。

为了应对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而采取的一些建筑节能措施,如增强建筑的保温与气密性等,终于在90年代开始显现其弊端。病态建筑综合症大量爆发,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及健康建筑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时期的健康建筑主要关注各类建筑材料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广泛开展了居住与健康的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题中健康是最为核心性的研究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住宅-健康城市”的研究实践己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为了解决居住健康问题,美国于1992年设立了国家健康住宅中心。日本在这一时期也推行了健康住宅,日本建设省出版了《健康住宅宣言》和《环境共生住宅》指导住宅的建设与技术开发。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等北欧国家在建材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包括住宅在内的环保产品都须经过专项认证。

进入 21 世纪后,绿色建筑得到了蓬勃发展,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英国的BREEAM、美国的LEED、日本的 CASBEE 和德国的 DGNB 逐步为大家所熟悉,中国也在 2006 年发布了绿色建筑三星评价标准。对于绿色建筑与健康建筑的关系大家也有不同的理解。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清时雅健康内墙乳胶漆

  • 20kg/桶
  • 天奴
  • 13%
  • 南京华雨涂料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健康龙头

  • 品种:普通式龙头;材质:不锈钢;型号:HMF2500-42W;
  • 恒洁卫洁
  • 13%
  • 河北亨杰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健康龙头

  • 品种:普通式龙头;材质:不锈钢;型号:HMF3111W;
  • 恒洁卫洁
  • 13%
  • 河北亨杰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健康龙头

  • 品种:普通式龙头;材质:不锈钢;型号:HMF103-111;
  • 恒洁卫洁
  • 13%
  • 河北亨杰商贸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健康

  • Y510 电压: 24(V) 开关类型: 按钮式灯罩材质: pvc 风格: 中式主要适用范围: 工作学习 平均使用寿命: 40000(h)光源功率: 6.9(W)
  • 小二郎
  • 13%
  • 合肥灵鑫电子经营部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围挡

  • 2厚热镀锌钢板机械冲孔,孔径φ10,100*100*5方钢防风斜撑,详见《中山市建设施工装配式围挡图集》
  • m
  • 中山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4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2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杂工

  • 工日
  • 深圳市2022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建筑模型

  • 1:110定制建筑模型3500×3500建筑用模型专用ABS跟进口亚克力制作,建筑与路网发光,环境淡雅写实制作.
  • 1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1-09
查看价格

建筑焦油

  • 建筑焦油
  • 567.2kg
  • 1
  • 不限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9-25
查看价格

建筑立面艺术涂鸦

  • 建筑立面艺术涂鸦
  • 1000m²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5
查看价格

建筑焦油

  • 建筑焦油
  • 567.2kg
  • 2
  • 不限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9-20
查看价格

建筑

  • 搭建一个建筑模型,底部放置有数块砖块,参观者可以拿砖块填补到建筑上,模拟砌墙,可以做出自己设计的墙.以及有运输砖块装置,可以在地面以及高台之间运输.
  • 1项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10-24
查看价格

健康建筑WELL标准

WELL 标准是一个基于性能的评价系统,它测量、认证和监测空气、水、营养、光线、健康、舒适和精神等影响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建筑环境特征。WELL标准是由国际 WELL 建筑研究所 ( InternationalWELL Building Institute,以下简称 IWBI) 制定推出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专门针对于人体健康所提出的建筑认证与评价标准。

WELL V1. 0 版于 2014 年 10 月发布,随后每年都在进行细微的调整更新,以下基于 2016 年 5 月的WELL V1 版进行介绍。WELL V1. 0 版主要适用于商业和机构建筑,可应用于以下 3 种建筑工程项目类型:

a) 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

b) 新建和既有的室内装修;

c) 核心与外壳开发( 即以后由租户自行完成二次装修) 。

此外,针对其他项目类型,如多户住宅、零售店和餐厅、体育设施和会议中心、学校和医疗保健设施等,评价标准将通过试用、依次修订完善后逐步覆盖。

健康建筑空气

空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WELL 标准中空气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 29 项,细则 69 条。包括建筑所采用的空气质量标准、管理条例、材料和设备的使用限制、施工中有利于空气品质的管理措施、用户的可调节性、维护管理的便利性及相关措施、空气品质的监测与记录等,是评价内容最多的类别。全球范围内,由于交通运输、施工、燃烧和颗粒物等引起的污染,导致室外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并影响到室内。人们对空气污染物所产生的反应有着较大的差异,室内空气品质不良可能会降低工作效率,或引发病态建筑综合症。空气类别标准通过降低或最大限度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源,要求提供最优室内空气质量来保障住户的健康,以此推动清洁空气计划。

健康建筑水

主要是指饮用水的水质,清洁的饮用水是达到最佳健康状况的先决条件。WELL标准中本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8项,细则19条。包括基本水质指标、各种污染物、消毒剂等的残留物、水质的定期检测与保存、水质处理、建筑内饮用水获取、饮水机的维护等。成年人每日应摄取约2.5~3.5L水(来自所有来源,包括饮用水、其他饮料和食物)。饮用水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另外,各种用途的自来水若采用相同的质量标准,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WELL标准力求在考虑不同用途的情况下保护水资源,同时提升其质量以保护人类健康。

健康建筑营养

本标准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供应新鲜、健康的食品,限制不健康的成分,并鼓励更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WELL标准中营养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15项,细则25条。包括食品生产及储存的要求、原材料与营养信息的标注、水果与蔬菜的种类及推广、食品制备材料、就餐环境与食量的限制等。除了缺乏体育活动以外,不良饮食习惯也是造成人体肥胖的主要因素,还可导致其他有害健康的结果。各种社会、经济、心理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人的饮食行为,建筑环境就是其中之一。如与销售新鲜水果蔬菜的杂货店等场所的距离、农贸市场的交通便利性、在餐馆等场所增加健康食品的供应、减少不健康食品的营销、提供食品的营养信息及众多其他策略都可以对我们的食品选择和整体饮食方式产生影响。WELL建筑标准认可这一点,并力求在建筑环境内实施引导策略,这些策略有助于人们获得健康的食品种类,使人们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并获得更好的健康和福祉。

健康建筑光线

针对光线的WELL建筑标准提供了照明指南,旨在尽量减少对身体昼夜节律系统的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帮助获得良好的睡眠质量,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视敏度。WELL标准中光线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11项,细则18条。包括视觉照明设计、昼夜节律采光设计、灯具及日光的眩光控制、表面设计与色彩质量、自动化遮阳与调光控制、日照权的确保、窗户的尺寸与透光率等。除了影响视觉以外,光线还会以非视觉方式(即人体的昼夜节律)影响人体。这对于某些难以接触自然光线的特定人群(如夜班工人)具有较大的意义。这些标准可确保在执行各种任务时获得良好的视敏度,以避免视觉疲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作效率下降和不适。

健康建筑健身

健身即能够充满活力地开展日常工作并保持一定的警觉性,不会过度疲劳,而且能精力十足地享受业余时间的活动,并及时响应紧急情况。WELL 建筑标准认可一切能在建筑环境中实施的体育锻炼促进方针和策略,鼓励体育锻炼和减少久坐行为等方式,推动将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中。健身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 8 项,细则 17 条。包括运动激励硬件与措施、健身机会与器材、建筑内外的体育锻炼空间、行人便利设施、自行车存放与淋浴设施等。

缺乏体育锻炼是现代公众健康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现代化的交通、省时省力的便利设施和久坐不动的工作看似为我们营造了便捷舒适的环境,但是成千上万的人们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下,逐渐变得懈怠而疏于锻炼。影响体育锻炼水平的一个已知因素是建筑环境。步行可达的社区距离、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动态运输、邻近工作场所和住家的体育锻炼设施、建筑物中的无障碍楼梯、可移动的家具和其他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个人的体育锻炼水平。鉴于我们有 90% 的时间都是在建筑环境内度过,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应鼓励更多增进体育锻炼和消除久坐的设计方案,以促进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健康建筑舒适

针对舒适的 WELL 标准确立了一些要求,旨在营造无干扰、高效且舒适的建成环境。舒适类别设置有评价指标 12 项,细则 22 条。包括无障碍设计、人体工学设计、噪声控制及隔声措施、背景音乐及混响时间、异味控制、热舒适及工位调节、辐射冷暖系统等。主要目的在于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追求这一愿景,WELL 标准侧重于大幅减少最常见的造成生理干扰、注意力分散的因素,主要关注声环境、热环境和嗅觉的舒适,结合人体工学设计,以期避免肌肉疲劳或损伤,提高个人舒适感、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

健康建筑精神

WELL 标准中精神类别主要强调心理和情感健康,设置有评价指标 17 项,细则 35 条。包括亲近自然的工作环境、空间及隐私管理、健康睡眠及差旅方针、家庭支持、自我健康监控、心理及压力疏导、慈善支持、组织的公正与透明、良好的空间与氛围、装修及家具材料的信息公开、室内环境品质的定期检查等。本类别内容之多仅次于空气。尽管心理和身体健康通常在概念上分属不同的领域,但是我们的心理和身体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精神疾病与生理疾病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关联。因为精神状态在个人的整体卫生和健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维持健康精神状态的良好环境,对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WELL 标准认可一切能对情绪、睡眠、压力水平和心理状态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实现并促进所有住户卫生和健康的建筑环境特征和工作场所政策。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了健康建筑的概念以及健康住宅的 15 项标准,健康建筑除了无有害的建筑材料外,还应在全寿命周期内促进居住者的健康舒适与工作效率。提出“健康住宅”就是指“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2000 年在荷兰举行的健康建筑国际年会上,健康建筑被定义为: “一种体现在住宅室内和住区的居住环境的方式,不仅包括物理测量值,如温度、通风换气效率、噪音、照度、空气品质等,还需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如平面和空间布局、环境色调、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材料选择等,另外加上工作满意度、人际关系等。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背景

从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到2016年3月国务院发文确立“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八字方针,可以发现,尽管跨越了2000余年,但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由于建筑技术的大幅度进步,我们对于一些基本的结构安全已无需过多担心,不再拘泥于微观层面的技术细节,转而思考宏观上的一些策略。

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对建筑的需求,经历了掩蔽所→舒适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这样四个阶段。当然,由于定义或标准不清的缘故,也出现过很多其他的名词。20世纪70年代,因人类过度追求舒适造成的能源危机让人们对地球、环境及健康的重要性有了深刻认识,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对健康建筑有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随着生活、居住环境健康安全性问题不断出现,由空间环境引起的负面问题日益上升,居住与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一时期提出的“可持续建筑”,其核心理念是指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循环利用能源和自然资源,通过优良的选址、设计、施工、操作、维护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物的功用,尽量减少并最终消除建筑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消极影响。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1 总 则

1.0.1 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规范健康建筑评价,制定本标准 。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

1.0.3 健康建筑评价应遵循多学科融合性的原则,对建筑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1.0.4 健康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健康建筑 healthy building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

2.0.2 可吸入颗粒物(PM10)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10.0μm的颗粒物。

2.0.3 细颗粒物(PM2.5)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2.0.4 挥发性有机物(VOC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在20℃条件下,蒸气压大于或等于0.01kPa,或者特定适用条件下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2.0.5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用气相色谱非极性柱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已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物总称。

2.0.6 新风系统 fresh air system

为满足卫生要求、弥补排风或维持空调房间正压而向房间供应经处理的室外空气的系统 。

2.0.7 室内空气质量表观指数 indoor air quality apparent in-dex

定量描述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

2.0.8 直饮水 fine drinking water

原水经深度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供给建筑使用者直接饮用的水。

2.0.9 生理等效照度 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illuminance

根据辐照度对于人的非视觉系统的作用而导出的光度量。

2.0.10 人体工程学 ergonomics

使工具或设施尽量适合人体的构造、尺度和自然形态,从而尽量减少长期使用造成疲劳或损伤的科学。

2.0.11 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个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能够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从事工作、有幸福感的状态。

3 基本规定

3.1.1 健康建筑的评价应以全装修的建筑群、单栋建筑或建筑内区域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或建筑内区域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

3.1.2 申请评价的项目应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

3.1.3 健康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施工图审查完成之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3.1.4 申请评价方应对建筑进行技术分析,合理确定设计方案,采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技术、产品、材料、设备、设施和服务,对建筑的设计和使用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报告、文件。

3.1.5 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应进行现场考察 。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住宅商品化的蓬勃发展,健康建筑(住宅)的研究应运而生。早在1999年,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就联合建筑学、生理学、卫生学、医学、体育学和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就居住与健康问题开展研究工作。2002年,又启动了以住宅小区为载体的健康住宅建设试点与示范工程,以检验和转化健康住宅研究成果,在我国41个城市实施了57个健康住宅建设试点项目,并有15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成为健康住宅示范工程。近20年中,我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健康建筑(住宅)标准等相关成果,见表。

《住宅健康性能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则考虑了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一致性,如控制项和优选项的综合评价方法、三星等级设置等等。评价类别则简化为7类,见下表。该标准聚焦了居住者的健康需求,进一步明确了安全、便利、舒适、绿色、健康之间的关系,形成可感知、可体验、可测量和可验证的健康住宅认证体系。 2100433B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文献

健康建筑及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介绍与分析 健康建筑及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介绍与分析

健康建筑及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介绍与分析

格式:pdf

大小:53KB

页数: 1页

从健康建筑及其评价对象出发,阐述了健康建筑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美国WELL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以及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评价内容。通过对评价标准的解读,加深人们对于健康建筑的认识,并支持健康建筑的发展。

健康建筑及其材料   续 健康建筑及其材料 续

健康建筑及其材料 续

格式:pdf

大小:53KB

页数: 未知

健康建筑及其材料 续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总则

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部署,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建筑健康性能提升,规范健康建筑评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健康性能的评价。

健康建筑评价应遵循多学科融合性的原则,对建筑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健康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从理念到实践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健康建筑的理念

1.1.1 健康建筑的溯源

1.1.2 健康建筑的定义和要素

1.1.3 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理念

1.2 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需求

1.2.1 人们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

1.2.2 国家战略与领域发展需求

1.2.3 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需求

1.3 国外健康建筑相关技术标准

1.3.1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住宅15条”

1.3.2 美国wE11标准

1.3.3 美国Fitwe1评价体系

1.3.4 哈佛大学《健康建筑9项基本原理》

1.3.5 法国《健康营造:开发商和承建商的建设和改造指南》

1.4 中国健康建筑六大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标准

1.4.1 中国健康建筑六大指标体系的构建

1.4.2 中国健康建筑标准的编制

1.5 健康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差异

1.6 健康建筑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要素

2.1 空气与健康

2.1.1 室内空气品质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2.1.2 室内空气品质对血液循环系统健康的影响

2.1.3 室内空气品质对神经系统健康的影响

2.1.4 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其他系统健康的影响

2.2 水与健康

2.2.1 水处理模式及用水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2.2 饮用水品质对感官性状的影响

2.2.3 饮用水品质对消化系统健康的影响

2.2.4 饮用水品质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

2.2.5 饮用水品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2.3 声与健康

2.3.1 声环境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3.2 声环境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2.3.3 声环境对人行为与活动的影响

2.4 光与健康

2.4.1 光对视觉系统健康的影响

2.4.2 光对非视觉系统健康的影响

2.4.3 光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4.4 光生物安全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5 热湿与健康

2.5.1 热湿环境的舒适性

2.5.2 热湿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5.3 热湿环境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6 食品与健康

2.6.1 营养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6.2 食品安全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7 健身与健康

2.7.1 健身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2.7.2 健身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7.3 不良健身环境对身体造成的危害

2.7.4 健身时应注意的健康问题

2.8 人文与健康

2.8.1 人际交流对健康的影响

2.8.2 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2.8.3 人文环境对健康的作用

2.9 人体工程学与健康

2.9.1 人体工程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9.2 人体工程学对运动系统健康的影响

2.9.3 人体工程学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

2.9.4 人体工程学对其他人体系统健康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标准解读

3.1 总述

3.1.1 编制工作概况

3.1.2 “总则”内容

3.1.3 “基本规定”内容

3.1.4 “提高与创新”内容

3.2 空气

3.2.1 概况

3.2.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2.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3.3 水

3.3.1 概况

3.3.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3.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3.4 舒适

3.4.1 概况

3.4.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4.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3.5 健身

3.5.1 概况

3.5.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5.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3.6 人文

3.6.1 概况

3.6.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6.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3.7 服务

3.7.1 概况

3.7.2 标准控制项的解读

3.7.3 标准评分项的解读

第4章 技术与设施

4.1 空气质量控制

4.1.1 源控制技术

4.1.2 通风控制技术

4.1.3 空气净化技术

4.1.4 现行标准

4.2 健康用水

4.2.1 水质控制技术

4.2.2 供水安全技术

4.2.3 卫生要求

4.3 声环境营造

4.3.1 室外声环境营造技术

4.3.2 室内声环境控制技术

4.4 光环境营造

4.4.1 天然采光技术

4.4.2 人工照明技术

4.4.3 智能控制技术

4.4.4 光污染防治技术

4.5 热湿环境营造

4.5.1 室内热环境被动营造技术

4.5.2 高能效供暖空调系统

4.5.3 供暖空调系统调控技术

4.5.4 “延长建筑非供暖空调时间”的营造方法

4.6 食品储存与加工

4.6.1 餐饮空间资格控制

4.6.2 标签规范化管理

4.6.3 个人卫生设施管理

4.6.4 健康食品服务

4.7 健身场地与设施

4.7.1 健身运动场地设置

4.7.2 健身运动器材设置

4.7.3 健身运动服务设施

4.8 人文环境营造

4.8.1 交流空间的营造技术

4.8.2 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技术措施

4.8.3 适于老年人的技术措施

4.8.4 满足妇幼需求的技术措施

4.9 人体工程学

4.9.1 建筑设计

4.9.2 设施、产品设计

4.9.3 建筑与设施、产品搭配

参考文献

第5章 评价与检测

5.1 健康建筑的评价

5.1.1 评价概述

5.1.2 工作流程

5.1.3 材料要求

5.2 健康建筑的检测

5.2.1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5.2.2 建筑材料环保性能检测

5.2.3 建筑外窗、幕墙气密性检测

5.2.4 水质检测

5.2.5 声环境检测

5.2.6 光环境检测

5.2.7 小结

第6章 实践案例

6.1 中国石油大厦项目

6.1.1 项目概况

6.1.2 健康建筑设计理念

6.1.3 健康建筑特征

6.1.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1.5 总结

6.2 深圳南海意库3号楼项目

6.2.1 项目概况

6.2.2 健康建筑设计理念

6.2.3 健康建筑特征

6.2.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2.5 总结

6.3 上海宝山区顾村镇N12-1101单元06-01地块商品房项目27~28、30~36号楼

6.3.1 项目概况

6.3.2 健康建筑设计理念

6.3.3 健康建筑特征

6.3.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3.5 总结

6.4 杭州朗诗熙华府住宅小区项目

6.4.1 项目概况

6.4.2 健康建筑设计理念

6.4.3 健康建筑特征

6.4.4 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6.4.5 总结 2100433B

查看详情

健康建筑研究中文摘要

健康建筑研究,经五年写学术论文50篇写成,包括三方面内容:讲究节能以改善房间功能研究,用空气层的保温防潮技术,控制房间温湿度;用高效热交换交换室内外空气回收能量,设计生态太阳房;对植物生态试验;对房间放射性进行了研究。浅地层暂时蓄能利用研究,利用埋管通风实现房间全新风空调系统,构造简单,造价省,有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风水建筑科学研究,得中国的四合院就是自古以来的健康建筑,其中有风水场,包括新鲜空气源吸收污染物的汇和储蓄新鲜空气的空间。在天井风水场中,储氧能力强,其 中氧的浓度比自然大气的约高三倍,四合院环境是最佳的适于居住的健康环境,称之为风水环境。 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