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育苗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进行育苗是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之一。河南农学院试验表明,在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进行育苗,插条成活率96.5%,苗高3米以上的壮苗占总数的33.5%,2-3米者占30.6%。
整地:冬初进行深耕,耕地深度25-30厘米,耕后不耙,使土壤越冬风化。次春解冻后,施入基肥,进行浅耕细耙,然后作床。每亩施基肥(厩肥)3000-6000千克。
插条质量和规格常对苗木质量和产量影响很大。大树上的102年生枝条,可以作为育苗的材料,但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插条部位试验表明,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插穗长度17厘米左右,粗度以1-1.5厘米为宜。1厘米粗以下的苗干和梢部条,插后,加强水肥管理,仍可育成壮苗。
试验表明,垂直扦插的插条伤口愈合良好,苗木生长健壮,无“拐把”现象发生,平均1年生苗高2.56米,平均地径1.64厘米,而斜插的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2.12米,地径1.47厘米,同时,出现“拐把"现象,对于起苗造林和幼树初期生长均有一定的影响。扦插时,根据插穗粗度和土壤质地决定扦插方法。土壤疏松,插穗粗时,可按一定株行距将插条插入畦内;土壤粘重,或插穗细时,可用窄缝扦插。扦插时,应将插穗上苗芽露出地面。扦插时间,一般于落叶后至次春发芽前都可进行。在不宜冬插的地区,或者在沙地上育苗时,可将插穗贮藏到次春再进行扦插。
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抚育措施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各地经验和试验材料,在一般条件下,加杨扦插密度,以30厘米×30厘米,或30厘米×40厘米较好。如果在苗木丰产试验田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也可用30厘米×25厘米或30厘米×20厘米。如果培育2-3年生大苗,扦插行距可为50-70厘米,株距30-40厘米。
扦插后,一般于4月上旬开始发芽生长。为了提高扦插成活率和幼苗生长,在插穗萌芽前后到成活稳定的一段时间内,每10-15天灌溉一次。天气特别干旱或苗木速生期间,可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幼苗期间,要注意防治平毛金龟子、大灰象鼻虫等为害。苗木速生期间(6月中旬至9月底),每10-15天追肥一次,每次每亩追化肥5-12.5千克。追肥时进行灌溉,以充分发挥肥料的效用,也可追施人粪尿。还要适时中耕除草,促进苗木生长,提高苗木质量。
落叶乔木,高30多米。干直,树皮粗厚,深沟裂,下部暗灰色,上部褐灰色,大枝微向上斜伸,树冠卵形;萌枝及苗茎棱角明显,小枝圆柱形,稍有棱角,无毛,稀微被短柔毛。芽大,先端反曲,初为绿色,后变为褐绿色,富粘质。单叶互生,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7-10厘米,长枝萌枝叶较大,长10-20厘米,一般长大于宽,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无或有1-2腺体,边缘半透明,有圆锯齿,近基部较疏,具短缘毛。上而暗绿色,下淡绿色,叶柄侧扁而长,带红色(苗期特明显)。
雄花序长7-15厘米,花序轴光滑,每花有雄蕊15-25(40)苞片淡绿褐色,不整齐,丝状深裂,花盘淡黄绿色,全叶缘,花丝细长,白色,超出花盘,雌花序有花45-50朵,柱头4裂。果序长达27厘米;蒴果卵圆形,长约8毫米,先端锐尖,2-3瓣裂。雌雄异株。雄株多,雌株少。花期4月,果期5-6月。
原产美洲。中国除广东、云南、西藏外,各省区均有引种栽培。
定额增加杨尘污费08
帅T杨杨的个人资料~~: 昵称: 杨杨、杨仔、杨咩、杨小bon(杨小蹦) 性别: 保留 生日: 1988/9/3 血型: 欧 身高: 不高不矮 体重: 一直在变 学历: 目前国三毕业,继续升学中 职业...
之所以称为水黄杨,主要还是水黄杨的质地跟木纹理结构方面与正宗黄杨木有相似之处,俗话说起来就是掺有了“水分”的黄杨木,而它并非是正宗黄杨木。 黄杨木是热带、温带较常见的常绿植物,...
杨叶锈病:杨叶锈病在河南各地仅于秋季发生,为害程度也轻,但应注意防治。
白粉病:白粉病通常于9-10月间为害各种杨树苗和大树叶片。防治方法 落叶期间,清除病叶烧掉;7-9月发病初期,喷0.2或0.3度石硫合剂,防止病害蔓延;消灭自粉病的中间寄主或防止中间寄主如枸杞等的白粉病为害;选择抗病品种或类型。
光肩星天牛
成虫啃食枝干嫩皮,幼虫起初在产卵刻槽附近取食,三龄后蛀入木质部,影响树木生长,被害严重的树,易风折枯死。 成虫鞘翅黑色,上面有不规则的白色毛斑,基部光滑无颗粒。幼虫前胸背板只一“凸"字形纹,无“雁”字形纹。幼虫虫道无分叉,呈“S”形或“U"形,长度在30-116毫米之间,由下向上伸展,粪屑(粪便加木屑)由侵入孔中推出,木屑粗长,色淡,较疏散;产卵刻槽椭圆形,多分布于枝干分杈处。
在浙江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成虫爬出孔直径约10毫米。成虫进行补充营养后不久即交尾产卵,产卵期长达两个多月,对胸高直径约7厘米的幼树,从干到大枝均可产卵,较大树木一般以在3-4米高处产卵最多。
防治方法:①成虫出现期中可以人工捕捉。②幼虫尚未蛀入木质部前(浙江8月下旬)可用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射树干,以杀死其中幼虫。③受害严重树木(包括其它树种)应及时砍伐,并消灭其中幼虫。
杨白潜叶蛾和杨银潜叶蛾
杨白潜叶蛾的潜痕宽阔,颇似病斑,棕褐色,不凸起;叶背无产卵孔或网眼状食痕,叶表潜痕部分的叶脉上通常有扁圆形带网纹的卵壳,幼虫乳白色。杨银潜叶蛾的潜痕细长而弯曲,银白色,幼虫浅黄色。
防治方法:可用50%马拉松乳剂或40%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孵化一周左右的幼虫。
疣纹蝙蝠蛾
成虫前翅褐色,无粉色细条,后翅乌褐色。幼虫黄白色或污白色,头部和前盾板褐色,虫体各节有硬化的黄褐色斑点,体长80毫米。虫道口周围有以丝连缀的木屑和虫粪,幼虫常在髓部蛀成圆筒形内壁光滑的通直虫道,咬食虫道周围的树皮和边材,虫道口处常呈现环状凹坑。以幼虫为害枝干,1973年辽宁林土所植物园2年生加杨被害率达30%以上。
防治方法:①用铁丝伸入虫道刺杀幼虫。②幼虫孵化盛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初龄幼虫。
加杨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壤土或沙壤土上生长良好;在干旱瘠薄的地方,或低湿盐碱地、粗沙土、积水茅草地,不宜选用;否则,林木生长不良,多形成“小老树"。
整地深度对于造林后林木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整地深度,一般与苗木大小、土壤质地有关。一般整地深度50厘米即可。近两年来,河南各地在“四旁”植树时,多采用70-100厘米见方的大穴造林,效果较好。
“四旁”栽植,选用大苗、壮苗对于保证造林成活,加速林木生长很重要。试验表明,造林时选用一、二级苗好。如用苗高2米以上,地径1.5厘米以上的一级苗造林,加强管理,当年生树高4.68米,胸径2.90厘米,用苗高1.5-2米,地径1-1.5厘米者,树高4.53米,胸径2.84厘米;用苗高1.5米以下,地径1厘米以下者,树高2.71米,地径1.57厘米。
造林密度对加杨生长的影响非常显著。加杨的初植密度越大,则初期生长越快,但4年后,则相反,变为密度越小,生长越快。9年后的木材材积生长,以株行距为5米×5米的最好,4米×4米次之,1米×1米最差。因此,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造林株行距以5米×5米为好。
加杨造林多用穴植。穴的大小,根据苗木大小和立地条件而定。穴的大小,一般为50-70厘米见方。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试验表明,加杨秋季造林后,进行截干比不截干好。截干可免除苗木因风摇动使根部透风,有利于成活生长,截干可避免有些地区造林后干梢干枯,截干后的苗干,可作种条利用。
根据初步调查材料表明,加杨可与刺槐、紫穗槐混交。加杨与刺槐混交,是一种较好的乔木混交林。这种混交林在土壤瘠薄、杂草丛生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发挥刺槐的有利特性,对于提早幼林郁闭,消灭林地杂草,提高土壤肥力,加速加杨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如河南省滑县,加杨与刺槐的混交林,比加杨纯林生长好,3年生的混交林树高生长比纯林大63%,胸径大39%。又如河南民权农林场加杨与刺槐的带状混交林生长也好。11年生的带状混交林内,距刺槐带3米远的加杨平均树高10米,胸径13厘米;距6米远的平均树高8.5米,胸径10厘米;距9米远的平均树高7米,胸径7.7厘米;距12米远的平均树高5.5米,胸径6.6厘米。由此可见,加杨与刺槐带状混交时,一般以4行一带为宜。这种混交林便于抚育和更新。在茅草丛生的地方与刺槐混交,对加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加杨造林截干后,或不截干的苗木侧芽萌发后,多形成丛状或帚状,严重地影响着生长。因此,应及时进行除蘖和摘芽工作。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调查,除蘖的加杨树高生长加速12-65%,地径大20-87%。修枝强度不同,对加杨的生长和干形具有一定的影响。加杨3年内不修枝的树高、胸径生长较大,但干形较差。修枝时,一般不宜超过树高二分之一。修枝时间,以春季树液未流动前或夏季生长旺盛时为好。及时松土除草,对幼林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据试验表明,造林后的第1年松土除草以三次为好。当年树高3.51米,比对照大75.5%。特别是茅草丛生的林地,应于伏天及时进行松土除草灭茅工作,否则会影响生长。据调查,在生长期间,每亩每天被茅草所吸收的水分达一吨之多,养分也大量被吸收,从而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是形成“小老树"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须进行除草灭茅工作。有灌溉条件时,及时灌溉施肥,作用更明显,当年生截干的幼树高5.08米,胸径2.99厘米。
密植的加杨,在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一般3-4年生时,就要进行第一一次间伐。间伐后的密度,以立地条件,管理措施不同而有区别。一般保留密度为每亩74株(3X3米)为宜。6-7年时又进行第二次间伐,保留密度为每亩26株左右(4×6米,或5×5米),或者再稀些。20年生左右,可采伐利用。
加杨喜光和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多种土壤上都能生长,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良好,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在年降水量500-9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在年降水量200-1300毫米的地区亦能正常生长。耐寒性能较差,在最低气温-41℃的黑龙江省有冻害,华北平原是最佳适生地区。
加杨木材白色中稍带淡黄褐色,纹理直,年轮明显,晚材带宽。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中等,容重每立方厘米0.5克。木材易干燥,易加工。锯、刨、旋切均容易,但锯解时,易起毛夹锯。油漆和胶结性能良好。木材纤维质量,因立地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如河南省郑州产的木材纤维长1141微米,宽19微米,长宽比60;辽宁省营口产的木材纤维长1005微米,宽25微米,长宽比39.9。木材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和其它纤维工业原料。据河南农学院试验,加杨木材经碱化制得的木浆用漂白粉单段漂白后,可作文化用纸的纸浆,漂白后的自度达68-70%。此外,适作火柴盒、杆,农具、家具、包装箱,建筑用作檩、门等。
加杨树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杨树叶中的槲皮素、高良姜素、白杨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5 min,甲醇25%→55%,5~25 min,甲醇55%→65%,25~35 min,甲醇65%→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64 nm;柱温:30℃。结果加杨树叶中槲皮素、高良姜素、白杨素分离效果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3.7~120,2.5~80和3.125~100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100.1%,101.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为评价加杨树叶的质量提供依据。
欧美杨107杨木材解剖特性的径向变异
测定3株(Z1,Z2,Z3)7年生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Neva’)的组织比量、纤维形态,并分析其径向变异模式。结果显示,所测定材料中木射线比量变化幅度为10.21%~13.60%,导管比量为17.30%~24.40%,纤维比量为64.37%~71.24%;纤维长度为635~1261μm,纤维宽度为17.96~22.33μm,胞腔径为14.34~17.83μm,双壁厚为3.55~5.35μm,壁腔比为0.22~0.34,长宽比为37.81~60.89,微纤丝角度为15.39°~25.63°。径向变异模式研究得出:Z2从髓心向外纤维比量持续下降,Z1和Z3在髓心与第4生长轮之间为纤维比量先下降后上升,从第4生长轮开始纤维比量缓慢下降。导管比量径向变异与纤维比量恰好相反,相互之间此消彼长。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从髓心向外迅速增加,到第6年后缓慢增长或开始下降。微纤丝角在髓心到第3生长轮之间表现为波动,从第4生长轮开始先上升随后下降到树皮。长宽比从髓心到树皮Z2一直保持迅速增长趋势,Z1上升到第5生长轮后,开始下降;而Z3上升到第6生长轮后,开始下降。双壁厚在髓心与第4年轮之间先上升后下降,随后向外逐渐增长。Z1和Z3壁腔比从髓心到第5生长轮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上升到树皮;而Z2壁腔比从髓心向外下降到第4生长轮,然后开始逐渐上升到树皮。认为幼龄期胶质纤维的存在对杨树木材解剖特性径向变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各单株在髓心附近的径向变异模式差别较大,并建议在今后的类似研究中关注这种影响。
海拔:470
经度:8637
纬度:4431
土壤类型:沙壤土
生态环境
平均温度:1.1-9.9
平均降雨量:33.4-572.7
记录地址
保存单位:玛纳斯平原林场
单位编号:000
系谱
库编号
圃编号
引种号
采集号:加杨
保存资源类型:植株
保存方式:异地保存
保存时间
实物状态
高效、抗病、抗虫、抗逆、优质;冠幅南北5.7×东西4.5m;胸径26.3cm树干通直;树皮粗糙;灰褐色;裂成不规则的鳞片状块片树冠宽塔形;叶条形;长枝之叶辐射伸展;短枝之叶簇状密生球果卵圆形或倒卵圆形。
海拔140.0m,土壤类型:红壤黄壤地带,生态环境:陆地生态系统,年均温度16.3℃,年均降雨量167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