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倍数(n0)的确定, 直接影响工程规模和工程环境效益。若n0 偏小, 在地表径流高峰期混合污水将直接排入水体而造成污染;若n0过大, 则截流干管和污水厂的规模就要加大, 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也将相应增加,来源《室外排水规范》 。
在以往的设计中,截流倍数的取值一般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取1~5之间的取值或参照国内外经验进行取值。例如上海“合流污水治理工程”截流倍数通过澳大利亚某公司的软件分析,取2.43~2.63,沈阳浑河治理时截流倍数取3.0 。
2100433B
截流倍数是指合流制排水系统在降雨时截留的雨水量与旱流污水量之比值。不从截流井泻出的雨水量,这个指定倍数称为截流倍数 。
与截流倍数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合流水量, 包括污水总变化系数及当地水文气象条件的不同形成暴雨强度的区别;合流水质, 包括污水水量和雨水水量的比值, 合流水的各项污染物指标; 受纳水体卫生排放要求及受纳水体的自净能力等 。
探讨污水截流系统的截流方式和截流井设置
/。睛要】目前,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主要靠截流收集。截流方式童要采用大截流和分散截脯两种方式。截流井内的溢流管可采用设堰和’ 朔向的入水口进人阀腔。当流量较小时, 给水排水黼坪册——城镇排水,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主编, 235
施工导截流
- 1 - 施工导截流 一 填空题 1.分段围堰法 全段围堰法 2. 束窄的原河道 底孔 坝体缺口 明槽 3.横向围堰 纵向围堰 4.拱形混凝土围堰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 5.抛石或柴排护底 上下游转角初设置导流墙 6. 河流的水文特征 水工建筑物的布置何形式 导流方式 施工进度 7. 戗堤的进占 龙口形成 范围的加固 合龙 闭气 8.立堵法 平堵法 9.降低溢洪道高程 设置临时溢洪道 用临时断面挡水 临时坝面保护措施过水 10. 基坑开挖前的初期排水 基坑开挖及建筑物施工过程的经常性排水 围堰 与基坑的渗水 降水 地基岩石冲洗 混凝土养护用弃水 11. 管井法 井点法 二 选择题 1.A 2.B 3.A 4.B 5.A 6.A 7.B 8.A 9.C 10.A 三 判断题 1.(√);2.(×);3.(√)4.(×);5.(×) ;6.(×);7.(√); 8.(√)
【学员问题】影响截流倍数取值的因素点?
【解答】1)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截流倍数的选择首先在于水质的要求,即应首先看水质的功能类别。对水质要求严格的受纳水体的截流倍数应取大些,而对水质要求低的水体则截流倍数也就相应取小一些。
2)受纳水体的纳污能力及纳污水体的水质级别目标。一般情况下,受纳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强,可选取较小的截流倍数,若受纳水体不但对污染物的稀释能力较强,并且有较高的水质级别目标,则截流倍数应该相应取大一些以利于对水体的保护;
3)城镇的文明程度(或级别)和环境卫生状况。城镇的文明程度高(人群卫生习惯良好,不乱倒垃圾,不乱扔废弃物,街道、厂区清洁,城镇地面积聚的垃圾等污染物少)则截流倍数可取小一些,相反则取大些。
4)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大则污水量大,这时较大的截流倍数将令污水厂的规模太大,造成实施困难。
5)降雨量、降雨的强度及较大强度降水的持续时间。降雨量小的地区一般降雨频率也低,地表积存的污染物也多,故截流倍数应取大些,降雨强度较大并且较大强度降水的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应采用较小的截流倍数,因为截流倍数选取较大的话,雨水提升泵站的运行费用将增加很多,反之降雨强度较小并且较大强度降水的持续时间短的地区应采用较大的截流倍数;
6)投资因素。当截流倍数取大值时,排入受纳水体的受污染的雨水就少,但各项投资相应增大;相反则投资减少,但不利于水体的保护。
7)其他因素。在某些城镇,由于管道漏水及地下水渗入污水系统使污水量增加,相当于增大了截流倍数。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第1章 城市合流管网系统溢流污染问题分析
1.1 城市合流管网系统概述
1.1.1 城市排水系统
1.1.2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分类
1.2 合流制排水系统共性问题分析
1.2.1 管网覆盖情况
1.2.2 合流制在国内城市管网中的比例
1.2.3 产污系数现状
1.2.4 截流倍数选取
1.2.5 合流管网的管理
1.2.6 合流管网维护措施现状
1.3 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特征
1.3.1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危害
1.3.2 城市雨水径流的污染特性
1.3.3 不同径流类型污染物浓度比较
1.3.4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特征
1.3.5 合流制排水管网溢流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2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源解析
2.1 溢流口污染的产生特性
2.1.1 降雨过程中溢流口水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
2.1.2 溢流口沉积物重金属指标监测结果
2.2 城市合流管网降雨过程中的排污特性
2.2.1 合流制管网系统初期雨污水水质
2.2.2 合流制管网系统降雨前后的初期雨污水水质变化
2.3 不同汇水区域面源污染物随降雨径流的变化
2.3.1 降雨监测
2.3.2 同一场次降雨地表径流水质变化规律
2.3.3 不同场次降雨事件对污染物输出的影响
第3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原理
3.1 溢流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3.1.1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措施现状
3.1.2 城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技术进展
3.2 合流管网系统动力学分析
3.2.1 污染源产生子系统
3.2.2 收集运输子系统
3.2.3 污水处理子系统
3.2.4 污水溢流子系统
3.2.5 受纳水体子系统
3.2.6 合流管网系统动力学模型
3.3 源一流一汇全流程控污原理
3.3.1 源一流一汇全流程控污理论
3.3.2 源一流一汇综合调控技术
3.3.3 源一流一汇综合调控模式
3.4 基于“清洁生产”原理的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
3.4.1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的定义和内容
3.4.2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分析框架
3.4.3 排水系统清洁生产策略
第4章 合流管网系统错时分流源头控制技术
4.1 错时分流技术的提出
4.1.1 技术的提出
4.1.2 技术的描述
4.2 错时分流系统的构建
4.2.1 系统运行思路
4.2.2 污水调蓄系统工作原理
4.2.3 无线控制系统
4.3 错时分流系统的设计
4.3.1 污水调蓄系统设计
4.3.2 无线控制系统设计
4.4 错时分流技术模块化分析
4.4.1 模块构成
4.4.2 污水模块
4.4.3 雨水模块
4.4.4 排放模块
4.4.5 模型参数推导
4.5 错时分流技术应用实例
4.5.1 工程概况
4.5.2 工程设计
4.5.3 施工控制
4.5.4 工程评价
第5章 合流管网分质截流过程控制技术
5.1 分质截流理论分析
5.1.1 分质截流概念的提出
5.1.2 分质截流系统的构建
5.2 分质截流模型的约束条件分析
5.2.1 分质截流模型的受纳水体约束条件
5.2.2 合流管网溢流污水水量与水质
5.2.3 分质截流模型的经济约束条件
5.3 分质截流模型构建
5.4 分质截流模型求解
5.5 分质截流技术应用实例
5.5.1 示范区概况
5.5.2 示范区污染负荷分析
5.5.3 古运河受纳水体水质现状分析
5.5.4 分质截流模型约束条件
5.5.5 分质截流系统设计:
5.5.6 示范工程实施效果
第6章 合流管网溢流末端控制技术
6.1 磁絮凝溢流污染控制技术
6.1.1 磁絮凝溢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1.2 磁絮凝装置的开发
6.1.3 磁絮凝反应器模拟与优化
6.1.4 反应器处理效果分析
6.2 多级吸附净化床
6.2.1 多级吸附净化床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2.2 多级吸附净化床的工作原理
6.2.3 多级吸附净化床处理溢流污水的效果
6.3 高速大通量溢流污染渗滤控制技术
6.3.1 高速大通量渗滤处理技术的开发背景与意义
6.3.2 高速大通量渗滤处理系统工艺原
6.3.3 高速大通量处理系统处理效果
6.4 水驱动生物转盘技术
6.4.1 水驱动生物转盘技术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6.4.2 水驱动生物转盘净化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6.4.3 水驱动生物转盘净化设备工艺特征
6.4.4 运行效果
6.4.5 运行管理
6.5 短时絮凝一高速磁沉降溢流污水快速处理装置
6.5.1 短时絮凝一高速磁沉降反应器的研制
6.5.2 除污性能分析
6.5.3 影响因素分析
第7章 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的规划与管理
7.1 基于源一流一汇综合控污的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
7.1.1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概念模型的构建
7.1.2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技术适合于形成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
7.1.3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由来及在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方法中的应用
7.1.4 多级递阶智能控制规划系统的构造和规划的运行步骤
7.1.5 多级递阶智能协调器
7.2 合流管网系统全流程监控技术
7.2.1 合流制管网监控的特点与要求
7.2.2 监控原理
7.2.3 监控策略分析
7.3 合流管网改造策略
7.3.1 实现途径
7.3.2 实现策略
7.3.3 保障措施
7.4 合流管网系统的规划管理
7.4.1 提高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的有效性
7.4.2 确保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规划的有效实施
第8章 合流管网系统溢流污染控制的案例研究
8.1 镇江市老城区合流管网存在的问题
8.2 镇江城市溢流受纳水体(古运河)现状
8.2.1 污水排口现状调查
8.2.2 各排污口水量、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8.2.3 断面水质评价
8.3 镇江市合流管网溢流污染控制示范工程
8.3.1 老城区雨污水管网源一流一汇综合降污改造技术示范工程
8.3.2 古运河中段合流制雨污水管网建设及运行调控示范工程
8.4 工程效益分析
8.4.1 旱流污染削减工程效果
8.4.2 溢流污染削减工程效果
8.4.3 溢流污染控制装置削减工程效果
参考文献
专业名词缩略语 2100433B
截流式合流系统,是指原始的简单合流系统常使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因而设置截流管渠,把各小系统排放口处的污水汇集到污水厂进行处理,形成的合流系统。
在区干管与截流管渠相交处的窨井称溢流井,上游来水最大丁截流管的排水量时,在井中溢人排放管,流向水体。这样,晴天时污水(常称旱流污水)全部得到处理。截流管的排水量大于早流污水量,差额与早流污水量之比称截留倍数(或截流倍数),其值将影响水体的污染程度。设计采用的值理论上决定于水体的自净能力,实践上常制约于经济条件。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