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介于0.15mm~4.7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 (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 (%),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5.00、2.50、1.25、0.630、0.315及0.160mm。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
Mx>3.7 特粗砂;Mx=3.1~3.7粗砂;Mx=3.0~2.3中砂;Mx=2.2~1.6细砂;Mx=1.5~0.7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0.600mm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4.75mm和0.600mm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级区可绘制Ⅰ、Ⅱ、Ⅲ级配区的筛分曲线。在筛分曲线上可以直观地分析砂的颗粒级配优劣 。
不同规格的研磨体及其质量的配合称为研磨体的级配。
钢球直径的大小及其质量的配合称为研磨体都级配。其级配的优劣直接影响磨机产量和研磨体的消耗。级配主要根据被磨物料都物理化学性质、磨机的构造以及产品的细度要求等因素确定。物料在粉磨过程中,开始块度较大,需用较大直径的钢球冲击破碎。随着块度变小,需用小刚球粉磨物料,以增加对物料都研磨能力。在研磨体装载量不变都情况下,缩小研磨体尺寸,就能增加研磨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研磨能力。选用钢球都规格与被磨物料的粒度有一定都关系。物料粒度越大,钢球都平均直径也应该大。由此可见,磨内完全用大直径和完全用小直径的研磨体都不适合,必须保证既有一定都冲击能力,又有一定都研磨能力,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
根据生产经验、研磨体级配一般遵循下述原则。
1、根据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易磨性及产品细度要求来配合。当入磨物料粒度较小、易磨性较
好、产品细度要求细时,就需加强对物料的研磨作用,装入研磨体直径应小些;反之,当入磨物料粒度较大,易磨性较差时,就应加强对物料的冲击作用,研磨体的球径应较大。
2、大型磨机和小型磨机、生料磨和小泥磨的钢球级配应有区别。由于小型磨机的筒体短,因而物
料在磨内停留的时间也短,所以在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相同的情况下,为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其平均球径应较大型磨机小(但不等于不用大球)。在磨机规格和入磨物料粒度、易磨性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生料细度较水泥粗,加之粘土和铁粉的粒度小,所以生料磨应加强破碎作用,在破碎仓应减小研磨作用。
3、磨内只用大钢球,则钢球之间的空隙率大。物料流速快,出磨物料粗。为了控制物料流速,满
足细度要求,经常是大小球配合使用,减小钢球的空隙率,使物料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
4、各仓研磨体级配时,一般大球和小球都应少,而中间规格的球应多,即所谓的“两头小中间大”。
如果物料的粒度大,硬度大,则可增加大球,而减少小球。
5、单仓球磨应全部装钢球,不装钢段;双仓磨的头仓用钢球,后仓用钢段;三仓以上的磨机一般
是前两仓装钢球,其余装钢段。为了提高粉磨效率,一般不允许球和段混会使用。
6、闭路磨机由于有回料入磨,钢球的冲击力由于“缓冲作用”会减弱,因此钢的平均球径应大些。
7、由于衬板的选使带球能力不足,冲击力减小,应适当增加大球。
8、研磨体的总装载量不应超过设计允许的装载量。
研磨体的级配是针对球磨机而言的(立磨涉及不到这一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各磨仓研磨体的类型、配合级数、球径(最大、最小、平均球径)的大小、不同规格的球(棒、钢段)所占的比例及装载量。级配好后,需进行生产检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2100433B
粗细不同的粒径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搭配在一起,以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根据搭配组成的结果,可得到以下几种不同级配分类。
1、连续级配:连续级配是某一矿料在标准套筛中进行筛分后,矿料的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这种由大到小逐级粒径都有,并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
2、间断级配: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个区间里,从中间剔除一个或连续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成为所谓的间断级配。
3、连续开级配:整个矿料颗粒分布范围较窄,从最大粒径到最小粒径仅在数个粒级上以连续的形式出现,形成所谓的连续开级配。
很少被外人道也的卧室我们通常很少花心思去设计,人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卧室度过,卧室好看舒适与否,直接影响了生活睡眠质量。看了这几组卧室设计实景,是不是觉得自己睡的是“猪窝”。想把卧室推倒重装...
请问天然级配跟人工级配分别是什么意思,请不要百度哈看不懂,分享下自己的理解谢谢
未经人工处理的天然材质为天然级配砂石。按照一定配比的砂:石,且是人工配比,为人工级配砂石。
请问天然级配跟人工级配分别是什么意思,请不要百度哈看不懂,分享下自己的理解谢谢
天然级配是未经人工处理的原始材料。人工级配是人工按照一定的配比处理而成的材料。一般来说人工级配贵。
大小石子级配分析
厂商: / 取样地点: 日期: 11月2日 取样 取样 31.5 31.5 0 0 0--5 26.5 26.5 0 0 / 19.0 19.0 0 0 15--45 16.0 16.0 0 0 / 9.5 9.5 0 0 70--90 4.75 4.75 0 0 90--100 2.36 2.36 0 0 95--100 底盘 底盘 备 注 奉化环球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石 子 级 配 分 析 目前 比例 国标 5-31.5 0.55 16--31.5 筛径 5--2016--31.5 筛径 5--20 0 0 #DIV/0! 0 #DIV/0! 0 0 0 #DIV/0! 30 0 0 0 #DIV/0! 0 0 0 #DIV/0! 80 0 #DIV/0! 95 0 #DIV/0! 97 实测值 0.55 级配
砂砾料级配分析报告
砂砾料级配分析报告 设计要求: 反滤过渡料设计级配 包线 颗粒组成( mm)及各粒径组成百分含量( %) 80~60 60~40 40~20 20~10 10~5 5~2 2~0.5 0.5 ~0.25 0.25~0.075 <0.075 <5 反滤 过渡 料 上线 14.0 19.0 14.8 12.2 10.0 12.0 5.0 8.0 5.0 40.0 下线 11.0 14.0 20.0 13.0 12.0 10.0 10.5 4.0 2.5 3.0 30.0 现场试验室在潼南红崖嘴料场随机取原生料三组做级配分析实验,试验结果如下: 100~80 80~60 60~40 40~20 20~10 10~5 5~2 2~1 1~0.5 0.5 ~0.25 0.25 ~0.1 <0.1 <5 含泥量 现场 原生 料 1 20.8 10.4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用细度模数(Mx)表示。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1)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mi(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ai(%),再计算累计筛余率Ai(%)。ai和Ai的计算关系见表4-3。细度模数的计算见例题。
2)砂的掺配使用。
配制普通混凝土的砂宜为中砂(Mx=2.3~3.0)Ⅱ级区。但实际工程中往往出现砂偏细或偏粗的情况。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只有一种砂源时,对偏细砂适当减少砂用量,即降低砂率;对偏粗砂则适当增加砂用量,即增加砂率。粗砂和细砂可同时提供时,宜将细砂和粗砂按一定比例掺配使用,这样既可调整Mx,也可改善砂的级配,有利于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性能。掺配比例可根据砂资源状况,粗细砂各自的细度模数及级配情况,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
砂的含水状态有如下4种,如图《颗粒级配》所示。
绝干状态:砂粒内外不含任何水,通常在105±5℃条件下烘干而得。
砂粒表面干燥,内部孔隙中部分含水。指室内或室外(天晴)空气平衡的含水状态,其含水量的大小与空气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
饱和面干状态:砂粒表面干燥内部孔隙全部吸水饱和。水利工程上通常采用饱和面干状态计量砂用量。
湿润状态:砂粒内部吸水饱和,表面还含有部分表面水。施工现场,特别是雨后常出现此种状况,搅拌混凝土中计量砂用量时,要扣除砂中的含水量;同样,计量水用量时,要扣除砂中带入的水量。
粗细不同的粒径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搭配在一起,以达到较高的密实程度,根据搭配组成的结果,可得到以下几种不同级配分类。
1、连续级配:连续级配是某一矿料在标准套筛中进行筛分后,矿料的颗粒由大到小连续分布,每一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这种由大到小逐级粒径都有,并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混合料。
2、间断级配:在矿料颗粒分布的整个区间里,从中间剔除一个或连续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成为所谓的间断级配。
3、连续开级配:整个矿料颗粒分布范围较窄,从最大粒径到最小粒径仅在数个粒级上以连续的形式出现,形成所谓的连续开级配。
砂
在土木工程中,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为粗骨料,又称为“石子”;粒径介于0.15mm~4.75mm之间的骨料为细骨料,又称为“砂”。我们可以通过筛分析,计算砂子的大小搭配状况,判断砂子的级配和细度模数。
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体平均粒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
细度模数和颗粒级配的测定:
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4.75,2.36,1.18,0.600,0.300,0.15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 (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 (%),再计算累计筛余率 (%)。(JGJ52采用的筛孔尺寸为5.00、2.50、1.25、0.630、0.315及0.160mm。其测试和计算方法均相同,混凝土行业普遍采用该标准。)
细度模数根据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根据细度模数Mx大小将砂按下列分类:
Mx>3.7 特粗砂;Mx=3.1~3.7粗砂;Mx=3.0~2.3中砂;Mx=2.2~1.6细砂;Mx=1.5~0.7特细砂。
砂的颗粒级配根据0.600mm筛孔对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4,分成Ⅰ区、Ⅱ区和Ⅲ区三个级配区。级配良好的粗砂应落在Ⅰ区;级配良好的中砂应落在Ⅱ区;细砂则在Ⅲ区。实际使用的砂颗粒级配可能不完全符合要求,除了4.75mm和0.600mm对应的累计筛余率外,其余各档允许有5%的超界,当某一筛档累计筛余率超界5%以上时,说明砂级配很差,视作不合格。
以累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级区可绘制Ⅰ、Ⅱ、Ⅲ级配区的筛分曲线。在筛分曲线上可以直观地分析砂的颗粒级配优劣。
研磨体
不同规格的研磨体及其质量的配合称为研磨体的级配。
研磨体级配的意义
钢球直径的大小及其质量的配合称为研磨体都级配。其级配的优劣直接影响磨机产量和研磨体的消耗。级配主要根据被磨物料都物理化学性质、磨机的构造以及产品的细度要求等因素确定。物料在粉磨过程中,开始块度较大,需用较大直径的钢球冲击破碎。随着块度变小,需用小刚球粉磨物料,以增加对物料都研磨能力。在研磨体装载量不变都情况下,缩小研磨体尺寸,就能增加研磨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研磨能力。选用钢球都规格与被磨物料的粒度有一定都关系。物料粒度越大,钢球都平均直径也应该大。由此可见,磨内完全用大直径和完全用小直径的研磨体都不适合,必须保证既有一定都冲击能力,又有一定都研磨能力,才能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
研磨体级配的原则
根据生产经验、研磨体级配一般遵循下述原则。
①根据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易磨性及产品细度要求来配合。当入磨物料粒度较小、易磨性较
好、产品细度要求细时,就需加强对物料的研磨作用,装入研磨体直径应小些;反之,当入磨物料粒度较大,易磨性较差时,就应加强对物料的冲击作用,研磨体的球径应较大。
②大型磨机和小型磨机、生料磨和小泥磨的钢球级配应有区别。由于小型磨机的筒体短,因而物
料在磨内停留的时间也短,所以在入磨物料的粒度、硬度相同的情况下,为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其平均球径应较大型磨机小(但不等于不用大球)。在磨机规格和入磨物料粒度、易磨性相同的情况下,由于生料细度较水泥粗,加之粘土和铁粉的粒度小,所以生料磨应加强破碎作用,在破碎仓应减小研磨作用。
③磨内只用大钢球,则钢球之间的空隙率大。物料流速快,出磨物料粗。为了控制物料流速,满
足细度要求,经常是大小球配合使用,减小钢球的空隙率,使物料流速减慢,延长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
④各仓研磨体级配时,一般大球和小球都应少,而中间规格的球应多,即所谓的“两头小中间大”。
如果物料的粒度大,硬度大,则可增加大球,而减少小球。
⑤单仓球磨应全部装钢球,不装钢段;双仓磨的头仓用钢球,后仓用钢段;三仓以上的磨机一般
是前两仓装钢球,其余装钢段。为了提高粉磨效率,一般不允许球和段混会使用。
⑥闭路磨机由于有回料入磨,钢球的冲击力由于“缓冲作用”会减弱,因此钢的平均球径应大些。
⑦由于衬板的选使带球能力不足,冲击力减小,应适当增加大球。
⑧ 研磨体的总装载量不应超过设计允许的装载量。
研磨体的级配是针对球磨机而言的(立磨涉及不到这一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各磨仓研磨体的类型、配合级数、球径(最大、最小、平均球径)的大小、不同规格的球(棒、钢段)所占的比例及装载量。级配好后,需进行生产检验,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骨料级配
骨料中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之间的数量比例,称为骨料的级配。
骨料的级配如果选择不当,以至骨料的比表面积、空隙率过大,则需要更多的水泥浆,才能使混凝土获得一定的流动性,才能填充骨料间的空隙。而且,骨料的级配对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如强度、耐久性等。如果骨料级配不合理,有时即使多加水泥,硬化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骨料级配对于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混凝土非常重要。
骨料颗粒大小常用筛分确定,JGJ52-2006对标准筛系的规格和质量有明确的规定。骨料的级配采用各筛上的筛余量按质量百分率表示,其筛分结构可以绘制成筛分曲线,也称级配曲线。
骨料级配对空隙率影响
骨料级配、骨料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等因素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和需水量都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可泵性、经济性、孔隙率、收缩性和耐久性产生显著影响。
骨料的级配对空隙率的影响从下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出。第一个烧杯中是单一级配的粒径较大的骨料,第二个烧杯中是单一级配的粒径较小的骨料,第三个烧杯中是这两种骨料按1:1混合(体积比)的混合骨料。然后向这三个烧杯中注入水,前两个烧杯可注入的水量完全相同,说明骨料间的空隙的体积是相同的,与骨料的粒径没有关系。而第三个烧杯可注入的水量明显减少,说明这两种骨料混合后,骨料间空隙的体积明显减小,也就是说空隙率显著下降。如果将更多不同粒径的骨料混合在一起,其空隙率会进一步下降。而混凝土中水泥浆的用量与骨料空隙率成正比。
骨料空隙率实验
在实际工程中,水泥浆的用量往往大于骨料间空隙的体积。如下图所示,上图中骨料彼此相接触,下图表示骨料分布在水泥浆中的情况,骨料彼此不再接触,因此空隙体积变大,也就是水泥浆的用量增大,只有这样,混凝土才具有良好的和易性。
骨料空隙率与水泥浆的用量
级配理论
良好的骨料级配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骨料的空隙率最小,可以减少水泥浆用量,配出性能好的混凝土。
2,骨料混合物具有适当小的表面积,从而节省水泥,改善工作性能。
3,尽可能采用最大数量的最大粒径骨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密实度,减少表面积。大粒径骨料越多,骨架作用越强。
目前常用的级配理论有两种,连续级配和间断级配。
一、连续级配理论
连续级配的特征是粗细骨料各分级粒度俱全,相邻两级粒径比为2。
主张连续级配的专家认为,一个良好的连续级配是按照一定的粒径比及其含量形成一个连续的级配曲线。如在实际配合混凝土时,骨料各级含量符合或接近此理论曲线,所配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度和最大密实度。
二、间断级配理论
为了得到最小空隙率,相邻两级骨料粒度比要比较大,才能使大颗粒十分靠近,大颗粒数量最多。有试验证明,但粒度比为8:1时,采用2-3级的间断级配,就可能达到最优的空隙率。试验还指出,间断级配最大一级骨料用量远远大于连续级配最大一级骨料的用量,在达到同样的空隙率时,间断级配的表面积较小。
上述两种级配理论的前提是,认为硬化后混凝土的结构及其骨料的空间关系,与硬化前干混合物颗粒排列状态相对应。只有在此前提下,骨料的理想级配才有意义。
但实际情况是,混凝土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措施才能使之密实成型,因此骨料的实际分布状态受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及外力作用条件的影响,不一定能保持理想位置,特别是混凝土干硬时,其紧密程度与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
其实,上述两个级配理论都是要降低骨料的空隙率和表面积,从而提高最大颗粒的使用量。在这方面,间断级配的优越性显然更显著些。间断级配的优点是空隙率小,表面积小,骨料的骨架作用较显著,从而能节省水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骨料如何配?
骨料组合结构有悬浮密实结构、骨架密实结构、骨架空隙结构三类(分别对应的是岩石中的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不同的混凝土对骨架的结构要求各有不同。
对于泵送的混凝土而言,需要的是相对密实而易于流动的悬浮密实结构骨料组合,对于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则需要密实结构的骨料组合,对于透水混凝土则需要骨架空隙结构。
一种确定的骨料其级配是确定的连续粒级或者单一粒级。生产所需要的骨料是以这已有的(确定的)骨料去合成一个具有新级配的骨料组合。其方法有:
1、按不同的比例组合骨料,分别测定其容重,取较密实者。一般是先分别确定各种砂、石的比例,然后按经验或者其他方法确定砂率。也就是结果是密实的,但是否适合配制泵送混凝土,是不确定的。对于2种砂或石的合成比较方便,如果有3种以上,那试验会比较烦杂。那就需要先合成其的2种,然后将这作为赝颗粒与第3种再去合成。
2、直接以筛分结果,按连续级配的曲线试算求解。按不同的比例组合骨料,分别试算其各档料的筛余是否符合连续级配。与方法1一样,石、砂先分别按规范中的级配范围配好,再去选择砂率。
3、按上一档(较大粒径)的空隙率确定下一档(较小粒径)的用量。也是先确定各种石的比例,然后确定砂率。比如以“干砂浆”体积填充石子空隙以及其他的“正填法”、“逆填法”。
4、骨料密实级配,富勒理想级配的曲线公式:P=A+(100-A)* 式中 P---通过某一筛孔的颗粒百分数%A---系数,随混凝土的坍落度而变,查下表d---某一筛的筛孔宽或直径mmD---骨料的最大粒径mm由上式计算出来的各级颗粒百分数,可作为密实级配的参考,在此基础上作适当调整,求出骨料容重最大的级配,即为密实级配。
5、按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是人为的剔去骨料中的某些中间级,在颗粒配合时故意造成颗粒尺寸的间断,也就消除了较小颗粒的契塞和支撑作用所造成的空隙,使骨料的空隙率达到最小。间断级配的颗粒组成不能用筛分曲线图来表示。间断级配的优点是空隙率小,比连续级配的密实度高。
间断级配的各档集料组合之间关系,以D1、D2、D3、D4表示各档颗粒粒径的上限,d1、d2、d3、d4为其下限,则:第一档组合 D1/d1=1.5第二档组合 D2/d2=1.5—2第三档组合 D3/d3=2第四档组合 D4/d4=2至于D1、D2、D3、D4之间的关系,卵石:D2/D1=1/8,D3/D2=1/6—1/8,D4/D3=1/6;碎石:D2/D1=1/10,D3/D2=1/8—1/10,D4/D3=1/8。
一般情况下只要采用两档级配,很少采用四档级配,因为用第二档组合的集料填充第一档组合的集料,其填满程度就可以达到95%。
骨料中断后,下一级和上一级颗粒平均尺寸的比值一般采用1:4—1:6之间。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上,以采用两级中断为宜。如最大粒径为40mm,其分级可为5—10mm,20--40mm。在大体积(如水工)中,可采用三级中断。如最大粒径为250mm,其分级可为5—10mm,25--50mm,150--250mm。当最大粒径小于25mm时,因空隙率的减少不显著,不宜采用。以上5种方法可以配出密实的组合,却不能保证流动性。
6、基于连续级配的砂石统一曲线基于砂、石都是骨料,只不过是颗粒粗、细的区别和石、砂分别配在二者的粒径交界处会有很大的“撞车” 可能,应该将砂、石统一考虑,以简化、优化合成骨料级配的方法。以FULLER最大密度曲线理论为基础, 参考混凝土泵送规范的最佳级配线和适宜泵级配区、骨料组成对强度的影响、个别孔径颗粒对泵送的影响(如0.315等)对曲线作一定的修正,形成砂石统一曲线。
曲线(略)经过与几个区域的实际应用配比对比: 仅仅是死板的按曲线计算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使用的配比相差不大(实际应用时不是仅仅考虑流动性最好,而是成本第一);对存在问题的配比也可以比较直观的发现问题所在;无论是天然砂、机制砂还是石屑都一样适用。
来源:砼学研究所
声明:任何报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未征得本杂志社同意的前提下,不得对本公众号原创作品进行转载、摘编。如需转载、摘编,需征得本杂志社同意,并向本杂志社支付稿酬(个人微信进行转发、分享,不受约束)。本着及时传播的目的,本公众号会对部分精彩文章进行转载。转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联系到原作者,敬请谅解,同时请原作者在文章推送两周内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本公众号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