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吉林省高校配电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依托长春工程学院,根据吉林省和国家发展战略,针 对我国配电网的现有特点,努力吸收、消化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增强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研发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配电自动化产品和装置。加强与企业 的产学研合作,推动吉林省电力行业和冶金、化工、建筑等其它相关行业技术进步,提高我省配网自动化和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水平。 2100433B
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提高供电可靠性,改进电能质量,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降低运行费用,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在工...
简单来说: 配电自动化是针对用户端的,一般是低压配电网。 配网自动化是针对输电网的,一般是高压输电网。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DA)是一项集计算机技术、数据传输、控制技术、现代化设备及管理于一体的...
统 一规划、统一标准、安全可靠、坚固耐用的原则,落实《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技术导则》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设备选型的要求,全面执行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和配网标准化物料,逐步实现目标网架,采用坚...
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探讨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环节,直接面向用户供电,在电力生产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电网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自动化升级改造是解决这一需求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探讨了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配电自动化工程实施策略的探讨
我国配电自动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配电自动化成为了配电网络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这一情况,本文从规划、通信通道、试点和实用性角度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建设的广东省普通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广东省教育厅,于2009年1月批复开始建设。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面材料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结构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公路环境与景观技术研究等方面。结合现阶段我省道路行业的实际技术需求,将重点建设2个试验基地:其一,工业CT实验室(ICT),他以满足现代大交通量需求而设计高品质路面材料为目的,以研发现代材料设计方法与技术手段为建设成果;其二,路面“足尺试槽”,其目的是为了在路面结构设计阶段为实际路面提供足尺模拟设计、性能评价试验,以获取足尺路面结构模拟设计方法为建设成果。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依托于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道路试验室进行建设,并实施华南理工大学领导下的、技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中心成员共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该工程研究中心现有室内外实验场地2000多平米,工程技术试验场地面积1000平方米,各类实验设备总价值3000多万元,10万元以上的设备达35件,其价值总额近2000万元。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支撑项目、交通部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项目70余项。期间累计获得到校科研经费3304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1738万元(国家及国务院各部委37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45万元,地方政府项目615万元)。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意义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出版教材专著2部;获得授权专利17项(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共计200余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84篇。
广东高校现代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广东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强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建设目标,以 “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发挥自身科技创新和科技转化优势,为广东省甚至全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化等支撑,培养行业急需技术人才,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 2100433B
2012年12月21日福建省教育厅批准建设“物联网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闽教科〔2012〕92号),依托三明学院。经过几年的建设,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包括传感器实验室、智能传感网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物联网通信实验室、M2M技术实验室和RFID技术实验室。物联网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密联系三明实际需求,研究方向包括“炼钢厂钢包跟踪应用技术研究、物联网智能网关技术研究、农业智能大棚监控系统应用研究”。该中心以新兴物联网技术为引领,紧密联系当地经济建设,有利于促进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该中心拥有国内外较先进的物联网应用开发硬件环境和一支专业素质较高的从事物联网应用研发的技术团队。福建省物联网应用高校工程中心的建立已为福建省物联网应用行业构建一个良好的技术交流平台,大大提高了我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三明市物联网应用行业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为培养物联网应用行业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福建省及三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物联网应用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具有1000余平方米的研究基地,拥有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总值达1250万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公共实验教学中心、网络与物联网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学生创新开放实验中心。此外,工程中心可以依托协作单位福建高斯贝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及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力量来进行建设,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成果。
平台负责人:廖逢钗
吉林省寒区住宅建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设4个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抗震与振动控制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是利用结构动力学理论、土动力学理论、波动结构控制理论和结构设计理论以及实验技术来研究土木工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为结构抗震设计和结构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开发新的抗震技术。
(2)建筑结构设计技术研究方向
利用力学、结构工程学理论、有限元理论、材料科学和结构工程试验技术来研究各种土木工程结构的工作性能和节点构造,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为结构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技术支持,为新型结构形式的开发和新材料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结构可靠性及加固技术研究方向
以工程结构可靠度、结构计算有限元理论与结构试验技术和工程质量保障技术为基础,以新建和既有工程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开展结构质量检测技术集成、结构设计技术创新、结构分析模型、结构质量分析及质量诊断综合技术等研究。通过对工程结构健康诊断有关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结构损伤位置和程度的判别,对工程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维护、加固。
(4)新型节能建筑结构体系研究方向
以新材料、新结构与新工艺的采用为重要特征,以建筑节能及结构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为核心,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体现产业化优势,并满足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规范化管理,建立基于功能要求的结构体系设计、施工及验收成套理论与方法。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