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是宋一兵编著的一本图书,该书以计算机网络的原理、结构和建设为主线,结合实例,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概况、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常用的网络设备,说明了局域网技术和常见的组网方法。然后介绍了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详细讲解了如何实现Internet网络服务。最后,简要介绍了网络管理与安全方面的知识。
目前来看工程造价毕业生需求很大毕竟现在满地都在盖楼 扩建但是中国教育跟风的情况是骨子里带的所以现在很多高校的工程造价学生很多我们学校工程造价一个年纪就有4个班所以以后竞争力也很大 计算机网络是我现在做...
一般采用五类或超五类网络线。具体采用什么线应由设计人员根据系统末端的户数来确定。
看不到你的图,19D应该是19条线路,也就是19根线,至于是否穿19根管,要根据图纸看是否有共管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设计者: 执教者: 课件制作者 : 时间: 年 1 月 7 日 所教学校: 班级:高二年级 教学题目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高二年级 学时 1课时 教材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 第五版 教材第一章 一、教学内容简介: 学情分析: 本章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 即有理论原理也有实践操作, 内容丰富。 学生通过对本 节课的学习,应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整体的、 基本的认识。了解网络的概念与功能,掌握网 络的分类方式及特点,描述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重点:计算机网络分类方式 二、学生特征分析 1.智力因素方面: 随着计算机与 INTERNET 的发展,我们的学生也接触到了大量的信息, 特别是在网络应 用方面了解的比较多。 高二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 从学生对网络的 认识入手, 通过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诱导” 学生走向正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
计算机网络基础论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普及,人类社会已经开始步入 计算机网络时代。 随着人类新的发展时期的到来, 计算机和互联网将会带给社会 怎样的变化将是我们今后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 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影响之广、 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宽带 网络的蓬勃发展更是让人们欣喜地感受着共享网上资源的独特魅力。 网络的巨大 能量为人们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和尽可能完善的服务。 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人 们,剧烈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 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 人类走进入了信息化时 代,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 网上视频交谈、 各种娱乐 活动、多媒体教学、从网络中方便快捷的获取各种信息。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1、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讯设备和通信线路将
第1章 计算机联网
1.1 项目描述
1.2 计算机网络
1.2.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3 计算机通信系统
1.3.1 通信的概念
1.3.2 计算机通信系统模型
1.4 网络通信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
1.4.1 网络通信协议
1.4.2 网络体系结构
1.5 局域网与以太网
1.5.1 局域网
1.5.2 以太网
1.6 网络连接与通信协议
1.6.1 信道结构
1.6.2 网线
1.6.3 网络通信协议
1.7 网络中的通信地址
1.7.1 计算机的物理地址
1.7.2 IP地址
1.7.3 域名地址
1.7.4 端口地址
1.7.5 TCP/IP协议报文中的地址信息
1.8 计算机联网项目网络配置
1.8.1 网络连接属性配置
1.8.2 资源共享
1.9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1.10 小结
1.11 习题
1.12 计算机联网实训
1.13 拓展训练:对等式网络
1.13.1 对等式网络的概念
1.13.2 对等式网络训练
第2章 远程网络连接
2.1 项目描述
2.2 广域网通信线路
2.2.1 电话拨号线路
2.2.2 ADSL线路
2.2.3 数据专线
2.3 拨号连接方案
2.3.1 拨号连接准备
2.3.2 拨号线路网络连接
2.3.3 异步串行通信
2.3.4 网络通信协议
2.3.5 建立拨号连接
2.4 宽带连接方案
2.4.1 宽带连接准备
2.4.2 宽带线路网络连接
2.4.3 网络通信协议
2.4.4 在Windows中建立ADSL连接
2.5 小结
2.6 习题
第3章 局域网连接
3.1 项目描述
3.2 以太网
3.2.1 以太网网络结构
3.2.2 网络拓扑结构
3.2.3 总线型以太网通信方式
3.2.4 使用双绞线网线连接的以太网
3.2.5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3.2.6 以太网技术实现方式
3.2.7 以太网标准
3.3 网络连接设备
3.3.1 中继器与集线器
3.3.2 网桥与交换机
3.3.3 路由器
3.4 IP地址的分配
……
第4章 SOHO局域网
第5章 小型企业网络
第6章 企业内部网络
第7章 虚拟局域网
第8章 使用三层交换机组网
第9章 网络服务器配置
第10章 Web安全访问
附录
参考文献
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矩阵分析与应用杂志(美)(SIAM Journal on Matrix Analysis and Applica-dons ) ( Philadelphia, PA ) 1980年创刊.刊号:519B0016, ISSN0895-4798.原称《SIAM Journalon Algebraic and Discrete Methods )),1988年分出一种新杂志《SIAM Journal on Discrete Mathemat-ics ))参见刊号:513B0072),原杂志改称现名.由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编辑、出版、发行.季刊.刊载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包括在马尔可夫链、网络、信号与信号处理、系统与控制理论、数学规划、经济与生物模型建立、统计学与运筹学等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数值矩阵方法等.
1、小波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是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小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理论数学、应用数学、信号处理、语音识别与合成、自动控制和图像处理与分析等领域。同传统的傅立叶分析相比,小波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在时频两方面实现局部化分析。研究学者应用小波分析理论对地震波的瞬时谱进行估计,此时的瞬时谱可以考虑地震动的频率非平稳性;然后将估计的瞬时谱带入三角级数模型生成人工地震波。为了拟合给定设计反应谱,研究者将生成的人工地震波的小波谱进行适当的调整直至人工地震波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相一致,从而生成与给定设计反应谱相一致的地震波。为了研究地震强度对结构反应的影响,研究者使用CANNY程序对两个抗震设防等级为8度的建筑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结构在10条实际地震波和15条人工地震波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和输入地震波的各种控制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早先提出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地震强度指标由于考虑了地震动的时频局部化特性,可以较好的评估地震动强度对结构的影响。
2、采用基于状态相关的剪胀理论的临界状态砂土模型,以SUMDES2D为有限元平台,对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心墙堆石坝进行了1组抗震性能计算,分析了坝体在不同的地震强度下的动力响应,以研究地震强度对土石坝变形机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地震强度越大,地震所引发永久变形和局部变形就越大;局部土单元的动力响应,揭示位于坝体上游坝坡马道附近单元由于密实度小,在应力不大的情况下就达到材料的临界状态,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该部位由稳定逐步过渡到"临界状态",而后沿着临界状态线发展,土单元由稳定逐步过渡到"流动变形"。
3、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基于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已开始用于特定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研究基于全概率理论的新一代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对于减灾防灾和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意义。以FEMA P-58的抗震性能评估流程为框架,结合我国建筑结构的特点和规范要求,以某一单个建筑物为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ERFORM 3D和抗震经济性能评估分析软件PACT,用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进行建筑物各个强度状态的易损性分析;用基于强度的性能评估方法,依据构件易损性分组和人员流动模型,得到包括人员伤亡、修复和重建造价以及居住中断时间等建筑性能的概率分布,为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提供了参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