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Metal Mesh)是将铜等导电金属及其氧化物的丝线密布在PET基材导电层上,形成形状规则的网格,基于贴合的导电膜通过感应触摸实现信号传输功能。常应用于GFF、GF、GG等触控屏工艺结构中。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基本信息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简介

工作原理:

与电容屏相同,在两层导电材料涂层上蚀刻出不同的导电线路模块。两个模块上蚀刻的图形相互垂直,可以把它们看作是X和Y方向 连续变化的滑条。由于X、Y架构在不同表面,其相交处形成一电容节点。一个滑条可以当成驱动线,另外一个滑条当成是侦测线。当电流经过驱动线中的一条导线时,如果外界有电容变化的信号,那么就会引起另一层导线上电容节点的变化。侦测电容值的变化可以通过与之相连的电子回路测量得到,再经由A/D控制器转为数字讯号让计算机做运算处理取得(X,Y) 轴位置,进而达到定位的目地。

结构组成:

在PET薄膜上镀金属及其氧化物

分类:

铜系金属网格

银系金属网格

常规制程:

压膜---黄光---蚀刻 ---镭射 ---贴合 --- Bonding FPC ---贴合 ---外检

电容触控技术比较

触控技术

最大尺寸

方阻(最小/典型)

触控报点率(HZ)

触控最多点数

全平面

窄边宽

(32寸以上)

主动笔 (2mm)

曲面贴合

触控面板最薄厚度

使用

年限

全贴合成本

双触控模式整合

电容式

金属网格

100寸

0.8/6Ω

200

60点

8mm

25um

5年

最低

ITO

42寸

70/150Ω

100

20点

50mm

×

×

0.55mm

3年

×

纳米银

86寸

10/40Ω

100

20点

50mm

×

0.4mm

1年

×

特点:

优点:低成本,制程简单,良率高,可卷曲,低方阻

缺点:可能产生莫尔条纹,难以完全克服

适用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触控产品;电子白板、教育黑板、智能电视、数字标牌等大尺寸智能化触控产品。2100433B

查看详情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新型金属网格

  • 1000×2000×1.5mm以内配龙骨
  • 帝森
  • 13%
  • 广州帝森建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深灰色金属网格

  • 深灰色金属网格(ME-06)
  • 13%
  • 广东欧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金属网

  • 品种:护网;材质:碳钢;高度(m):2
  • m2
  • 安质
  • 13%
  • 大连安质金属网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金属网

  • 定制 孔距15x30、3个厚度
  • m2
  • 新圣达
  • 13%
  • 安徽新圣达金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金属网

  • 规格(mm):300×150
  • 13%
  • 西安市阎新通风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

  • 6mm
  • 惠州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

  • 6mm
  • 惠州市2022年7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

  • 6mm
  • 惠州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

  • 6mm
  • 惠州市2022年5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三维土工复合排水网格

  • 8mm
  • 惠州市2022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70寸电容展示屏

  • 1、展示屏应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 2展示屏支持与本区域带拾音器及扬声器的实验室双向语音功能; 3、展示屏支持信息发布系统统一控制管理.
  • 1套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8-11-07
查看价格

电容

  • 参数:★1.55寸▲2.LCD液晶屏;3.分辨率1920×1080;4.显示区域:1232×787.2mm;▲5.亮度:400cd;▲6.响应时间:7ms;▲8.I7,8g内存,128G固态硬盘,高性能显卡;9.触摸:多点电容触摸屏;10.整机尺寸:1232×787.2mm;
  • 2台
  • 1
  • 卓同、捷莱雅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5-26
查看价格

深灰色金属网格

  • 深灰色金属网格(ME-06)
  • 56.0m²
  • 3
  • 中上档次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3-27
查看价格

透光石金属网格屏风

  • 详012 透光石金属网格屏风DT-412附图
  • 1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21
查看价格

电容莫屏

  • PE-CTS10 工业级电容屏, 10.4寸 铝合金机壳 ,分辨率1024×768 ,输入AC 110-240V ,点击寿命:5000 万次(电容),功率:≦35W.抗光干扰,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强光直射照常使用)
  • 1台
  • 3
  • 科士达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4-21
查看价格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文献

金属网格检验报告加图标版 金属网格检验报告加图标版

金属网格检验报告加图标版

格式:pdf

大小:178KB

页数: 5页

2012191324Z CNAS L1401 (2012)(粤)质监验字019号 检 验 报 告 Test Report 样品名称: 金属网格 委托单位: 佛山市南海联兴得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佛 山 市 质 量 计 量 监 督 检 测 中 心 Foshan Supervision Testing Center of Quality Metrology 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 检 验 报 告 表号:QR-062-01 第 1页,共 4页 产品名称、型 号、规格、商 标、等级 金属网格 600*1200mm 生产日期 2013年 11月 10日 编号或批号 ———— 样品单号 0001812 任务来源 广东省佛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检验类别 定期监督检验 受检单位 佛山市南海联兴得利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抽样数量 2㎡ 受检单位地 址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联和工业区石谒

柔性经编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性能研究 柔性经编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性能研究

柔性经编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8KB

页数: 未知

针对网格针织物顶破性能的研究较少,而在多方向受力情况下顶破强力直接反映网格针织物在受外力顶压作用变形和破裂时的耐用性指标,鉴于此,对3种柔性金属网格材料进行了顶破试验研究。首先,分析了3种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特征曲线和破坏形态;然后,阐述了顶破速度和受力面对金属网顶破性能的影响,以及顶破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并比较了3种金属网格材料的顶破强力。结果表明:镀金钼丝(MAL)的顶破强力优于不锈钢丝(FOL);随着顶破速度的不断增加,顶破强力逐渐减小;经编金属网正面的顶破强力大于反面;顶破性能与织物本身的拉伸性能及试样尺寸有密切关系。

电容式触控技术入门及实例解析内容简介

《电容式触控技术入门及实例解析》是关于投射电容式触控技术的技术参考书,其中介绍了关于触控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原理、PIXCIR公司触控IC的设计方法及实际应用方法、驱动程序设计方法,电容式触控IC设计实例,还探讨了触控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查看详情

投射电容触控技术内容

投射电容的触控技术主要有两种:自我电容(self capacitance)式和交互电容(mutual capacitance)式。

自我电容:又称绝对电容(absolute capacitance),它把被感应的物体(如手指)作为电容的另一个极板。当手指触碰屏幕时可在传感电极和被传感电极之间感应出电荷,从而被感觉到。

交互电容又叫做跨越电容(transcapacitance),它是通过相邻电极的耦合产生的电容。当被感觉的手指靠近从一个电极到另一个电极的电场线时,交互电容的改变被感觉到,从而报告出位置。

根据两种电容技术的原理不同,设计出的投射式电容触摸屏的架构也不相同,形成多点触控的方式也就不同。

与自我电容相关的是手势的辨识追踪与互动(Gesture interaction),也就是仅侦测、分辨多点触控行为,如缩放、拖拉、旋转等,实现方式为轴交错式(Axis intersect)技术。它是在导电层上进行菱形状感测单元规划,每个轴向需要一层导电层。以两轴型式为例,在侦测触控行为时,感测控制器会分别扫描水平轴和垂直轴,产生电容耦合的水平/垂直感测点会出现上升波峰,这两轴交会处即为触控点。

其实,轴交错式电容式触控技术,就是笔记本电脑触控板上使用的技术。电脑触摸板采用X、Y轴的传感电极阵列形成一个传感格子。当手指靠近触摸板时,在手指和传感电极之间会产生小量电荷,此时通过运算,即可确定物体的位置。当然,触控板与触控屏幕最大差异在于,前者是不透明、后者是透明的。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轴交错式虽能实现多点触控手势辨识功能,但若要定位多点触控的正确位置仍有困难。因为在进行两个轴向的扫描时,两个触控点分别会在X轴与Y轴各产生两个波峰,交会起来就产生4个触点,其中两个点是假性触控点,这会使系统无法进行正确判读。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轴向,提高可辨识触点位置、数目,每增加1轴向可多辨识1点(如3轴可辨识2点、4轴为3点);不过,每增加1个轴向,就要多1层导电层,这会增加设计的触控面板厚度、重量与成本,都不是以手机等便携式产品为主要应用的触摸屏厂商所乐见的。

复杂触点可定位式(All point addressable)技术也能达成多点触控功能,且能辨别触控点确切位置,可以说是理想的多点触控解决方案,iPhone即是采用此种触控技术。它主要架构为两层导电层,其中一层为驱动线(driving lines),另一层为感测线(sensing lines),两层的线路彼此垂直。运作上会轮流驱动一条驱动线,并量测与这条驱动线交错的感测线是否有某点发生电容耦合现象。经逐一扫描即可获知确切触点位置。

但是,要实现此种技术在,不论是导电层规划、布线或CPU运算,难度都提高许多,需要采用更加强大的处理器。以iPhone为例,它就是以两颗独立芯片分担这项工作,一颗感测控制器,将原始模拟感测信号转为X-Y轴坐标;另一颗则是ARM7处理器,专门用来解读这些信息,辨识手指动作,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此外,复杂触点可定位技术还会面临一些设计上挑战,如需要供应高电压才能得到较好的信噪比表现,不适合在大尺寸面板使用等。

查看详情

电容式触控技术入门及实例解析目录

第1章 触控概论

1.1 了解触控

1.1.1 触控技术的起源

1.1.2 触控技术的发展

1.1.3 触控技术的应用

1.2 触控技术的分类

1.2.1 电阻式触控技术介绍

1.2.2 电容式触控技术介绍

1.3 触控IC

1.3.1 触控IC 的产生

1.3.2 触控IC 的技术发展

1.3.3 触控技术的主流

1.3.4 触控技术的瓶颈剖析 第2章 电容式触控芯片设计原理解析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