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前言
第1篇 CAD基础
1 CAD技术概论3
2 CAD系统14
3 工程手册的数据处理41
4 机械CAD中常用的数据结构63
5 信息存储与管理88
第2篇 图形处理基础
6 图形变换131
7 图形技术基础164
第3篇 建 模 技 术
8 二维几何建模方法203
9 三维建模技术248
10 装配建模技术326
第4篇 协同、管理与集成
11 产品协同设计技术347
12 产品数据交换技术371
13 产品数据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技术402
14 3C/PDM集成技术434
缩略语解释457
参考文献2100433B
《机械CAD技术基础》(第3版)面向机械领域CAD技术和应用的新发展,对第2版内容作了大幅度修改,新增与改写的内容约占全书的2/3。全书共分4篇14章,第1篇为CAD基础(第1~5章),第2篇为图形处理基础(第6、7章),第3篇为建模技术(第8~10章),第4篇为协同、管理与集成(第11~14章)。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既保持了内容的基础性,又体现了技术的先进性,同时具有实用性、模块性和与商用软件无关性等特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各专业用教材,也可供科研单位和企业中从事CAD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一、较基础的几幅练习图:二、较难的几幅练习图:视个人能力选择练习,由简到易。
好用啊,你如果做机械设计就很好用,机械行业除了尧创还有caxa也不错 要不然就用autocad 机械行业二维的就是这些软件,这三种软件我都用过,目前在用尧创机械CAD
其实没有太多的区别~就是机械用的一些画法,在建筑上很少用到,建筑用的在机械上很少用到,比如一个螺丝钉,螺纹的画话!经常画建筑的就不容易画出!没有太大的区别!都能用一种cad来画,只是插件会有不同!
《机械CAD》课程教学大纲
1 《机械 CAD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工程制图 》课程是船体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 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与技巧。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制二维机械图样的能力; 培养 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并使学生通过 CAD考证。 本课程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掌握 Auto CAD的基础知识;学会设置 Auto CAD绘图环境;掌握 Auto CAD基本绘图命令及编辑命令;学会标注尺寸,插入 图块,输入文本,正确绘制二维机械图 ,并了解绘图布局和打印输出。 二 课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 28学时,具体课时分配见课时分配表。 课 时 分 配 表 序号 课 题 课时分配表 小计 讲课 实验 习题 机动 1 AutoCAD简介及基础知识 2 1.5 0.5 2 基本绘图 3 2 1 3 图层 2 1 1
机械CAD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回顾机械CAD的发展历史,介绍我国cad应用现状,分析主流二维cad系统的优缺点,给企业布局cad系统提供参考。
《机械CAD/CAE应用技术基础(第2版)》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机械CAD技术基础》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一般工作流程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广泛应用的CAD系统。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CAD技术概况;CAD常用的数据结构;图形变换;几何造型方法;CA D相关技术;Pro/Engineer概述;零件建模综合实例;装配;运动仿真;二维视图;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Pro/Engineer模具设计。
本书是 为了满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1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CAD的基本概念、CAD的发展概况和CAD技术的应用,其它章节介绍了CAD系统的组成及其软硬件,机械CAD技术的应用,其它章节介绍了CAD系统的组成及其软硬件,机械CAD中设计资料程序处理方法,工程数据库的概念、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AutoCAD系统菜单文件的结构与设计、DXF文件的结构、AutoLISP语言的数据类型、程序结构、内部函数和程序设计,对话框控制语言、对话框构件和驱动程序设计,图形变换、几何建模方法和特征建模的概念,软件工程与CAD系统的开发方法,世界主法的几种CAD/CAM软件系统的基本构成,产品的虚拟设计、基于网络的虚拟协同设计和虚拟产品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等内容。
该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也可作为从事CAD应用软件开发和使用人员的参考书。
《机械CAD/CAM技术基础》内容简介:“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时隔“21世纪高等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出版9年之后,再次为此系列教材写序时,《诗经》中的这两句诗又一次涌上心头,衷心感谢作者们的辛勤写作,感谢多年来读者对这套系列教材的支持与信任,感谢为这套系列教材出版与完善作过努力的所有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