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实验一 机构认知实验
实验二 机构运动简图测绘与分析
实验三 机械运动参数测定
实验四 机构创新实验
实验五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
实验六 齿轮范成原理实验
实验七 机械零件认识实验
实验八 螺栓联接综合实验
实验九 带传动实验
实验十 机械传动综合实验
实验十一 液体动压润滑向心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十二 减速器的拆装和结构分析
实验十三 轴系结构创意设计与分析实验
参考文献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教程》是根据课程的实验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的,旨在为开展“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程基础”等理论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支持,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典型机械的实验方法,获得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机械设计对于物理和数学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用到力学原理和计算等;如果想做的比较好的话,或者有一定的起点的话,最好需要专门的学习才可以的;还要会各种画图的软件,需要花很多的原理图,以及理论分析能力;我老公...
电脑雕刻(雕刻机)是手工雕刻的发展,使得雕刻效率越发的提高,而且质量完全没有下降,所以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购雕刻机,以此来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手工雕刻是一种原始工匠型的劳动,它是雕刻师“高智能和高...
PPT中可以插入多种动态文件,比如:电影类的AVI、MPG文件,动态的GIF文件均可插入。制作PPT前,需要将这些文件做好后再插入就可以了。象一些机械上的线条的一些动作,我想最简单的就是制作GIF文件...
“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探索——基于CDIO教育理念
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统一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分别在各自授课学期进行设计,但两门课程设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成为一个较完整、较系统的综合型设计,使之更接近工程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职业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新工科理念下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新工科是基于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需求而提出的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方向。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责任主体,因此,要搞清楚新工科的内涵与规律,不能坐而论道,要付诸人才培养的实践行动之中,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体制,激发活力,要增强新工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遵循新工科的发展方向和需求,对《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机械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共有5个实验和4个实验前的预备知识及1个附录。实验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机械原理实验,主要内容有平面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和转子的平衡实验;第二部分为机械设计实验,主要内容有带传动实验、螺栓组载荷与应力测定实验和滑动轴承实验等。实验前的预备知识有电阻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测法、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模拟/数字转换器等。附录主要介绍了JDY-Ⅲ静态电阻应变仪使用说明。2100433B
引言
一、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的地位与作用
二、机械设计课程实验体系
三、机械设计主要实验的内容简介
四、机械设计实验分类与要求
五、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
实验一 机械结构认识
一、实验目的
二、主要陈列柜内容介绍
三、实验要求
实验二 螺栓联接性能测试实验
二、受轴向载荷的紧螺栓联接实验
二、受翻转力矩作用的螺栓组联接实验
实验三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基本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实验报告整理和思考题
五、其他常用实验台原理介绍
实验四 滑动轴承性能实验
一、基于HZ-1型滑动轴承实验台的滑动轴承实验
二、基本HZS-1型滑动轴承实验台的滑动轴承实验
实验五 轴系结构设计和组装及结构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准备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报告要求
七、思考题
实验六 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典型实验台的认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分析和要求
实验七 减速箱的拆装与结构分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三、使用实验仪器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要求
后记2100433B
书 名: 基于FPGA的硬件系统设计实验与实践教程
作 者:姚爱红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6月1日
ISBN: 9787302245377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