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是2019年9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黄正轴、张贵社。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基本信息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 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

1.1 常用尺规绘图工具 5

1.1.1 图板和丁字尺 5

1.1.2 三角板 5

1.1.3 圆规 5

1.1.4 制图用品  6

1.2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6

1.2.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14689—2008)  6

1.2.2 比例(GB/T 14690—1993)  9

1.2.3 字体(GB/T 14691—1993)  10

1.2.4 图线(GB/T 4457.4—2002)  11

1.3 尺寸注法 13

1.3.1 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13

1.3.2 尺寸的组成 14

1.3.3 常见尺寸的注法 16

1.4 几何作图 19

1.4.1 等分线段 19

1.4.2 等分圆周 19

1.4.3 斜度和锥度的画法 21

1.4.4 圆弧连接 22

*1.4.5 椭圆的近似画法 25

1.5 平面图形的画法 25

1.5.1 尺寸分析 26

1.5.2 线段分析 26

1.5.3 平面图形的画法 26

*1.6 徒手画图的方法 29

第 二章 正投影基础 31

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32

2.1.1 投影法的概念 32

2.1.2  投影法的分类 32

2.1.3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33

2.2 几何元素的三面投影 34

2.2.1 三投影面体系 34

2.2.2 点的三面投影 35

2.2.3 直线的三面投影 40

2.2.4 平面的三面投影 46

第三章 基本体的三视图 52

3.1 三视图的形成及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53

3.1.1 三视图的形成和展开 53

3.1.2 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及投影规律 54

3.2 基本体及其三视图 55

3.2.1 棱柱 56

3.2.2 棱锥  58

3.2.3 棱台 60

3.2.4 圆柱 62

3.2.5 圆锥 64

3.2.6 圆球 67

3.3 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68

第四章 轴测图 70

4.1 轴测图的画法 71

4.1.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71

4.1.2 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73

*4.1.3 斜二轴测图的画法 79

4.2 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 81

4.2.1 平面立体的简单截切 81

4.2.2 圆柱体的简单截切 84

4.2.3 基本体的简单叠加 85

第五章 组合体 88

5.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形体分析 89

5.1.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89

5.1.2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89

5.2 基本体的截切 90

5.2.1 平面体截切的截交线和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91

5.2.2 回转体截切的截交线和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93

*5.3 基本体相贯 97

5.3.1 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 97

5.3.2 两轴线平行圆柱体相贯 98

5.3.3 两同轴回转体相贯 98

5.3.4 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体相贯 99

5.4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101

5.4.1 组合体表面连接处的画法 102

5.4.2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104

5.5 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标注 108

5.5.1 尺寸的种类 109

5.5.2 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110

5.5.3 尺寸基准 112

5.5.4 组合体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12

5.6 读组合体视图 114

5.6.1 组合体视图的形体分析法 114

5.6.2 读组合体视图的注意事项 115

5.6.3 根据视图绘制组合体的轴测图 116

5.6.4 读懂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19

5.6.5 补图线 122

第六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 126

6.1 视图(GB/T 4458.1—2002) 127

6.1.1 基本视图 127

6.1.2 向视图 130

6.1.3 局部视图 131

6.1.4 斜视图 132

6.1.5 视图的综合应用 133

6.2 剖视图 (GB/T 4458.6—2002) 134

6.2.1 剖视图的形成和画法 135

6.2.2 剖切面的种类  137

6.2.3 剖视图的种类 141

6.2.4 剖视图的画法步骤 146

6.2.5 剖视图的规定画法 150

6.3 断面图 (GB/T 4458.6—2002) 151

6.3.1 断面图的形成和画法 151

6.3.2 断面图的种类 152

6.3.3 断面图的应用及绘图方法 154

6.4 其他表达方法 154

6.4.1 局部放大图 154

6.4.2 简化画法(GB/T 16675.1—1996) 155

6.5 图样画法的综合应用 158

6.5.1 画图举例 158

6.5.2 读图举例  160

第七章 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 162

7.1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 162

*7.1.1 螺纹的形成 163

*7.1.2 螺纹的结构要素 163

7.1.3 螺纹的规定画法 165

7.1.4 螺纹的标记及其标注 167

7.2 螺纹紧固件的表示法 169

7.2.1 常用螺纹紧固件 169

7.2.2 螺纹紧固件的标记 170

7.3 键、销的表示法 171

7.3.1 键的表示法 171

7.3.2 销的表示法 173

7.4 齿轮轮齿的规定画法 173

7.4.1 直齿圆柱齿轮轮齿各部分的名称及代号 173

7.4.2 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尺寸关系 174

7.4.3 直齿圆柱齿轮轮齿的规定画法 175

7.5 滚动轴承的规定画法 176

7.5.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种类 177

7.5.2 滚动轴承的代号 177

7.5.3 滚动轴承的画法 178

7.6 弹簧的规定画法 179

7.6.1 弹簧的作用和分类 179

7.6.2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180

第八章 零件图 182

8.1 零件图的内容与基本要求 183

8.1.1 零件图的内容 183

8.1.2 零件图的基本要求 184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84

8.2.1 主视图的选择 184

8.2.2 其他视图的选择 185

8.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86

8.3.1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要求 186

8.3.2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方法和步骤 186

8.3.3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188

8.3.4 零件上常见孔的尺寸标注 191

8.4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标注 193

8.4.1 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内容 193

8.4.2 表面结构(GB/T 131—2006) 193

*8.4.3 表面处理及热处理 197

8.4.4 极限与配合(GB/T 1800—2009) 197

*8.4.5 形状和位置公差(GB/T 1182—2008) 202

*8.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206

8.5.1 铸造工艺结构 206

8.5.2 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207

8.6 读典型零件图 209

8.6.1 读零件图的目的 209

8.6.2 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 209

*8.6.3 典型零件分析 209

8.7 抄画零件图 213

8.7.1 抄画零件图的一般步骤 213

8.7.2 抄画零件图示例 213

8.8 零件测绘 214

8.8.1 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14

8.8.2 常用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16

第九章 装配图 219

9.1 装配图概述 219

9.1.1 装配图的作用 219

9.1.2 装配图的内容 220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221

9.2.1 装配图的视图特点 222

9.2.2 装配图画法的基本规定 222

9.2.3 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222

9.2.4 常用标准件在装配图中的画法 223

9.3 装配图上尺寸和技术要求的标注 229

9.3.1 尺寸标注 229

9.3.2 技术要求的注写 229

9.4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230

9.4.1 零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230

9.4.2 明细栏 230

*9.5 识读装配图 231

9.5.1 概括了解 232

9.5.2 分析视图 232

9.5.3 分析装配关系、搞清工作原理 232

9.5.4 分析尺寸 233

9.5.5 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 233

第十章 专用图样的识读 235

10.1 焊接图的表达方法 235

10.1.1 焊缝的种类和表示方法 236

10.1.2 焊缝符号及其标注 236

10.1.3 焊接图示例 239

10.2 展开图 239

10.2.1 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 240

10.2.2 可展曲面的展开图 241

10.2.3 应用示例 243

10.3 管路图的识读 244

10.3.1 管路图的作用与内容 244

10.3.2 管路图的种类和图示方法 246

10.3.3 管路系统的图形符号 246

10.3.4 管路图的识读方法 248

第十一章 第三角画法 249

11.1 第三角投影与第 一角投影 250

11.1.1 第三角投影的形成 250

11.1.2 第三角画法的三视图与轴测图 251

11.2 第三角画法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 252

11.2.1 第三角画法三视图的绘制 252

11.2.2 第三角画法三视图的识读 253

11.3 第三角画法机件的表达方式 255

11.3.1 第三角画法的六个基本视图 255

11.3.2 第三角画法机件表达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 256

11.3.3 第三角表达方法应用示例 257

附录 258

参考文献 2772100433B

查看详情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机械联锁(JSL)

  • 水平、垂直位置联锁(缆绳式)
  • 南冠
  • 13%
  • 广东南冠电气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机械泄压口

  • XJXF-0.12-J
  • 广州兴进
  • 13%
  • 广州兴进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13%
  • ABB(中国)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机械联锁(组)

  • E2.2-E6.2 3 个断路器之间(2常用电源+ 母排)型式C
  • ABB
  • 13%
  • ABB(中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机械四通

  • 公称直径DN(mm):150×80
  • 13%
  • 佛山市南海区胜吉消防器材商行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12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2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2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3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强夯机械

  • 夯击能量3000kN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撒播波斯菊种籽

  • 撒播波斯菊种籽
  • 300m²
  • 2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1-08
查看价格

LED字幕显示屏

  • Ф3.75
  • 1台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09-12-12
查看价格

户外LED显示屏

  • P16
  • 2344m²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7
查看价格

户外LED显示屏

  • P20
  • 4557m²
  • 4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3-31
查看价格

户外LED显示屏

  • P10
  • 9561m²
  • 4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10-25
查看价格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编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编写而成的。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基础,基本体的三视图,轴测图,组合体,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零件图,装配图,专用图样的识读,第三角画法等。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查看详情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机械制图(多学时双色版)文献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4页

机械制图实训报告 姓 名:李向东 学 号: 1930101071 班 级: 09机电( 2)班 专 业: 机电一体化 一、了解机械制图的地位和任务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中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 知识,图示方法的掌握、制图标准的应用、绘图技能的提高、制图和读图能力的 培养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增强, 都是通过制图习题和作业要求来实现的。 多做练 习是学好机械制图的关键, 因此要积极独立多做各种练习。 不断提高机械制图的 投影能力、表达能力、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制能力。 二、学好机械制图的要求和目的 1.加深巩固基本内容; 2.通过练习和实践完成绘图基本技能的训练。 3.用正确的方法完成练习,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在日常学习中抽查自己掌 握知识的情况; 4.通过大量正确的练习实践来提高绘图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有意识地进行 基础素质训练。 三、重点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格式:pdf

大小:9KB

页数: 2页

2010-2011 学年《机械制图》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汽修班及机电维修班的《机械制图》教学工作。在各位领 导和老师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我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下面我把 10/11 度 的工作简要的回报总结。 平时积极参加全校教职工大会及教研组织会议,认真学习学校下达的上级文件,关心国内外大事,注 重政治理论的学习。配合组里搞好教研活动。每天按时上晚自习,服从安排,人际关系融洽。 在教学工作上,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专研教材、研究具体教 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 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 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专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

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双色版)内容简介

本习题集与《机械制图(多学时)》教材配套使用。

本习题集的主要内容有: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定、正投影基础、基本体的三视图、轴测图、组合体、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螺纹及常用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专用图样的识读、第三角画法等。习题集的编排顺序与主教材相同。习题类型有补图、补线、作图等。各部分习题均有一定量的题目供选择,相当一部分习题参考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考试的考题,学生通过正常的作业和练习,可满足职业技能考试的需要。

本习题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及工程技术类相关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查看详情

机械制图(多学时) 第2版作者简介

钱可强教授自1960年起,在同济大学讲授过《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化工制图》、《计算机绘图》等多门课程。

1989~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图学学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期间,与全国部分中职学校共同开发“制图教学”专题研究,

并出版专著《机械制图教学与研究》,从事图学教育工作40余年。

查看详情

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双色版)图书目录

第 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定 1

1-1 字体综合练习(一) 2

1-2 字体综合练习(二) 3

1-3 图线练习 4

1-4 依照左图的图例,按指定比例画图,并标注尺寸 5

1-5 尺寸标注 6

1-6 根据立体图,在视图上标注尺寸,并做填空题 7

1-7 尺寸标注——分析改错 8

1-8 常用等分(保留作图线) 9

1-9 等分圆周 10

1-10 斜度、锥度画法练习 11

1-11 圆弧连接 12

*1-12 椭圆近似画法 13

1-13 绘制平面图形 14

1-14 选择适当的图幅和比例绘制平面图形(一) 15

*1-15 选择适当的图幅和比例绘制平面图形(二) 16

1-16 徒手画出下列图形,比例1:1,不注尺寸 17

第 2章 正投影基础 18

2-1 投影法的概念 19

2-2 点的投影(一) 20

2-3 点的投影(二) 21

*2-4 点的投影(三) 22

2-5 直线的投影(一) 23

2-6 直线的投影(二) 24

2-7 平面的投影(一) 25

2-8 平面的投影(二) 26

*2-9 平面的投影(三) 27

第3章 基本体的三视图 28

3-1 视图(一) 29

3-2 视图(二) 30

3-3 对照立体图,在两组视图括号中按要求填写对应的方位和度量 31

3-4 分析下列三视图,辨认其相应的立体图,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三视图的编号 32

*3-5 由三视图找出对应的立体图,在括号内注出对应的字母,并在立体图上表示主视方向的箭头旁注写“主视”二字 33

3-6 基本体的三视图(一) 34

3-7 基本体的三视图(二) 35

3-8 基本体的三视图(三) 36

3-9 基本体的三视图(四) 37

3-10 基本体的三视图(五) 38

*3-11 基本体三视图的综合应用 39

第4章 轴测图 40

4-1 基本体轴测图的画法(一) 41

*4-2 基本体轴测图的画法(二) 42

4-3 基本体轴测图的画法(三) 43

4-4 基本体轴测图的画法(四) 44

*4-5 根据视图,分别绘制形体的正等轴测图和斜二等轴测图 45

4-6 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一) 46

4-7 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二) 47

4-8 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三) 48

4-9 简单形体的正等轴测图(四) 49

第5章 组合体 50

5-1 平面体截切(一) 51

5-2 平面体截切(二) 52

5-3 平面体截切(三) 53

5-4 回转体截切(一) 54

5-5 回转体截切(二) 55

*5-6 回转体截切(三) 56

5-7 基本体相贯——平面体与圆柱体相贯(一) 57

5-8 基本体相贯——平面体与圆柱体相贯(二) 58

*5-9 基本体相贯——两回转体同轴相贯 59

*5-10 基本体相贯——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体相贯(一) 60

*5-11 基本体相贯——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体相贯(二) 61

*5-12 基本体相贯——轴线垂直相交的两圆柱体相贯(三) 62

5-13 参照轴测图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63

5-14 根据轴测图绘制形体的三视图,尺寸直接从轴测图中量取(一) 64

5-15 根据轴测图绘制形体的三视图,尺寸直接从轴测图中量取(二) 65

5-16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66

5-1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所缺图线 67

5-18 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68

5-19 组合体的三视图(一) 69

5-20 组合体的三视图(二) 70

5-21 组合体的三视图(三) 71

5-22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一) 72

5-23 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二) 73

5-24 读组合体视图(一) 74

5-25 读组合体视图(二) 75

5-26 读组合体视图(三) 76

5-27 读组合体视图(四) 77

*5-28 读组合体视图(五) 78

5-29 读组合体视图(六) 79

5-30 读组合体视图(七) 80

5-31 读组合体视图(八) 81

第6章 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 82

6-1 基本视图(一) 83

6-2 基本视图(二) 84

6-3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一) 85

6-4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二) 86

6-5 局部视图 87

6-6 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88

6-7 剖视图 89

6-8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单一剖(一) 90

6-9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单一剖(二) 91

6-10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斜剖 92

6-11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阶梯剖(一) 93

6-12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阶梯剖(二) 94

6-13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旋转剖(一) 95

6-14 将主视图改画成适当的全剖视图——旋转剖(二) 96

6-15 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一) 97

6-16 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二) 98

6-17 局部剖视图 99

6-18 读懂已知视图,并将其改画成局部视图 100

6-19 剖视图的规定画法 101

6-20 断面图(一) 102

6-21 断面图(二) 103

*6-22 断面图(三) 104

6-23 断面图(四) 105

6-24 重合断面 106

6-25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一) 107

6-26 表达方法综合应用(二) 108

第7章 螺纹及常用标准件 109

7-1 按规定画法绘制内、外螺纹 110

7-2 按规定画法绘制螺纹连接图 111

7-3 按给定的螺纹要素,标注螺纹的尺寸 112

7-4 查表确定下列各连接件的尺寸,标注在图中,并写出规定标记(一) 113

7-5 查表确定下列各连接件的尺寸,标注在图中,并写出规定标记(二) 114

7-6 已知轴和齿轮,用A型普通平键连接,轴、孔的直径为φ25,键长为25mm 115

7-7 绘制齿轮轮齿的两视图 116

7-8 绘制齿轮啮合图 117

7-9 根据轴承的代号,在附表中查得滚动轴承的相关尺寸,用规定画法完成轴承在轴段上的装配图 118

第8章 零件图 119

8-1 了解零件图的概况,分析零件图的表达方法(一) 120

8-2 了解零件图的概况,分析零件图的表达方法(二) 121

8-3 分析零件图的尺寸,了解零件的总体大小及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一) 122

8-4 分析零件图的尺寸,了解零件的总体大小及各部分结构的大小和相对位置(二) 123

8-5 分析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一) 124

8-6 分析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二) 125

8-7 综合识读零件图(一) 126

8-8 综合识读零件图(二) 128

8-9 抄画零件图(一) 130

8-10 抄画零件图(二) 131

第9章 装配图 132

9-1 根据螺纹的公称直径,用简化画法绘制下列各图(选用适当的图幅,按1:1的比例绘图) 133

9-2 键、销连接 134

9-3 读装配图(一) 135

9-4 读装配图(二) 137

第 10章 专用图样的识读 139

10-1 读焊接图练习 140

10-2 画展开图(一) 141

10-3 画展开图(二) 142

10-4 读管路图 143

10-5 读锻件图 144

第 11章 第三角画法 145

11-1 第三角画法——读懂机件的三视图(主、俯、右),绘制轴测图(注意轴测图的方位) 146

11-2 第三角画法——根据轴测图,绘制机件的三视图(尺寸可从轴测图中量取,各孔均为通孔) 147

11-3 第三角画法——根据两视图补画三视图 148

11-4 第三角画法——读懂三视图的结构形状补画缺线 149

11-5 第三角画法——机件的表达方法(一) 150

11-6 第三角画法——机件的表达方法(二) 151

11-7 第三角画法——机件的表达方法(三) 152

11-8 第三角画法——机件的表达方法(四) 1532100433B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