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绪论 0.1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0.2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0.3学习方法 第1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1.1制图国家标准 1.1.1图纸幅面和格式(GB/T14689—1993) 1.1.2比例(GB/T14690—1993) 1.1.3字体(GB/T14691—1993) 1.1.4图线(GB/T4457.4—2002) 1.1.5尺寸注法(GB/T4458.4—2003) 1.2绘图工具及其用法 1.3平面几何图形的画法 1.3.1平面图形的分析 1.3.2几何作图 1.3.3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1.4草图的画法 第2章投影基础 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2.1.1投影法(GB/T14692—1993) 2.1.2投影法的分类 2.1.3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 2.2三视图及投影 2.2.1三视图的形成 2.2.2三视图投影 2.3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2.3.1点的投影 2.3.2直线的投影 2.3.3立体上平面的投影 第3章基本几何体 3.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 3.1.1轴测投影图的形成 3.1.2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3.1.3轴测图的分类 3.2正等轴测图 3.2.1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 3.2.2平面立体的正等轴测图 3.2.3曲面立体正等轴测图 3.3斜二轴测图 3.3.1轴向伸缩系数和轴间角 3.3.2圆的斜二测投影 3.3.3组合体的斜二测图 3.4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4.1棱锥三视图 3.4.2棱柱的三视图 3.4.3截切平面立体的三视图 3.5回转体的三视图 3.5.1圆柱 3.5.2圆锥体 3.5.3球体 3.6相交回转体的三视图 3.6.1圆柱与圆柱正交相贯 3.6.2圆柱、圆锥、球相贯 3.6.3相贯线的特殊情况 3.6.4两正交圆柱相贯线投影的简化画法 第4章组合体 4.1概述 4.1.1叠加组合体 4.1.2挖切组合体 4.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4.2.1形体分析 4.2.2视图选择 4.2.3确定比例、图幅 4.2.4画图步骤 4.3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 4.3.1读图的基本知识 4.3.2读图的方法和步骤 4.4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4.4.1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4.4.2基本形体的尺寸注法 4.4.3常见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 4.4.4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4.4.5标注组合体尺寸应注意的问题 第5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5.1视图 5.1.1基本视图 5.1.2向视图 5.1.3斜视图和局部视图 5.2剖视图 5.2.1剖视图的概念 |
5.2.2剖视图的画法 5.2.3剖视图的种类 5.2.4剖切面的种类 5.3断面图 5.3.1基本概念 5.3.2断面图的种类 5.4局部放大图 5.5简化画法 5.6综合应用举例 5.7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6章标准件与常用件 6.1螺纹 6.1.1螺纹的形成 6.1.2螺纹的几何参数 6.1.3螺纹的规定画法 6.1.4螺纹的种类和标注 6.1.5普通螺纹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 6.2.1螺纹紧固件的标记 6.2.2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6.2.3螺纹紧固件的连接 6.3键、销连接 6.3.1键连接 6.3.2普通平键连接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3.3销连接 6.4齿轮 6.4.1圆柱齿轮 6.4.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公差 6.4.3圆锥齿轮 6.4.4蜗杆、蜗轮 6.5滚动轴承 6.5.1滚动轴承的结构和分类 6.5.2滚动轴承的代号 6.5.3滚动轴承的画法 6.5.4滚动轴承的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6弹簧 第7章零件图 7.1零件图的内容 7.2零件的视图选择 7.2.1主视图的选择原则和选择方法 7.2.2其他视图选择 7.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7.3.1合理选择尺寸基准 7.3.2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 7.3.3零件上常见结构的尺寸标注 7.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7.4.1表面粗糙度 7.4.2极限与配合 7.4.3形状和位置公差 7.4.4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的关系 7.5几种典型零件的分析 7.5.1轴套类零件 7.5.2盘盖类零件 7.5.3叉架类零件 7.5.4箱体类零件 7.6零件的工艺结构 7.6.1铸造工艺结构 7.6.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7.6.3过渡线 7.7读零件图 7.7.1读零件图的目的 7.7.2读零件图的步骤 第8章装配图 8.1装配图的内容 8.2装配图的画法 8.2.1装配图表达方案的确定 8.2.2装配图的规定画法 8.2.3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 8.3装配图上的尺寸注法和明细栏装配图上的尺寸注法与明细栏 8.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8.3.2零、部件序号的编排方法 8.3.3明细栏 8.4装配工艺结构 8.5绘制装配图的步骤 8.6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6.2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附录 参考文献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该教材配有辅助教材《机械制图习题集》。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作者 |
---|---|---|---|
《机械制图习题集》 |
9787302463740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孙洪全、曲良 |
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资料,结合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要求、新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完成了对该教材的编写。
该教材编写人员均为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的教师,孙洪全任第一主编。编写分工如下:孙洪全编写绪论、第3章的3.1~3.3节、第5章、第6章、第7章;曲良编写第1章;孙伟编写第4章;郑腾飞编写第2章;苏贺编写第3章的3.4~3.6节;张颖编写第8章的8.1~8.3节;孟德宇编写第8章的8.4~8.6节。
2017年6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 |
封面设计 |
责任校对 |
责任印制 |
---|---|---|---|
王剑乔 |
刘键 |
袁芳 |
刘海龙 |
机械制图软件的话,建议使用尧创机械CAD,操作习惯和autocad一样,还带有很多参数化图库、标准件、系列件、紧固件、弹簧等等,可以自动生成明细表什么的,我比较喜欢用序号顺序排序功能。机械制图资料的话...
首先,机械制图不是你想的那么难,多看多思考多问为什么多和人交流,自然就好了。基础部分的内容要学好,参透投影的原理,建立一套自己的制图思想,对别的图纸进行分析,为啥别人用的是这种视图,你可以改一下表达方...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原本很生疏的减速箱有了大体的了解,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使我了解到了工作原理和其内部的基本结构,也激发了我对其他结构的学习的兴趣,本次课程设计,用到的理论性知识主要出自:...
该教材共八个章节,包括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基础、基本几何体、组合体、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
该教材采用截止2017年6月的国家标准,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总结多年教学和改革经验编写,将画法几何、机械制图与最新的国家标准融为一体。突出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应用、绘图和读图的技能。
该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素质能力和技能的全面培养;
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兼顾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该教材严格贯彻中国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新标准;
该教材的内容既紧密结合专业需要,又结合生产实际,并做到文字精练、语言通俗易懂、制图实用、线条一致、符号统一。
孙洪全,1963年4月生,男,汉族,大连市人,学士学位,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
曲良,辽宁轻工职业学院教师。 2100433B
2017年机械制图形考3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机械制图 ”作业 3 (本部分作业覆盖教材第 4-5 章的内容,要求第 15 周以前完成)。 1. 已知一立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补画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10 分) 2 2.作 A 向斜视图(倾斜和转正)及 B 向局部视图。(10 分) 3 3.将物体的主视图取全剖视,补画左视图并取半剖视。 (20 分) ( 1) 4 (2) 5 4.将物体的主、俯视图改画成局部剖视图。 (10 分) 5.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的方法画全剖视图。 (10 分) 6.用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的方法,画全剖视图。 (10 分) 7 8 7.画出指定位置的移出断面图。 (20 分) (1) 9 ( 2 ) 8.补画左视图,在各视图上取适当的表达方法,将物体表达清楚,并标注尽寸(尺寸在图上 量取并取整)。(10 分) 10 11
2017年机械制图形考2
1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机械制图 ”作业 2 (本部分作业覆盖教材第 3章的内容,要求第 11周以前完成)。 1. 已知切割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 20分) (1) (2) (3) (4) 2.已知切割曲面立体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个投影。(不可见线画虚线)。( 20 分) (1) (2) 3.已知相贯体的两个投影,用近似画法求作第三个投影。(不可见线画虚线)。( 20分) (1) (2) 9 4.补全复杂组合体投影图上所缺的图线。( 20 分) (1) (2) (3) 5. 根据两投影求第三投影。( 20 分) (1) (2)
该教材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并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实用性和技能性,实现了知识内容与技能目标的相对统一和完善。
该教材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突出了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采用了2018年的《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并在教材中贯彻执行;
整体结构与内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着重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与该教材配套使用的习题集,内容较为充实,题型多、角度新、知识面涵盖广,且技能训练方面有一定的余量。
该教材立足于机械制图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反映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新要求。
该次修订,除保留第3版的特色外,根据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特点,结合机类、近机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将教材进行充实和重新组织,将全书划分为4篇。
针对学生“听课易、做题难”的常见现象,在内容阐述上突出重点,抓住难点,通过有代表性的例题,采用三维模型图与二维视图相对照,运用双色印刷,演绎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基本方法和绘图步骤。全书采用截至2016年颁布的《机械制图》《技术制图》国家标准。
该教材全部采用中国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并按课程内容需要分别编排在正文或附录中,以培养学生贯彻国家标准的意识和查阅国家标准的能力。
该教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图示空间几何元素和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思维和构思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绘图能力;培养学生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