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采用基于全局优化方法,建立锅炉机组运行排放软件传感器,用代替硬件分析仪表,对烟气排放水平进行低成本、无滞后的在线监测。研究成果将为锅炉排放软件传感器的自动生成提供理论基础和工具,为锅炉机组及烟气处理装置的优化运行和控制、最终降低烟气污染排放提供有效手段。
批准号 |
50276031 |
项目名称 |
基于全局优化的锅炉排放软件传感器建立方法 |
项目类别 |
面上项目 |
申请代码 |
E0606 |
项目负责人 |
吴占松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清华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3-01-01 至 2005-12-31 |
支持经费 |
25(万元) |
不需要另外要求因为一般的有机物在危废焚烧炉中,按规定的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已经完全烧掉了。难以降解的是的二恶英类污染物,标准中对这类污染物有明确的要求同时规定,含有多氯联氯类,难降解有机物的,烟气停留...
工具1.电钻(能夹10mm钻头的)(备2个)2.直径50mm的金属开孔钻头3.直径2mm的金属钻头(备2-3个)4.十字螺丝刀5.磁铁(用1米长的线栓住)6.金属挫一把7.尖嘴钳一把需要材料1.汽车密...
传感器的接线一向是客户采购过程咨询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很多客户都不知道传感器如何连线,其实各种传感器的接线方式基本都是一样的,压力传感器一般有两线制、三线制、四线制,有的还有五线制的。压力传感器两线制比...
锅炉火焰检测传感器性能测试方法探讨
采用自动分光仪产生一波长为300nm至5000nm一定强度的光源,再经过斩波器产生一定闪烁频率的校验用光源,对火焰检测传感器光谱响应特性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同类型火检光谱响应特性进行比对,检查被测火检光谱响应特性是否正确.该测试方法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软件解调方法
光纤微弱磁场传感器软件解调方法
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单跨转子和不同联轴节的多跨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响应分析,并根据实际约束条件,提出了旋转机械轴向与径向振动传感器的布置方法和策略;提出了基于相关熵与特征相似度的传感器冗余度计算方法,作为度量传感器信息间冗余性的指标;提出了一种根据噪声变化自适应调整窗长的方差估计算法,给出了对方差估计曲线突变段的寻找方式以及自适应窗长的选择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贴近度的加权权值的计算方法,并建立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模型。 针对传统的BP网络在应用时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等缺陷,提出了混合蛙跳算法(ISFLA)并融合BP网络形成ISFLA-BP网络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实验,与BP网络、SFLA-BP网络相比,该模型泛化能力好,鲁棒性较强,可以提高轴承早期故障模式识别的准确率。 基于遗传算法的马尔科夫特性,提出了将Markov链用于循环次数估计,并通过设定自适应交叉算子以及变群体规模的一种自适应进化算法用于车削过程状态监测的传感器布置策略。提高了模型的收敛特性。针对单工位多工步切削过程状态监测,基于多工位误差流理论构建了单工位多工步信息流模型,确定了故障/监测量信息传递系数用来表征不同测点传感器的监测能力。基于属性层次模型(AHM)构建了传感器,故障/检测量以及系统检测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了基于单工位状态监测的六步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 针对切削过程中工件表面形貌形成的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圆度综合质量监测方法。分析了刀尖在三个方向振动位移对于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圆度的影响,构建了二者与刀尖振动位移的理论模型。基于数据分层思想,提出了一种判别矩阵判别法用于工件质量识别,提高了目标特征的识别率。在硬车削全因子试验样本缺失的情况下,以ICA和SSA提取的多方向刀具振动信号融合特征作为输入,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推理的HMM-SVM工件表面质量二次识别方法,使其能有效满足试验样本缺失条件下的硬车削监测要求。 2100433B
随着对机电设备状态检测和质量测控要求的不断提高,传感器的优化布置和信息的有效利用已成为提高机电设备状态检测和质量测控精度的关键问题。本项目针对传感器优化布置、信息融合理论与方法在机电设备状态检测、质量测制中存在的局限性,以旋转机械和复杂制造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相结合,综合考虑传感器布置受限条件,结合各人工智能方法,通过信息的有效利用及复用,研究在机电设备状态检测和质量测控过程中高效、适应性广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实现多目标函数优化、降低检测成本和提高状态检测与质量监控的可靠性。建立多层次、多方法的信息融合模型以融合不同时空、不同种类的传感器信息,并将传感器优化布置理论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研究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完善传感器优化布置策略。本项目将能有效地提高设备状态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推动状态检测和质量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电网作为合理利用新能源的一种新兴组网模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本课题研究智能电网在不确定和耦合信息作用下的全局动态优化控制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建立起考虑系统不确定和耦合因素影响的包括分布式电源、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重要负荷的数学模型,对采集到的系统实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研究出先进的信息处理、控制优化策略(包括基于模糊双曲正切建模的潮流计算方法、广义模糊节点转换策略、以及近似动态规划方法等一系列关键理论和技术环节)。对分布式发电的连续调压装置、电力电子设备、并联电容器、电抗器和可调变压器分抽头等进行综合协调控制,从而实现智能电网的各节点电压偏差、系统网损、无功补偿设备投资、分接头和电容器(电抗器)投切次数以及电压合格率等指标的综合优化。本研究成果对于我国输配电(特别是新兴智能电网)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