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

钧窑,是在建窑和耀州窑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后世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而此件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外部品相完好、釉色浅而发蓝、器身部分呈现紫色、实属一件难得的三足直耳香炉。值得广大收藏家投资收藏。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基本信息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历史记载

清代道光年间《禹州志》记载:"州(即禹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之中有镇曰'神'。有土焉,可陶为磁。窑变是钧瓷的一大特色,清代蓝浦《景德镇陶录》赞美曰:"窑变之器有二、一为天工,一为人巧,其为天工者,火性幻化,天然而成┅┅其由人巧者,则工,故以|作幻色,物态直名之窑变。"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另一大特点,在古籍中同样有记载

明张应文撰《清秘藏》“均州窑,红若臙脂者为最,青若葱翠色、紫若墨色者次之。色纯而底有一二数目字号者佳,其杂色者无足取,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钧讹作均,相沿已久,胎质细,性坚其体略重。釉具五色,浑厚浓润,有兔丝文。红若胭脂朱砂者为最,青若葱翠紫若墨者次之。其釉分为两种:一曰细平釉、一曰橘皮釉。橘皮釉亦属后起者,故兼有紫斑者居多。无釉之处呈羊肝色或芝麻醤色,乃真物也。均称厚而匀、元瓷釉厚而垂、均之胎釉皆细、元瓷之胎釉皆粗、均之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混然一律、元瓷之釉浓处有时或起条文,浅处有时仍见水浪。钧窑之釉扪之甚平,而内现粗纹垂垂而直下者谓之泪痕,屈曲蟠折者谓之蚯蚓走泥印,是钧窑之特点也。”

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古瓷不重彩绘,所有之器皆纯色,市肆中人呼为一道釉。其实高贵之品,自以一道釉为古雅,青花亦较五彩隽逸。世风渐薄,彩瓷风行一世,不知古意既失,价值自低,唐宋人尚青,明清尚红,近日西商则重紫,均窑紫器一枚价值万金,安得起古人而正之哉?虽然彼亦有说以处之矣。宋时紫色如熟透之葡萄,浓丽无比,紫定,紫均,其器皆纯色,元瓷则于青釉中夹紫釉数片而已。古窑瓷器,釉汁滋润,均窑之釉如脂膏。”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挂红,价值连城,钧不挂红,一世受穷“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

钧窑《镂空斗笠碗》刘志钧作品

:"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市场行情

钧窑瓷器由于在宋代是皇宫的专用瓷,数量和造型受到宫廷的严格控制,而钧窑的浑然天成的艺术价

钧窑

值也是人们所青睐的,所以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厚爱,价格呈现了稳中有升的趋势。近些年来,钧窑拍卖价格最高的是2001年美国Mr..Falk收藏拍卖专场,一件宋代钧窑天蓝釉紫斑大碗以100万美金成交.。另外,由于钧窑瓷器的传世品较少,真品在明代以后就非常难得,因此一批艺术价值较高的仿钧窑瓷也被市场看好,如清代唐英所仿炉钧釉花口笔洗市场价格在100万左右。据专家分析,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美金、股票和房地产都进入了不稳定期,欧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而在瓷器方面,一些欧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从明清瓷器转向了老窑瓷器,而钧窑瓷也正是许多收藏家追逐的重点。因此,钧窑瓷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史料评价

钧窑瓷极其珍贵,这在民间有众多的说法,比如“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等等。对于钧瓷的商业价值,当地民谚说:“进入西南山,七里长街现,七十七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

在钧窑寂园叟的《咏陶诗·均盆歌》中,对均(亦作钧)瓷作了比较全面的评价:“柴窑不可见,存者惟禹钧,均也汝也皆宋器,蚯蚓走泥迹已陈,欹斜屈曲若隐现,以此辨其赝与真。宋后莫能仿制者,造化巧妙何其神。汝窑糊以玛瑙釉,末若均紫弥可珍。均窑较多汝较少,宋均声价高无论。均釉有青亦有紫,紫者丽色辉千春。青者俗谓之月白,亦自雅靓而温纯。元瓷青者偶类紫,均紫竟体腻且匀,底间稍垩芝麻酱,单数双数号码新,或以单双判青紫,无乃齐之东野人。花盆有座状如碗,一枚动值千饼银。我得一盆大于斗,容颜娇美盼日频。仿紫最精世所罕,传之子孙非长贫,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紫者不贵有者贵。世事翻转犹飚轮。蚓泥变幻哪能揣,泪痕流下方津津,蚓走泪流不一态,一燥一润名有因。泪痕奇绝傲泥蚓,要以莹泽胜枯皴。底窃有五码则四,六角凹形浅浅唇。深藏宝刹七百载,何必瓦玺夸汉秦。一朝流传属村叟,使武件尔老病身。小松丛菊颇在眼,慎勿牢落增悲辛。

钧窑兴起

钧窑的兴起是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密切相关。花釉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排列规整,有的随意点画。由于大多装饰在深色釉上,浅色的彩斑更显得清新典雅。这类花釉器的器型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罐类又多双系,一般造型丰满,配以大块彩斑,气势庄重大方,具有典型的唐代风韵。

唐代花釉瓷器的出现,为钧瓷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经过晚唐和五代十国的发展,陶瓷工艺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特别是到了北宋,随着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农业技术的不断改进,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尤其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国家的统一与生产的发展,使钧瓷手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官窑兴起,民窑林立,各地窑口,竞相争辉,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钧窑皆在河南境内,其中钧瓷以窑变美妙的艺术,不仅受到民间的青睐,更受官廷的偏爱,并把钧窑垄断为官窑,到了北宋晚期,特意在钧瓷的故乡--禹州城北门里的钧台附近设窑,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品。由于宫廷以豪华奢侈为尚,选料严格,不计成本,工艺要求更高,由生产原系为民间烧制的碗、盘日用生活器皿,也主要改烧各式花盆和盆奁儿,以及尊、瓶、炉之类的艺术陈设品。所烧钧瓷禁止在民间流传,当开窑都由官府派职官把关监选,合格者当选,其余一律砸碎就地深埋。从此大家只好望窑生叹,然钧瓷的声望更高。造型端庄,技艺娴熟。窑变美妙,琳琅满目。变化之多,难以胜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千钧万变,意境无穷。尤以红、紫为基础,熔融交辉,形如流云,灿如晚霞,变幻莫测,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在争芳斗艳的花园里独树一帜。根据对钧台窑的考古钻探与发掘获得的资料证明,钧瓷的兴盛之日,大约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即1101~1125年),亦即钧瓷的黄金时代。2100433B

查看详情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香炉

  • H620Xφ350/PG-D022 灯饰类
  • 13%
  • 佛山市南海盘古雕塑艺术工艺厂河南销售
  • 2022-12-08
查看价格

香炉透光灯

  • H500Xφ420/PG-D020 灯饰类
  • 13%
  • 佛山市南海盘古雕塑艺术工艺厂河南销售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宝石蓝釉

  • 规格(mm):300×400mm
  • 13%
  • 靖远新发陶瓷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天蓝鼠尾草

  • 冠幅W/P(cm):20;包装方式:盆栽;包装类型:15盆;品种:鼠尾草;苗高(cm):30
  • 精文
  • 13%
  • 上海精文绿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天蓝鼠尾草

  • 冠幅W/P(cm):20;包装方式:盆栽;包装类型:15盆;品种:鼠尾草;苗高(cm):30
  • 精文
  • 13%
  • 上海精文绿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加热

  • 高×宽×长[4×4×4](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加热

  • 高×宽×长[4×4×4](m)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加热

  • 高×宽×长 4×4×4m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加热

  • 高×宽×长[4×4×4](m)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加热

  • 高×宽×长 4×4×4m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香炉

  • 1、金属铜(成品) 2、满足招标条件、图纸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 3、规格250直径350H
  • 1个
  • 3
  • 三家厂家,产品需达到五星级酒店要求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7-11
查看价格

香炉

  • 详见图纸
  • 1套
  • 3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7-13
查看价格

香炉

  • 详附件
  • 1个
  • 1
  • 攀枝花地区价格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03-24
查看价格

香炉

  • 详见图纸
  • 2个
  • 1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7-09-29
查看价格

兰猪

  • 兰猪:长势茂密,36株/㎡
  • 40668.48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0-11-06
查看价格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特点

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蚯蚓走泥纹是其特征之一。用气泡串起一条条呈立体状的蚯蚓奔爬,蛙卵纹,鱼卵纹包裹正欲孵化而出的鱼籽,等等。北宋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钧,即重量,北宋早期官窑钧瓷分量沉重。中华瓷文化的传统风格就是外表朴实而内秀其中。所谓“华夷光暗滋”的含蓄内敛,道出了宋瓷的本质特点。五代柴窑瓷器发色的鲜美以及色调的神奇变化,是中国瓷艺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牌。在柴窑瓷的光辉照耀下,宋,元瓷艺向着风格不同,但技艺精深非凡的道路上发展。掀开了中国瓷艺史上最为辉煌的篇章。原创一直贯穿始终,原创是瓷艺生命的灵魂。一个“隐”一个“显”,道出了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内在本质。从石器时代东方人便对玉石内蕴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拓展了东方人领悟自然奥秘宽度与厚度。可是直到今天,西方人仍然认为只有闪闪发光的东西才有价值。对自然环境的细微观察,并在瓷器上把它们表现出来,是钧瓷的核心技术所在。这种表现艺术的高度让人惊叹,并一直是贯穿北宋和南宋宫廷制瓷的主流技术。瓷器纹理从北宋的“隐”到南宋的“显”,以至官窑,哥窑纹理的表面形式对元代瓷艺产生了直接影响。艺术地位

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

钧窑玫瑰紫鼓钉洗

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传统钧瓷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唐人祥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查看详情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钧窑天蓝釉三足直耳香炉文献

琉璃瓦用天蓝色釉的研制 琉璃瓦用天蓝色釉的研制

琉璃瓦用天蓝色釉的研制

格式:pdf

大小:20KB

页数: 2页

以废玻璃为原料,以氧化铜为着色剂,通过调整釉料组成研制成功适合琉璃瓦装饰用的漂亮的天蓝色釉,该釉表面光亮、色调独特,是使用色料无法获得的。

全面推进面山绿化,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全面推进面山绿化,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全面推进面山绿化,实现天蓝地绿水净

格式:pdf

大小:20KB

页数: 2页

初春的高原乍暖还寒,全无“隔河看柳”的景致。沿着213国道向合作市一路前行,远处山上白雪皑皑,天空在黄白相间的山体映衬下愈显蔚蓝,道路两侧的松柏错落有致,给荒凉的高原添了一抹绿,这便是甘肃省合作市绿色长廊工程。一路走来,都是这样的绿,这样的绿漫山遍野。

东方寻宝全国海选征集,宋钧窑天蓝釉钵、钧窑天蓝釉钵式碗

钧窑定名较晚,而这种瓷器早在唐代就已出现。在唐代鲁山段店窑及郏县黄道窑就已出现带有窑变斑彩的作品,到北宋烧出天青色釉米色调带有自然窑红、紫等多种色泽的变彩青瓷后愈加精彩而被宫廷认可,作为贡瓷走入宫殿,此时钧瓷达到其顶峰;以河南禹州为中心,扩展河北、山西等地,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窑系“钧窑瓷系”。一般器物釉质肥厚,常常在釉面下出现不规则地流线,俗称蚯蚓走泥纹,有的滞留着气泡造成的凹痕,俗称桔皮棕眼。

钧瓷造型讲究,多仿上古青铜古器造型,凝重细致,产品以浓淡不一的蓝色乳浊釉为主,并能烧出色彩斑斓、变化万千的窑变釉,可谓“进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窑器之所以名贵,主要在于它难以预计的窑变,即便是同样的配方色釉的厚薄,入窑的位置、温度的高低,都可以决定烧成后的釉色。最著名的有采砂红、鸡血红、丁香紫等,这种神奇的窑变,红里有紫、紫中有蓝、蓝里泛青、青中透红,五彩渗透、相映生辉。

人们还特别地将它们与美玉、黄金相媲美。所谓“钧和玉比,钧比玉美,黄金有价钧无价。”名贵的颜色历来都成为皇室享用的御用品和宫廷贵族争购的玩物。作品主要作为陈设瓷,如花盆、渣斗、钵等生活用器,它们造型端庄、大方、稳重、古朴,从现代的诸多传世作品中可窥一斑。

古钧窑天蓝釉紫斑钵,器型制作规整古朴、典雅、大方,釉为天蓝色,釉面窑变之紫斑,犹如蓝天中坠落着一块燃烧着的陨石,陨石之色冲满了动感,颜色是红里有紫,紫中有蓝,精美婉丽,釉面开片自然、桔皮棕眼明显。胎色红褐色,器物施釉不及底,底足露胎骨。此钵品相完美,是一件古代钧瓷之佳品,数百年来能保存至今更是珍贵,值得收藏;东方寻宝海选征集报名[132,974,752,66]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玉、和田玉、籽料、翡翠等;名家字画:历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如紫檀和海南黄花梨等家具。 历代瓷器、各朝名家字画、翡翠玉器、竹木雕刻、当代艺术品等 精品陶瓷:历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历代瓷器、高古瓷、宋代瓷器、元明清瓷器等;杂项古玩:竹木雕刻、文房用品、田黄寿山石、鸡血石、紫砂、金银铜器、印章、钱币邮票等。

查看详情

宋代钧窑天蓝釉碗——雅堂无钧,不可夸富。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北宋初年的禹县(今河南禹州市)城北门里的钧台。钧窑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艳丽鲜亮的釉色,变幻神奇的窑变,绚丽斑斓的色彩组合,在众多的瓷系中,独树一帜,为世人所青睐和称颂。 钧窑有官、民钧之分。官钧:胎质虽不精细,甚至胎色泛灰,深色者几乎呈褐色,但胎骨坚硬。釉色为多次。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北宋初年的禹县(今河南禹州市)城北门里的钧台。钧窑器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艳丽鲜亮的釉色,变幻神奇的窑变,绚丽斑斓的色彩组合,在众多的瓷系中,独树一帜,为世人所青睐和称颂。

宋代钧窑天蓝釉碗

钧窑有官、民钧之分。官钧:胎质虽不精细,甚至胎色泛灰,深色者几乎呈褐色,但胎骨坚硬。釉色为多次施釉,因此釉层肥厚,然釉层平静腻润,并时有流淌现象。官钧的釉面常有扭曲纹理,似蚯蚓走泥纹(器心底较粗拙明显,器壁则隐约而不易发现),此为官钧的显著特征,而民钧绝无这种现象。官钧除烧造少量的碗、盘等宫廷日用生活器皿外,大多烧造御用瓷,器型规整严谨,比例协调合理,重心或多或少有下坠感。总的来说,官钧显得古朴典雅,规整大气,釉层肥厚而平静,窑变丰富而协调,犹若贵妇人般的雍容华贵。

宋代钧窑天蓝釉碗

民钧:器型随意,大多不够严谨,胎质粗松,声音多数发糠,釉色较官钧薄,底足露胎较多;虽色彩艳丽,却少了一些红、紫的成分,尤其是窑变的色调反差较大,似村姑般娇嫣,而总让人感觉有点“俗气”。

此钧碗天蓝釉,口径18.5厘米,底足5.5厘米,高6.8厘米。圆口内敛,外壁上丰下削,瘦底,小圈足。天蓝色乳浊釉十分肥润,并参差几抹丝状紫褐条纹;口沿一周呈淡茶褐色,顺其碗沿逐渐渗透为茶黄色,与天蓝釉接壤而天衣无缝(茶色中密布细小的棕眼)。这茶色以及参差的紫褐丝状纹与天蓝色互相映衬,犹如雨后的彩虹一样绚丽灿烂。

宋代钧窑天蓝釉碗

碗内壁天蓝釉清新悦目,玫瑰紫窑变斑滋润凝厚,恰似深秋时节湛蓝的天空中飘落的一片红玫瑰花瓣。

此碗釉层肥腻而平静,色彩艳丽而协调,器型纯朴而规整,釉面口薄而底厚,接近碗底处

留有湛蓝的屯釉。放大镜之下器壁的蚯蚓纹显而易见,恰如脂粉渗汗而滞曲流淌,又似褶皱的猪皮纹,扭曲而不规则。此碗器壁在放大镜下,气泡窑变多为紫罗兰色,密布叠见而弥漫全器釉面。这是前人所述的“紫汗漫”,布全器釉面者真,成片段者为仿,这是鉴定宋钧窑的主要依据。

钧窑

近年来,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迅速提升,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艺术品第一大市场。关于艺术品的收藏与投资也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的热点话题。将家庭资产中10%-15%的资金投入到艺术品市场作为中长线投资,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未来,中国中产阶层以上人家的资产配置中,艺术品的比重将迅速增加。

香港牛津文物鉴定中心董事总经理毕佳祺现场取样 (图)

热释光文物鉴定技术是一门高科技技术,已经广泛为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著名拍卖公司所接受,在欧美更可以作为法院认可的断代证据。比如国际著名的英国大英博物馆,其馆藏中国古陶瓷100%要求经过科学检测;2003年美国佳士得拍卖行春季拍卖有的陶瓷器都附有科学检测的证书;香港佳士得、苏富比、香港邦翰斯三大拍卖行已提供科学检测证书作为接受拍品委托的必要条件。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

Oxford Authentication Ltd英国牛津陶瓷鉴定中心

联系广州古董经纪人:彭总17688840299

查看详情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拍卖霁蓝釉香炉鉴赏

2018年新加坡伯明翰拍卖霁蓝釉香炉鉴赏

霁蓝釉的来历:

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霁蓝釉香炉特征:

发一个最近征集到的清早期民窑霁蓝釉香炉。口径约23.2cm,高约11.8cm、底径10.9cm。简单分析一下断代和窑口如下:

此香炉是一个流传市面多年,第一眼看上去一眼老、非常开门。 其次,这个器形一眼看去周正规整,釉色纯正,施釉均匀,炉口沿微圆,俗称灯芯口,特征比较明显。再看底足,清带香炉器一般足底不施釉,露胎,胎质致密,有明显的旋削痕。修足规整,干净利落,圈足足背呈微弧形,可见做工比较精细,虽为民窑,也反映了清早期时期制作严谨的风格。基本可断定为景德镇窑口产品。

最后,再看看釉色的厚薄。一般来说,雍正时期的瓷器,施釉厚薄适中,器形弯曲处没有明显积釉,底足没有流釉现象。若施釉过厚,过于肥腻,则有可能是乾隆时期的风格,施釉过薄,则可能是晚明或清早期风格。香炉腹部外鼓,形状偏于矮墩圆扁,这亦是早期器的主要特点。香炉表面有一层岁月侵蚀的包浆,使用痕迹明显,具备真品特征,尤为可贵的是霁蓝釉,这种釉色比较稀见,因此,更显珍贵,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值得收藏!

1.加强真品、赝品鉴定知识传播,提醒广大藏家理性收藏,尽可能远离赝品、多藏真品!

2.反对对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垄断,反对抹黑民藏,努力推动民藏健康发展!

3.加强文物保护正能量传播,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留住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