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2017年7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乔建平研究员团队承担的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项目,通过科技部组织的验收。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经过四年的探索和努力,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和社会效益。验收组全体专家一致给出成果优秀的评价。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研究项目2013年启动,2017年正式结题。《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系统总结了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原理和分类、监测预警结构、空间预警和时间预警类型和方法、监测预警技术手段,形成了较完整的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引进日方的滑坡监测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精度高、成本低廉、安装简易、信号可靠的多点式三级串联可全域覆盖的地表测斜仪网络系统,成为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仪器设备中的首创;通过现场试验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临界条件及其破坏过程,建立了滑坡和泥石流不同物源体破坏启动的预警模型和临界雨量标准,形成早期预警研究模式;针对缺资料山区降雨资料缺乏的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区的降雨条件、水文特征及下垫面条件,根据产汇流原理,提出了资料缺失地区计算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的方法。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还在成都市龙门山区地震扰动区建设了8处滑坡泥石流现场实时监测预警示范点,已提供成都市相关部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使用。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项目合作期间,中-日双方扩大了学术交流合作的范围,与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土木研究所、日本中央开发株式会社,台湾国立交通大学、中央研究院、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成功大学、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斯里兰卡Inst.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印度尼西亚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andung,泰国Kasetsart University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化了合作交流,推动了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在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方面研究合作,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增强了我国科研技术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和知名度。
《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预警与示范研究》项目验收会专家一致建议,应该采用多渠道的方式将该研究成果延续下去,通过实践检验获取更多、更可靠的监测预警效果。 2100433B
山体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原因。在未来的时间还会产生如下情况的自然灾害的。产生这种灾害的原因是人类的人为行为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严重性已经达到改变地质结构的大起大落。使土地产生了质的改变。水土流失。土层...
两个地质灾害诱因都是暴雨造成的。泥石流是暴雨或淫雨使沙土石达到水饱和并达到液化状态,在重力的作用下,液化的泥沙石向低洼处流动,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危害。造成泥石流的地层一般是第四纪残坡积地层。山体滑坡是...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很重要,这是防灾和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如对云南省...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23—2004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程 为了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安定和国民 经济建设,制定本规程。 1 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本规范规定了崩塌、 滑坡 (含崩滑危岩体, 统称崩滑体, 下同 )变形和泥石流活动的监 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点网布设、监测资料整理等技术要求,以及变形破坏或活动预报 等。 1.2 本规范适用于已经发生过且可能继续或再次发生崩滑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监测, 以及有可能发生崩滑的自然的或人工的斜坡变形破坏和泥石流活动的沟槽 (或斜坡 )的监 测。 2 引用标准 ZBD l4001—89 《工程地质编图规范》 (1∶50万~1∶100万 ) ZBD 14002—89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10万~1∶20万) ZBDl4003—89 《
滑坡泥石流预防措施
预防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安全 技术措施 地面防治水是在地面修筑一些防排水工程,防止降雨汇 集的水和地表水涌入工业广场或通过渗漏区进入井下的重 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煤矿安全规程》及非煤矿有关规程对地面防治水的工 作都作了具体的规定,要求矿井必须查清矿区及其附近的地 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和有关水利工程的 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制定防、堵、疏、截、排相结 合的防治措施。 井口和工业场地内主要建筑物的标高,必须高出当地历 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区还必须避开泥石流。滑坡等地段。低 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的井口及建筑物,必须修筑堤坝、沟 渠,疏通水路或采取其它排水的有效措施。 1 、严禁本矿或小煤矿开采煤层露头的防水隔离煤柱; 2 、容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沟渠, 排泄积水。 修筑沟渠时。 应避开露头、裂缝和透水岩层。特别低洼地点不能修筑沟渠 排水
本书选取“5·12”汶川大地震震区的都江堰市白沙河流域作为研究示范区,建立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对区域空间的滑坡泥石流进行危险区划分,研发空间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系统软件。将典型泥石流沟道物源按4类启动模式进行划分,分别建立降雨条件下4类活动模式的灾害预警模型和临界雨量值。介绍典型泥石流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仪器设备类型和安装范围,以及数据传输等基本情况和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平台的工作原理及数据处理结构。最后对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预警模型、临界雨量、预警标准、监测系统运行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验证,评价目前示范区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的发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目 录
第0章绪论 1
0.1研究目标 2
0.2研究内容 2
0.3研究方法 3
0.4研究成果 5
参考文献 6
第1章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的原理和方法 7
1.1预警的基本原理和定义 7
1.1.1预警分类 8
1.1.2预警原则与重点 10
1.2预警系统结构 11
1.2.1预警系统结构形式 11
1.2.2滑坡泥石流空间预警系统 12
1.2.3滑坡泥石流时间预警系统 14
1.3空间预警系统 16
1.3.1空间预警方法 18
1.3.2空间预警的空间与时间尺度 20
1.3.3空间预警等级标准 22
1.4时间预警系统 23
1.4.1成功预报滑坡时间的案例分析 24
1.4.2成功预报泥石流时间的案例分析 30
1.4.3时间预警方法 31
1.4.4时间预警的雨量标准 45
1.4.5时间预警的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47
1.5预警检验和分析 56
1.5.1预警方法检验 56
1.5.2顸警技术检验 57
1.5.3预警级别检验 58
参考文献 58
第2章示范区白沙河流域地质环境及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 61
2.1白沙河流域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61
2.1.1地形地貌 61
2.1.2气象与水文 64
2.2白沙河流域地层岩性 67
2.3白沙河流域构造与地震 70
2.3.1汶川地震 70
2.3.2地表破裂分布 71
2.4滑坡、泥石流概况及影响因素 72
2.4.1滑坡、泥石流的基本特征 72
2.4.2滑坡、泥石流影响因素 77
2.5滑坡、泥石流发育特征 79
2.5.1滑坡发育特征 80
2.5.2泥石流发育特征 84
2.6滑坡、泥石流分类 86
2.6.1滑坡、泥石流分类方法 86
2.6.2泥石流物源分类方法 87
2.7滑坡、泥石流分布规律 89
2.7.1不同形态滑坡分布规律 89
2.7.2泥石流物源分布规律 95
参考文献 102
第3章白沙河流域滑坡、泥石流空间预警的危险度区划及临界雨量研究105
3.1滑坡、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方法 105
3.1.1滑坡危险度区划方法 105
3.1.2泥石流危险度区划方法 110
3.2白沙河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及临界雨量 113
3.2.1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系统 113
3.2.2基于统计模型的滑坡危险性评价 114
3.2.3危险度区划结果检验 127
3.2.4基于确定性模型的滑坡临界雨量 128
3.3白沙河流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临界雨量 134
3.3.1临界雨量确定方法 135
3.3.2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 135
3.3.3危险度评价模型 135
3.3.4泥石流基础数据 136
3.3.5泥石流危险度及预警标准 137
参考文献 141
第4章白沙河流域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空间预警系统 143
4.1系统设计目标 143
4.2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空间预警 143
4.3降雨诱发滑坡、泥石流概率分析方法 144
4.3.1滑坡泥石流有效降雨量统计模型 144
4.3.2降雨条件下诱发滑坡泥石流的概率 144
4.3.3不同危险度区概率分析 151
4.4预警模型 153
4.4.1雨量插值 153
4.4.2基于概率的区域降雨预警 154
4.5预警流程 155
4.6软件开发平台 156
4.7系统框架与应用平台 156
4.8用户界面 157
4.9预警示例 157
4.9.1操作流程 158
4.9.2结果分析 162
参考文献 164
第5章白沙河流域典型降雨型滑坡、泥石流特征 165
5.1干沟泥石流特征 165
5.1.1泥石流基本特征 165
5.1.2物源特征 170
5.1.3水源特征 172
5.1.4泥石流发育规律 173
5.1.5灾害危害程度及趋势 174
5.1.6干沟泥石流与降雨相关性分析 179
5.2银洞子沟泥石流特征 184
5.2.1泥石流基本特往 184
5.2.2物源特征 186
5.2.3水源特征 188
5.2.4银洞子沟滑坡 188
5.2.5泥石流发育规律 190
5.2.6灾害危害程度及趋势 190
5.2.7银洞子沟泥石流与降雨 195
5.3锅圈岩沟泥石流特征 201
5.3.1泥石流基本特征 201
5.3.2物源特征 207
5.3.3水源特征 209
5.3.4锅圈岩滑坡 211
5.3.5泥石流发育规律 216
5.3.6灾害危害程度及趋势 218
5.4结论 218
参考文献 218
第6章滑坡破坏降雨临界值及预警模型 220
6.1研究现状 220
6.1.1统计模型 220
6.1.2数值模型 221
6.1.3模型试验 222
6.1.4研究存在的问题 222
6.1.5降雨临界值 223
6.2降雨型滑坡滞后性机理 223
6.2.1粒径对土持水性能的影响 223
6.2.2孔隙结构特征对土一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233
6.3塔子坪滑坡降雨破坏临界值 243
6.3.1塔子坪滑坡概况 243
6.3.2野外人工降雨试验 246
6.3.3试验结果 254
6.3.4预警模型及检验 256
6.4银洞子沟滑坡降雨破坏临界值 258
6.4.1银洞子沟滑坡概况 258
6.4.2模型试验 262
6.4.3基于仿真模型试验滑坡降雨临界值 267
6.4.4破坏模式总结 280
6.4.5仿真滑坡预警临界雨量模型 281
6.4.6仿真滑坡模型的预警等级指标 282
6.5墓于降雨入渗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 284
6.5.1降雨入渗的试验研究 284
6.5.2堆积层降雨滑坡的稳定性分析 293
6.6基于稳定系数计算的预警体系 301
6.6.1仿真模型的稳定性计算 301
6.6.2基于稳定性参数的预警指标 303
6.6.3银洞子沟滑坡预警标准 303
参考文献 304
第7章溃坝泥石流启动降雨临界值及预警模型 307
7.1简介 307
7.2银洞子沟小流域泥石流概况 310
7.2.1研究区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310
7.2.2泥石流发生历史 311
7.2.3物源基本特征及分布 314
7.2.4银洞子沟泥石流威胁对象 316
7.3银洞子沟泥石流预警方法 317
7.3.1预警目标 317
7.3.2预警指标确定依据 317
7.3.3预警方法 318
7.4模型试验设计 319
7.4.1堰塞坝堆积形态分析 319
7.4.2模型试验相似准则 325
7.4.3试验方案 328
7.4.4试验步骤 330
7.5模型试验过程 330
7.5.1室内土工试验 331
7.5.2物理模型试验 334
7.5.3试验现象 339
7.5.4坝体破坏的影响因素 343
7.6试验结果分析 351
7.6.1渍坝试验统计结果 351
7.6.2历史雨量分析 352
7.6.3模型试验阈值确定 353
7.6.4银洞子沟堰塞坝渍决泥石流预警标准 354
参考文献 355
第8章泥石流坡面物源启动降雨临界值及预警模型 357
8.1研究动态及目标 357
8.2银洞子沟泥石流坡面物源基本特征及分布 361
8.2.1银洞子泥石流沟物源条件 361
8.2.2泥石流堆积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362
8.2.3物理性质指标 364
8.2.4崩塌滑坡九个典型灾害点分区详情 365
8.3泥石流坡面物源启动人工降雨试验研究 369
8.3.1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原理 369
8.3.2模型试验设计 374
8.3.3泥石流坡面物源启动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84
8.3.4试验结果分析 413
8.4基于模拟试验的泥石流坡面物源破坏规律研究 420
8.4.1坡面物源启动的时空规律与统计模型 420
8.4.2银洞子沟坡面物源失稳预警标准 427
参考文献 428
第9章沟道泥石流启动降雨临界值及预警模型 429
9.1泥石流降雨临界值的研究现状 429
9.2锅圈岩泥石流沟特点 431
9.3沟道泥石流启动的降雨临界值研究 432
9.3.1前期影响雨量的计算 433
9.3.2基于泥石流启动机理的雨量阈值计算 433
9.3.3锅圈岩沟泥石流雨量阈值计算 435
9.4实时预警模型 436
参考文献 437
第10章降雨型滑坡、泥石流实时监测系统及监测数据分析 439
10.1监测系统及设计 439
10.1.1监测意义 439
10.1.2监测目标及对象 440
10.1.3监测内容 440
10.1.4监测方案设计 440
10.1.5地表传感器 447
10.1.6无人机遥感 454
10.1.7服务器 456
10.1.8监测系统安装与测试 459
10.2监测数据分析 460
10.2.1数据预处理 461
10.2.2银洞子沟泥石流 465
10.2.3干沟混石流 480
10.2.4锅圈岩沟泥石流 490
10.3监测结论与建议 499
10.3.1仪器设备评价 499
10.3.2监测结论 500
10.3.3减灾建议 503
参考文献 503
第11章滑坡泥石流监测信息系统 505
11.1系统设计 505
11.1.1用户 505
11.1.2系统结构 505
11.1.3数据库设计 506
11.1.4功能设计 508
11.1.5终端用户平台 508
11.1.6界面设计 508
11.2系统开发平台 509
11.3客户端界面 509
11.3.1网页客户端 509
11.3.2移动客户端界面 523
11.4系统查询应用实例 528
参考文献 530
第12章成果检验与分析 531
12.1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531
12.1.1预警模型及临界值 531
12.1.2实时监测结果 532
12.1.3预警标准 533
12.2成果检验 535
12.2.1检验方法 535
12.2.2检验分析 548
12.3检验结论 549
参考文献 551 2100433B
降雨诱发滑坡不仅与降雨量有关,还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及雨型等有关。以往研究由于缺乏降雨-地下水-滑坡变形的实时同步监测数据的支持,大多限于降雨诱发滑坡的宏观表现规律分析及雨水入渗对岩土体抗剪强度影响和动水压力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本项研究将开展滑坡区降雨量、坡体地下水位和滑坡变形破坏的现场同步实时监测,获取滑坡变形破坏与坡体地下水位及降雨过程关系的实时定量数据系列。强调可靠基础数据资料的获得是本项研究的基本特色,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探讨不同降雨过程的雨水入渗规律,揭示不同降雨过程引起坡体地下水位变化的方式;研究地下水的渗流方式及地下水位变化与滑坡稳定性的关系,揭示地下水位变化与滑坡变形破坏过程的关系;结合边坡岩土体结构与水文地质环境分析,研究截、排水工程对控制坡体地下水位上升的作用,提出边坡地下水位控制的有效技术方法。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