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建筑节能理论概述 1995年以来,国家对建筑节能工作加大了实施力度,建设部出台了新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建筑节能施工技术...
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章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中“建筑节能”有关规定和解释 http://www.gov.cn/flfg/2007-10/28/content_788493.htm
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
建筑节能的多角度评价理论与实例分析
从能量、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筑节能的能量评价法、经济评价法和系统评价法,引出与三种评价法相对应的建筑物能量集成度η新概念、节能体系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模型以及多指标塔式评价体系模型,并给出实例加以验证,为建筑节能的评价给出可供参考的具体方法。
建筑节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文章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出发,概述了后工业时代广义建筑节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从建筑节能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介绍项目评价常用的方法,简介建筑节能评价实现的途径。
实施建筑节能不仅需要理论与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建筑节能科研与技术人才的支撑。本书是在融会建筑节能所涉及的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材料、气象、环境工程以及社会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所形成的一部完整讲述建筑节能原理与技术体系的教材,对于建筑节能人才培养和推动建筑节能理论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2006年入选普通高等教育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内涵。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耦合交错,故建筑节能工程实践离不开理论(软件)的正确指导;而理论的任何瑕疵可能误导建筑节能工作方向,使建筑节能实践产生困惑。本书从宏观、中观、细观层次介绍了对建筑能耗的感性认识,归纳了对建筑能耗的理性认识,回顾了建筑能耗理论的发展演进过程,分析了在现有理论指导下的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性问题。以此为基础,作者首次阐释了建筑能耗基因概念的内涵,构建了建筑能耗基因理论,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预测方法,并从各种角度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广泛的验证。本书创造性地把微观到宏观的基因分析方法和节能基因图谱重要理念引入建筑节能领域,对于拓展学术研究思路、揭开理论(软件)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神秘感、拨开建筑节能的重重迷雾,意义重大。全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主要矛盾论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指导科学研究,针对当前建筑节能领域内若干争议性强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难题阐述作者的观点与看法,对业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建筑设计、能源等专业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也可作为建筑节能关注者的参考书。
【学员问题】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解答】建筑节能技术措施
一、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
采用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通风、遮阳、自然采光等建筑围护结构优化集成节能技术。例如,双层幕墙技术是中间带有可调遮阳板、且可通风的方式,夏季可有效遮阳和通风排热,冬季又可使太阳光透过,减少采暖负荷。
二、能源系统节能控制技术
采暖空调系统的控制技术是对既有热网系统和楼宇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实现优化运行节能控制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VWV(变水量)、VAV(变风量)和VRV(变容量),其关键技术是基于供热、空调系统中“冷(热)源-输配系统-末端设备”各环节物理特性的控制。
三、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是利用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主要有空气源热泵技术和水(地)源热泵技术。可向建筑物供暖、供冷,有效降低建筑物供暖和供冷能耗,同时降低区域环境污染。
四、采暖末端装置可调技术
主要包括末端热量可调及热量计量装置,连接每组暖气片的恒温阀,相应的热网控制调节技术以及变频泵的应用等。可实现30%-50%的节能效果,同时避免采暖末端的冷热不均问题。
五、新风处理及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技术
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约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
六、独立除湿空调节电技术
中央空调消耗的能量中,40%-50%用来除湿。冷冻水供水温度提高1℃,效率可提高3%左右。采用除湿独立方式,同时结合空调余热回收,中央空调电耗可降低30%以上。我国已开发成功溶液式独立除湿空调方式的关键技术,以低温热源为动力高效除湿。
七、各种辐射型采暖空调末端装置节能技术
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免吹风感,同时可使用高温冷源和低温热源,大大提高热泵的效率。在有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位可再生冷热源时,这种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这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
八、建筑热电冷联产技术
在热电联产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形成热电冷联产系统。制冷设备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所用热量由热电联产系统供热量提供。与直接使用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直燃机制冷、发电厂供电相比,上述方式可降低一次能源消耗量10%-30%,同时还减少了输电过程的线路损耗。
九、相变贮能技术
相变贮能技术具有贮能密度高、相变温度接近于一恒定温度等优点,可提供很高的蓄热、蓄冷容量,并且系统容易控制,可有效解决能量供给与需求时间上的不匹配问题。例如,在采暖空调系统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是实现电网的“削峰填谷”的重要途径;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应用相变贮能技术,可以降低房间空调负荷。
十、太阳能一体化建筑
太阳能一体化建筑是太阳能利用的发展趋势。利用太阳能为建筑物提供生活热水、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同时可以结合光伏电池技术为建筑物供电。
十一、建筑能耗评估方法
以整座建筑物的每家每户建筑能耗为出发点来评价建筑物的热性能。在综合考虑气候条件、各种传热方式、建筑物的朝向、墙体材料的性能、门窗性能、建筑物的热惰性、各相邻房间耦合传热、新风要求、用户的作息情况以及采暖空调等各种建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建筑物的能耗需求进行评估。为房地产商和用户在开发、购买和使用节能建筑和建筑设备时提供节能信息服务。
十二、采用节能产品
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能效标准要求的高效节能空调、冰箱、照明器具、风机、水泵等,降低建筑物能耗。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