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国家环保总局1998年度科技发展计划中,列入了《矿区生态环境重建技术实验研究》。该项目旨在通过点上试验观测与面上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南方有色金属露天矿区生态重建技术现状进行系统总结;针对主要问题,选取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研究;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本项目试验的基础上,编制有色金属露天矿区生态重建技术规范。本书是在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
1 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现状
1.1 矿区生态破环的区域特征
1.2 矿区生态破环的区域特征
1.3 重点矿区生态破环评述
2 我国矿区的生态恢复与生态重建
2.1 露天采矿场的生态重建
2.2 排土场的生态重建
2.3 尾矿场的生态重建
2.4 矸石山的生态重建
2.5 塌陷区的生态重建
2.6 我国矿区生态重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国外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研究
3.1 国外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情况
3.2 国外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若干新进展
4 德兴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试验研究
4.1 试验区概况
4.2 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分析
4.4 初步结论
5 有色金属露天矿区生态重建技术规范研究
5.1 规范编制总体构想
5.2 规范条文
5.3 规范条文说明
附表 我国矿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附表1 东北矿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附表2 华北内蒙古矿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及其表现
附表3 西北青藏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附表4 长江中下游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附表5 华南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附表6 西南区生态重建所采用的植物种及其表现
参考文献2100433B
作 者:沈渭寿,曹学章,金燕 编
出 版 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9-1
印刷时间:2004-9-1
I S B N:9787801638816
包 装:平装
合理河沙有助于河道的流通,非法且违章才是对河道和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
滨州市北部沿海有广阔的湿地。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该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
生态板是什么,其实简单来说,生态板就是饰面板,一般分为表层纸、装饰纸、覆盖纸还有底层纸等。生态板对平整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做工方面是比较精细的,主要都是用在家具领域。生态板环保,表面也不容易起皮,...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措施
高速公路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高效,然而其建设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的环境的尤为深刻,特别是在挖方填土严重损坏了土壤植被系统。基于此,恢复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系统尤为必要。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情况,并提出了有效的恢复措施,仅供参考。
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破坏及其恢复措施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交通事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方便了城市间的联系,同时也带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先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以及环境伤害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高速公路建设中被破坏生态环境的恢复措施。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区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最后,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也给予了介绍。
第一篇 矿区生态系统基础研究
第一章 矿区生态系统特性
第一节 矿区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潞安矿区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章 矿区生态系统演替
第一节 矿区生态系统的演替模式及研究方法
第二节 潞安矿区生态系统演替研究
第三章 矿区生态系统的物流、能流、信息流
第一节 煤化学组成及其主要衍生物
第二节 矿区物质循环
第三节 矿区能量流动
第四节 矿区信息传递
第四章 矿区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
第一节 遥感在植被NPP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 NPP遥感估算模型的构建
第三节 潞安矿区NPP模拟数据准备
第四节 潞安矿区NPP模拟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一节 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分析
第二节 潞安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第三节 潞安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模式
第六章 矿区生态承载力
第一节 生态承载力概述
第二节 潞安矿区生态承载力研究
本篇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二篇 矿区生态系统康复研究
第七章 煤矸石资源化及煤矸石山景观重塑技术
第一节 煤矸石分类及资源化利用途径
第二节 煤矸石自燃及其防治技术
第三节 煤矸石废弃地生态重建技术
第四节 煤矸石山边坡治理技术
第五节 潞安矿区煤矸石山植被重建实践
第八章 矿区土地生态整治技术与实践
第一节 土地生态整治技术
第二节 潞安矿区土地生态综合整治实践
第九章 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技术
第一节 采矿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及其保护技术
第二节 矿区地下水资源特征及生态保护技术
第三节 矿区污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模式
第四节 矿井水灌溉的生态效应
第五节 潞安矿区矿井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效益
第十章 潞安矿区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
第一节 潞安矿区大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潞安矿区大气质量评价
第三节 潞安矿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特征
第四节 潞安矿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篇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 矿区生态文明建设
第十一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节 环境伦理观
第三节 生态文明理念
第十二章 体系构建
第一节 生产领域
第二节 生活领域
第三节 文化领域
第十三章 生产生态化建设
第一节 生态产业链构建
第二节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第十四章 生活生态化建设
第一节 生态社区建设
第二节 矿山公园建设
第十五章 文化生态化建设
第一节 矿区生态文化剖析
第二节 体系构建及运行保障
第十六章 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
第一节 保障措施
第二节 预期效果
本篇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2100433B
矿产资源开发引起了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因子污染及生态破坏,它们不仅占用、破坏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带来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甚至生态系统失衡等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尤其是那些被污染、破坏的土地必将影响和损害矿区周围土壤、水文、植被,使得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生态受损,甚至影响人体健康乃至生命丧失。《矿区生态系统康复与生态文明建设》由三篇组成,它们自成体系而又相互联系,并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区分。第1篇为矿区生态系统基础研究,主要涵盖矿区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功能以及演替模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净初级生产量、健康评价和矿区生态承载力;第二篇为矿区生态系统康复研究,在系统辨识矿区生态与环境问题及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优化集成了潞安矿区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技术、矸石山景观重塑技术、土地生态整治技术与实践、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技术、大气污染特征及防治技术;第三篇为矿区生态文明建设,自主构建了以生产、生活、文化为主体的矿区生态文明体系,并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体系构建、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进行了阐述。
《矿区生态系统康复与生态文明建设》可作为地理学、资源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