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矿山压力与控制
图书基本信息 |
|
商品名称: |
矿山压力与控制 |
作者: |
兰永伟 |
定价: |
42.00 |
ISBN号: |
9787567738201 |
出版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本教材系统介绍了岩石和岩体的基本性质、岩体中的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采场矿压显现规律及影响因素、采场顶板控制方法、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厚煤层开采岩层控制、地表沉陷与底板突水灾害防治、煤矿动压及其灾害防治、矿井围岩控制研究方法。本书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基本知识与工程实践结合,整体结构合理,系统和完整性好,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便于学习。 2100433B
举例简单解释:压力控制器设置为超过100kPa有信号,小于100kPa没信号 压差控制器为超过100kPa有信号,小于90kPa没信号
举例简单解释:压力控制器设置为超过100kPa有信号,小于100kPa没信号 压差控制器为超过100kPa有信号,小于90kPa没信号
原来世界上真的没有什么是永远。一段友情,离开了就淡了。一段爱情,分离了就散了。 现在所拥有的,也许下一秒,就不再属于你。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点版
1、开采后引起的上覆岩层的破坏方式及分区 (p70、182):根据采空区覆岩移动 破坏程度,分为 “三带”: (1)跨落带。破断后的岩块呈不规则跨落, 排列也极不整齐, 松散系数比较大, 一般可达 1.3~1.5。但经重新压实后, 碎胀系数可降到 1.03左右。此区域与所开 采的煤层相毗连,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直接顶岩层冒落后形成的 . (2)裂缝带。岩层破断后,岩块仍然排列整齐的区域即为裂缝带。它位于冒落 带之上,由于排列比较整齐, 因此碎胀系数较小。 关键层破断块体有可能形成 “砌 体梁”结构。跨落带与裂隙带合称 “两带”,又称为 “导水裂缝带 ”,指上覆层含水 层位于“两带”范围内,将会导致岩体水通过岩体破断裂缝流入采空区和回采工作 面。 (3)弯曲带。自裂缝带顶界到地表的所有岩层称为弯曲带。弯曲带内岩层移动 的显著特点是,岩层移动过程的连续和整体性, 即裂缝带顶界以上至地表的岩层 移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重要知识点
一 概念: 1、矿山压力:开掘巷道或进行回采工作时,破坏了原来的应力平衡状态,引起 岩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 直至形成新的平衡状态。 这种由于矿山开采活动的影 响,在巷硐周围岩体中形成的和作用在巷硐支护物上的力定义为矿山压力。 2、矿山压力显现:在矿山压力作用下,会引起各种力学现象,如岩体的变形、 破坏、塌落,支护物的变形、破坏、折损,以及在掩体中产生的动力现象。这些 由于矿山压力作用使巷硐周围岩体和支护物产生的种种力学现象, 统称为矿山压 力显现。 3、矿山压力控制:为使矿山压力显现不致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和保障安全生 产、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吧矿山压力显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对于有利于采矿 生产的矿山压力也应当合理利用, 所有减轻、调节、改变和利用矿山压力作用的 各种方法,均叫做矿山压力控制。 4、原岩应力:存在于地层中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称为原岩应力,也称为岩 体初始应绝对应力或地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煤层开采引起的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扼要介绍了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的研究方法。此外,《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还介绍了非煤矿山岩层控制的基本知识。书中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并适当介绍了可供借鉴的国外技术和经验。
本书可作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供采矿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研究学出版社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教材国家示范性高等院校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是作者在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并广泛参阅了国内外的有关论著以及煤矿生产的成功经验之后编写而成的。在内容安排上,着重追求理论与实践并重,采取少而精的结构体系。本书共分6个部分内容,1个课程导入,5个学习情境,主要阐述了矿山压力形成分析、矿山压力观测、采准巷道压力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压观测、顶板控制、矿山动力现象分析及防治等方面。
课程导入
0.1 基本概念
0.2 研究历史
0.3 研究意义
学习情境1 矿山压力形成分析
任务1 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1.1 巷道围岩的应力状态
1.2 采准巷道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任务2 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2.1 概述
2.2 采场上覆岩层活动规律
2.3 基本顶的板式破断
2.4 直接顶的稳定性
2.5 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移动概况
任务3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3.1 基本顶的初次来压
3.2 基本顶的周期来压
3.3 回采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的分布
3.4 影响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主要因素
3.5 分层开采时的矿山压力显现特点
3.6 放顶煤开采时矿压显现特点
学习情境2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分析
任务1 巷道围岩表面位移量测
1.1 测站布置及测点安设
1.2 观测仪器与使用方法
任务2 巷道围岩深部位移量测
2.1 机械式多点位移计
2.2 磁性测点钻孔位移计
2.3 声波多点位移计
任务3 巷道支护体载荷与变形观测
3.1 支撑式支架外部载荷观测
3.2 支架构件内力的测定
3.3 锚杆(索)支护监测
任务4 巷道围岩应力观测
4.1 地应力测量方法
4.2 测点的选择
任务5 巷道围岩松动圈的测定
5.1 超声测井探测方法
5.2 深基点位移计观测方法
5.3 巷道矿压资料分析实例
学习情境3 采区巷道压力控制
任务1 采准巷道变形与破坏
1.1 采准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基本形式
1.2 采准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因素
任务2 采准巷道矿压控制原理
2.1 采准巷道矿压控制基本方法和途径
2.2 巷道“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和共同承载原理
2.3 符合“支架—围岩”共同承载原理的支护方式
任务3 采准巷道维护
3.1 将巷道布置在低压区
3.2 将巷道布置在性质良好的岩层中
任务4 采准巷道支护
4.1 巷道支护原则
4.2 巷道支护类型
学习情景4 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观测与分析
任务1 技术准备
1.1 矿压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1.2 现场矿山压力监测步骤
任务2 采场矿压监测常用仪器
2.1 围岩位移监测仪器
2.2 单体支柱的阻力监测仪器
2.3 综采工作面支架阻力监测
2.4 底板比压仪
任务3 单体液压支柱采场矿压监测
3.1 测区布置
3.2 观测方法与记录
3.3 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
3.4 回采工作面底板比压的测定
任务4 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监测
4.1 支架—围岩体系监测控制原理
4.2 综采工作面支护阻力的监测
4.3 工作面液压支架矿压观测实例
任务5 采煤工作面顶板状况统计观测
5.1 顶板状况观测统计的内容和衡量指标
5.2 顶板统计观测方法及工具
5.3 观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任务6 采场上覆岩层变形和破坏过程的观测和预报
6.1 采场上覆岩层变形和破坏过程的观测
6.2 采场顶板移动的预测预报
6.3 采场基本顶来压预测预报
任务7 矿压观测报告编写
7.1 矿压观测报告内容
7.2 观测结果分析
学习情境5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
任务1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与底板特性
1.1 直接顶的分类
1.2 基本顶的分类
1.3 底板特征
任务2 采煤工作面支架工作特征
2.1 单体液压支柱
2.2 液压支架
2.3 支架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原理
任务3 单体支柱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分析
3.1 顶板控制方法选择
3.2 顶板控制原则
3.3 支护方式分析
3.4 单体支柱支护参数
任务4 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分析
4.1 液压支架架型选择
4.2 液压支架参数
4.3 液压支架工作方式
学习情境6 矿山动力现象分析与防治
任务1 冲击矿压
1.1 冲击矿压的现象
1.2 冲击矿压的特点
1.3 冲击矿压的分类
1.4 冲击矿压和矿震对环境的影响
任务2 冲击矿压发生的机理
2.1 冲击矿压产生的因素
2.2 冲击倾向性理论
任务3 冲击矿压预测及防治
3.1 冲击矿压的预测
3.2 冲击矿压防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