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第3部分 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原理与应用
第7章 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
7.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7.1.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
7.1.2 地球椭球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7.2 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7.2.1 各种坐标系的建立
7.2.2 坐标系间的关系
7.2.3 站心地平坐标系
7.3 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
7.3.1 子午圈曲率半径
7.3.2 卯酉圈曲率半径
7.3.3 主曲率半径的计算
《控制测量学》分上、下两册,本书是下册。下册共七章。系统介绍了测量控制网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地球椭球几何性质,观测值量算及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高斯投影及控制网概算,国家及工程坐标系建产概念及应用,控制的网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及近代平差理论及应用等。本书不仅概括了有关的传统理论,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发展成就,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实例说明具体应用。
本书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包括日校和成人教育)教材,也可供其他测绘专业师生及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发你邮箱
已发,请查收!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书上有详细的公式啊,代进去就可以了。
测绘专业《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结合测绘专业《控制测量学》的教学实践 ,对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实习三个主要环节进行改革 ,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思考。针对“控制测量学”内容繁多和当前控制测量手段多样化等特点 ,有效地进行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控制测量学》分上、下两册,《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是下册。下册共七章。系统介绍了测量控制网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内容包括:地球椭球几何性质,观测值量算及椭球面上的基本计算,高斯投影及控制网概算,国家及工程坐标系建产概念及应用,控制的网的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及近代平差理论及应用等。《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不仅概括了有关的传统理论,而且也反映了现代发展成就,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实例说明具体应用。
《控制测量学.下册(第2版)》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包括日校和成人教育)教材,也可供其他测绘专业师生及科研和生产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测绘类规划教材,是对第三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详细介绍了控制测量的基本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上册主要包括内容包括:控制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体系和研究对象,地球重力场的基本知识;测量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优化;控制测量的基本测量技术与方法,包括精密测角、精密测距、精密测高以及测量仪器的原理、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测量外业成果的检查与验收。
第二编 地球椭球与高斯投影
第七章 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
7.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7.2 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7.3 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
7.4 椭球面上的弧长计算
7.5 大地线
7.6 将地面观测的方向值归算至椭球面
7.7 将地而观测的长度归算至椭球面
7.8 椭球面上三角形的解算
7.9 大地主题解算的高斯平均引数公式
7.10 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方法
第八章 椭球面无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
8.1 高斯投影概述
8.2 正形投影的一般条件
8.3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的实用分式及算例
8.4 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公式
8.5 方向改化公式
8.6 距离改化公
8.7 高斯投影的邻带换算
8.8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及高斯-克吕格投影簇概念
8.9 兰勃脱投影概述
8.10 工程测量投影与投影带选择的概念
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
9.1 概算的准备工作
9.2 观算的准备工作
9.3 观测成果化至标石中心的计算
9.4 观测成值化至椭球面上的计算
9.5 椭球面上的观测值化至高斯平面上的计算依控制网几何条件检查观测质量
9.6 资用坐标计算
9.7 三角网概算算例
第十章 参考椭球定位和不同坐标系之间的换算
第三编 测量控制网平差计算与数据管理
第十一章 工程制网条件平差
第十二章 工程控制网间接平差
第十三章 工程制网近代平差与数据管理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