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蜡梅科:Calycanthaecae,落叶或常绿灌木;小枝四方形至近圆柱形;有油细胞。
蜡梅科3属:蜡梅属,夏蜡梅属,洋腊梅属,蜡梅属约6种,中国特产;夏蜡梅属1种,中国特产;洋腊梅属5种,产北美,中国引入栽培约2种。共12种,2变种,分布于亚洲东部和美洲北部。我国有2属,7种,2栽培种,2变种,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区。
检索:
1牙无鳞片
2花瓣白色,边带紫红色,无香气 ——夏蜡梅属
2花瓣条状,紫红色或亮红褐色,有香味 ——洋蜡梅属
1芽有鳞片 ——蜡梅属
腊梅科“腊梅科”是错别字。正确的写法是“蜡梅科”。
鳞芽或芽无鳞片而被叶柄的基部所包围。单叶对生,全缘或近全缘;羽状脉;有叶柄;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单生于侧枝的顶端或腋生,通常芳香,黄色、黄白色或褐红色或粉红白色,先叶开放;花梗短;花被片多数,未明显地分化成花萼和花瓣,成螺旋状着生于杯状的花托外围,花被片形状各式,最外轮的似苞片,内轮的呈花瓣状;雄蕊两轮,外轮的能发育,内轮的败育,发育的雄蕊5-30枚,螺旋状着生于杯状的花托顶端,花丝短而离生,药室外向,2室,纵裂,药隔伸长或短尖,退化雄蕊5-25枚,线形至线状披针形,被短柔毛;心皮少数至多数,离生,着生于中空的杯状花托内面,每心皮有胚珠2颗,或1颗不发育,倒生,花柱丝状,伸长;花托杯状。聚合瘦果着生于坛状的果托之中,瘦果内有种子1颗;种子无胚乳;胚大;子叶叶状,席卷。
枝横碧玉天然瘦 恋破黄金分外香 北京五大赏腊梅推荐地
说到春天,是百花盛开的时候,但腊梅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腊梅是我国传统名花,在南方于腊月开放,花黄如蜡,清香四溢。苏东坡有诗说:"蜜蜂采花为黄腊,黄腊为花亦此物";黄庭坚也有诗:"闻君寺后野花发,香蜜染成宫样黄"。今年北京的冬天尤其寒冷,腊梅的花期也相应的推迟了。
花卉百科三角梅(叶子花)
三角梅 三角梅,别名:九重葛、三叶梅、毛宝巾、簕杜鹃、三角花、叶子花、叶子梅、纸花、 南美紫茉莉等。为常绿攀援状灌木。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 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 15℃以上方可开花。喜充足光照。 常见品种 1、大红(深红)三角梅 B. spectabilis willd ‘Crimsonlake ’ 叶大且厚,深绿无光泽,呈卵圆形,芽心和幼叶呈深红色,枝条硬、直立,茎刺小,片 为大红色,亮丽,花期为 3-5 月、 9—11月。 2、金斑大红三角梅 B. spectabilis ‘Lateritia Gold ’ 叶宽卵圆形至宽披针形, 渐尖或急尖, 部楔形或截平, 叶长达 7cm,叶缘具黄白色斑块, 新叶的斑块为,渐变为黄白色;苞片单瓣,深红色,先端急尖至圆钝,整苞片近圆形;萼管 红色 ,长约 1cm,萼管裂片白黄色。 3、皱叶深红三角梅 B. x buttiana ‘Barb
落叶或常绿灌木;单叶对生,全缘,羽状脉;花两性,单生;花被片多数,雄蕊多数,花丝短,螺旋着生在杯状花托顶端;聚合瘦果,包于肉质坛状果托内习习性:喜光,耐寒、旱,忌水湿,不适于黏性土和盐碱地。花期长,耐修剪,抗二氧化硫,吸收汞蒸气。
应应用:我国传统的庭院珍贵花木之一,冬季观花,自然式配植多用,孤植、丛植、列植、群植等。与南天竹配植独有特色,冬季出现绿叶、黄花、红果的景观。亦可作桩景。
科名 | 腊梅科 |
拉丁名 | Calycanthus chinensis |
种名 | 华美腊梅 |
引种人 | |
引种时间 | 1963.2.28 |
引种地点 | 杭州植物园 |
引种材料 | 种子 |
引种数量 | 10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