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隆安县土地志

《隆安县土地志》是隆安县国土资源局编纂的地方志。

隆安县土地志基本信息

隆安县土地志作品目录

封面

隆安县土地志

版权页

图片

隆安县行政区划图

隆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997-2010年)

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大楼

县国土资源局办证大厅

县农贸市场

县领导与国土资源局领导检查项目征地工作,右一:县委书记温宋荣;右二:县人大主任隆成碧

县国土资源局罗世合局长(右一)、黄卓伟副局长(左一)部署征地安置工作

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城北区土地开发项目

县国土资源局罗世合局长向群众宣传土地政策

黄卓伟副局长给群众宣讲土地政策

县国土资源局罗世合带领执法人员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

县有关部门领导检查基本农田保护

基本农田保护区标示牌

认真研究土地开垦项目

县土地管理局工作人员进行土地规划测量

县土地管理局技术人员外业征地丈量

县有关部门领导为项目建设奠基

县土地管理局罗世合局长讲解征地补偿费

县地产公司甘世晓副经理做征地对象的思想工作

隆安县副县长唐小若(左二)、土地管理局局长罗世合热情接待群众

县土地管理局领导和股室负责人上街宣传土地政策法规

罗世合局长参加"6.25"土地日宣传活动

县土地管理局举办"6.25"土地日文艺晚会

县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参加《隆安县土地志》评审验收会议

地、县领导莅临土地管理法律知识竞赛现场指导工作

县领导和土地管理局领导为"土地日"门球赛获奖者颁奖

县土地管理系统进行知识更新培训

卢宝亮副局长与干部职工开展谈心活动

局党支部成员看望住院的老局长黄开良

《隆安县土地志》编辑组认真核对志稿

南宁地区隆安县领导亲临乔建镇灾民新村开工典礼现场

布泉乡街道扩建改造工程奠基仪式

县委书记温守荣(中) 、人大常委会主任隆成碧(左二)、县长唐波文(右二)参加隆安县地产公司承建的隆安县城城北大道落成典礼

目录

凡例

序言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建置政区

第一节位置 境域

地理位置

境域面积

第二节建置沿革

第三节行政区划

明清时期区划

民国时期区划

解放后区划

2001年隆安县行政区划一览表

第二章土地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质

地层

岩浆岩

地质构造

第二节地貌

概貌

山脉山峰

山地

丘陵

平原

第三节气候

气候特征

四季气候

自然灾害

第四节水文

地表水

地下水

水质

第五节土壤

概况

土壤类型及分布

土壤性状与肥力

第六节植被

第七节矿藏

概况

非金属矿产

金属矿产

第三章土地资源

第一节土地总面积

沿用土地总面积

概查土地总面积

详查土地总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土地总面积分布表

第二节耕地

沿用耕地面积

隆安县1995年各乡镇人均占有土地情况统计表(据统计局统计数编)(单位:亩)

隆安县历年耕地人口变动情况统计表(县统计局提供)(单位:亩)

概查耕地面积

详查耕地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耕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变更调查耕地面积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三节园地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园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园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四节林地

概况

概查林地面积

详查林地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林地面积构分布表(单位:亩)

变更调查林地面积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林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五节牧草地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牧草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牧草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六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县城用地

隆安县城现有街道情况表(单位:米、平方米)

乡镇居民点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详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 亩)

变更调查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居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七节交通用地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交通

解放后的交通

乡道长度及用地情况表(隆安县交通局提供)

概查交通用地面积

详查交通用地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交通用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变更调查及交通用地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交通用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八节水域

沿用水域面积

详查水域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水域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变更调查水域面积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水域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九节未利用土地

沿用统计数

概查未利用地面积

详查未利用地面积

1988~1994年隆安县土地详查未利用土地面积构成与分布表(单位:亩)

变更调查未利用土地面积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变更调查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亩)

第十节土地评价

概况

土壤普查评价

土壤普查评级

隆安县土壤普查评级表(单位:亩)

第四章土地所有制 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隆安县土地改革前各阶层占有耕地情况表(单位:亩)

农民土地所有制

隆安县土地改革后各阶层占有耕地情况表(单位:亩)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家所有制

第二节土地使用制

租佃制

雇佣制

自耕制

互助合作制

集体经营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自留地

集体建设用地无期无偿使用制

行政划拨制

有偿使用制

第五章土地市场

第一节土地买卖 典当

土地买卖

土地典当

第二节土地一级市场

第三节土地二级市场

土地使用权转让

土地使用权出租

土地使用权抵押

第四节地价

民国时期地价

隆安县各地类各等级平均每亩地价表(民国25年)(单位:国币元)

初期有偿使用地价

基准地价

宗地评估价

第五节清理整顿土地隐形市场

概况

清理整顿实施

清理整顿成果

第六章土地赋税费

第一节田赋

清乾隆隆安县田赋分则征收情况表

民国25(1936年)隆安县各类各级已升科土地每亩赋率表(单位:面积亩、国币元)

民国25年(1936年)隆安县土地陈报新旧粮额比较表(单位:国币元)

第二节农业税

1953年隆安县第一区查田定产后农业税税率分级统计表

1954年隆安县农业税征收清册封面统计表(单位:面积亩、原粮斤)

隆安县1953~2001年度农业税实征粮食情况表(单位:原粮万斤)

1951~2001年隆安县农业税征收情况表(单位:万元)

第三节耕地占用税

1988~2001年隆安县耕地占用税征收情况表(单位:元)

第四节其他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契税

隆安县1989~2001年份契税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第五节土地规费

土地管理费

1987~2001年隆安县土地管理费收取情况表(单位:元)

土地登记发证费

1988~2001年隆安县土地登记发证收费情况表(单位:元)

第七章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

第一节清理田亩

第二节土地陈报

隆安县土地陈报统计表(单位:面积亩、国币元)

隆安县土地陈报各乡各地类面积比较表(单位:亩)

第三节查田定产

查田准备

普丈发证

成果

第四节土壤普查

隆安县土壤普查土地利用构成表

第五节土地利用现状概查

织领导与概查成果

面积比较

概查抽样

人均面积

第六节"四低""四荒"调查

1991年隆安县"四低"调查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1991年隆安县"四荒"调查面积统计表(单位:亩)

第七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调查准备

外业和内业调查

调查成果

土地详查数与同期统计数差异表(单位:亩、%)

第八节城镇地籍调查

调查准备

调查实施

形成成果

隆安县城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面积、单位:平方米)

第九节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调查工作程序

土地变更调查成果

1996~2001年隆安县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表(单位:亩)

第十节土地登记

陈明登记

初始土地登记

变更土地登记

第八章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领导部署、规划编制实施

总体规划目标

结构布局

土地利用分区

重要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隆安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表(单位:公顷)

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

隆安县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重点区规划表(单位:公顷)

隆安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平衡表(1996)(单位:亩)

隆安县土地利用规划分类面积平衡表(2010)表(单位:亩)

隆安县土地利用规划分类面积平衡表(2010)表(单位:亩)

第二节城镇建设规划

县城总体规划

隆安县城总体规划用地平衡表(单位:公顷;人均平方米)

乡镇建设规划

第三节农用地规划

概况

中部右江沿岸——粮、糖、油、林、果区

东部丘陵——林、糖、粮、油、果、药区

西部石山区——林、牧、粮、桑、药区

第九章新增建设用地

第一节审批权限与程序

国家建设用地

集体建设用地的审批

1994~2001年隆安县审批农村建设用地统计表

城乡个人建住宅用地的审批

第二节征地面积与征地实务

征地面积

隆安县1980~1986年度征用土地情况表(面积:亩)

隆安县1987~1993年度征用土地情况表(面积:亩)

1994~2001年度征用土地情况表

1997~2001年隆安县征地分类表(单位:亩)

2000~2001年隆安县部分项目征地与供地表(单位:亩)

征地实务

第三节征地补偿安置

土地补偿费

地上建筑物及地面附着物补偿费

安置补助费

安置

第四节全程管理

计划用地

论证选址

行政管理

第十章土地保护

第一节耕地治理

第二节坡耕地保护

第三节改造中低产田

第四节"四项"目标责任制

第五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梗概

控制指标与分解

隆安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分解表(单位:亩、%)

实施保护措施

第十一章土地开发

第一节耕地开发

垦荒造地

1985~2001年隆安县耕地面积变化明细表(统计表)(单位:亩)

兴修水利

隆安县1985年各项水利工程灌溉面积一览表(县水电局统计)

第二节林地开发

群众性开发

专业性林场开发

1953~2001年隆安县造林、育林面积表(单位:亩、万亩)

第三节园地开发

第四节工矿用地开发

第五节交通用地开发

铁路

二级公路

天等至那桐二级公路征用地表(单位:亩)

乡村道路

第六节城镇用地开发

县城用地开发

乡镇集市用地开发

第七节龙虎山风景区开发

第十二章土地监察

第一节监察机制

监察网络

监察制度

第二节清查非农业建设用地

第一次清查

第二次清查

第三节清查干部职工"三违"建私房

第四节日常查处违法用地

第五节创建"三无"乡镇

第六节调处土地纠纷

1986~2001年隆安县调处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情况统计表

第七节土地信访

第十三章宣传 档案 统计 财务

第一节土地宣传

第二节土地档案

第三节土地统计

统计内容

工作制度

建立土地台账

第四节土地财务

第十四章机构 队伍

第一节机构设置

机构沿革

县土地管理局的成立与发展

土地管理局内设机构

土地管理局二层机构

党组织

乡、镇土地管理所

2001年隆安县土地管理系统机构示意图

第二节队伍建设

职工队伍

职工教育

项目成果

第三节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四节规章制度建设

第五节基础设施

房屋建设

交通设备

摩托车

汽车

通信设施

其他设备

附录

关于国家建设征地后调整承包土地问题的批复

关于加快解决南昆铁路建设拆迁工作的通知

关于颁发《隆安县城镇经济开发区土地征用开发管理办法》的通知

隆安县城镇经济开发区土地征用开发管理办法

关于批转县土地管理局关于开展清查处理违法占地建房和整顿土地隐形市场的报告的通知

关于开展清查处理违法占地建房和整顿土地隐形市场的报告

关于开展县城地籍测量、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清理整顿土地市场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快城镇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

关于南宁至百色二级公路隆安段征地、拆迁、料场建设实施的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案件分流调处工作的通知

关于县城扩建及隆南大道征地有关问题的决定

关于修改《关于县城、南圩城镇建设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补偿标准的若干规定》的决定

关于县城、南圩城镇建设征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补偿标准的若干规定

关于开展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清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非农业建设用地大清查的通知

关于南宁—百色二级公路双邓至坛洛交界段征地、拆迁和料场建设实施的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清理县城闲置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通知

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中有关问题处理的通知

关于广西平果至广东罗洞第二回50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在我县征用土地的有关补偿问题的规定

隆安县人民政府关于依法清理整顿土地交易市场工作的实施方案

关于认真实施《隆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

关于天生桥至广州500千伏三回交流输电线路工程隆安段征用地有关补偿问题的规定

关于印发《隆安县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

隆安县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铁序工作方案

隆安县国土资源局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隆安县国土资源局规章制度

隆安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工作制度

耕地承包经营合同书

后记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史志编纂委员会

《隆安县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隆安县土地志》编纂人员

查看详情

隆安县土地志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空开

  • Ckm33-63/4P-16A
  • 凯隆
  • 13%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空开

  • Ckm33L-225/160/4P
  • 凯隆
  • 13%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空开

  • CKK65S-12/210G
  • 凯隆
  • 13%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土地

  • 60×40品种:其他琉璃瓦饰;规格:60×40;
  • 壹瓦
  • 13%
  • 壹瓦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空开

  • CKB60-C16/1P+N
  • 凯隆
  • 13%
  • 江苏凯隆电器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素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红铁氧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 中山市2003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黄色混凝土地

  • 250×250×50 混凝 抗压强度 35(MPa)
  • 6297块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5-06-16
查看价格

耐磨混凝土地

  • 50mm厚C30耐磨混凝,面撒5-7厚金属耐磨材料
  • 20000m²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8-13
查看价格

彩色耐磨混凝土地

  • 1、部位:坡道 2、50厚C25彩色耐磨混凝面层(内配6@200双向) 3、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 1200m²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3-21
查看价格

混凝土地

  • 240×60×60
  • 1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21-12-27
查看价格

树脂混凝土地

  • 尺寸:330×315,外宽315mm、内宽260mm
  • 1m
  • 3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8-21
查看价格

隆安县土地志内容简介

本志反映了隆安县土地资源及土地管理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设有土地自然环境,土地所有制、土地使用制、土地赋税费等内容。

查看详情

隆安县土地志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隆安县土地志文献

隆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隆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隆安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格式:pdf

大小:202KB

页数: 3页

简要介绍了隆安县水利工程的现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论述了改革的对象、内容及措施,从水管单位的权责、单位性质、人员编制、资金管理、人员分流等方面探讨了改革的方法。

对于安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 对于安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

对于安县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

格式:pdf

大小:202KB

页数: 未知

安县地处长江上游涪江水系中上段,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丘、坝兼有。山区箐深坡陡,降雨量丰沛,加之地震的影响,这些山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保项目治理区通过高标准改造坡耕地、科学合理布设蓄、引、排、灌工程体系,拦截地表水、规范排泄径流,有效遏制了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

林州市土地志作品目录

封面

林州市土地志

参加《林州市土地志》验收评审会的专家、领导

安阳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林州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

林州市土地志编辑室

江泽民题词

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

图片

江泽民总书记1996年6月1日在红旗渠青年洞

1974年2月25日李先念(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陪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左)参观红旗渠时,在任村露水河治滩造地工地参加劳动。

1995年4月14日胡锦涛(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莅林视察时在红旗渠参观。

1997年5月25~26日,乔石(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一排左五)莅林视察时,与工作人员合影。

层层梯田

高峡平湖

人工天河红旗渠

林州市区街道

太行秋色

被誉为中州新村的农村住宅小区

林州人民惜土如金,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村庄建设上坚持走旧村改造的道路。图为农民群众把房屋建在山坡上,腾出平地造良田

山区新村

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1年8月15~17日在林州市召开,参加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的各地代表合影

1999年5月13日,河南省土地管理宣传会议在林州市召开,省土地管理局局长卫斌、副局长冯光出席了会议。图为与会人员合影。

2002年5月21~25日,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执法监察培训班在林州市举办。省国土厅助理巡视员周进芳、执法监察处处长张振关、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等领导出席了开班仪式

2001年8月12~13日,河南省土地学会二届二次常务理事会在林州市秀水山庄召开

2000年4月28~29日,安阳市小城镇建设用地经验交流会在林州市召开

2001年11月3~4日,安阳市土地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林州市召开

安阳市国土资源监察培训班在林州市举办

林州市土地管理村镇建设工作会议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审会议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工作会议

2002年12月25日,林州市城镇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成果通过评审验收

2002年11月6日,林州市召开城镇住房用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周文军、市人大副主任李德成、市政府副市长丁庆书出席了会议

林州市召开基本农田保护监督员座谈会

市国土资源局召开国土资源信访例会

2002年5月31日,林州市召开国土资源系统治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会

市土地局组织召开姚村镇规划评审会

市国土资源局召开机关作风整顿动员会

国家建设部原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杨慎(左)来林考察小城镇建设时与市政府副市长卢留军合影

2001年6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安阳市召开“土地制度创新(安阳)座谈会”期间,与会领导和代表来林参观红旗渠。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长潘明才(右二),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冯光(右三),安阳市土地局局长牛先锋(右一),与林州市市委书记聂孟磊(左二),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左一)合影

2002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冷宏志率调研组来林调研。图为调研座谈会会场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左一),陪同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长冷宏志(左二)来林检查指导工作

国土资源部法规司司长甘藏春(左)来林检查工作时与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右)合影

《国土资源报》报社总编刘允洲(左三)来林调研时,与省国土厅副厅长冯光(左四),安阳市副市长王庆海(左二),林州市副市长卢留军(左一)、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右一)合影

《国土资源报》副总编顾龙友(右)、总编室副主任张鸿志(左)来林调研时与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合影

省国土厅厅长林景顺(右三),省人大环资委副主任王月堂(左三),安阳市土地局局长牛先锋(右二)来林视察时与陪同领导合影

省市国土部门领导陪同国土资源部领导来林考察时合影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领导夏俊(左四)、李跃进(左三)等来林检查工作时留影

省土地局副局长范修芳(左三)来林州调研小城镇建设

河南省建设厅厅长蒋书铭(左四),在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郭日宪、土地局局长李土山陪同下深入河顺镇指导小城镇建设工作

河南省建设厅副厅长邓留献(左三)2001年莅林指导村镇建设工作

宁夏国土资源厅厅长严烈宏(中)来林参观时与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张文祥(左三)、林州市土地局局长李土山(左五)等陪同人员合影

河南省土地管理局地藉处处长牟用吉(左三)、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孙忠学(左四)来林检查验收土地详查工作

市委书记王哲(右二)、市政府副市长卢留军(左二),深入石板岩乡进行土地管理和村镇建设调研

市政府市长来亮(右二)、市委副书记翟建周(右三)等领导到市土地管理局指导工作

林州市政府副市长张冰(前排左二)、市政协副主席苏琦书(左一)到临淇镇进行小城镇建设调研

市土地管理局局长李土山(左二)在野外检查坡耕地调查工作

市土地管理局局长李土山(左一)、副局长牛先成(右一)深入田间搞调研

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用自己的双手,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在太行山腰开凿了人工天河红旗渠

土地详查工作人员在野外调查

小流域治理

临淇镇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图为土地整理项目开标会会场

临淇镇土地整理项目开工仪式

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临淇镇土地整理项目区的六个村委会,为表示感谢给市国土资源局送来了锦旗

临淇镇土地整理现场

市委书记王哲(左二)、副书记梁雪山(右一)、市政府副市长李学勤(右二)和土地局局长李土山一起,走上街头参加土地日宣传

省国土厅办公室副主任、信访办主任王乃元(二排左六)、安阳市土地局副局长张文祥(二排左五)、林州市委副书记梁雪山(二排左七)、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二排左四)、市人大副主任李德成(二排左三)等领导与土地日宣传演出人员合影

林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会现场

乡镇基本农田保护区牌

林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梅(左六)、市政府副市长李学勤(右三)、卢留军(左四)、常慧芹(左二)参加庆祝建党80周年金土地杯书画展剪彩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举办庆新春联欢晚会

安阳市“情注金土地——送法下乡”宣传活动首场在林州演出

观众在观看“送法下乡”文艺演出

市土地局干部职工走上街头参加市委组织的计划生育宣传活动

市土地管理局组织宣传车宣传《土地管理法》

市土地管理局在街头设立法律咨询台

市土地管理局举办“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文艺晚会

市土地管理局举行“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万人签名活动

市土地管理局在国庆节举行升旗仪式

市土地管理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唱国歌

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学习中共“十六大”报告

位于红旗路东段的林州市土地管理局办公大楼

市国土资源局举行揭牌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参加市直单位歌咏比赛。图为全体参赛人员合影

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举行揭牌仪式

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

市国土资源局开展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深入农村进行扶贫慰问

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左起李保吉、王庆林、李土山、宋新喜、韩广德

市土地管理局办公室

市土地管理局用地科

市土地管理局规划科

市土地管理局地籍科

市土地管理局监察科

市土地管理局信访科

市土地管理局村镇科

林州市历年来获得的省部级荣誉

市地地管理局历年来获得的部分荣誉

附图

市国土资源局于2002年8月7日召开土地志编纂工作会议

参加林州市土地志编纂工作人员合影

2002年7月15日,原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中)、省方志协会副会长杨静琦(右)同本志编纂人员研究志书编纂问题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会于2003年1月10日在林州宾馆召开。图为评审会会场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结束后,鲁德政(左二)、邓永生(右二)、高文德(右一)、李土山(左一)合影

《林州市土地志》评审组的专家和领导与编志人员合影,前排左起:禹宏伟、任树平、李土山、邓永生、鲁德政、高文德、常中元、郭金和、桑继禄

林州市地图

林州市区图

林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林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

林州市城市用地规模与布局控制图

序一

序一

凡例

目录

概述

特载

一、江泽民莅林期间就土地等问题谈话纪实

二、在林召开地市级以上土地工作会议简况

全国小城镇开发建设高级研讨会在林州召开

河南省土地管理宣传工作会议在林州召开

第一章 地域概况

第一节 建置政区

第二节 自然环境

第三节 矿产

第四节 动、植物

第五节 人文景观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壤普查

第二节 查田定产

第三节 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

第四节 “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第五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第六节 坡耕地与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第三章 土地与人口

第一节 土地面积

第二节 耕地

第三节 土地与人口

第四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第三节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第四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土地制度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农民土地所有制

第六节 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

第五章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一节 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二节 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三节 地产市场管理

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三节 城乡建设规划

第七章 土地利用

第一节 农业用地

第二节 建设用地

第三节 未利用土地

第八章 土地开发与保护

第一节 以红旗渠建设为中心的农田水利

第二节 水土保持

第三节 耕地保护

第四节 土地开发复垦整理

第九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第二节 地籍调查

第三节 土地登记与确权发证

第四节 地籍档案

第五节 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

第六节 市区土地定级估价

第七节 土地统计

第十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第二节 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第三节 农村宅基地管理

第十一章 土地法制与监督检查

第一节 土地监察

第二节 土地法规宣传教育

第三节 创建土地执法模范县(市)活动

第四节 土地信访

第十二章 土地科技

第一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出版论著

第三节 调研报告

第十三章 土地税赋

第一节 农业税

第二节 耕地占用税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四节 契税

第五节 土地管理规费

第十四章 土地管理机构

第一节 市(县)级土地管理机构

第二节 乡(镇)村土地管理机构

第十五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民间传说

第二节 诗赋、题词

第三节 歌谣、谚语

第四节 对联

第五节 碑刻

第六节 戏剧、小品、曲艺

第十六章 人物与荣誉

第一节 人物

谢思聪

韩欲明

石玉殿

刘振源

张新才

谷文昌

李顺达

成百福

杨贵

毛万春

常中元

王海水

李土山

牛先成

宋新喜

许启顺

李才顺

郭金和

宋全洲

常健增

郭林峰

第二节 荣誉

大事记

附录

一、土地管理重要文件选辑

二、2002年大事补记

三、《林州市土地志》验收评审意见

编后记

版权页

查看详情

开封市土地志·通许卷作品目录

封面

开封市土地志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委员会

通许县《土地志》编纂工作领导小组及编纂办公室名册领导小组

《土地志》编纂办公室

编辑人员

凡例

图片

通许县以地图

河南省通许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河南省通许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河南省通许县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图1995-2010

通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国立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局长袁永功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党组书记李新平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领导班子在研究工作

通许县土地房屋管理局党组成员左起于兆东 李新平 袁永功 常玉明

通许县《土地志》编写人员前排左起罗海燕 赵振刚 常玉明 岳朝举 张琳 张仕新 杨洪生 张浩晗

通许县《土地志》市级评审会现场

环境优美的通许县地局办公大楼

局视导及工作人员现场勘测土地利用规划情况

6.25土地日宣传活动场面

整齐·繁华的通许县城街景

地开发复垦现场

本农田保护区一角

动果树进村,实行宅田接钩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县域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

第二节 建制沿革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二、地质、水文

三、气候

四、土壤

五、植被

六、景观

第五节 社会经济状况

一、农业

二、工业

三、交通

四、邮电

第六节 人口与土地

第二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第二节 “四低”、“四荒”资源调查

第三节 土地质量评价

第四节 土地利用分区

第三章 土地制度

第一节 原始社会土地制度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私有制

第三节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一、私有制的确立

二、两晋占用制和五朝均田制

三、不立田制的田制

四、金元土地制度

五、明代土地制度

六、清代租佃制

七、中华民国立法制度

第四节 人民政权土地所有制

一、土地改革

二、互助组

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五节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人民公社

三、自留地

四、国有土地

第六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

三、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第四章 土地赋税

第一节 历代田赋契税

第二节 建国后土地税

第三节 土地房屋管理费

第五章 土地开发与整治

第一节 平整土地

第二节 土壤改良

第三节 深翻改土修台田,改良土壤治盐碱

第四节 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第五节 土地污染治理

第六节 平坟扩耕

第七节 水利建设

第八节 农田保护

第九节 粮食生产基地工程

第十节 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

第六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节 通许县城发展规划

第三节 通许县村镇发展规划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七章 地籍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沿革

第二节 土地申报登记

第三节 确权发证

第四节 城镇地籍调查

第五节 土地分等定级

第六节 土地统计

第七节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第八章 建设用地管理

第一节 审批权限

第二节 审批程序

第三节 征用土地补偿

第四节 剩余劳动力的安置

第五节 建设用地报批图件资料

第六节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第七节 乡(镇)村、组集体建设用地管理

第九章 土地监察

第一节 土地监察机构与业务建设

第二节 清查非农业用地

第三节 清查干部职工违章建房用地

第四节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第五节 “三无”乡镇活动

第六节 土地信访

第七节 清查土地隐形市场

第八节 土地行政诉讼

第十章 科研成果及档案、财务管理

第一节 科研成果

第二节 档案管理

第三节 财务管理

第十一章 机构和队伍建设

第一节 土地管理机构

第二节 队伍建设

一、党团组织

二、工会、妇联

三、队伍素质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节 人物简介

袁永功

李新平

常玉明

于兆东

闫保军

第二节 先进单位及人物表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附录十一

附录十二

附录十三

版权页

查看详情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作品目录

封面

许昌市土地志 襄城县卷

《河南省土地志》丛书编纂领导组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纂领导组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辑室人员

图片

地图

襄城县政区图

襄城县土地利用现状图

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襄城县谷子丰产田。以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说:“咱们在这里照个像,让北京人看看你们这里的庄稼”

1992年7月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省委书记侯宗宾、省长李长春等莅临襄城县,视察里铺乡农田

襄城县土地管理工作会议

1997年8月,襄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议

《土地管理法》巡回宣传

砖瓦窑场复耕

十里铺乡二甲王村废弃地复耕还田

茨沟乡肖庄废弃坑塘复耕种植林果园

1990年兴建的平顶山-禹州市铁路北汝河大桥

在孙祠堂乡张村兴建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平煤集团13矿

孙祠堂乡基本农田保护区

1993年5月襄城县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省、市、县联合验收

1998年5月县城区地籍调查成果验收,省、市、县验收组成员合影

《许昌市土地志·训城县卷》评审验收会议

市、县级领导参加县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现场会

县城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现场

襄城县土地管理局历任领导班子成员。左起前排:靳福堂、张正、田海甫、王文汉:后排:卢军志、李国堂、白保、王罗安

集体荣誉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纂领导组成员左起前排:靳福堂、张正、田海甫;后排:李耀东、李国堂、李炳军、阎洪

襄城县土地管理局股级干部合影

《许昌市土地志·襄城县卷》编辑室工作人员左起前排:靳福堂、李国堂、宋居德、张正、冀清法、田海甫;中排:张巧伦、孙桂兰、宋国铺、阎新业、阎洪;后排:马艳霞、魏军生、林金亭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政区

第一节 建置沿革

第二节 境域变迁

第三节 行政区划

第四节 城镇

一、城区

二、建制镇

第二章 土地环境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质

二、地貌

第二节 气候

一、日照辐射量

二、气温地温霜期

三、降水

四、湿度蒸发量

五、风

第三节 河流水资源

一、河流

二、水资源

第四节 植被

一、农作物

二、林业

三、药用植物花卉

第五节 矿藏

一、煤

二、石油

三、礓石

四、红石

第三章 土地资源

第一节 土地构成

一、山地

二、岗丘

三、平原

第二节 土壤状况

一、土类

二、肥力

三、分布

第三节 耕地与人口

一、耕地

二、人口

三、人均耕地

四、人口密度

第四章 土地所有制

第一节 原始社会公有制

第二节 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第三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四节 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第五节 集体土地所有制

第六节 全民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

第五章 土地使用制

第一节 农村土地使用制

一、私有土地使用制

二、集体土地使用制

第二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

第三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

三、“四荒一路”拍卖

四、乡村企业有偿用地制度

五、国有土地有偿使用

六、国家建设用地“五统一”管理制度

七、国有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

第六章 土地垦植利用

第一节 土地开发复垦

第二节 土地整治

一、浅山区土地整治

二、岗丘区土地整治

三、洼地改造

四、平原区土地整治

第三节 土地利用

一、种植业用地

二、林业用地

三、水利用地

四、畜牧业用地

五、渔业用地

六、工业用地

七、商业服务业用地

八、交通邮电用地

九、住宅用地

十、公共设施用地

第七章 土地科技开发

第一节 土壤普查

一、西北部岗地立黄土区

二、中部平原潮褐土区

三、东南部洼地黑老土区

四、西南部山丘立黄土砂石区

第二节 农业区划

一、西南浅山粮烟林牧区

二、西北岗丘粮烟区

三、中部平原粮烟区

四、东部、南部粮棉区

五、城郊粮菜区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

一、准备工作

二、外业调绘

三、内业工作

四、调查成果

第四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一、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区

二、工矿用地控制区

三、集镇建设用地控制区

四、平原高产农业用地区

五、岗丘粮烟用地区

六、浅山土地生态治理区

第五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第六节 地籍调查

一、农村地籍调查

二、城镇地籍调查

第八章 土地管理

第一节 地籍管理

一、管理概况

二、土地申报登记

三、权属确定及发证

四、土地价格与定产

五、城镇土地定级估价

六、档案管理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一、国家建设用地

二、农村建房用地

三、乡镇企业用地

四、开发区用地

第三节 土地监察信访

一、机构设置

二、土地监察

三、“三无乡镇”建设

四、土地信访

第九章 土地税费

第一节 田赋

第二节 农业税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一、税额

二、征收

第四节 契税规费

一、契税

二、规费

三、违章 处理

第五节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费

第十章 土地宣教

第一节 宣传组织

第二节 宣传活动

一、土地所有制变革宣传

二、土地整治、农田基本建设宣传

三、土地法律法规宣传

四、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宣传

第十一章 土地文化

第一节 景观

一、自然景观

二、文化景观

三、现代革命遗址纪念胜地

第二节 诗词对联

一、诗词

二、对联

第三节 成语谚语歇后语民谣

一、成语

二、谚语

三、歇后语

四、民谣

第四节 故事传说

第十二章 人物

第一节 传略

谭性教

李敏

徐丙辰

胡福林

第二节 简介

李国正

王文汉

樊景春

阎洪珍

靳福堂

田海甫

张正

第三节 先进人物

第十三章 土地管理机构

第一节 县级

一、机构沿革

二、机构设置

第二节 党、群组织建设

一、党组织建设

二、工会建设

第三节 乡(镇)村级

第四节 土地管理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乡镇土地利用管理概况

城关镇

颍阳镇

颍桥回族镇

王洛镇

紫云镇

麦岭镇

茨沟乡

丁营乡

汾陈乡

湛北乡

库庄乡

双庙乡

十里铺乡

山头店乡

姜庄乡

范湖乡

附录:襄城县土地管理重要文件选载

编后记

版权页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