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防护林带根据其防护特点,分为防风林带、农田防护林带、草原防护林带、护岸林带、护路林带、海防林带等多种类型,每种林带具有不同的防护作用和特点。防护林带根据其组成形状分为条状林带和块状林带两大类,条状林带主要有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江河道两侧20-50 米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绿色走廊,保护铁路、公路,减轻或避免风沙、暴风雪、暴雨冲刷、泥石流、滑坡等危害,具有保护路基,美化路容,改善道路环境等作用;块状林带主要为公(铁)道路、河道、海滩、城市外围等成片块状的林地,主要起调节气候、防治灾害、改善环境等作用。
(1)紧密结构:这种结构的林带是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密,一般风通过面积小于5%。林带比较宽,中等风力遇到林带时,基本上不能通过,大部分空气由林带上部越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之后风速很快恢复到旷野风速,防风距离较短。
(2)稀疏结构: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从上部到下部结构不太紧密,透光孔隙分布均匀。风遇到林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林带,如同筛网中筛过一样,在背风面林缘形成许多小旋涡;另一部分气流从上面绕过。因此,在背风面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弱风区,随着远离林带,风速逐渐增加。
(3)透风结构:这种结构的林带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2层或1层林冠,上部为林冠层,有较小而均匀的透光孔隙,或紧密而不透光;下层为树干层,有均匀的栅栏状大透光孔隙,风遇到林带,一部分从下层通过,一部分从林带上面绕行,下层穿过的风由于文丘里(Venturi)效应,风速有时比旷野还要大,到了背风面林缘开始减弱,但较远的地方才出现弱风区。在此之后风速逐渐恢复。
林带亦称防护林带。有条状和网状两种。除农田、草原防护林带多为网状外,其余防护林带大部分为条状。林带按防护要求和作用,分为防风固沙林带、农田防护林带、草原防护林带、护岸林带、护路林带、海防林带、防污林带等多种类型,每种林带具有不同的防护作用和特点。如防风固沙林带,系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为防治流沙和改造沙地而营造,其作用在于降低风速,固定流沙;护路林带是在铁路、公路沿线两侧为保护铁路、公路,减轻或避免风沙、暴风雪、暴雨冲刷、泥石流、滑坡等危害,具有保护路基,美化路容,改善道路环境等作用;护岸林主要用于固持河川岸滩,防止堤岸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崩塌等。每种林带应根据不同的防护要求进行选择和配置。如农田、草原防护林带,一般采用 乔木和灌木相混交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营造,由主林带和副林带组成,并按一 定的距离和方式构成网状林网体系,主 要起调节气候、防治灾害、改善环境、保障农牧业生产等作用。
以“幸福”为话题的文章写过太多。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恐怕在此之前我自己也说不清以前,我总以为那些有钱人很幸福---他们衣着光鲜、生活富裕,可以买任何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不必为生计所发愁。所以,有钱人...
中铁、中建、外建、中汇国银°
防护林带宽度视种植地区地形和风沙危害程度而定。一般农田区林带宽度50m左右;在沙岸地段,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向岸上延伸200m范围;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100m;低湿地或盐碱地林带宽度200m;其他地段50~100m。
绿化行业中流传着“三分种植、七分养护”,足以可以绿化工程建设完工后,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于道路和河道两侧防护林带所种植的树木,与精致的景观绿化相比,无论从施工建设和后期管理相比,相对较为粗放,但如果忽略了防护林带的建设完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防护林带的作用将受到极大影响。后期养护工作主要做好灌溉排涝、松土除草、防病防虫、修剪施肥、加固支撑等措施,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和突发情况,进行针对性养护管理。春节养护的重点是追肥、除草、灌溉等,夏季养护的重点是灌溉、抗旱、除草、防虫、防台风等,秋季养护的重点是松土、除草、施肥、防病、防虫、苗木扶正、加固支撑等,冬季养护的重点是树木涂白、包扎覆盖抗冻、加固支撑防风等。
2100433B
浅谈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祁门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人工林面积6.46万hm2。生物防火林带是阻隔林火蔓延、实现\"绿色防火\"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祁门县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林带结构是指林带树冠上下组成层次、宽度、纵断面形状、枝叶状况、密度和透光状况等的综合情况而言。不同结构的林带,具有不同的透风性,其透风性的大小通常用疏透度和通风系数两种方法表示。一般按照林带疏透度的大小和不同层次疏透度的差异,可将林带分为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三种类型。不同结构类型的林带,其树种选择搭配和适宜防护对象不尽相同,产生的防护效应各有正负。
①紧密结构多由乔木和灌木搭配成多层林带,上下带很紧密,透风系数0.3以下,可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一个隔绝区。这种结构的优点:近距离内防风效果大,一般距林带5倍树高范围内,平均风速为旷野风速的25%。因此,最适宜在水土流失严重地段,公路两侧,草场保护等采用。缺点:有效防护距离小,风沙严重时,易在带内和林缘的静风区内引起淤沙,在带间发生削地现象,形成“牛槽地”,造成耕作不便和减产的不良后果,所以农田防护林不宜采用这种结构。营造紧密结构类型的林带,采用乔灌混交类型,以形成复层林冠。当地成功地采用了杨树与沙棘行间混交类型,可形成理想的紧密结构,防护作用持久稳定。
②疏透结构林带一般是由较少数的乔木两侧备灌木组成,这种结构在林木有叶期枝叶从上到下都有疏透度较紧密结构大,其疏透度为0.3~ 0.4,透风系数0.3~ 0.5,约有50%的气流可从带内通过,这种结构与紧密结构相比,防风距离较远,防风总效果在5倍树高距离内虽然较差,但在5倍树高以上的距离则大得多,而且不会在带内和林缘引起大量淤沙造成“牛槽地”。由于当地风沙危害严重,营造农田防护林带,采用疏透结构最好。
③通风结构类型林带,因在当地防治风蚀效果不好,基本不采用。
一般情况下,要求主林带走向垂直于主害风方向,副带垂直于主带。若在不影响林带防风作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和自然地界(如河流)和现有土地边界(如地形、地物、道路、田界、渠道等)一致。在坡地和低洼地形,为防止雨水冲刷,保持水土,林带需要沿等高线设置。在地形起伏不平的地方,为发挥最大的防护效果,林带应沿分水岭和较高的部位设置。所以在具体规划设计中,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既要防止单纯垂直、等距和同一规格的机械网格,切断耕地、渠道,形成三角地,又要防止随弯就势不注重带向的两种偏见。实验证明,偏角在30度以内,防护作用减低不大,但超过45度时,效果显著降低。故在设计时允许带向和主害风向有一定的偏角,由于本区春季4、5月份和秋季9、10月份风害最严重,风向为稳定的西北风或偏西风, 因此设计各种林带的走向基本只考虑这一害风方向。
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亦即林带侧面透光孔隙的多少及分布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