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是2019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和积智、吴宇晨、贾东。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基本信息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图书目录

总序

前言

第1章 丽江纳西民居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1.1 纳西建筑演变过程

1.2 丽江纳西民居基本特征

1.2.1 纳西民居院落特征

1.2.2 纳西民居建筑特征

1.3 纳西建筑基本构成

1.3.1 纳西建筑构成要素之木

1.3.2 纳西建筑构成要素之土

第2章 院落营造与街巷空间组织

2.1 纳西院落基本营造要素

2.1.1 建筑单体

2.1.2 院墙与照壁

2.1.3 门楼

2.1.4 天井

2.1.5 纳西院落营造要素组合分析

2.2 院落平面形式

2.2.1 一坊房院落

2.2.2 两坊房院落

2.2.3 三坊一照壁院落

2.2.4 四合五天井院落

2.2.5 组合型院落

2.3 院落空间营造模式

2.4 街巷空间组织

2.4.1 大研古镇街巷空间组织

2.4.2 束河古镇街巷组织

2.4.3 白沙古镇街巷组织

2.4.4 玉湖村街巷组织

第3章 纳西传统承重木构架营造

3.1 以木构架为主体的承重结构体系概述

3.1.1 木构架形式

3.1.2 木构架类型

3.1.3 建筑功能与木构架类型

3.1.4 建筑空间与木构架类型

3.1.5 构架尺度

3.2 承重木结构建造过程

3.2.1 打基础

3.2.2 木材选取与木料加工

3.2.3 木料加工

3.2.4 构件加工

3.2.5 斗架与竖屋

第4章 木构架构件组合分析

4.1 平房类构架

4.2 明楼类构架

4.3 两步厦类构架

4.4 闷楼类构架

4.5 蛮楼类构架

4.6 骑厦楼类构架

4.7 两面厦类构架

4.8 纳西传统木构架体系的规律性和灵活性

4.8.1 纳西传统木构架的规律性

4.8.2 纳西传统木构架的灵活性

第5章 以接近真实再现的方法研究蛮楼木构架建造

5.1 接近真实再现的方法

5.2 以1:10的模型再现七架两桁吊厦蛮楼主体构件

5.2.1 山架构件

5.2.2 中架构件

5.2.3 面阔方向构件

5.3 构件断面尺寸

5.4 榫卯节点构造

5.4.1 榫卯形式

5.4.2 山架节点构造

5.4.3 中架节点构造

5.4.4 面阔构件与山架、中架节点构造

5.5 接近真实再现斗架与竖架过程

5.5.1 山架斗架过程再现

5.5.2 中架斗架过程再现

5.5.3 竖架过程再现

5.6 优良的结构稳定性

第6章 屋顶营造做法

6.1 屋顶概述

6.2 屋顶形态营造

6.3 屋顶木构件营造做法

6.3.1 椽的做法

6.3.2 屋顶其余木构件做法

6.4 屋面瓦件营造做法

6.4.1 瓦件类型与尺寸

6.4.2 垂脊做法

6.4.3 正脊做法

6.4.4 屋面施工流程

第7章 土坯墙营造与内部装饰

7.1 墙体概述

7.1.1 外檐墙

7.1.2 山墙

7.2 土坯墙营造做法

7.2.1 土坯材料的基本属性

7.2.2 土坯材料的特性

7.2.3 土坯的选料与制作

7.2.4 土坯墙的基本特性

7.2.5 土坯墙砌筑

7.2.6 “金镶玉”做法

7.3 内部装饰

7.3.1 门窗隔扇

7.3.2 地面铺装

7.3.3 照壁

7.3.4 其他装饰

7.4 土坯墙体营造和内部装饰特点

第8章 园博会丽江园工程实践

8.1 实践研究意义

8.2 园博会丽江园场地营造

8.2.1 项目概况

8.2.2 场地空间营造

8.2.3 地势营造

8.3 园博会丽江园院落营造

8.3.1 院落营造理念

8.3.2 院落平面布局营造策略

8.3.3 院落营造要素设计策略

8.3.4 院落外部空间营造策略

8.4 园博会丽江园细部营造做法

8.4.1 木构架实践做法

8.4.2 屋面实践做法

8.4.3 墙体实践做法

8.5 实践中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丽江五角枫

  • 冠幅W/P(cm):300-350;品种:五角枫;胸径/米径Φ(cm):15-20;高度H(m):4-4.5
  • 林聚
  • 13%
  • 云南林聚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丽江直埋补偿器

  • DN25-3200/DZM 铸钢
  • 超创
  • 13%
  • 巩义市超创管道设备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异形生态竹构架

  • 底3.5米×中1.5米×高4米(竹木廊)
  • 金镶玉
  • 13%
  • 潮州金镶玉竹业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异形竹构架

  • 底Ф4m×中Ф1m;高3.5m(竹廊)
  • 德武
  • 13%
  • 安吉县德武竹木制品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生态弧形竹构架

  • 宽4×高4×长10m(竹廊)
  • 德武
  • 13%
  • 安吉县德武竹木制品厂
  • 2022-12-07
查看价格

电动打磨机

  • 木工用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打磨机

  • 木工用
  • 台班
  • 汕头市2004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打磨机

  • 木工用
  • 台班
  • 汕头市2004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打磨机

  • 木工用
  • 台班
  • 汕头市2005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电动打磨机

  • 木工用
  • 台班
  • 汕头市2005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儿童钻洞成品构架

  • 规格:2m长X0.8m宽x0.8m高,俄罗斯樟子松防腐
  • 1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9-09-11
查看价格

儿童钻洞成品构架

  • 注:规格:2m长X0.8m宽x0.8m高,俄罗斯樟子松防腐
  • 1套
  • 3
  • 牧童、稚雅、钟氏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9-09-17
查看价格

儿童滑梯成品构架

  • 规格:3m长X3m宽x3m高,俄罗斯樟子松防腐
  • 1个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9-09-11
查看价格

整体氛围营造

  • 详见线下技术要求文件
  • 100m²
  • 2
  • 中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24
查看价格

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

  • 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
  • 1套
  • 1
  • 中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9-09
查看价格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内容简介

本书以丽江古城及周边村镇的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纳西建筑的院落空间、木构架、屋顶、土坯墙体以及内部装饰等方面的营造做法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以接近真实再现的方法对纳西传统木构架的营造做法和建造过程进行逻辑推导和验证;结合实际项目中对各方面营造做法的实践,对在实际营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运用的设计策略进行探讨。本书的成功出版得益于北方工业大学建筑营造体系研究所的支持和资助,期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团队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查看详情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丽江纳西传统木构架建筑营造文献

木构架建筑 木构架建筑

木构架建筑

格式:pdf

大小:241KB

页数: 20页

木构架建筑概论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和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 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并列为世界古老建筑的六大组成。中国建筑 文化源远流长,独立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七 个方面: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 它材料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 2、保持构架制原则,中国古代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或其它材料 为围护物的木构架建筑体系,实质上是将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的构架体系。 3、创造并使用斗拱结构形式,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特有的形制,它既 是上部梁架和立柱之间传递荷载的结构构件, 又以其自身优美 、华丽的造型而成为建筑的主 要装饰构件。是集结构功能与装饰功能与一体,在中国建筑体系中独有的构件。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

建筑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 建筑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

建筑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

格式:pdf

大小:241KB

页数: 8页

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 “漫步走的专家 ” 汉代形成 唐代成熟 宋代精致化 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明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体系 1、高度的连续性和成熟性。 从孕育到发展历经曲折,但一直延续下来。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夏、商、西周( BC2070—BC771) 东周(春秋、战国) (BC770—BC221) 秦汉( BC221—AD220) 三国、两晋、南北朝( AD220—AD581) 隋唐( AD581—AD907) 五代、北宋、辽、金、南宋( AD907 —AD1279) 元、明、清( AD1271—AD1911) 夏朝二里头宫殿的廊院建筑 2、建筑的多样性与建筑主流(木架建筑) 基本分类: 干阑 ----炎热潮湿地区架空的木、竹建筑(南 方) 毡包 ----轻木骨架覆毛毡(北方游牧) ; 窑洞 ----黄河中上游(陕西、甘肃、河南与山西 的部分地区); 井干 ----原

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简介

惠安素以建筑技艺闻名于世,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指发源于福建惠安、以“皇宫起”宫殿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的营造技艺,是闽南建筑的代表,属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它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民国时名师鹊起、精品迭出。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成为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龙头。

查看详情

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目录

1 绪论1

1.1 木构架建筑概述1

1.1.1 概念1

1.1.2 历史地位1

1.2 木构架建筑的类型4

1.2.1 按结构与构造分类4

1.2.2 按使用功能分类6

1.2.3 按社会制度与等级分类11

本章小结11

思考题11

2 木构架建筑的起源与演变12

2.1 木构架建筑的历史渊源12

2.1.1 技术渊源12

2.1.2 自然地理渊源13

2.1.3 社会文化渊源14

2.2 木构架建筑的演变历程14

2.2.1 前秦时期——木构架的萌芽阶段15

2.2.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木构架的初始形成阶段17

2.2.3 隋、唐、五代时期——木构架的成熟阶段18

2.2.4 宋、辽、金时期——木构架的精致化阶段19

2.2.5 元、明、清时期——木构架的高度程式化阶段21

本章小结22

思考题22

3 木构架建筑的平面布局23

3.1 单体建筑的构成要素23

3.1.1 间23

3.1.2 出廊25

3.1.3 面阔与进深26

3.2 单体建筑的基本形式27

3.2.1 正式建筑27

3.2.2 杂式建筑27

3.3 组群建筑的组合方式28

3.3.1 非庭院式布局28

3.3.2 庭院式布局31

本章小结36

思考题37

4 木构架建筑的立面形制38

4.1 屋顶38

4.1.1 屋顶的构成要素38

4.1.2 屋顶的形制与等级39

4.1.3 屋顶的形态与成因43

4.1.4 屋顶的分件45

4.1.5 屋顶的构造做法47

4.2 屋身49

4.2.1 穿斗式木构架49

4.2.2 抬梁式木构架51

4.2.3 斗拱54

4.2.4 雀替61

4.3 台基62

4.3.1 台基的形制62

4.3.2 台基的功能63

4.3.3 台基的组成65

本章小结68

思考题68

5 木构架建筑的装修69

5.1 概述69

5.1.1 装修的分类69

5.1.2 装修的功能70

5.1.3 装修的意义70

5.2 外檐装修71

5.2.1 门71

5.2.2 窗74

5.2.3 栏杆75

5.3 内檐装修77

5.3.1 藻井天花77

5.3.2 板壁77

5.3.3 格门78

5.3.4 罩79

5.3.5 其它79

本章小结81

思考题81

6 木构架建筑的色彩与彩画82

6.1 色彩82

6.1.1 建筑色彩体系82

6.1.2 单体建筑用色特点83

6.1.3 群体建筑用色特点83

6.2 彩画84

6.2.1 彩画的种类84

6.2.2 彩画的等级及彩画现象分析86

本章小结86

思考题87

7 传统木构架建筑赏析88

7.1 宫殿建筑88

7.1.1 夏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88

7.1.2 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88

7.1.3 唐长安大明宫遗址89

7.1.4 明清北京紫禁城91

7.2 坛庙建筑97

7.2.1 北京天坛97

7.2.2 北京社稷坛98

7.2.3 北京太庙101

7.2.4 山西太原晋祠103

7.2.5 山东曲阜孔庙103

7.3 陵寝建筑105

7.3.1 战国墓105

7.3.2 秦始皇陵106

7.3.3 西汉陵107

7.3.4 唐乾陵108

7.3.5 宋昭陵108

7.3.6 明十三陵109

7.3.7 清东陵113

7.4 宗教建筑114

7.4.1 佛教建筑114

7.4.2 道教建筑116

7.4.3 伊斯兰教建筑121

7.5 民居建筑123

7.5.1 合院式住宅123

7.5.2 窑洞住宅128

7.6 风景园林建筑130

7.6.1 皇家园林建筑130

7.6.2 私家园林建筑132

7.7 其它建筑137

7.7.1 北京紫禁城角楼137

7.7.2 西安钟楼138

参考文献1392100433B

查看详情

传统木构架建筑解析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为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了木构架建筑的构造、发展演化及其艺术价值与结构功能。同时,尝试以木构架为切入点,从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角度全面、正确地认识和评价我国古代建筑遗产和建筑历史。旨在赋予这古老民族形式适合新时代需要的新姿态,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古代建筑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使人们能更加重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