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思想来源与理论基础
1.1.1 绿色基础设施的思想来源
1.1.2 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基础
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发展
1.2.1 绿色基础设施的提出及发展演化
1.2.2 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
1.2.3 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综述
1.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尺度、功能及内涵
1.3.1 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构成
1.3.2 绿色基础设施的物质构成
1.3.3 绿色基础设施的尺度划分
1.3.4 绿色基础设施的功能
1.3.5 绿色基础设施的内涵
1.3.6 绿色基础设施的特征
1.4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与方法
1.4.1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1.4.2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
1.4.3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程序
2 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践案例分析
2.1 美国
2.1.1 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
2.1.2 佛罗里达州的“绿色网络体系”
2.1.3 新泽西州的“花园之州的绿道”
2.1.4 西雅图的“五大交织的网络系统”
2.2 欧盟
2.2.1 欧盟绿道规划
2.2.2 欧盟LIFE项目
2.3 英国
2.3.1 英格兰西北区域绿色基础设施实践
2.3.2 2。04年伦敦东部绿网规划
2.3.3 2012年伦敦绿地系统及开放空间规划
2.3.4 英国卡莱尔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复兴
2.4 瑞典
本章小结
3 新城绿地规划的研究
3.1 新城绿地的相关概念
3.1.1 城市、新城
3.1.2 绿地、城市绿地、新城绿地、城乡一体化绿地(市域绿地)
3.1.3 绿地生态网络
3.2 国外新城及其绿地规划的起源与理论发展
3.2.1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念
3.2.2 从田园城市到卫星城再到新城
3.2.3 “区域”观念的建立
3.2.4 沙里宁——“有机疏散”理论
3.2.5 邻里单元模式与绿地分散化及隔离型绿地的产生
3.2.6 带状城市模式与线形交通对绿地的引导作用
3.2.7 “设计结合自然”
3.2.8 “集中与分散”理论下的现代城市更新设想
3.2.9 新城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
3.3 新城绿地系统的特点
3.4 新城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的必要性与意义
3.4.1 构建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的必要性
3.4.2 研究意义
3.5 国外新城绿地规划的实践分析
3.5.1 英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5.2 美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5.3 法国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5.4 日本新城绿地系统规划实践
3.6 国内新城绿地的产生和发展
3.6.1 我国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6.2 我国新城绿地的研究进展
3.6.3 上海松江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分析
3.6.4 北京大兴新城绿地系统规划
3.7 新城绿地规划面临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3.7.1 新城绿地规划面临的问题
3.7.2 新城绿地的发展趋势
本章小结
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空间网络构建研究
4.1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化构建的背景
4.1.1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危机与生态困境
4.1.2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
4.1.3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17)实施
4.1.4 世界范围内的绿地网络化发展趋势
4.1.5 基于“美丽中国”的新城绿地建设的机遇
4.2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与新城绿地
4.3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化构建的目标
4.3.1 网络化的绿地生态空间
4.3.2 弹性化的多层级绿地生态网络
4.3.3 综合效益的网络化绿地空间
4.4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的构建原则
4.5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空间网络构建的要素
4.5.1 不同空间尺度的资源要素
4.5.2 不同功能属性的资源要素
4.5.3 不同空间形态的资源要素
4.5.4 不同网络构成的资源要素
4.6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构建研究——连接廊道
4.6.1 廊道空间的构建
4.6.2 廊道规划对新城绿地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4.7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构建研究——网络中心
4.7.1 网络中心空间组成
4.7.2 网络中心规划对新城绿地规划的作用与意义
4.8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网络规划研究——小型场地
4.9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新城绿地的分类研究
4.9.1 绿地分类的意义
4.9.2 绿地分类的原则
4.9.3 绿地分类的依据
4.9.4 新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比较与探讨
5 南京市绿地空间网络化发展战略
5.1 地理概况
5.2 南京市城市总体概况
5.3 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
5.4 南京市绿地系统现状
5.4.1 市域绿地布局分析
5.4.2 现状市域绿地存在的问题
5.5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
5.5.1 规划思想、范围及目标
5.5.2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5.5.3 市域绿地规划布局
本章小结
6 仙林新城绿地空间分析与网络化构建研究 2100433B
本书以新城绿地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园林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知识,对城市绿地发展历史和国内外新城绿地实践进行归纳、比较,在绿色基础设施(GI)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探索新城绿地系统网络化构建的适宜途径,并将其运用于南京仙林新城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的实践之中。本书以文献法、系统分析、归纳总结、理论联系实践为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新城及其绿地建设的发展历程与问题研究;以GI理论为导向的新城绿地网络结构构建的原则和方法;调查分析仙林新城绿色基础设施状况,综合运用了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四种基本理论方法,基于GIS平台,创建综合成本消费面,采用最小路径方法(Least-Cost Path Method,LCP),确定了潜在生态廊道,并通过重力模型的计算,提取了重要生态廊道,构建新城的GI网络,在GI网络的基础上,结合仙林新城的具体规划要求构建了区域层面、建成区层面和规划区层面绿地网络,并进一步深入构建了生态型网络、防护型网络和游憩型网络等子系统,并将其叠加得到综合绿地网络;最终总结新城绿地网络构建和优化策略。
生态基础设施表示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对人工基础设施采取生态化的设计和改造,来维护自然过程和促进生态功能的恢复,并将此类人工基础设施也称为“生态化的”基础设施,或者“绿色”基础设施(“绿...
昆山绿地21新城由上海绿地集团(昆山)东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物业地址在昆山震川路与洞庭湖路路口,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平米(含地下),占地面积约56.4公顷,容积率为2.5,绿化率为40%。二期盛世...
绿地21新城物业服务还不错。绿地21新城由上海绿地集团(昆山)东城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位于震川路与洞庭湖路路口,总建筑面积约178万㎡(含地下),占地面积约56.4万㎡,容积率为2.5,绿化率为40%。...
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而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应该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作为一个衡量因子。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开始重视完善自身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现出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提升的有效路径。
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保护
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而在现代化的社会背景下,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应该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作为一个衡量因子.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开始重视完善自身的绿色基础设施,体现出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效益提升的有效路径.
批准号 |
30700097 |
项目名称 |
满足城市居民与城市生态需求的绿地景观网络构建研究 |
项目类别 |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申请代码 |
C0307 |
项目负责人 |
孔繁花 |
负责人职称 |
教授 |
依托单位 |
南京大学 |
研究期限 |
2008-01-01 至 2010-12-31 |
支持经费 |
18(万元) |
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绿地锐减与破碎化,引起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建立人和生物都宜居的城市是目前城市建设的目标,而建设满足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态需求的可持续的绿地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这迫切需要科学的认识城市绿地景观格局-过程-功能的相互作用机制。本项目以济南为例,利用遥感数据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与城市绿地数据,基于GIS及城市发展潜力模型对城市绿地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基于享乐模型和问卷调查对城市绿地的社会经济功能与可达性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运用野外调查与最小路径方法进行绿地生态功能分析与绿地生态网络构建;最后提出构建能够融合绿地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的绿地景观网络方法与框架。本项目将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应用到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未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参考,对其他城市绿地网络的规划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100433B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增效途径研究》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功效为目标,以城市绿地生态空间资源的网络化配置及优化为核心,从“效能”和空间规划布局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增效”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首先,基于对绿地和城市相互融合而成的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的重新界定,建构了城市绿地生态空间效能体系及其评价技术;其次,提出了绿网空间优化和空间增效的具体实施途径及其融入现行规划体系的保障措施;第三,探索了一条以绿地生态网络为空间管理手段、以绿地空间效能增长为管理目标的网络化绿地生态空间建构与管控的技术方法;*后,对以绿地生态网络为引导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决策体系进行了架构和展望。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空间增效途径研究》适宜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规划设计、管理、科研技术人员使用阅读,亦可供高等院校师生以及政府决策部门人员阅读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