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内容简介
《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汇集了作者50多年来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和古建筑保护的5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到历史文化名城理论与实践及中外文化历史名城保护实践的历史检验借鉴,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和保护,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这些城市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发展历程、城市文化的时空连续,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其工作重点是保护好文物、历...
肯定归是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让现在的和将来的人更多地去了解我们人类过去的历史文明,展现我们的祖宗聪明智慧。再归到文物保护这个层次就不一样了,这个要保护,那个要了解,就会产生矛盾,也...
文物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知识,包括文物制作、保护以及与防治有关的科学技术、材料性能、操作工艺和各种勘察、检测等。文物在保存过程中,经受着两种因素的破坏,即:①人为的破坏。如古建筑、石窟寺、古墓葬...
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的现状及保护初探
温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建筑是城市的记忆我市目前古建筑存在的诸多问题抢救温州古建筑迫在眉睫相应的保护和抢救措施
七十载矢志不移,
七十载巧思笃行,
俨然如文博苑中的花匠,
尽心呵护着满园春色,
服务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初衷不改,
老而弥坚
......
▲罗哲文画像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建筑师,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高等文凭和学位,却成为了建筑大师梁思成唯一的亲传弟子,是不是很厉害呀?But更牛的还在后面,你绝对想象不到88岁高龄的他居然还担任着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的职务,要知道高龄任职的特例在其它行业并不多见。他就是当代中国古建筑学界的泰斗级人物——罗哲文。
“结缘古建筑,这是偶然,也是必然。”
罗哲文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16岁那年,高中毕业的罗哲文,在报纸上看到营造学社招收学员的告示,当时他并不了解营造学社是做什么的,不过看见考题中有写字、绘画等内容,感到很有兴趣,便一心去投考了,机缘巧合下,他成为众多考生中唯一被录取的。就这样,罗哲文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踏进了一生结缘的古建筑学之门。在这里,他先是为刘敦桢先生抄写整理《西南古建筑勘查》的文章,并绘制一些插图。半年后,梁思成见罗哲文在绘图方面有培养前途,便把他收作弟子,为自己绘图和整理资料。(看过以前建筑史话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营造学社可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机构,大神级别人物超多,梁思成、刘敦桢等大师都加入过哟。)
梁思成对罗哲文寄予厚望,像削铅笔、擦橡皮这样琐碎、细小的环节,他都耐心地向罗哲文传授经验,使罗哲文从入门起,就接受到最规范的训练。师母林徽因则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他补习英文。罗哲文曾回忆说,梁思成先生对自己的关怀是方方面面的,不仅是学习,还包括生活。连“罗哲文”这个名字,都是梁先生帮自己起的。罗哲文原名叫罗自福,常被人取笑为“罗斯福”,于是,梁先生给他改名为“哲文”。多年以后,罗哲文回忆老师说,“他们很爱护年轻人,给我印象很深。我现在也是这样,想方设法帮助年轻人多学点东西。”
▲在建筑工地向年轻同志讲解古建筑知识
1944年夏天,罗哲文跟随梁思成到重庆。梁思成用铅笔在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出盟军轰炸敌占区时需要保护的古建筑,并特别提出了需要保护的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由罗哲文用绘画墨水把铅笔所画的位置描绘清楚,地图及时交到美军手中,从而保护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国宝性古建。
1946年,罗哲文随中国营造学社来到北平,成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的助理,同时在研究所里工作。那时罗哲文被称为“研究生”,即“助理研究”的意思。梁思成特别注重对罗哲文的全面培养,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为了让他把基本功学得更扎实,特许他少干一点杂事,并主动安排他旁听有关课程。
▲1947年,罗哲文在清华大学
1950年,27岁的罗哲文结束了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被调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职,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也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的文化名城,每一座他都亲自考察过。
1985年,罗哲文和郑孝燮、单士元起草文本,参加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申报工作,使长城成为了被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1952年,郭沫若提出修复长城,年仅28岁的罗哲文又担起重任,每天骑着小毛驴上八达岭勘察,反复斟酌后拟定了维修规划图。多年来一直为长城奔走的罗哲文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2003年,罗哲文还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参加了对于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的考察团,并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2011年10月,身患疾病的罗哲文再一次带病赴安徽泾县,为当地的徽派民居村落设计保护方案。察看完当地村落之后,罗哲文一头倒在附近公园的洗手间,再也不能自己走出来。这是这位老人最后一趟出远门。
2012年5月,罗哲文因病逝世,享年88岁,长眠于八达岭陵园,文物界同仁同悲同恸。为了保护古建筑,这位老人奔波了70多年,他终于永远地歇下来了。至此,梁思成先生创建的营造学社最后一位成员也走了,但小编相信,师生们定会在另一个世界重聚。
“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先生与长城命中注定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奔走在长城上下,深入考察研究,推动保护维修。他还参与发起成立中国长城学会,提出开展“长城学”研究的建议,积极鼓励青年同志走长城、研究长城、保护长城,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这段渊源,还得从1948那年说起。
初登长城
1948年,林徽因对罗哲文说:“因为离得近,觉得总有时间去长城考察,反而搁置下来,现在是时候去看看了。”10月的一个秋天,罗哲文带上相机,搭车到南口,徒步登上八达岭长城,拍下了他的第一张长城照片。那天阳光充足,留在照片上的是发白的长城和它投射在山坡上的黑色影子。罗哲文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已是断壁残垣,方砖四处散落,周围荒草丛生、落叶满地。
▲1983年罗哲文登上北京怀柔箭扣长城考察
八达岭维修
1952年,时任政务院副总理的郭沫若提出开发长城、向国内外开放的建议。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把修长城的任务交给了罗哲文,维修长城的第一站是八达岭。罗哲文先乘火车到达八达岭车站,然后骑着小毛驴上山考察。第二次罗哲文去看到的还是倒塌的砖墙,破败荒凉。不过想到承担起了长城的修复工作,除了感怀之外,他更加激动,并作了一首诗:“断壁残垣古墟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赐上金戎刀,要使长龙复旧观。”
为了方便考察,罗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个简陋的小店里,每天骑着毛驴上八达岭。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后,他拿出了八达岭长城维修规划图,并请梁思成审定。梁思成给了他三个建议:要按照原状修;保护古意,避免现代化;要绿化,但不能在长城边上种高大树木,否则不利于保护长城,也影响观看效果。那张有梁思成审定签名的图纸,如今已下落不明,让罗哲文抱憾不已。修复古建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用原材料修,这在长城修复中显得尤为困难。罗哲文和建筑工人们只好到山沟里收集一块一块塌下的青砖,从沙土里挖掘砖块。
1953年,八达岭长城修复完成,并于当年国庆节向公众开放。随后,罗哲文又参加了山海关、嘉峪关等段长城的维护工作。
▲八达岭长城
寻访长城遗迹
2003年6月23日,一个由罗哲文任团长、《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任副团长的文化考察团,西出玉门关,沿着丝绸之路,历时近一个月,艰难寻访了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一系列历史文化遗迹,并且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这条新闻曾经轰动一时。
罗哲文他们考察的这段长城,修建于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当时匈奴已经不再对汉王朝构成威胁。所以,罗哲文认为修建长城的目的已不是为了防御匈奴入侵,而是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在荒无人烟的戈壁大漠,来往于东、西方的商队,可以在烽燧中休息,补给淡水和食品,更换骆驼或马匹;两座烽燧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当时一天的路程。长城保护的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见证。在玉门关以西修建长城,则是为了适应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需要。
罗哲文经过考察发现:关于长城的长度,外国人是用比例尺从地图上量出来的,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长城不是直线,更不是水平线,也不是只有一道,而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由许多道所构成的;我国历史文献上的记载,虽然比较可信,但没有把一道长城的双重、三重、多重的长度计算在内;许多人认为,各个朝代的长城都是在一条线上修筑或重修的,其实这并不符合实际,比如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不在一个起点,也不在一个终点,相去数百甚至上千里。
▲罗哲文在世界遗产大会上代表中国发言
在考察和修复长城的几十年里,罗哲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有一次,他在考察慕田峪长城箭扣段时,因脚下松动的长城砖,头朝下栽了下去,幸好下面是草地,才化险为夷。多年来他一直为保护长城、修复长城而奔走呼吁,被长城学界和媒体称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的确当之无愧。罗老说:“从首次上长城到现在,光八达岭、山海关就去了100多次。60多年了,我记不清多少次登上长城了,但能跟长城打一辈子交道,我一生无悔。”
学术成就
罗哲文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经历,写下了不少作品,主要著作有《中国古塔》、《中国古代建筑简史》、《长城》、《长城赞》(已录入北师大版小学课本中)、《长城史话》和《中国帝王陵》等。
▲《中国古塔》
▲《中国历代帝王陵寝》
除了自身的学术考察与研究,罗哲文更是全国古代建筑保护与维修事业的组织者。在万里长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山西太原晋祠、朔州崇福寺等数百次国宝级古代建筑重大维修项目中,或亲自设计,或主持方案评审,或参加竣工验收,始终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古建维修工地上,在他去世前两年,在86岁高龄的时候,一年中他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天上飞来飞去”。
哪儿发现了新文物,又或古建筑受损了,电话一打来,罗哲文拎包就走。他深信,营造学社的理念在于保护优秀的文化遗产。遗产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神。遗产是珍贵的、脆弱的、也是不能复制的,因此对其的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罗哲文在吴哥窟寺庙前拍摄石阶雕刻
曾写过《罗哲文传》的张海燕,认为罗哲文走上古建筑保护这条路的方式很“另类”:“古建筑保护者有两种出身,一种是留洋派,像梁思成;一种是匠派,祖上几代都是匠人。但罗哲文不同,他跟着留洋派的老师学习古建筑保护,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他建立了自己的学说,这很不容易。”
“象许多文博专家一样,罗哲文也雅好诗书。”
罗哲文喜爱作诗填词,但不是一般的吟花弄月与感时抒怀,而是“以诗为证”和“吟诗留史”。他的诗词主题紧扣古建生涯,具有淳朴清新的纪实风格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他自小喜欢书法,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也为他的书法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罗老为人随和,朋友众多,又不收钱财,所以求书者络绎不绝。只要有时间,他就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而一些名胜古迹的楹联,则是他自己编撰的。如他为阆中张飞庙撰联:“为民做主巴西守,世代香烟恒侯祠。”他为伏羲庙撰联:“华夏文明三始祖,淮阳伏羲第一人。”等被收入当代作家洪亮主编的《璇玑词》中。
▲罗哲文书法
罗哲文先生称自己不是专业书法家,但其书法却集儒家的“中正平和”、佛家的“空灵清新”、道家的“质朴自然”于一身,充分展现出渊博学识涵养的潇洒气质,绝非一般尚论技巧之俗书可比。他对书法的爱好也影响了儿子,并最终促使其成为了书法家。他的儿子就是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副会长、文化部中国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罗扬。
▲罗哲文书法
“他是个小老头,个子矮矮的,今年已经86岁高龄,但依然有一半时间在飞机上,飞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忙碌得很,不停地出席各地的古建、文物专业聚会,提供咨询、论证和建议。”中央文史馆馆员舒乙曾对罗哲文的生活常态做过这样的描述。
在罗哲文看来,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记忆,他热切希望后辈学者能够接过自己手中的尺笔,好好保护祖国博大精深的古建筑遗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
《古建筑保护论文集》项目由理论授课、实验室教学和现场实习等部分组成,包括土遗址、古建筑、考古现场的保护,涉及陶瓷、金属、壁画、纺织品、纸张等文物的保护和维修技术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古建筑保护培训内容分室内授课和现场实习两部分。室内授课部分由中、日两方相关古建筑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担当老师。 2100433B
内容简介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收录了作者近五十年来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的论述和工程实践资料。其内容涉及木结构、砖石结构、石窟寺保护和古建筑中有关科学技术问题的地震考古,以及古建筑涉及抗震方面的探索,集古建筑保护的理念、方法和措施于一体。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可供古建筑保护专业人员和建筑规划、设计及相关科研教学工作者参考。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