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脉冲放电检测器(pulsed discharge detector)是一种氦光离子化检侧器,当用纯氮作载气和放电气体时,它具通用型检测器功能,像氦离子化检测器(HID)一样,既能灵敏检测无机气体。
PDHID、PDECD是l992年Wentworth等在HID的基础上提出引入的,以后又逐步作了改进,近两年已正式成为商品仪器, PDHID和PDECD的结构基本一样。
检侧池主体是一个长95mm内径14mm的中空不锈钢圆筒。分隔成放电区和反应区,放电区(1)是在一块20mm长3mm内径的石英圆筒块〔7)上装有两个放电电极〔3),放电电极的末端是ф0.25-0.5mm的铂金尖端,两个电极间距约1.6mm ,脉冲放电周期是300μs,脉冲宽度是20-40μs,放电电压20V,产生20mA放电电流,放电互径是0.1-0.15mm.在反应区(2)有两个偏压电极(4.5;150V,2V)和一个收集电极(6),它们之间用四块长8mm,内径3mm的蓝宝石绝缘(8),用黄金O型圈压紧密封,He(30mL/min)从检测池顶部(9)引进放电区,色谱柱(11)从检测池底部插人,柱出口在收集电极(6)和偏压电极(5)之间,PDECD的掺杂气亦是从检测池底部的管(12)引入,管直伸至两个偏压电极(4)和(5)之间,亦即掺杂气是在毛细管桂出口上方加入,也有从偏压电极(4)处加入掺杂气。色谱柱流出物、掺杂气流与He放电气逆流。在反应区发生离子化。
PDECD很长容易就可以改成PDEID,PDHID不需加入掺杂气,收集电极(6)和偏压电极(5)的位置互换,收集极位于两个偏压电极之间.因为采用石英和蓝宝石作绝缘材料,检测器使用温度提高了,最高操作温度可达400℃。
问题不明确。 输出5V,电流多少?经过漏电保护器装置什么意思?
插座漏电安全检测器价格是12元,插座漏电检测仪价格是20元,拿电笔在外壳试一下看有没有漏电,如果有的话把家里电闸落下用改锥把插座拧下来换一个新的就行。假如没有电笔可以用手指甲盖反向试探插座,如果有漏电...
插座漏电安全检测器价格是12元,插座漏电检测仪价格是20元,拿电笔在外壳试一下看有没有漏电,如果有的话把家里电闸落下用改锥把插座拧下来换一个新的就行。假如没有电笔可以用手指甲盖反向试探插座,如果有漏电...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
若试品Ca在试验电压下产生局部放电时,经耦合电容Ck产生脉冲电流,由输入单元拾取得脉冲讯号,经低噪声前置放大、滤波放大器选择所需频带及主放放大后,在示波屏的椭圆扫描基线上显示出放电脉冲,同时也送到脉冲峰值表(对数表)显示其峰值。时间窗单元控制试验电压每一周期内脉冲峰值表的工作时间,并在这段时间内将显示屏的显示加亮,宽度与位置可以改变,进一步加强了抗干扰能力。
1. 局部放电
局部放电是指在绝缘的局部位置放电,它并不构成整个绝缘的贯通性击穿。它包含三种放电形式:内部放电(在介质内部)、沿面放电(在介质表面)、电晕放电(在电极尖端)。
2.电荷量
在试品两端瞬时注入一定电荷量,使试品端电压的变化和由局部放电本身引起的端电压的变化相同,此注入量即为局部放电的视在电荷量。
3. 视在放电量校准器
视在放电量校准器是一标准电量发生器,试验前它以输出某固定电量加之试品两端,模拟该试品在此电量下放电时局部放电测试仪的响应,此时调整刻度系数,确定局部放电检测仪的量程,以便在试验时测量该试品在额定电压下的视在放电量。因该放电量时以标准电量发生器比较后间接测出,而非直接测出,故此放电量称为“视在放电量”。
校正电量发生器是测量局部放电时必备的仪器,它的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视在放电量校准器由校准脉冲电压发生器和校准电容串联组成,其参数主要包括:脉冲波形上升时间、衰减时间、内阻、脉冲峰值、校准电容值等。
校准脉冲电压发生器电压波形上升时间为从0.1U0到0.9U0的时间,衰减时间定义为从峰值下降到0.1U0的时间。
4.检测阻抗
检测阻抗是拾取检测信号的装置,在使用中,应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被试品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检测阻抗,以提高局部放电测量的灵敏度、分辨能力、波形特性及信噪比。
检测阻抗按调谐电容范围分1~12号。(见表1)
5.时间窗(门单元)
时间窗是为防止大于局部放电的干扰信号进入峰值检波电路而设计的一种电路装置。因在实际试验时,尤其是在现场做试验时,不可避免地会引入一些干扰,所以,时间窗的使用更显得重要。
时间窗的工作原理是把椭圆扫描时基分成导通(加亮区域)和截止(未加亮区域)两部分,通过改变时间窗的位置和宽度将放电脉冲置于导通(加亮区域),干扰脉冲置于截止(未加亮区域),此时仪表读数即为放电脉冲数值,而干扰则不论大小,皆不会影响放电脉冲数值。若此时两个时间窗同时关闭,则仪表读数为整个椭圆上脉冲之峰值。
近十几年来不断有关于脉冲电晕放电脱硫脱硝的研究报告。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技术是在电子束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在增强氧化能力、促进分子离解以及加速化学反应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效率,因而成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的热点。脉冲电晕法就是将高压脉冲电源加到放电电极(电晕极)上,电晕极对接地极发生脉冲电晕放电,使迁移率高的电子在自由程中受到突发强电场的加速而获得足够的能量。利用前沿陡峭、窄脉宽(纳秒级)的高压脉冲电晕放电,使容器中烟气分子突然获得“爆炸”式的巨大能量,从而在常温下获得非平衡等离子体,即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和O、OH等活性自由基,对工业废气中的气体分子进行氧化、降解等反应,使污染物转化;再向其中注入NH3气体,除与之产生硫铵、硝铵及其复盐的微粒外,氨与脉冲电晕的协同效应还能显著地提高SO2脱除率。该方法具有显著的脱硫脱硝效果,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除尘效果优于直流电晕方式的传统静电除尘技术。它只提高电子温度,而不提高离子温度,能量效率比EBA方法高。设备简单,省去了电子加速器,避免了电子枪寿命和X射线屏蔽问题,降低了一次造价和运行成本。但脉冲电晕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A、实验研究不充分。脉冲电晕放电和添加剂对脱除SO2和NOx的作用相对大小不清楚;实际烟气中存在的过饱和水蒸气和大量的CO2对脱除效率的影响没有进行研究;脉冲电晕脱硫脱硝和除尘之间的相互影响仍然没有研究清楚;脱除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不利物质如N2O、CO2、NCO和CO3等,确定这些物质的产生及其浓度的测定尚有待研究。
B、由于脱除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对于SO2和NOx脱除的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不够深入,如自由基的种类,添加剂、飞灰、水蒸气和CO2存在时的脱除反应过程以及烟气成分对自由基产生率的影响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C、脉冲电源的性能还有待改善。
我国已在绵阳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烟气处理量2×104 m3/h)的工业中试装置,运行结果达到了设计要求,SO2的脱除率大于85%,脱硝率为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