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基本信息

矛盾分析方法特点

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查看详情

矛盾分析方法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PH分析

  • 型号:TPH21AC+TPH-S0C10
  • 天健创新
  • 13%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总磷分析

  • 型号:TEM-TP9000
  • 天健创新
  • 13%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SS分析

  • 型号:TSS10AC+TSS-S0C10
  • 天健创新
  • 13%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COD分析

  • 型号:TEM-COD9000
  • 天健创新
  • 13%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氨氮分析

  • 型号:TEM-NH3N9000
  • 天健创新
  • 13%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22-12-07
查看价格

干出土构掘机机

  • Ф4000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干出土构掘机机

  • Ф6000
  • 台班
  • 汕头市2006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干式出土构掘进机

  • 管径5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干式出土构掘进机

  • 管径120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4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干式出土构掘进机

  • 管径3500
  • 台班
  •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模

  • 1.名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模块 2.品牌:徽粤大海/DHWL 3.型号:DHWL-XLZS 4.产地:中国5.功能参数:详见《二、项目建设要求》
  • 1套
  • 3
  • 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10-23
查看价格

特制方法

  • 304不锈钢 DN80
  • 3.0副
  • 2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4-14
查看价格

特制方法

  • DN80 304不锈钢
  • 3副
  • 2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4-12-22
查看价格

视频分析平台

  • 1.名称:视频分析平台2.参数:新一代智能图像分析,含基础管理模块,场馆配置模块、基于场馆智能分析模块包括行为分析、图像分析、人流量统计分析、占道分析、拥堵分析等.3.具体参数满足设计及使用需求
  • 1套
  • 1
  • 高档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09-13
查看价格

分析报表模块

  • 分析报表模块
  • 1.0台
  • 1
  • 东望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12-21
查看价格

矛盾分析方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矛盾分析法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1]一、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去解决决策的选择和实施问题的过程,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公共政策分析方法是影响整个决策过程的成败与否的关键,在当代社会问题错综复杂,运用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可以减少公共政策的失误,提高决策的效率。关于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已成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有效实施公共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新的政策问题不断出现,以往过于重视经济与技术为主的定量政策研究方法已经暴露出一些问题。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的研究不仅为了完善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方法体系,而是为了给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提供可行的操作与技巧,从而更有效、更快捷地发现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提出政策方案并成功解决政策问题,以达到公众的利益要求。公共政策分析不仅要求有操作性强的实用技巧,而且更离不开唯物辩证法方法。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我们分析事物最根本的方法,也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所直面的是社会问题与矛盾,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公共政策问题出现,也有不同的解决公共政策的方法与手段,尤其是在当代这样一个日益多元化的时代,社会问题更是趋于具体化、专业化,对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不论问题多复杂、多具体,最根本的一点是政策问题的产生根源于矛盾,所以我们从矛盾入手,运用矛盾分析法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矛盾分析法在公共政策分析的应用

现代公共政策分析有效地解决了许多人类社会问题,同时亦面临着许多新的人类社会问题。

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将矛盾分析法引入到公共政策分析中是十分必要的。矛盾分析法作最根本的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方法,在整个辩证唯物主义方法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公共政策分析离不开唯物辩证法的视野,也离不开矛盾分析法这个基本方法。加强公共政策分析中矛盾分析法的研究,这是由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和功能决定的。

第一、从公共政策的本质来分析,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社会公共权威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它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等。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利运行的具体体现,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途径,是政府维护公众利益的主要手段。国家在运行公共权利时,如何做到兼顾不同利益群体、不同矛盾双方的利益需要是政府面临的重要抉择,将矛盾分析法纳入到公共政策分析中,有助于平衡矛盾双方的利益,尽可能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第二、从公共政策的特点来分析,公共政策具有政治性与公共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公平性与效率性、强制性与合法性等特征。尽管如此,由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受到决策者价值观的影响,不免使得公共政策本身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不公平性、随意性、主观性等。矛盾时有产生,要解决这些矛盾,应该采用矛盾分析法。

第三、从公共政策的功能来分析,公共政策具有制导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推动功能。一般在社会的常态运行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平衡协调发展的,但是这种平衡和协调是相对的,在现实中常常会出现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这样就不可避免造成各方之间的利益矛盾,甚至会出现利益冲突,公共政策要对这些利益矛盾、冲突加以缓解、调和,使之趋于和谐,必须运用矛盾分析法方法。

三、矛盾分析法在我国应用分析

矛盾分析法作为唯物辩证法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的政策分析的和政策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本国的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普遍性的原则,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分析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的错误思想和做法。分析问题和制定政策要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同时要学会“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泽东曾经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辨证法。就会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错误。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来说,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结合这一基本原则的哲学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以及正在展开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都要求贯彻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普遍性与相对性结合的根本方法。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时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集中主要力量去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既要防止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均衡论”;又要防止只抓中心,不顾其他,“单打一”的“一点论”。

要求我们在分析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时要善于抓住重点,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变辩方向、识大局。如果主次颠倒,就会混淆事物的性质。

第三、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矛盾的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时,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和国际问题。在公共政策分析中采用矛盾分析法,首先必须认清社会问题的内部矛盾,找出问题的内因,这是合理解决问题的前提跟基础,再者,也要重视问题的外因在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二者不能偏废。

第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一系列中央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运用了矛盾分析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指导实践,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的政策,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运用矛盾分析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提出了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正确政策的提出是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的光辉典范。

21世纪的公共政策分析必须面向社会问题发展的趋势,加强矛盾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分析中的研究,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把握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取向,创新新的公共政策分析研究路径和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分析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提高决策效率;加强这一研究,对建立新型的政府公共决策模式,提高公共决策的理性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2100433B

查看详情

矛盾分析方法步骤

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其次,从这诸多矛盾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现象是以上诸多矛盾的外部表现。再次分析矛盾发生变化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同时注意矛盾发展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即主要矛盾发展转化的条件与时机。

查看详情

矛盾分析方法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矛盾分析方法要求

第一、矛盾分析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法

矛盾就是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就是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两种基本属性,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的斗争性是以矛盾双方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为前提的。在采用矛盾分析方法进行公共政策分析中,必须把握好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将同一性与斗争性有机的结合起来,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社会问题。

第二、矛盾分析方法是内外因分析法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矛盾,矛盾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发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的原因。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内因决定的。正因为这样,事物才是自我运动,自我发展,把这一原则贯彻到方法论上,就是要坚持内因分析法。内因分析法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矛盾时,把立足点放在内因上,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源泉;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坚决抵制忽视外因作用的错误思想。

第三、矛盾分析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矛盾普遍性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第四、矛盾分析法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之所以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以及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矛盾分析方法是“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即是说,要从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分析问题,既要在诸多矛盾关系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统一、渗透、转化,又要在复杂的矛盾群中把握二者的差异、排斥甚至对立,全面的研究矛盾双方的复杂关系。同时,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不是均衡的两点论,而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它要求把握矛盾的不平衡性并把它贯穿于矛盾的分析之中,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采取折衷的、中庸的态度。重点论与两点论是相统一的。在研究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时,特别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坚持两点论的前提下,坚持重点论。这是唯物辩证法必须牢固坚守的一个基本的理论阵地。

查看详情

矛盾分析方法文献

铁合金分析方法-镍硼合金分析方法 铁合金分析方法-镍硼合金分析方法

铁合金分析方法-镍硼合金分析方法

格式:pdf

大小:151KB

页数: 23页

495 CSM 04 18 05 01 -2001 镍硼合金—硼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1 范围 本推荐方法用中和滴定法测定镍硼合金中硼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镍硼合金中质量分数大于 0.5%的硼含量的测定。 2 原理 试料用过氧化钠熔融,分离铁、镍、锰等元素,用碳酸盐分离铝,溶液中游离碱用盐酸中和,加甘露 醇,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计算硼的质量分数。 3 试剂 3.1 过氧化钠 3.2 碳酸钙 3.3 甘露醇 3.4 乙醇 3.5 盐酸, 1+1、1+9 3.6 甲基红乙醇溶液, 2g/L 3.7 酚酞乙醇溶液, 1g/L 3.8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NaOH)=0.05mol/L 3.8.1 配制 称取 2g氢氧化钠, 溶于 1000mL 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水中, 混匀。贮于附有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和水 分装置的塑料瓶中。 3.8.2 标定 称取

煤工业分析方法 煤工业分析方法

煤工业分析方法

格式:pdf

大小:151KB

页数: 14页

控制编号: XXJC-ZY2045-C 分发号: XXXXXXXXXXXXXXXX公司 煤的工业分析 作业指导书 (第 C版) 控制状态: 受控□ 非受控□ 持有者姓名: 持有者接收日期 年 月 日 宜兴市 XXXXXXXXXX公司 二○○八年三月十日 宜兴市 XXXXXXXXX 公司 控制编号: XXJC-ZY2045-C 第 1页 共 14 页 作业指导书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第 C 版 第 0 次修订 发布日期: 2008 年 3月 10日 作业指导书 /第 1 页 共 14 页 前 言 根据宜兴市 XXXXXXXXXX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为保证本公司检验 室检验人员在不同时间检验方法、检测过程的一致性,实现检验结果的重现性、准确性和 可信性,依据现行相关标准制定本检验实施细则。 本检验实施细则的编制遵照 GB/T212-2001等标准的规定和本公司的程序文

上层建筑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它们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贯穿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要经历一段逐步完善的过程;直接受生产力所推动的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上层建筑相对于经济基础是比较稳定的,往往落后于经济基础的变更。结果就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合又不相适合的矛盾运动。在两者基本适合中出现的局部性矛盾,可以在同一社会制度的范围内加以调整。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已经变成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要求根本变革的客观趋势之间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与冲突。在阶级社会,这个矛盾表现为代表先进生产关系、反映经济基础变革要求的进步阶级和代表腐朽生产关系并运用上层建筑的力量阻碍变革的反动阶级之间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这一矛盾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推翻旧政权,根本改变旧上层建筑才能获得解决。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生、它们之间矛盾的性质和解决的途径都具有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先于自己的经济基础而产生,并成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政治前提。这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般表现为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和克服,而不像在私有制社会那样要根本改变社会制度才能解决。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前提下,对自己的经济基础具有不同于以往社会的巨大反作用。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互作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能够促进它的经济基础的迅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向共产主义过渡。

查看详情

矛盾联概述

船漏漏满锅漏干

灯吹吹灭火吹燃

身轻担重轻挑重

脚短路长短走长。

大小姐洗黑白菜

高矮子吃热凉粉

假山真鹿走

死水活鱼游

穿冬装,戴夏帽,胡度春秋

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 (王尔烈)

船载货物货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土地地长尺短短量长

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

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往右翻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向东甩

查看详情

城市绿化矛盾问题

2005年国土绿化事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状况没有根本扭转,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依然严重。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多种林产品、畜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缺口越来越大,对国土绿化的压力越来越大。三是毁林毁绿的现象时有发生,生态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义务植树的尽责率还比较低,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有待进一步拓展;绿化工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国国土绿化任重而道远。

注:1、本公报中的数据大多为初步统计数。2、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