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版 次:1页 数:203
字 数:202000
印刷时间:2004-6-1
开 本: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2554231
包 装:平装
本书可供从事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企业、科研院校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及相关部门的管理技术人员阅读。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目前世界及中国的能源消耗状况及结构
一、目前国际上一次能源的消耗状况
二、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第二节 煤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是煤炭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主要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一、以煤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二、以煤部分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三、以煤完全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以热载体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第一节 以流化床热解为基础的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一、基本工作原理
二、浙江大学开发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
三、清华大学开发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
四、其他类似工艺
第二节 以移动床热解为基础的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一、北京动力经济研究所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
二、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热电气多联产工艺
第三节 以焦热载体煤热解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一、大连理工大学开发的褐煤固体热载体干馏多联产工艺
二、前苏联开发的粉煤干馏多联产工艺
三、鲁奇鲁尔公司的煤干馏多联产工艺
四、清华大学焦载热气化多联产工艺
第四节 热电气多联产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实例
一、热电气多联产工艺的技术分析
二、实例计算分析
第五节 工程应用
一、12MW热电气多联产系统的设计及燃烧炉的运行经验
二、内蒙古赤峰富龙公司的热电气三联产工程
三、前苏联175t/h配电厂锅炉的煤热解装置及运行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以煤部分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第一节 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的煤部分气化多联产技术
一、第二代增压循环流化床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二、燃煤型高性能发电系统(HIPPS)
三、“展望21”计划中部分气化模块
第二节 英国三井公司煤部分气化多联产技术
一、工艺流程及其技术特点
二、发展概述及研究成果
三、技术经济分析
第三节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所发展的燃烧气化煤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
一、煤的常压气化燃烧集成利用技术
二、煤的加压气化常压燃烧集成利用技术
三、煤的加压气化燃烧集成利用技术
第四节 其他以部分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以煤完全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第一节 以煤完全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一、煤炭燃料气化技术
二、合成气转化为清洁燃料和优质化工产品
三、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
四、燃料电池技术
五、高温气体除尘脱硫技术
六、气体分离技术
七、系统集成理论及工具
第二节 美国“展望21”计划中煤的多联产系统
一、基本原理
二、以煤完全气化为基础的入门级多联产系统
第三节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发展的IGCC多联产技术
一、系统设计
二、系统特点
三、IGCC多联产系统的构建实例
第四节 其他以完全气化为基础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一、Shell公司的合成气园
二、清华大学的煤基多联产方案
三、浙江大学的煤近零排放利用系统
第五节 工程应用实例
一、上海焦化总厂的三联供工程
二、兖州矿务局煤的多联产工程
参考文献2100433B
书 名: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作 者:高宇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7-1ISBN: 9787122 085122开本: 16开定价: 22.00元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打破传统教材的编...
大部分是燃气的,也有燃煤掺烧天然气的,现在都是30万,60万机组不等。
据介绍,2007年,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吸收式循环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新技术”。经过科研人员和相关热电厂、供热企业五年的试验和改进,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学术界、政府相关...
热电联产运行电厂的电气优化设计
热电联产具有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增大供热量、增加电力供应等综合效益。本文针对热电联产运行电厂的电气系统设计,从升压站、炉后控制室布置、电气主接线选择、厂用设备的选型和应急照明、接地方案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供设计人员进行参考。
热电联产论文
1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前景与政策研究 前言 发展热电联产是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 世界各国各地区特别是美 国、俄罗斯、欧洲各国及我国台湾地区都很重视。 2001 年,布什政府提出“美 国能源政策”报告,在这项能源战略性计划中共提出了 105条建议,主要集中于 提高能效、改善与增加能源基础设施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增加能源供给等三个方 面。报告在节能现代化中提出: 为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提供税收优惠和简便的审 批程序( 2001年,《美国能源政策》)。欧盟计划到 2010 年热电联产所占的发电 市场份额达 30%,其中,丹麦热电联产占发电市场的 45%;荷兰目前热电联产已 占发电市场的 40%。俄罗斯早在 1993年热电装机就有 6530万千瓦,热电厂的发 电量占总发电量达 33%以上。 发展热电联产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战略 地方热电既是二次能源的生产大户, 也是一次能源的消耗大户, 做好
《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及工艺过程分析》通过对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的发展变迁和多联产工艺中所涉及关键技术和主要工艺单元技术的介绍,对目前多联产建设过程中工艺的配置、产品的选择及相关的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多联产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进行了论述,提出在我国目前能源环境条件下可能的多联产系统方案。
《煤基多联产系统技术及工艺过程分析》可供能源化工研究方向的生产单位、相关科研部门、大专院校研究人员和师生参考。
1 1热电联产技术的特点1
1 2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3
1 2 1国外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3
1 2 2国内热电联产技术的发展3
1 3热电联产系统的形式5
1 3 1蒸汽轮机热电联产6
1 3 2燃气轮机热电联产7
1 3 3燃气轮机"para" label-module="para">
1 3 4其他类型11
1 4我国热电联产发展存在的问题23
1 5热电联产发展前景与展望24
参考文献26
2 1热电化多联产系统的特点29
2 2热电化多联产系统的发展31
2 2 1国外热电化多联产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31
2 2 2国内热电化多联产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34
2 2 3热电化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模式36
2 3热电化多联产系统的基本类型37
2 3 1集成优化与流程结构形式不同的多联产分类及特性37
2 3 2行业多联产分类及特性46
2 4热电化多联产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2
2 5化学产品的选择及其在联产过程中的特点65
2 5 1甲醇66
2 5 2二甲醚66
2 5 3甲酸67
2 5 4乙二醇67
2 5 5煤制天然气67
2 5 6煤制烯烃67
2 5 7甲醇制丙烯68
2 6典型热电化多联产工程实例——兖矿集团煤气化发电与甲醇
联产系统68
2 6 1主要设备装置及关键技术70
2 6 2投运情况与经济效益76
2 7热电化多联产系统发展前景与展望77
2 7 1世界热电化多联产主要发展趋势77
2 7 2我国热电化多联产主要发展趋势77
参考文献79
3 1煤气化技术82
3 1 1煤气化技术发展82
3 1 2多联产系统煤气化技术的选择83
3 1 3多联产系统煤气化工艺的选择85
3 1 4气流床气化技术89
3 1 5所选煤气化技术性能对比122
3 2高温除尘技术126
3 2 1过滤除尘技术127
3 2 2旋风除尘技术132
3 2 3静电除尘技术134
3 2 4高温除尘工艺的综合评估135
3 3合成气重整单元136
3 3 1合成气转化对能量利用的效果136
3 3 2重整反应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136
3 3 3催化剂140
3 4高温脱硫技术142
3 4 1高温脱硫在整个多联产系统中的地位142
3 4 2高温脱硫技术的新方法、新技术143
3 4 3目前高温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45
3 5气体分离技术146
3 5 1原料气的分离147
3 5 2产品气的分离148
3 6化学品合成技术151
3 6 1化学品合成在多联产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151
3 6 2多联产系统中化学品合成的选择153
3 6 3多联产系统的化学品合成工艺155
3 6 4化学品合成中的问题168
3 7煤基燃气热机发电技术及余热利用170
3 7 1蒸汽轮机构成171
3 7 2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186
3 7 3余热锅炉197
3 7 4燃气内燃机及热电联产205
参考文献208
4 1优化方法及工具215
4 2优化理论基础216
4 2 1联产系统流程的工艺参数优化217
4 2 2多联产系统的耦合集成理论研究218
4 2 3多联产系统的环境污染控制研究220
4 2 4多联产系统经济性的优化221
4 3多联产系统中各工艺组合的匹配及优化需考虑的问题224
4 4双气头多联产系统的优化与评价225
4 4 1二甲醚合成的优化226
4 4 2CH4/CO2催化重整反应器操作参数的优化229
4 4 3液相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反应器操作参数的优化231
4 5三种双气头多联产系统的概念设计与评价235
参考文献237
5 1能量利用效率239
5 2元素的循环利用率240
5 3多联产系统经济性分析242
5 3 1评价体系243
5 3 2评价指标251
5 4双气头多联产系统模式的经济性评价267
5 4 1洁净气化煤气/焦炉煤气合成醇醚燃料流程的经济评价268
5 4 2多联产系统和单产系统的经济性比较273
5 4 3生产规模对流程经济性的影响274
5 4 4产品生产成本敏感性分析277
5 5煤炭资源低碳化利用技术278
5 5 1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和意义278
5 5 2多联产系统的低碳产品及利用279
5 6结束语281
参考文献2812100433B
2016年12月25日,西安交大首个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产业化工作正式启动。
传统燃煤、煤气化锅炉及其发电技术均采用“一把火烧煤”的形式,总能效和煤电转化率低、污染严重、耗水量大,脱硫、脱氮、消除粉尘及二氧化碳代价高昂。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郭烈锦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等系列项目的持续支持下,历经二十年科技攻关,研发出“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系列技术,俗称“超临界水蒸煤”,成功将煤炭化学能直接高效转化为氢能,从源头上根除了硫化物、氮化物等气体污染物以及PM2.5等粉尘颗粒物的生成和排放,实现了煤炭能源的高效、洁净、无污染转化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