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煤[炭]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煤[炭]基本信息

煤[炭]简介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中文名称
煤[炭]
英文名称
coal
定  义
古代植物遗体经成煤作用后转变成的固体可燃矿产。
应用学科
煤炭科技(一级学科),煤炭科技总论(二级学科)

查看详情

煤[炭]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煤炭测硫仪

  • 煤炭测硫仪
  • 13%
  • 成都市科恒达仪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煤炭

  • 批量/
  • t
  • 13%
  •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煤炭

  • 2000-7000卡/无
  • t
  • 13%
  •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煤炭

  • 批量/无
  • t
  • 13%
  • 龙岩简桂超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优质煤炭

  • 发热量5000-5600(kca/kg)
  • t
  • 13%
  • 广东盈达石化贸易有限公司
  • 2022-12-08
查看价格

  • (无烟)
  • kg
  • 韶关市2010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无烟)
  • kg
  • 韶关市2010年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无烟)
  • kg
  • 韶关市2009年11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无烟)
  • kg
  • 韶关市2009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 (无烟)
  • kg
  • 韶关市2009年3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煤炭

  • 煤炭
  • 1t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5-12
查看价格

  • 6672.333kg
  • 1
  • 不限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2-06-22
查看价格

  • 0t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09-11-23
查看价格

  • 普通
  • 1t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06-14
查看价格

  • 热电厂5000大卡煤炭燃烧后的粉
  • 1t
  • 1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8-25
查看价格

煤[炭]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煤[炭]文献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知识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知识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知识

格式:pdf

大小:19KB

页数: 2页

煤用途以及煤种指标 电厂用煤指标及煤种 一 .指标 二 .煤种 1.长焰煤 2.不粘煤 3.气煤 4.肥煤 5. 1/2焦煤 6.贫瘦煤 7.贫煤 水分 Mad % ≤8, 8.1~12, 12.1~20, >20 灰分 Aad % ≤20, 20~30, 30~40 挥发份 Vad % 6.5~10, 10.01~20, 20.01~28, >28, >37 硫 St,ad % ≤0.5, 0.51~1, 1.01~2, 2.01~3 发热量 Qnet,ar (MJ/kg ) >24, 21.01~24,17.01~21,15.51~17,>12. 哈氏可磨性 (HGI) >40~60, >60~80, >80 灰熔融软化温度( ST,℃) 1150~1250,1260~1350,1360~1450,>1450. 粒度(mm) <6, <13, <25,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指标详解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指标详解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指标详解

格式:pdf

大小:19KB

页数: 9页

中源煤炭交易中心煤炭指标详解 人们通常把开发煤炭资源的企业称作煤矿, 把开采出来的煤矿产品称为煤炭。 我国古代曾称 煤炭为石涅, 或称石炭。 它是植物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复杂的生物化学、 地球化学和物 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一种固体可燃矿产。 它不仅是工农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主要燃料, 而且还是冶金、化工、医药等部门的重要原料。据统计,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 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1995 年,生产占 75.5% ,消费占 75.0%。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农 业、交通运输的发展都离不开煤炭。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煤 炭的用途和综合利用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可以预计,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煤炭在我国国 民经济中都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矿物原料特点 (一 ) 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

精煤煤炭

煤炭洗选是利用煤和杂质(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分选的方法使煤和杂质有效分离,并加工成质量均匀、用途不同的煤炭产品的一种加工技术。按选煤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物理选煤、物理化学选煤、化学选煤及微生物选煤等。

物理选煤是根据煤炭和杂质物理性质(如粒度、密度、硬度、磁性及电性等)上的差异进行分选,主要的物理分选方法有①重力选煤,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斜槽选煤、摇床选煤、风力选煤等。②电磁选,利用煤和杂质的电磁性能差异进行分选,这种方法在选煤实际生产中没有应用。

物理化学选煤—浮游选煤(简称浮选),是依据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进行分选,目前使用的浮选设备很多,主要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和无无机械搅拌式浮选两种。

化学选煤是借助化学反应使煤中有用成分富集,除去杂质和有害成分的工艺过程。目前在实验室常用化学的方法脱硫。根据常用的化学药剂种类和反应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碱处理、氧化法和溶剂萃取等。

微生物选煤是用某些自养性和异养性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其代谢产物从煤中溶浸硫,达到脱硫的目的。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选煤还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目前工业化生产中常用的选煤方法为跳汰、重介、浮选等选煤方法,此外干法选煤近几年发展也很快。

查看详情

煤炭运输我国煤炭运输布局

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煤炭消费,主要依靠铁路、内河和沿海水运长距离调配。

由于受煤炭生产与消费格局的影响,中国煤炭的基本流向是"北煤南运 ","西煤东运"和"煤炭出关"。省际煤炭交流中,南北向煤炭流占75%,东西向煤炭流占25%。其中南下煤炭流占50%以上,北上煤炭流占20%左右,东向煤炭流占20%左右,西向煤炭流仅占5%左右。山西是最大的煤炭输出省,其输出量占全国省际煤炭流量的45%。

查看详情

煤炭质量煤炭质量

它是指煤炭产品在自身的形成和开采、加工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特征或特性的总和。根据煤炭产品质量特性和用途,一般煤炭质量可用一定的质量指标(或标准)来表示。如按煤的工业分析,可用煤的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水分等指标来表示;按煤的元素分析,可用煤中碳(C)、氢(H)、氧(n)、氮(N)、硫(S)、磷(P)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来表示;按煤的工艺性质,煤炭质量又可用煤的发热量(0)、煤的粘结性(R·I)和结焦性(y)、煤的热稳定性(TS)、煤灰的熔融性(DT、ST或FT)、煤的反应性、煤的燃点(T)以及煤的可选性等指标来表示。煤炭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用煤单位的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也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总的来讲,我国的煤炭质量较好,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形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两者的沉积环境不同北方煤田多为陆相沉积,其煤炭质量较好,如黑龙江省鸡西、鹤岗、双鸭山等矿区煤炭灰分一般小于20%,含硫量在0.5%以下,京西的无烟煤硫分仅在0.25%左右;南方煤田多为海陆相沉积,其煤炭的质量普遍较差,灰分、硫分等指标一般较高。如四川省的荚蓉、松藻、达竹、南桐、华蓥山等矿区的含硫量在6%左右,广西合山矿务局所产煤炭含硫量高达6%~8 %(在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中万硫分小于1%的煤占67%,硫分小于2%的煤约占85%,硫分大于4%的特高硫煤约占3%)。这些煤在利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脱硫处理,否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腐蚀设备,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我国采煤机械经程度的提高和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原煤质量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用户对煤质的要求确越来越高,利用途径越来越广泛,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煤炭质量问题上,产需矛盾日益尖锐,供求差距越趋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原煤入洗能力,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水平(包括井下生产煤炭质量管理、洗选过程质量管理和商品煤销售过程的质最管理),使用户得到的煤炭在质量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的要求。

建国40多年来,虽然原煤的人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发展速度比重缓慢,选煤厂的分布也很不平衡,洗选产品规格也较少,这同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原煤入洗量均占产量的80~90%以上,原苏联占60%左右,而我国原煤入洗量仅2亿多吨,仅占原煤产量的20%强。从入洗煤种看,90%左右为人 洗炼焦煤,动力煤入洗量很小,大多以原煤形式销售。从洗煤的质量看,灰分、硫分等揩标偏高,如洗精煤灰分平均在10%以上(国外先进国家灰分仅5%左右)。因此,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要加强洗煤厂的建设,增加原煤入洗能力,而且还要改进洗选工艺,增加洗选品种,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动力用煤的洗选(我国煤炭利用以燃料和动力为主)。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而且也要在质量上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只有实现了质量和数量上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才算真正实现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目的,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讲,质量上的保证比数量上的满足更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往往只重视了产量而忽视了质量,把二者对立起来,怕因追求质量而丢了产量。特别是多年来我国煤炭供需关系总的来讲一直比较紧张,只要将煤炭从地下采出,销售就不成问题,这在定程度上也淡化了人们的质量意识,产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意识。但历史发展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煤炭质量问题己引起来越多的用户的高度重视,对煤炭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煤炭市场情况看,煤质不 好,不仅价格较低,而且有些矿区质量较差的煤(煤炭赋存条件所致)销售很难,造成大量的煤炭积压,使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可见,煤炭企业自身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向用户提供合乎其质量要求的煤炭产品,这不仅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之所以要提高煤炭质量,重视煤质工作,是因为:

煤炭质量有利于煤炭的节约

我国煤炭的利用现状表明,一方面供应紧张,用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需缺口较大,严重时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煤炭的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煤炭平均利用率约在30%左右,这固然与煤炭利技术有关,但煤质不好和供煤品种不对路也是重原因之一。煤炭燃烧时,煤质越差,热损失越多,热效率也就越低,耗煤数量也越多。如蒸汽机车使用原煤比使用混中块要多消耗煤炭20%左右,普通锅炉使用灰分为40%的原料煤与使用灰分为90%的原料煤相比,热效率至少相差10%。可见,由于煤质不好或供煤品种不对路,其浪费是惊人的。开发和节约并重,在近期内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是我国节能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我国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煤矿基建投人来增加产量是不现实的,而通过提高煤炭质量和推广节能技术,达到节约煤炭的目的,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出煤炭的经济效益。煤炭消耗的节约,不仅降低了用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减轻了因煤炭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的国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燃烧方式和燃烧技术外(我国80%以上的原煤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 还与煤炭质量有直接关系。

据测算,我国每年困燃煤而产生的SOX和NOX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总量在1000万t以上,这些有害的酸性气体排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雨水一起再降到地面。相当于从空中降下2000多万t强酸,对环境污染很大,特别是烟煤中所含苯并芘对人体危害最大,其浓度每增加百万分之一,癌发率上升5%。由上可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煤炭,降低用户生产成本的目的,而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减轻煤炭利用对环境的污染。

煤炭质量有利于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

煤炭企业是实行单独经济核算的经济实体,煤炭质量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增强企业在市场 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支柱。煤炭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产业,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其煤炭产品必然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和交易。有市场就有竞争,这是二条普遍的规律。竞争和交易行为越规范,商品竞争能力的强弱就越来依赖于产品质量。有人说,质量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以质量去开拓市场、占有市场,靠质量赢得竞争的胜利,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条重要战略。实践表明,哪个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较好,而且供煤质量比较稳定,哪个企业就能占有市场,赢得用户,煤炭销路就畅通,企业的效益就好,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就高。

相反。哪个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较差,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其煤炭产品就会造成大量积压,不仅企业无利润和效益可言,而且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可见,煤炭的质量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煤质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注重和提高煤炭质量,以高质量求得高效益,否则,不仅无效益可言,甚至会造成企业的停产和倒闭。

煤炭质量产品质质量和经济效益

煤炭的用途多种多样,煤炭用户的行业和地域分布也非常广泛,每个用户都有其固定的用煤设备。一般来讲,用煤设备的各种经济技术参数都是按某一特定的代表煤种和媒质指标设计的。在煤炭供应过程中,虽然允许有一定的波动,但煤质指标变化范围不宜过大。不然的话。轻则影响到用煤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益的发挥,进而影响到用户生产的产品质量;重则使用煤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用户停产的重大事故。可见,煤质不好,不仅影响到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殃及广大的煤炭用户。若供煤质量普遍提高,并做到按用户的设备要求,实现对路供应,不仅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用户的经济效益也得以提高。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提高煤炭质量,加工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

煤炭质量有利于节约运力

缓解煤炭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煤炭是大宗笨重堆装货物,不仅运量大,而且装卸比较复杂,再加之用户分布广泛,产需距离较远,使我国煤炭呈大数量流通态势。我国是产煤大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且以原煤直接消费为主。由于煤炭赋存与工业布局上的差异(煤炭产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而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等地),造成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关内煤住关外运的流通态势。据统计,仅铁路系统每年运输煤炭就高达5.6亿t左右,平均运输距离在500km以上,这给运输任务本来已经十分繁重的铁路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铁路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在许多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的矿区(如陕西省的铜川、韩城、蒲白等矿区,贵州的六盘水矿区)运输能力仍是煤炭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在现有运输条件下,为完成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任务,广方面要做好煤炭的巧装满载工作,提高货车的平均静载重,减少货车在矿停留时间,提高车辆的周转速度;另一方面要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无效运输和不合理运输现象的发生,增加煤炭的实际运量。

从我国煤炭销售的情况看,因直销原煤比重偏高,故商品煤中的含肝率、灰分、水分等杂质含量较高,这些杂质随煤炭运输,造成了大量的运力浪费。

若以铁路每年运煤5.5亿t,平均运距500km们,煤炭运价0.064元/t·km计算,若所销售煤炭的灰分在现有的基础上下降1%,则每年可节约运力:5.5亿t*1%=550万t

若每列货车的牵引力定数(或称牵引重量)按3000t计算,则每年可少运煤列车:550万t/300=1833列

平均每年少开行运煤列车5列。

因煤炭灰分的降低,可节约运费:5.5亿t*1%*500km*0.064元/t·km=1.76亿元

可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运力,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