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粘毛鼠尾草(学名:Salvia roborowskii)是唇形科鼠尾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不丹以及中国大陆的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西藏等地,生长于海拔2500米至3700米的地区,见于沟边荫处、山坡草地或山脚山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产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西南部,青海,西藏,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甘肃西部。
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②扦插繁殖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长锥形,长10-15厘米,径3-7毫米,褐色。
茎直立,高30-90厘米,多分枝,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有粘腺的长硬毛。
叶片戟形或戟状三角形,长3-8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变锐尖或钝,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圆齿,两面被粗伏毛,下面尚被有浅黄色腺点;叶柄长2-6厘米,下部者较长,向茎顶渐变短,毛被与茎同。
轮伞花序4-6花,上部密集下部疏离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下部苞片与叶相同,上部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长5-15毫米,边缘波状或全缘,被长柔毛及腺毛,有浅黄褐色腺点;花梗长约3毫米,与花序轴被粘腺硬毛。
花萼钟形,开花时长6-8毫米,花后增大,外被长硬毛及腺短柔毛,其间混生浅黄褐色腺点,内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至花萼长1/3,上唇三角状半圆形,长约3.5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具三个短尖头,下唇与上唇近等长,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具长约1毫米的刺尖尖头。花冠黄色,短小,长1-1.3(1.6)厘米,外被疏柔毛或近无毛,内面离冠筒基部2-2.5毫米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稍外伸,在中部以下稍缢缩,出萼后膨大,至喉部宽约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2.7毫米,全缘,下唇比上唇大,长约3.5毫米,宽约7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长1.5毫米,宽3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收缩,侧裂片斜半圆形,宽约2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内藏或近外伸,花丝长约4毫米,药隔弯成弧形,长约4毫米,上下臂近等长,二下臂药室联合。花柱伸出,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较短。花盘前方略膨大。
小坚果倒卵圆形,长2.8毫米,直径1.9毫米,暗褐色,光滑。
花期6-8月,果期9-10月。
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区分:鼠尾草是草本植物,薰衣草是半灌木或矮灌木植物。鼠尾草(图片见上):一年生草本;须根密集。茎直立,高40-60厘米,钝四稜形,具沟,沿稜上被疏长柔毛或近无毛。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复叶...
兰花鼠尾草是多年生草本,多做一年生栽培。株高50-70cm,枝近方形,多分枝,叶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轮伞花序,顶生花,多花密集,花萼管状钟形,花色有粉蓝或粉紫。花期春至夏季。园林用于花坛,花境,从植,...
鼠尾草花期6-9月。轮伞花序2-6花,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或分枝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花序顶生。苞片及小苞片披针形,长2-5毫米,宽0.5-1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花梗长1-1.5毫米,...
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荫处、山脚山腰,海拔2500-3700米。
粉萼鼠尾草设施栽培技术
介绍了粉萼鼠尾草在设施内的栽培技术。重点探讨了在高温高湿的设施条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术措施,以及常见病虫害的控制方法。
贵州鼠尾草的总黄酮含量测定
为了探明贵州鼠尾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为其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贵州鼠尾草中的总黄酮含量为14.69%。因此,贵州鼠尾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丰富。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长锥形,长10-15厘米,径3-7毫米,褐色。 茎直立,高30-90厘米,多分枝,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有粘腺的长硬毛。叶片戟形或戟状三角形,长3-8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变锐尖或钝,基部浅心形或截形,边缘具圆齿,两面被粗伏毛,下面尚被有浅黄色腺点;叶柄长2-6厘米,下部者较长,向茎顶渐变短,毛被与茎同。轮伞花序4-6花,上部密集下部疏离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下部苞片与叶相同,上部苞片披针形或卵圆形,长5-15毫米,边缘波状或全缘,被长柔毛及腺毛,有浅黄褐色腺点;花梗长约3毫米,与花序轴被粘腺硬毛。花萼钟形,开花时长6-8毫米,花后增大,外被长硬毛及腺短柔毛,其间混生浅黄褐色腺点,内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唇裂至花萼长1/3,上唇三角状半圆形,长约3.5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具三个短尖头,下唇与上唇近等长,浅裂成2齿,齿三角形,先端锐尖,具长约1毫米的刺尖尖头。花冠黄色,短小,长1-1.3(1.6)厘米,外被疏柔毛或近无毛,内面离冠筒基部2-2.5毫米有不完全的疏柔毛毛环,冠筒稍外伸,在中部以下稍缢缩,出萼后膨大,至喉部宽约5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长圆形,长约4.5毫米,宽约2.7毫米,全缘,下唇比上唇大,长约3.5毫米,宽约7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长1.5毫米,宽3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收缩,侧裂片斜半圆形,宽约2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内藏或近外伸,花丝长约4毫米,药隔弯成弧形,长约4毫米,上下臂近等长,二下臂药室联合。花柱伸出,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较短。花盘前方略膨大。小坚果倒卵圆形,长2.8毫米,直径1.9毫米,暗褐色,光滑。花期6-8月,果期9-10月。
产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西南部,青海,西藏,云南西北部;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荫处、山脚山腰,海拔2500-3700米。
少毛甘西鼠尾草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西藏、云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