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装饰百科

扭叶松

扭叶松(学名: Pinus contorta Douglas ex Loudon)是松科松属植物,成龄树高21-24米,胸径可达70厘米,通常为30-40厘米。冬芽长0.6-0.7厘米,粟色有树脂。树干较细,树冠较小。叶二针一束,长5-8厘米,坚硬而扭曲,浅黄绿色。花橙色,雄花球穗状。雌花球簇生,开花时多而密集、美观。球果无柄倒卵形,可在树枝上宿存多年而果鳞不开放。小枝坚固,浅橙色至褐色,抗风折与雪压。 
原产于北美西部北纬31°-64°,西经107°-140°。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到加利福尼亚半岛,从太平洋沿岸到南达科他州都有分布。英格兰、苏格兰、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丹麦和中国等国均有引种栽培。  生长于海拔2000-3500米地带,适生于多种土壤,过于粘重的土壤除外。 
扭叶松在美国和加拿大是具有商业价值的树种。在美国,扭叶松主要是用材树种,但是在加拿大,扭叶松既是用材树种,也是纸浆材树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  )

扭叶松基本信息

扭叶松主要变种

中文名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内陆型扭叶松

Pinus contorta var. latifolia Engelm.

Engelm.,1871

海岸型扭叶松

Pinuscontortavar.murrayana(Balf.) S.Watson

(Balf.) S.Watson,1880

查看详情

扭叶松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加拿大扭叶松

  • 中等
  • 13%
  • 上海劲恒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办事处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松

  • 4cm×7cm 国产锯材
  • 13%
  •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华木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松

  • 10cm×10cm 国产锯材
  • 13%
  •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华木业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松

  • 40cm
  • m3
  • 13%
  • 新乡市汇丰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叶松

  • 20cm
  • m3
  • 13%
  • 新乡市汇丰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扭叶松

  • 20cm宽,2.8cm厚
  • 1m²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10-11
查看价格

扭叶松

  • Ф80
  • 100m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1-10-11
查看价格

加拿大扭叶松

  • 中等
  • 4002m³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6-24
查看价格

扭叶松分布范围

原产于北美西部北纬31°-64°,西经107°-140°。从加拿大育空地区到加利福尼亚半岛,从太平洋沿岸到南达科他州都有分布。英格兰、苏格兰、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丹麦和中国等国均有引种栽培。

加拿大:艾伯塔省、育空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西北地区。

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南达科他州和阿拉斯加州。

查看详情

扭叶松生长环境

扭叶松垂直分布于海拔2000-3500米地带。分布区降水量450-750毫米,温度21-30.6℃,生长期为60-100天,极端高温37.8℃、极端低温-50℃。适生于多种土壤,过于粘重的土壤除外。

查看详情

扭叶松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扭叶松形态特征

成龄树高21-24米,胸径可达70厘米,通常为30-40厘米。冬芽长0.6-0.7厘米,粟色有树脂。树干较细,树冠较小。叶二针一束,长5-8厘米,坚硬而扭曲,浅黄绿色。叶缘有细齿,叶鞘宿存,叶寿命4-6年。花橙色,雄花球穗状。雌花球簇生,开花时多而密集、美观。球果无柄倒卵形,可在树枝上宿存多年而果鳞不开放。火灾后更新力极强。树皮橘黄色,老皮灰色,皮薄,有稀疏的薄片覆盖。小枝坚固,浅橙色至褐色,抗风折与雪压。木材纹理细致,边材厚,心材紫褐色。

查看详情

扭叶松繁殖方法

扭叶松种子处理

低温沙藏催芽。用0.3-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扭叶松种子3-5分钟,捞出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将种子放入冷水中浸泡12-24小时,当种子吸足水后捞出,与潮湿的河沙按种沙1:3的比例拌匀,放在0-5℃处理30天左右。播种前1周,将种子移到背风向阳处,铺成10-15厘米,种子上覆3-5厘米细沙,盖塑料薄膜增温,夜间用草帘盖好,保持温度和湿度。白天将草帘打开,上下翻动种子,适量浇水,并适当通风,保持温度18-25℃。经过1周后,如有30-60%的种子已经裂嘴,即可进行播种。

扭叶松选地整地

育苗地选择:育苗地要求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地势平缓,地下水位较低,背风向阳,土层深厚呈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整地:春季进行机翻整地,整地深度15厘米左右,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75立方米/公顷;并用甲拌磷(3911)500倍液灭虫,翻后打碎土块,耙平。

作床:山地苗圃作床以顺山为佳。床宽1米,长20米,高10-15厘米,床间过道30厘米。床要耙平,并用木磙子镇压。

扭叶松播种

扭叶松种子应适期早播,平均地温达到8-9℃时,即可播种。在辽宁为4月末至5月初。播种前1周用3%的硫酸亚铁或用五氯硝基苯75千克/公顷混200倍细沙撒扬床面消毒。扭叶松千粒重3.44克,发芽率90%,播种量为30千克/公顷。先灌足底水,待土壤松散时翻松,耙细。尽量选择无风或风小的天气播种,与细沙混合均匀后撒播,播后盖0.3厘米厚河沙,边播种、边盖河沙、边镇压,以利保墒。同时用稻草等覆盖。

查看详情

扭叶松主要价值

经济:该树种具有抗旱、抗寒、抗病、抗污染等优良抗性。材质优良,纹理通直,干燥变形较小,可用于建筑、细木工、枕木和造纸等。

观赏:由于枝条伸展自然,干形优美,扭叶松又是观赏价值很高的绿化树种。

查看详情

扭叶松栽培技术

扭叶松苗期管理

从播种到幼苗出齐前,保持表土湿润,含水率在60%左右,防止种子芽干,造成缺苗断条,还要设专人看鸟,以防种子幼芽带种皮出土时,被鸟类啄食致使幼苗死亡。当苗木出土数量达60-70%时,应及时分2-3次撤去覆盖物。

6月末,由于幼苗茎细嫩,地表温差较大,防止遭受日灼。少量多次浇水,不仅可以调节床面温度和湿度,还能防止和减少病害的发生。为了防止病虫害发生,苗出齐后用500倍液敌克松或甲基异硫磷喷施,每7天1次,持续3-5次。

7-8月为苗木生长的旺盛时期,必须供给其充足的水分,每隔2-3天浇1次透水。扭叶松的合理留苗密度应为400-450株/平方米,过密必须间苗,可分2-3次间苗,还要经常除草松土。

8月中旬以后控制浇水。平时不浇水,降低土壤温度,促使苗木木质化,有利于苗木越冬。另外,扭叶松有2-3次生长特性,为了控制秋梢生长,到8月中旬停止追肥,防止苗木徒长,促进木质化,以利于越冬。

培育的扭叶松幼苗越冬时,在上冻前,进行覆土防寒,覆土厚度为苗尖上2-3厘米。翌年春土壤开化10厘米左右时撤去防寒土。

扭叶松出圃

出圃苗木要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一般用草帘包装,将苗木根对根摆放在草帘上,依次堆放,然后卷起用草绳捆好。对长途运输的苗木,要摆一层苗夹一层湿稻草,或者用高效保施剂蘸根后再用草帘包装,以防止苗木失水影响成活。

扭叶松移植

一般用2年生苗木造林。在苗床培育1年后,于次年4月上旬,土壤解冻30-40厘米时即可开始顶浆移植,一般采用大垄双行移植,要求垄底宽60厘米,高10-15厘米。为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危害,作垄时用甲拌磷500倍液灭虫,移植前育苗地应浇1次透水。移植时应缩短裸根苗暴露时间,最好是随起随栽,栽苗深度以苗叶不埋入土中为宜,移植密度每延长米40-50株。植苗后,要踏实垄面和垄侧,并及时浇1次透水,以利于成活。

查看详情

扭叶松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 ver 3.1——无危(LC)。

查看详情

扭叶松文献

扭叶松实木板材三种动态弹性模量和静态弹性模量比较研究(英文) 扭叶松实木板材三种动态弹性模量和静态弹性模量比较研究(英文)

扭叶松实木板材三种动态弹性模量和静态弹性模量比较研究(英文)

格式:pdf

大小:292KB

页数: 5页

采用Pundit、Metriguard、FFT等三种无损检测方法和常规弯曲法对加拿大扭叶松(lodgepole pine)蓝变与非蓝变实木板材的动态及静态弹性模量进行检测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蓝变材三种动态弹性模量及静态弹性模量均高于非蓝变材;对比分析表明,蓝变材和非蓝变材的动态及静态弹性模量存在差异,其中动态弹性模量差异均达到0.01显著性水平,静态弹性模量差异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并且心、边材及密度值不同是导致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关性分析表明,动态与静态弹性模量间相关性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尽管三种无损检测方法测量结果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仍存在密切相关性,FFT 技术测量的准确性高于Pundit和Metriguard;板材中结子数影响木材动态和静态弹性模量,随着板材结子数增加弹性模量相应地降低。

ACQ防腐剂对扭叶松蓝变部分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ACQ防腐剂对扭叶松蓝变部分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ACQ防腐剂对扭叶松蓝变部分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英文)

格式:pdf

大小:292KB

页数: 5页

本文利用三种不同浓度ACQ防腐剂对扭叶松蓝变木材进行浸注处理,其浓度分别为1.2%、2.0%和2.8%。研究其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和顺纹剪切强度(弦面)与未处理蓝变木材相应力学性能的差异,测试标准参照GB1927~1943-91。研究结果显示,经浸注处理后的试样均达到美国AWPA标准UC4A等级规定的药剂保持量;ACQ防腐处理大约降低了20%扭叶松蓝变木材的冲击韧性,与未防腐处理试样对比,在0.0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但不同浓度间差异不显著;三种浓度ACQ处理间以及与未处理的扭叶松蓝变木材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剪切强度差异不显著;随着ACQ浓度的降低,冲击韧性、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弦面剪切强度有所增大,但影响都很小。图4表10参6。

扭叶松萝藓属形态特征

植物体细长,黄绿色或黄褐色,无光泽,交织成片悬垂生长,稀疏羽状分枝或不规则稀疏分枝,具叶枝呈圆柱形。叶密生,干燥时疏松贴茎,湿时倾立,叶片长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具数条深的纵沟,具钝尖或毛尖,稀为短尖,基部有特大的叶耳,向内扭曲抱茎,叶耳边缘具粗齿;单中肋,细弱,不达叶尖。细胞狭长菱形或蠕虫形,多疣,不透明,仅基部近中肋处透明而平滑,角细胞斜列,厚壁,无疣。雌雄异株。内雌苞叶多为狭长披针形,狭长尖。蒴柄短或较细长。孢蒴高出于苞叶外,卵形或长卵形。环带甚狭或不分化。蒴齿两层。蒴齿圆锥形。蒴帽圆锥形,一侧浅裂或呈兜形,多平滑无毛。孢子绿色,具疣。

查看详情

扭叶松萝藓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云南(彝良、贡山、漾濞、大理、昆明、景东、文山、元阳、腾冲等地)、云南、贵州、西藏、四川、广西、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也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生于海拔1200-2500米一带,在林下或林缘,附生于树干及树枝上,也见于路边及沟边石壁上及土坡上。

查看详情

扭叶松萝藓属下级分类

全世界约3种,多生于暖地阴湿林中,常见于水沟边的树干及树枝上。中国记有1种;云南有分布。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