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本书结合怒江流域独特的气候与自然地理背景,系统研究了怒江流域气候及水沙基本特征、分异规律及变化趋势,并构建了怒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分别对土地利用情景与气候变化情景进行了模拟。主要内容包括:怒江流域气候及水沙时空分异特征,怒江流域基流分割及其时空分异特征,怒江流域中上游枯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怒江流域水文模型构建,怒江流域降雨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怒江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水沙响应模拟。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2章 怒江流域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气候与水文
2.3 河流水系
2.4 土壤植被
2.5 社会经济
第3章 怒江流域气候时空分异特征
3.1 资料与方法
3.2 气温与降水的区域差异特征
3.3 气温与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怒江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
4.1 资料与方法
4.2 流域水沙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4.3 基于复权马尔可夫链的怒江水沙短期预测
4.4 河流径流对比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怒江流域基流分割及其时空分异特征
5.1 基流分割方法
5.2 怒江流域基流时空分异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怒江流域中上游枯季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1 数据来源站点选取
6.2 怒江流域中上游降水及径流的时空分布规律
6.3 怒江流域中上游枯季气候变化
6.4 怒江流域中上游枯季径流量变化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怒江流域水文模型构建
7.1 水文模型的比选
7.2 流域数据库构建
7.3 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7.4 模型的参数率定与验证
7.5 小结
第8章 怒江流域降水变化及其土壤侵蚀响应
8.1 怒江流域云南段降水变化分析
8.2 土壤侵蚀变化及其对降水的响应
8.3 小结
第9章 怒江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水沙响应情景模拟
9.1 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情景设计
9.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情景的水文模拟
9.3 流域气候变化情景的水文模拟
9.4 小结
参考文献
刘新有著的《怒江流域水文水资源研究》共分9章。第1章阐述了怒江流域气候与水文水资源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章梳理了怒江流域概况;第3章开展了怒江流域气候时空分异特征及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第4章开展了怒江流域水沙时空分异规律及基于复权马尔可夫链的水沙短期预测研究,并对纵向岭谷区的怒江、澜沧江、红河径流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进行了对比分析;第5章利用数字滤波法进行了怒江流域基流分割,并对其基流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第6章开展了怒江流域中上游枯季径流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第7章构建了怒江流域数据库与SWAT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率定与验证;第8章对怒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了模拟,并对流域土壤侵蚀对降水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第9章对设置的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和气候变化情景分别进行了径流和输沙模拟。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云南,进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汇入印度洋。这条国际河流在中国境内干流全长2018公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40万千瓦。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公里,天然落...
这个是西江的概况:珠江的干流~西江 亦作Si Kiang或Xi Jiang,英语作West River。 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干流。在中国广西东部、广东西部。主流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在...
武都饮水工程,在江油境内,绵阳那边有个发电站,之后我就不知道了。。。
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问题分析
针对长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搞好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评价
水资源质量评价是水资源调查评价的组成部分,是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长江流域1 553个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从水化学特征、河流及湖库现状水质、湖库营养状态、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和地下水现状水质及污染等方面,对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论表明:长江流域地表水水质总体较好,局部区域趋向恶化;地下水现状水质总体较差,污染较为严重。
《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水的形成及循环、与水相关的一些数字、水问题的介绍、水文学的现状及前沿,水资源学的现状及前沿、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及节水实践成果,同时,还分析了2000年以来全国各流域,特别是松辽流域以及辽宁省的水资源状况及变化规律。 《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可作为从事水利、水文、水资源、防洪、环境、生态、农业、区域经济等领域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参考书,大专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基础知识读本,也可供各级领导参阅。
本书为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专业及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通用教材。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循环,降水,积雪与融雪,蒸发,降雨下渗及土壤中的水分运动,河川径流,流域产汇流分析及水文模型,流域水文预报,水文统计分析方法,设计年径流,设计洪水等。全书系统介绍了流域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流域水文基本过程、流域水文计算方法和工程水文设计三大部分。
本书内容安排重视从原理到方法的自然过渡,注重科学与工程的结合,在保持经典内容的基础上体现水文学的新进展。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起源、循环及分布,水与物理、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水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等规律,以及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水文学是地理科学、水利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流域水文学以流域为研究的基本对象,介绍流域尺度的水文过程、分析方法及工程应用等基础知识。
水文现象具有确定性和随机性,水文过程的描述方法也有确定性方法和统计方法两大类。确定性方法认为,水文过程遵循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流域水量平衡、蒸发、下渗、地表与地下径流等水文过程的数学物理描述都是这三大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根据水文现象的随机性,概率与数理统计方法广泛应用于水文分析与工程水文设计。流域水文学力求体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讲解水文循环的现象、过程和原理,揭示流域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本书系统介绍了流域水文学的方法论,力求做到从原理到方法的自然过渡,注重科学与工程的结合,在保持水文学经典内容的基础上适当体现水文学的一些前沿发展,做到经典与前沿相结合。
早在1938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就开设了水文学课程,并培养了一批我国早期的水文学家。1952年,清华大学成立水利工程系,工程水文学是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水文学课程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黄万里教授讲授工程水文学课程并编写了《工程水文学》(电力工业出版社,1957年)教材,廖松教授参加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工程水文学》(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年)的编写,王燕生教授主持了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工程水文学(第2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2年)的编写。
为了适应水利学科及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新形势,从2004年开始,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对工程水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启动编写水文学新教材,并同步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将原来的工程水文学课程(48学时)调整为水文学系列课程,包括水文学原理与应用(Ⅰ)(32学时)、水文学原理与应用(Ⅱ)(32学时)及工程水文设计(16学时)。水文学原理与应用(Ⅰ)的主要授课内容为流域水文学,水文学原理与应用(Ⅱ)的主要授课内容为地下水文学。水文学原理与应用课程在2008年被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在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
本书主要由杨大文编写与统稿,杨汉波和雷慧闽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全书由张思聪校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多位教师的热情帮助,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的多名研究生参与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写工作,特此感谢。虽然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书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希望广大师生及读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进一步完善。
编者2014年5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