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宁夏第五建筑有限公司是1990-07-06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市区怀远西路。宁夏第五建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
请人作答,还是要呢
宁夏泰和房地产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投资成立,现有员工240余人,其中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占比68%。公司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凝心聚力为业主打造高尚社区...
宁夏坤水水泥有限公司SNCR脱硝
1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验收大纲 一、项目(课题)名称 : 二、项目(课题)来源 (只选一项): □ 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 国家部委有关计划 □ 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其它自治区科技计划 三、第一完成单位 : 四、项目(课题)起止时间 : 五、验收依据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任务书》 (以下简称《计划任 务书》)。 六、验收内容: (一)对项目(课题)的立项情况进行后评价: 1、项目(课题)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主要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进行评价; 2、项目中课题(子课题)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主要根据课题或子课题设置及其研究任务分解是否与项目(课题)总 体目标和任务相吻合,是否有重复、交叉或遗漏等现象,人员搭配是否得 当等方面进行评价; 3、项目(课题)目标、内容、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主要根据目标与内容的一致性,产、学、
宁夏丰友化工有限公司技术改造总结
我公司原有8台3m系列的发生炉,其中6台3m、2台3.3m,7开1备,供合成氨每天360t,全部烧宁夏块煤,入炉消耗1.7t,全煤2.1~2.2t左右,老系统的1二艺还是中氮流程,没有改过。风机700改800,风压18-24kPa,炉体高度在2002年增加400,改造效果不是太明显,单炉产气量7000方,单炉日产氨能力55t,负荷不敢加,容易产生翻炉、挂壁、结疤结块的情况。
陕西清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18万,是经过工商局注册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登记机关为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是一家升降脚手架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租赁、专业分包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50余人,现有设备8000余套。 陕西清坤建筑工程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公司自主研发了DZS-11型附着式附着升降脚手架、DZS-15型半钢附着式附着升降脚手架、QZS-16型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ZST-16型智能升降卸料平台
近日,由宁夏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宁夏大学、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鸿盛集团、宁夏中房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申报的“宁夏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正式批准组建。
该中心围绕我区建筑行业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重点开展绿色建筑材料和制品、自然采光与通风、节能及节能改造、运行实效检测、空间利用与室外环境保护、室内污染源检测和设备开发、高性能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引进、推广国内外绿色建筑先进技术,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技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工程化集成和优化,为我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以及建设、运营管理过程提供技术服务。
(记者 高莉)
祝勇
祝勇:作家,学者,纪录片工作者,艺术学博士。著有《大师的伤口》、《禁欲时期的爱情》、《他乡笔记》以及最新出版的《故宫记》等,其散文体现出作者对时代历史与文化的独到见解。
Q:之前您的作品大多是历史文化散文,这回的“建筑散文”有什么不同呢?
祝勇:我近年基本上专注于历史写作,建筑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历史的证物,所以,我谈建筑,回避了专业术语,侧重于建筑中的历史。建筑是人活动的空间,所以写建筑,假如忽略人,是不可想象的。只是许多古建筑中曾经存在的生活景象消失了,我想透过建筑,寻找到那些消失的人,听到他们的呼吸,猜测他们的内心。所以,这本书表面上是说建筑,实际上是说历史,说历史中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叫“借壳上市”。
Q:在您对故宫的研究中,会特别关注建筑本身吗?通常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角度去观察?
祝勇:当然关注,故宫首先表现为建筑,没有建筑就没有故宫。还记得北京故宫郑欣淼院长和台北故宫周功鑫院长前年深圳读书月上的那次公开对谈吗?那一次,有听众问,北京故宫的“国宝”是什么,周院长抢答,是宫殿。故宫的宫殿,天下第一,无法翻版。书中第一篇是《故宫记》,是对故宫这座古建筑的“精神分析”。我首先把它定性为一座极权主义建筑,在它的内部,找不到平等这回事。包括我自己,每次站在太和殿广场上,都想对它顶礼膜拜。它是用来吓唬人的,李自成就被它吓住了,没敢在太和殿登基。当然,它辉煌壮丽,表现出中国人在建筑上的杰出成就,那也不是虚言。
Q:听说您的办公室就在故宫里,平日进出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祝勇:当然。故宫在北京城的中央,上班时自然堵车,心情烦躁,但一进故宫,心马上清静下来。我们研究院在紫禁城西北角,原来是紫禁城里的城隍庙——紫禁城也是城,里面几乎什么庙都有,实际上是角楼下一个两进的四合院。我每次上班从西华门进入故宫,顺着宫墙,一路向北,就到了研究院。每天下班,夕阳落在城头上,余辉刚好洒在宫殿描金的戗脊上,金光夺目,无比的璀璨,建筑与时令辰光如此精准地吻合,让我对古代建筑师从内心里叫好,可惜这一幕,游客基本上看不到。古人的匠心与美意,我照单全收了。在故宫工作了很久,我都觉得恍惚,不大敢相信我是在这里上班。这太神奇了。它本来是朱棣、康熙、乾隆工作的地方,朱棣建紫禁城的时候,怎可能想到近六百年后有一个名叫祝勇的人也混迹于此?
Q:和这些古代建筑“相处”,给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祝勇:我觉得我是它的一部分。自从十几年前写《旧宫殿》,我就和这座旧宫殿难舍难分了。在调入故宫以前,我也写历史,但进入故宫工作以后,我的写作变得更谨慎了。宫深似海,学问无边,永远也学不完,穷其一生,也只能混个入门。更何况,此后我再写书写文章,人们都用“故宫”二字衡量。所以,一方面是才疏学浅,难免生错;另一方面是不敢错,错不起。两头堵,所以有人说写作是一场冒险,此言不虚。若说最大感触,我觉得就像《康熙大帝》电视剧里唱的,“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不是我贪生怕死,死并不可怕,但没看多少书、没明白多少事就死,可怕。
Q:您书中涉及到的建筑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皆有,如果让您选择的话,最想住在哪里?
祝勇:故宫三希堂,可惜院长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