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给排水百科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是2005年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基本信息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配电系统和工业企业中使用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以介绍传统直流操作的机电型保护和微机型保护为主,还介绍了工业企业常用的交流操作继电保护及400V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内容主要讲解常用继电器和微机型保护的构成基本原理;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线路保护、高压侧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和非直接接地系统的电力变压器和电炉变压器、高压并联电力电容器、高压电动机保护以及母线保护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介绍并给出了具体接线;专门介绍了与继电保护密切相关的自动装置及其与继电保护的动作配合;最后一章介绍继电保护的动作配合,不仅有一般继电保护的动作配合,而且有低压配电系统保护的动作配合,明确指出了配合的要点和方法,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查看详情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图方便负压污水收集系统

  • 依据实际项目进行配置(含真空井、真空管道、动力源站)
  • 图方便
  • 13%
  • 图方便(苏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自动投入电装置系统

  • 自动投入电装置系统;规格型号:1KV以下交流供电系统调试;品牌:自有
  • 自有
  • 13%
  • 佛山市均林人防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12C/F DN30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20C/F DN50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电离动态系统

  • KW-DSS-28C/F DN700
  • 康为
  • 13%
  • 广州市康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GRG高级装饰系统

  • 厚15-20(双曲、异形、无缝拼接)
  • 湛江市2016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GRG高级装饰系统

  • 厚10-12(双曲、异形、无缝拼接)
  • 湛江市2016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GRG高级装饰系统

  • 厚25-35(双曲、异形、无缝拼接)
  • 湛江市2016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GRG高级装饰系统

  • 厚10-12(双曲、异形、无缝拼接)
  • 湛江市2016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GRG高级装饰系统

  • 厚25-35(双曲、异形、无缝拼接)
  • 湛江市2016年1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继电保护

  • 继电保护sepam1000
  • 1套
  • 1
  • 施耐德
  • 中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7-01-21
查看价格

继电保护

  • REF6系列
  • 10台
  • 1
  • ABB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1-11-16
查看价格

高压配电柜加继电保护装置

  • 高压配电柜加继电保护装置
  • 0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0-10-19
查看价格

智能综合继电保护

  • Sepam
  • 1个
  • 2
  • 无指定品牌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4-28
查看价格

继电保护装置

  • Sepam20
  • 1台
  • 1
  • 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2-03-30
查看价格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目录

前言

1 概述

1.1 继电保护的发展状况

1.2 对继电保护的要求

2 常用继电器和微机型保护的构成基本原理

2.1 电流断电器和电压断电器

2.2 时间继电器

2.3 信号继电器

2.4 中间继电器

2.5 感应型电流继电器

2.6 差动继电器

2.7 功率方向继电器

2.8 单片机微机型保护基本构成原理

3 配电线路保护

3.1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配电系统线路的主要故障

3.2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配电系统线路保护的装设原则

3.3 带时限过电流保护

3.4 低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

3.5 瞬间电流速断保护

3.6 无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

3.7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3.8 电流闭锁电压保护

3.9 方向过电流保护

3.10 单相接地保护

3.11 纵联差动保护

3.12 线路的阻抗保护

3.13 微机综合线路保护及测控装置

4 降压变压器及电炉变压器保护

4.1 降压变压器及电炉变压器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方式

4.2 降压变压器及电炉变压器保护的装设原则

4.3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及温度信号

4.4 变压器及工频感应炉变压器的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4.5 电弧炉和电阻炉变压器的瞬时过电流保护

4.6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

4.7 变压器的后备保护及电炉变压器的事限过电流保护

4.8 变压器及电炉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4.9 微机综合变压器保护及测控装置

5 母线保护

6 高压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

7 高压电动机的保护

8 400V低压诶电系统的保护

9 交流操作的继电保护

10 自动装置及其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11 继电保护的动作配合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2100433B

查看详情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8月1日)

平装: 426页

开本: 32开

ISBN: 7508331702

条形码: 9787508331706

产品尺寸及重量: 20.4 x 14 x 1.7 cm ; 381 g

ASIN: B00116J8PK

查看详情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文献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若干问题要点分析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若干问题要点分析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若干问题要点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MB

页数: 2页

本文叙述了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况,详细探讨了配电系统继电保护日常运行中比较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并对以上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论配电系统综合继电保护 论配电系统综合继电保护

论配电系统综合继电保护

格式:pdf

大小:1.8MB

页数: 1页

在电压等级不断增高,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应增加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电力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配电系统中继电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供配电系统能否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不但直接关系到工厂企业用电的畅通,而且涉及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为了确保6kV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正确设计和设置继电保护装置。

配电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产品动模试验技术规范起草人

莫文雄、邹晓峰、杨德先、王勇、陈国炎、史训涛、程利军、沈冰、伊洋、 张凤鸽、于力、黄光林、周德生、熊文、郭晓斌、陈冉、王莉、鲍伟、奕乐、柳劲松、徐洁、徐鼎、 朱

查看详情

供配电技术理实一体化教程内容简介

《供配电技术理实一体化教程》在编写过程中,针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及电类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供配电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内容上力求体现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电类各专业的需要,同时也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供配电技术理实一体化教程》主要内容包括:供配电安全常识,常用电气设备认识及安装,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供配电系统继电保护、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与自动装置、PLC在供配电系统保护控制中的应用等。

查看详情

二次配电系统组成

二次配电系统继电保护装置

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正确区分被保护元件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还是发生了故障,是保护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的功能。保护装置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根据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前后电气物理量变化的特征为基础来构成。

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1) 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

(2) 电压降低。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

(3) 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的,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则是180° (60°~85°)。

(4) 测量阻抗发生变化。测量阻抗即测量点(保护安装处)电压与电流之比值。正常运行时,测量阻抗为负荷阻抗;金属性短路时,测量阻抗转变为线路阻抗,故障后测量阻抗显著减小,而阻抗角增大。

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如两相及单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电流和负序电压分量;单相接地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

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

此外,除了上述反应工频电气量的保护外,还有反应非工频电气量的保护。

二次配电系统安全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制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自动控制理论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规律的技术科学。它的发展初期,是以反馈理论为基础的自动调节原理,主要用于工业控制,二战期间为了设计和制造飞机及船用自动驾驶仪,火炮定位系统,雷达跟踪系统以及其他基于反馈原理的军用设备,进一步促进并完善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到战后,以形成完整的自动控制理论体系,这就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的经典控制理论,它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形定常数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