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喷混植生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合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 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物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 10㎝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
a施工时间选择
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优先选择在春秋季节(3~5月、9~10月)进行挂网喷混植生施工。
b清理整平坡面
按设计的坡率、坡高、平整度修整路基边坡坡面,人工清理坡面浮石、浮土等,并且做到处理后的坡面斜率一致、平整,无大的突出石块与其他杂物存在,对于光滑岩石要采用取挖凿横向平行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以免基材下滑,使其有利于基材和岩石表面的自然结合。对于较大的凹坑,采用片石嵌补与坡面齐平。
c安设锚杆
锚杆采用Φ12或Φ14钢筋制作,分为长锚杆和短锚杆,间隔布置,根据岩层完整程度、坡度确定其打设深度,锚杆外露端设置90°弯钩,外露部分刷防锈漆防锈。
测量放样确定锚杆打设位置,用红油漆作出标志,根据打设深度选择风钻进行钻孔,用高压风将孔中岩粉吹出,再将锚杆插入孔内,杆头伸出坡面3~6cm,弯钩朝向坡面上方,以便挂网,然后用水泥砂浆将锚杆孔内腔灌满填实。
d固定铁丝网
铁丝网可采用12#、14#或16#镀锌铁丝网,网孔为8×8cm或8×12cm。将其从坡顶沿坡面顺势铺下,铺设时网应拉紧,铺平顺后将网挂在锚杆上,用连接件或铁丝锁紧,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厚度的混凝土垫块,使铁丝网与坡面保持3~6cm的距离。完成网与锚杆的连接工作后,要严格检查铁丝网与锚杆连接的牢固性,确保网与坡面形成稳固的整体。
e混合物拌和
喷射混合物由绿化基材、种植土壤、水泥、纤维及锯末与混合草种按一定的比例组成,经强制式搅拌机拌和而成,拌和时间不小于1min。该配合比应经过对现场的气候环境条件、边坡结构类型、土壤条件等的调查进行室内、现场试验确定。
种植土壤,选择工程所在地原有地表土或附近农田,粉碎后过8mm刷,含水量不超过20%。纤维,就地取橘杆,树枝等粉碎成10~25mm长。绿化基材,绿化基材要能够提供被生长期必须的平衡养分,有机质的含量≥200mg/kg,有效钾含量200mg/kg,有效磷含量200mg/kg,。水泥,混合料掺入水泥,可以在喷布之形成一定强度,提高边坡防冲刷能力。水泥标号不低于PO32.5。锯末,造浆时加入一定的锯末,可以在混合料内形成一定的蜂窝状结构,改善混合料透气、保水性能。混合草种,草种首选禾本科,其次选一定数量的豆科、藤木、灌木和矮生树。禾本科可以采用高羊茅、草地早熟禾、黑麦草等"先锋"草籽,灌木类可采用紫蕙愧等品种。具体项目应结合施工现场环境进行选择确定。
准备工作就绪后,利用混凝土喷射机将混合物喷布于坡面。喷射时应从正面进行,凹凸部及死角要补喷,喷射种植混合物(喷射厚度可根据边坡的岩性进行调整,以保证有机基材能提供足够的养分及水分供草种生长)。
喷播完成后,在其表面层覆盖无纺布,减少因强降水对种子造成的冲刷,同时也减少边坡表面水分的蒸发,进一步改善种子的发芽、生长环境。
养护工作应于喷植完成后即日开始,主要针对植被的养分、水分、病虫进行管理工作,同时针对缺苗的地段进行补植。具体养护工作应根据季节、草种类型、基质混合土壤性质、坡度情况、环境条件及植物生长情况合理进行。
喷混植生护坡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书 单位: 遂渝指工程部 编号: 第 1 页 共 2 页 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喷混植生护坡施工 交底人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人 接受交底人 内容: 喷混植生护坡施工 本技术交底适用于潼南车站内路堑边坡喷混植生护坡设计地段。具体 施工里程见《坡面防护表》。 喷混植生护坡施工前应检查坡面、 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不 符者应及时与指挥部联系处理。在设有挡土墙(未施工)的地段, 应按设计要求预留好挡土墙 (挡墙顶上设有 1m宽的平台, 此平台 不包括挡墙厚度)位置。 (详见《 坡面防护表》)。 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1、人工清坡:施工前应清除坡面浮土、松石,并将较大裂隙、 凹坑嵌补牢实、平整。 2、坡面锚杆施工:应先用高压风吹洗锚杆孔,除去孔内泥渣, 再注浆安设锚杆。 3、挂金属网:挂金属网时应拉紧,网间用铁丝连接,并采用 不同厚度的砼垫块来调节, 使金属网与坡面的距离保持在 4~6
路基边坡喷混植生防护施工工法
喷混植生植物护坡是一种边坡防护的新型技术,它可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文章对路基边坡喷混植生防护施工工法进项了详细的介绍。可供相关施工人员参考。
边坡复绿也称喷混植生边坡复绿。
边坡复绿也称喷混植生边坡复绿.
喷混植生边坡复绿技术是以工程力学和生物学理论为依据,利用客土掺混粘合剂和锚杆加固铁丝网技术,运用 特制喷混机械将土壤、肥料、有机物质、保水材料、粘结材料、植物种子等混合干料加水后喷射到岩面上,形成近 10㎝厚度的具有连续空隙的硬化体。种子可以在空隙中生根、发芽、生长,而一定程度的硬化又可防止雨水冲刷,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它是集岩石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环保技术,其核心是通过成孔物质的合理配置,在岩石坡面上营造一个既能让植物生长发育,而种植基质又不被冲刷的多孔稳定结构,使建植层固、液、气三相物质基于平衡。喷混植生技术实现了边坡防护和景观绿化两大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环境保护和国土绿化工程的一大突破。
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岩质边坡生态快速修复的有效途径,并对植生盆和喷混植生(客土喷播)等关键性技术及其施工工艺、材料等量化指标的实践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同时还对裸露山体缺口生态修复中的植物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包括物种的选择和搭配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华南地区的实际气候条件,筛选了华南地区裸露山体缺口生态修复植物推荐名录。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水土保持生产建设项目的管理、设计、施工等人员阅读,也可供有关水土保持、环境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参阅。
植被喷播技术(国内称之为液力喷播、植生基质喷射、喷混植生、植被喷植等)的原理是利用喷播设备将植被种子、水、木制纤维、粘合剂、保水剂、肥料等加水搅拌混合后,通过特制喷混系统(专用喷播机)喷播到待播表面,从而形成均匀的基质覆盖层。此覆盖层中的多余水分渗入土表,纤维通过粘合剂粘合形成物理强度。保水剂形成半渗透的保湿表层,大大减少水分蒸发,为种子发芽提供水分、养分和阴蔽条件。由于所形成的纤维覆盖层有物理强度、吸水保湿及提供氧分等作用,故可遇风不吹失、遇降雨或浇水不冲失,有抗旱及固种保苗效果。从而达到恢复植被、改善景观、保护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