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序
前言
1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
1.1 水土流失特点
1.2 面蚀问题
1.3 沟蚀问题
1.4 水土流失危害
2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理念
2.1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理念
2.2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
2.3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几种成功模式
3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
3.1 工程措施
3.2 植物措施
3.3 耕作措施
4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模式应用典型
4.1 以坡耕地治理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4.2 黑龙江省农垦坡耕地治理
参考文献2100433B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由孟令钦、王念忠编著,本书比较系统 地介绍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技术。重点介绍了10种在东北黑土区治理坡 耕地水土流失应用最广泛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这 10种技术措施是东北黑土区独有的、且保水保土效益好的技术措施。为了 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措施的应用方法,了解这些措施使用效果,对所 介绍的每种技术措施都配上了照片,对有保水保土监测数据的或能够查到 可靠文献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给出了这些数据和历史文献,以便读者了 解在使用这些技术措施后,会取得怎样的保水保土效果。
《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可供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的管理部门和 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大学和水土保持技术研究部门的研究人 员的参考资料。
对策措施及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总的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清还老债。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各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对历史上已经形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要...
水土流失(water and soil loss)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和水土损失,亦称水土损失。”1981年科学出版社《简明水利水...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主要的环境问题。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根据公布的中国第2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
黑土区植物篱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技术探讨
东北黑土区的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治理迫在眉睫。实践证明,植物篱技术在坡耕地治理中具有占地少、动土量小、用工少、投资小等特点,能够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沟蚀,减轻面源污染,改善土壤水肥状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快速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新技术,建议在东北黑土区广泛试验和推广应用。
东北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概况及防治策略
东北半干旱区面积大、气候条件特殊、基础地力上佳,但因近年来的开发过度、管理粗放,干旱趋势难以遏制,加之坡耕地面积的逐年增加,农业生产已遭致严重影响。尽管如此,我国东北半干旱地区的粮田降水生产潜力开发程度大多在20~40%,存在巨大的农业增产潜力。因此,本文从其坡耕地水土流失概况入手,分析其成因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基础。
前言
第1章绪论
第2章土壤侵蚀研究方法
第3章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及其模拟研究
第4章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模式
第5章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效应
第6章红壤坡耕地水土保持地力提升与作物增产效应
第7章基于斑块的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分析
附图 2100433B
坡耕地是我国南方红壤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也是该区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还会污染水质、破坏水资源。本书通过定位观测、理论探讨、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等研究手段,对江西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分析了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现状与危害、水土流失特征与影响因素、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与优化模式等,阐述了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的蓄水保土效应、拦截养分效应和地力提升与作物增产效应等,并对典型区域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防治效应进行了评价。
前言
第1章 坡耕地及其水土流失
1.1 坡耕地的产生
1.2 坡耕地数量与分布
1.3 坡耕地水土流失
1.4 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危害
第2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发展历程
2.1 保土耕作
2.2 沟洫
2.3 梯田
2.4 梯田建设典范
第3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础理论与措施
3.1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基础理论
3.2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
第4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与实施方案
4.1 总体规划
4.2 专项规划
4.3 实施方案
第5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设计
5.1 梯田工程
5.2 坡面小型蓄排工程
5.3 坡耕地侵蚀沟治理工程
5.4 田间道路工程
第6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工程建设与评价
6.1 专项工程建设
6.2 工程实施效果评价
第7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典型模式
7.1 田林路水配套模式
7.2 田路坝渠堤配套模式
7.3 田路窖配套模式
7.4 田站井管配套模式
7.5 田路水系配套模式
7.6 田池沟配套模式
7.7 长藤结瓜灌溉模式
7.8 梯田喷灌模式
7.9 梯田滴灌模式
第8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产业开发典型模式
8.1 旱作农业模式
8.2 建园(基地)模式
8.3 观光农业模式
8.4 蔬菜基地模式
8.5 药材基地模式
8.6 地埂利用模式
8.7 移民安置模式
8.8 牧业发展模式
8.9 综合开发模式
第9章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典型机制
9.1 工作机制
9.2 竞争立项机制
9.3 项目整合机制
9.4 村民自建机制
9.5 土地流转机制
9.6 建设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