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频率响应 简称频响,英文名称是Frequency Response,在电子学上用来描述一台仪器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的处理能力的差异。同失真一样,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指标。频响也称响曲线,是指增益随频率的变化曲线。任何音响设备或载体(记录声音信号的物体)都有其频响曲线。理想的频响曲线应当是平直的,声音信号通过后不产生失真。
频率响应特性:指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稳态响应随信号频率的变化情况。
原来的8吋喇叭频响是多少?同样是8吋的喇叭,品牌、档次不同频响也会不同。最好能查到原来喇叭的指标,再比较。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揪错 ┆ 评论 ┆ 举报 80888570 [圣人] 惠威T200B多媒体(新款) 适用范围: 专业Studio录音棚近场,顶级私人影音声频工作站,家...
就是测试话筒,有beyerdynamic(拜亚动力 )MM1,百灵达ECM8000,superlux(超乐仕 )ECM999/ECM888,AUDIX TM1等等品牌,还需要个有台带幻象供电的外置声卡...
基于频响函数曲率的结构损伤检测
结构的损伤能够引起结构动力参数的变化。为了更明确地显示损伤,文中用频响函数曲率、频响函数曲率差、频响函数曲率比三种指标来进行损伤诊断。考虑到单处损伤及多处损伤情况,对简支梁进行数值模拟,并用上述三种指标进行了诊断。对比结果表明,在单损情况时,频响函数曲率差及曲率比都对损伤位置敏感;但在多损情况时,频响函数曲率比对损伤位置更加敏感。
直动式电液比例减压阀频响特性研究
建立直动式三通比例减压阀动态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对其在不同出口容腔体积时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仿真;构建比例减压阀频响特性试验系统,完成直动式三通比例减压阀频响特性试验。分析与试验表明:比例减压阀的频响带宽与阀的出口容腔体积有直接关系,当出口容腔体积从1.6×10-4m3增加到300×10-4m3时,在额定流量和信号振幅为平均值的33%时比例减压阀-3dB带宽从9Hz减小到0.2Hz。
所谓频响范围,指的是频率响应范围。在音箱、耳机等音频回放设备中一般会有标注20Hz-20KHz类似这样的一个数字范围的指标,此即是指该设备可以回放的有效频率范围。当然,与之相对应的是,人耳理论上可听到的声波范围也是20Hz-20KHz。于是,就出现了该款产品完全恰合人听音感受的假象。但实际上,这是将"频率范围"和"频响范围"混作一谈,单纯20Hz-20KHz的频率范围没有任何意义。
在音响产品中,与频率相关的一般会有两个参数,一个是在-6dB下的频率范围(Frenquency range),而另一个是±3dB下的频率响应(Frenquency response)。对于市场中主流2.1音箱来说,它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达到低频20Hz的频率,甚至100Hz以下都很难控制。如果一款产品的频响参数是可信的,那么从低频部分看,60Hz甚至70Hz的底限并不能说明这款产品品质不好。同理,能够将高频延伸到18KHz,这款产品也足够出色了。更何况,人耳并不一定能听到这个频率的声音。
对于频率范围,标注20Hz-20KHz并无出格,理论上只要回放设备对相应频率的信号有响应即可以为在其频率范围内。从这个角度,甚至低于20Hz或者高于20KHz也不奇怪,因为这组数据和声强无关。当然,扬声器对这个频率段的信号有响应并不代表其能够真实地还原声音,更大的可能是其还原的是不相关的"信息"甚至噪声。
而作为频响范围,规范的标注方法必须在这个频率范围后有声强度大小的条件范围,例如60Hz-20KHz (±3dB),否则该频率响应曲线是没有意义的。大家很少会在音箱或者耳机产品后面看到这样与声音强度相关的标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在许多人认识到20Hz-20KHz的频响范围是完全不可信之后,有些"聪明"的音箱厂商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把这个频响范围刻意的调整一下。例如,把低频调整到30Hz或者40Hz,把高频调整到18KHz,想通过这样的数字游戏来赢得大家的信任。但是,对于一款普通的2.1产品来说,20Hz和40Hz对它们来说有什么不同,同样是无法实现的一个频率。
耳机是一个比音箱更加夸张标注"频响范围"的产品。一款产品动不动就可以超过20Hz-20KHz。例如某品牌耳机频响范围标注的是5Hz-30KHz,这就夸张到可笑的地步了,也许,一个50mm直径的大震膜可以带来较低的频率,甚至低于20Hz的震动。但是5Hz,这意味着这片震膜要正确的表现出每秒5下的一个震动,实在有些不可思议。而30KHz的高频,更是无从谈起。正因为有了这组数据,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相关资料这么写道:更宽的频响范围,适合还原SACD、DVD Audio等高保真音乐。
低音喇叭的频响范围在16-256Hz。
其中16-64HZ聆听感觉为深沉、震撼;64-128HZ聆听感觉为浑厚,128-256HZ聆听感觉丰满。
对于厂家的频响指标,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我们还要记住,这个指标并非“标注”的越高越好,由于我们的耳朵具有一些自身的特性,因此我们需要对频响有个清醒的理解。
1、我们需要的频响指标应该是整个系统的,而不是单一的器材。单个的器材的频响平直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会听到“平直”的声音,还要看系统中其它器材的情况。
2、甚至系统中所有器材的频响都是平直的时候,我们也不一定能听到平直的声音。这是因为我们的耳朵本身就不是“平直”的。我们知道,人的耳朵对于高频的敏感程度在一生中会发生变化,2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35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到60岁左右会损失过半,另外还和身体健康状况以及遗传有关。因此,我们在考虑平直的时候,必须要把耳朵一起考虑进去。在这方面,行业内似乎有个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个部分主要由音箱、耳机厂家以及录音师去完成。
3、我们对于频响起伏的辨别程度有限,有实验表明,0.2dB是极少数人的极限(大概几十万分之一都不到),绝大多数人在1~3dB之间。也就是说,小于1dB的频响不平直几乎没有意义,如果为了追求频响的过分平直而舍弃了一些其它要素将是得不偿失的。这个原则对于其它指标也是一样的。
4、前面说过,不能因为某些频段我们听不到就可以去忽略它,因为那些东西可能会暗示器材的一些其它特性的情况。
5、任何指标都要和别的综合起来看,而不能孤立起来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