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总则
2生活给水
2.1用水量标准
2.2水质标准及防水质污染
2.3供水方式与给水系统
2.4设计流量及水力计算
2.5管材、附件及仪表
2.6管道布置、敷设、防腐、保温
2.7增压设备及泵房
2.8贮水池、水箱及水塔
2.9消声及隔振
3饮 水
3.1管道直饮水水质、水量和水压
3.2管道直饮水水处理
3.3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
3.4管道直饮水系统计算与设备选择
3.5管道直饮水净水机房
3.6管道直饮水水质检查
3.7管道直饮水控制系统
3.8管道直饮水施工安装
3.9管道直饮水系统清洗和消毒
3.10饮用水供应
4 排水
4.1排水系统划分
4.2排水系统选择
4.3卫生器具和卫生间
4.4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4.5排水管道的管材和接口
4.6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
4.7排水管道的防护措施和支吊架
4.8通气管的设置原则
4.9通气管的连接方式与敷设
4.10通气管的管材和管径
4.11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
4.12水封装置与地漏
4.13排水管道附件
4.14排水泵房和集水池
4.15局部生活排水处理
4.16医院污水处理
4.17建筑小区排水
5雨 水
5.1建筑物雨水系统的划分与选择
5.2雨水量
5.3建筑物雨水系统设计
5.4建筑物雨水系统水力计算
5.5室外或小区雨水系统设计
5.6小区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5.7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
6热 水
6.1用水量定额
6.2水温
6.3水质及水质处理
6.4耗热量与热水量计算
6.5热源
6.6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和贮热设备
6.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集热、贮热及附属设备
6.8热泵热水系统的加热、贮热及附属设备
6.9地热水(温泉水)贮热、补热系统的设计计算
6.10利用低谷电制备生活热水的加热、贮热系统的设计计算
6.11 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和热水锅炉制备生活热水的加热、贮热系统的设计计算
6.12局部加热设备
6.13系统选择与设计
6.14管网计算
6.15管材和附件
6.16管道敷设与保温
7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7.1消火栓给水系统
7.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7.3水喷雾和细水雾灭火系统
7.4消防给水
7.5消防给水管材、管件及其敷设
7.6气体灭火系统和干粉灭火装置
7.7灭火器
7.8消防排水
8循环冷却水
8.1适用范围及系统特点
8.2基础资料
8.3系统组成与形式
8.4冷却塔
8.5集水设施
8.6循环水泵与配管
8.7系统补充水
8.8冷却水温度调节
8.9循环冷却水处理
8.10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9中 水
9.1一般规定
9.2中水水源及其水量水质
9.3中水利用及水质标准
9.4系统的组成与型式
9.5处理工艺流程
9.6处理设施
9.7中水处理站
9.8安全防护和监(检)测控制
10特殊地区建筑给水排水
10.1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
10.2地震区给水排水
11水景喷泉
11.1水景喷泉工程的类型
11.2水景喷泉的基本水流形式及其采用的喷头
11.3喷水造型设计
11.4水景喷泉的运行控制
11.5水景喷泉工程的给排水系统设计
11.6景观水体的修复与维护
12体育场馆
12.1 给水
12.2排水
12.3热水
12.4消防
13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池
13.1池水特征
13.2池水循环
13.3池水净化
13.4池水消毒
13.5池水加热
13.6水质监测和系统控制
13.7特殊设施
13.8洗净设施
13.9排水及回收利用
13.10池水净化设备机房
13.11水上游乐池
13.12休闲健身池
14绿地灌溉
14.1基本构成和系统分类
14.2基本资料和设计原则
14.3设计参数和灌溉制度
14.4灌溉水源和首部设备
14.5灌水器
14.6管网设计
14.7附属设施
时 录
附录A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目录
附录B—1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指标
附录B—2住宅建筑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
附录B—3管沟中管道的中心距
附录B—4管道中心距和管中心至墙面距离(钢管)
附录B—5 暗装铜管管中心线至墙面、柱面的最大距离
附录B—6建筑物及城市区域的允许噪声级
附录C饮用净水水质标准
附录D—1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附录D—2传染病、结核病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日均值)
附录D—3医疗机构污泥控制标准
附录D—4污水处理站周边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附录E—1我国部分城镇降雨强度
附录E—2中国年最大24h点雨量均值等值线
附录F—1 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区及分区特征
附录F—2我国72个城市典型年太阳能设计用气象参数
附录G暖通空调设计用气象参数
附录H—1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附录H—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分类
附录H—3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附录H—4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标准
附录H—5再生水用作工业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
附录J—1 中国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分区略图
附录J—2湿陷性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附录K—1 射流喷头垂直喷水时的水力计算表
附录K—2射流喷头倾斜喷水时的水力计算表
附录K—3宽顶堰水力计算表
附录K—4薄壁堰水力计算表
附录K—5管嘴水力计算表
附录L游泳池水质标准
附录M农田灌溉水质标准2100433B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由中国计划出版社。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对工程设计的“通病”和最容易发生错误的技术环节提出了正确的措施,特别是对于中小设计院保证和提高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水平将发挥指导作用,对于提高民用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也将...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ybRXh2V0NkpdNQ4BOcKi4NZN9mz-sHrTPutY7BSVMYMj07VqZAGrh12M5um1-UboiwMM...
设计规范是满足标准的最低要求,仅是个指标,具体如何达到指标需要有相应的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3 结构 3.1 结构设计原则与结构选型 3.1.1 防空地下室的主体结构、出入口部、孔口和防护设备等应按照防 护要求和受力情形做到各个部位抗力相和谐,防止显现由于局部破坏而阻 碍主体结构的防护密闭性能。 3.1.2 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满足设计抗力的前提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 件应采纳“强柱弱梁(弱板) ” 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防空地下室应充分利用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变形来吸取核爆 冲击波的能量,以减轻支座截面的抗剪与柱子抗压的负担,确保结构在屈 服前不显现剪切破坏和屈服后有足够的延性,最终形成塑性破坏,而不是 脆性破坏,从而提升结构的整体承载能力。 受弯构件应采纳双面配筋。双面配筋对承担核爆动荷载作用下可能的 回弹和防止在大挠度情形下的构件坍塌十分重要。 在构造上,应专门注意在梁、板、柱的节点区应有足够的抗剪、抗压 能力和足够的钢筋锚固长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1 总则 1.0.1 本措施适用于全国各类民用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 1.0.2 本措施遵守执行国家的现行规划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结合各地实践经验,是 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设计中共性问题制定的技术措施。 1.0.3 使用本措施时,除应遵守国家方针政策外,还应遵守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地 方政策与规定。 1.0.4 本措施可与国家建筑标注设计图集(一下简称“国标图集” )05J804《民同建筑工程 总平面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配合使用。 2 基地总平面 一般规定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以所在城市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当地主管部门提供 的规划条件为依据。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工程特点,使用要求,注重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 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空间,以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 基地总平面设计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自然地形、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年版)》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给水排水(2007年版)》的内容包括:总则、综合节能措施、变频调速和管网叠压供水、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热水系统等节能新技术的设计技术措施。附录中对这些节能新技术做了必要的分析和补充说明。特点是详细讲述了节能新技术,以便指导其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2100433B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结构体系)(2009年版)》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