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沁河是邯郸主城区的一条河流,发源于邯郸西部山区,后在孟仵桥与滏阳河交汇。
2008年邯郸市主城区沁河北岸再添新景。12000平方米的生态园--- 沁河园,亮相陵西大街与沁河交汇处。位于邯郸市陵西桥西北角的沁河园,顺河道由东北向西南延伸,东起陵西大街,西至新修的丛台西路,呈三角形,绿化面积约6500平方米,硬化面积约5500平方米。园内种有银杏、黄栌、金银木、珍珠梅、早园竹等植物共28个品种12000余株,草坪约5200平方米。市园林局绿化队采用点植、排植、群植、组植、片植等手法,将其互相交错于园中,形成了底草、中灌、高乔、花木点缀的立体景观。园内散步有道、健身有场、休息有座、坐赏有景、亲水有台,景观立体层次强、休闲空间大。
据了解,该处以前是个菜市场,根据城市规划拆迁后改建成了游园。
电气大包在130元钱一平就能干,铁焊接管,高层26层初装。
黄河路大桥,黄河路与金山路交叉口东
推荐富力新城,位于香河京哈高速(G1)香河出口沿大香线向北一公里,价格大概21000元/平米。富力新城规划建设的风情商业街、幼儿园、九年制学校、示范高中、图书馆、体育会所、文化艺术馆,医疗中心等,丰富...
邯郸市沁河退污还清工程
邯郸市沁河退污还清工程——邯郸市沁河退污还清工程 为治理因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排而造成的沁河水质污染状况,邯郸市通过建设西污水处理工程、铺设雨污水分流和污水截流管线、修建截流井、工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对河道进行清淤、修建景观拦河坝、实...
沁河大桥高墩施工工艺总结
对沁河大桥高墩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沁河沁阳、武陟一带灌溉工程相传始于秦代,名为秦渠。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河内郡野王县(今沁阳县)典农中郎将司马孚重整引沁灌溉。唐宝历元年(825年)河阳节度使崔弘礼"治河内秦渠,灌田千顷",大和七年(833年)河阳节度使温造修坊口堰,引沁水灌"济源、河内、温县、武德、武陟五县田五千余顷"。此后,沁河灌渠有盛有衰,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沁河灌溉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共建水库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博爱县北境丹河青天河水库),小型水库4座,总蓄水0.2263亿立方米。1987年沁河两岸(包括丹河)有引水涵闸54座,其中48座为50年代以后所建。涵闸总引水能力达150立方米/秒,主要灌区在沁河者有广利、界沟、白马沟和亢村,在丹河者有丹东与丹西。
广利灌区包括沁阳县南大部土地和济 源、温县、孟县、武陟4县部分土地。灌区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为老灌区。旧有广济、利丰、永利、广惠、大小利河及甘霖等渠。民国期间,渠道失修,塌坡淤塞严重,仅灌济源县1万余亩。1949年人民政府领导修复。1950年合广济、利丰、永利等7渠为广利渠。渠首除广惠渠居沁河左岸外,余皆在右岸五龙口处。1957年灌溉面积发展到47万亩。1959年重建原利丰渠渠首闸,开总干渠,长64公里。李桥村西、沙河引沁渠入口以上,设计正常过水能力4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50立方米/秒。以下至十八里村东北,因接纳沙沟引沁水,设计正常过水能力5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60立方米/秒。1958年和1959年,区内先后建平原水库17座。水库蓄水后,大面积改种水稻,又因输水渠渗漏加大,排水渠淤塞,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一度扩大到20余万亩。1962年,平原治水改以除涝治碱为中心,区内水库多被废除,此后渠系工程多经改建。1987年有总干渠1段,干渠4条,还有沁北广惠和沁南沙沟、新利诸引沁干渠。灌区范围缩至沁阳县沁南地区和济源县东部分地区,1983年实际灌溉面积14万亩。
界沟灌区亦称孝敬灌区,在博爱县西南隅,南濒沁河,北接丹东灌区,西南临丹、沁二河,有耕地面积3.2万亩。1965年建闸引沁水灌田,渠首在蒋村南,闸名幸福,引水流量0.5~0.7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实灌面积均为1.2万亩。白马沟灌区又名张茹集灌区,在博爱县东南隅,西面和北面分别与界沟灌区和丹东灌区相接,南至沁河北堤,有耕地4万亩。1966年于秦庄西南之沁河北岸建白马沟闸,引沁水灌田,设计引水2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80年代初灌溉面积1.14万亩。亢村灌区即温县引沁灌区,在温县北部和东北部,北临沁河南堤,区内耕地面积5万亩。原为广利渠灌区一部分,1962年后,广利渠灌区范围缩小,始径引沁水单独成一灌区。1977年改建引沁闸,日常引水量1.7~3.2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灌溉面积达3万亩。
两灌区均是老灌区。丹东灌区在豫境丹河以东,焦枝铁路以南,博爱县境的西金城以北,阳家庙以东,并包括焦作市、修武县的部分土地,引丹河水为源,引水口在后陈庄南丹河左岸。区内有总干渠一条,干渠两条。丹西灌区在沁阳县的丹、沁夹角地带,有耕地5.5万亩,于丹河右岸取水,取水口有二,均在小孤山,和丹东渠首相对。丹东、丹西两灌区天然来水不多,1955~1964年平均引水流量为6.4立方米/秒,1981年和1982年实灌面积分别为16.7万亩和15.3万亩。
张峰水库,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张峰村,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 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4990km2,库容3.94亿m3,以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农村人畜饮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总投资17.48亿。2005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张峰水库工程由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导流泄洪洞、溢洪道、供水发电洞及渠首电站、川坡电站等。输水工程包括总干、一干、二干和三干,分别向阳城、高平、泽州和晋城市城区四县、市供水,线路总长145km。设计流量6.45~2.44m3/s。
工程需动用土石方1000万m3,混凝土36万m3;需用水泥19.8万吨,钢材2.7万吨;淹没房窑面积21.6万m2,土地1.3万亩,移民搬迁3862人。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2.07亿m3,年发电量770万kw·h,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将由5~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2007年11月8日上午10时,张峰水库枢纽工程完工暨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现场会隆重召开。张峰水库枢纽工程自2005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经过广大建设者的积极努力、艰苦奋战,水库枢纽工程提前8个月胜利完工。整个工程共评定单元工程4900个,全部合格,其中优良4169个,综合优良率达到了85.1%,居国内先进水平。
沁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14.4℃,无霜期173~220天。年降水量自南而北递减,上中游平均为617毫米,下游600~720毫米。小董站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8亿立方米,其中,82%来自五龙口以上,其余来自丹河。年径流的年际变化及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小董站1965~1966年实测年径流量为2亿立方米,仅为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3%。7~10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而春灌期3~6月径流量仅占17%。年平均输沙量为720万吨,80%集中在7~8月。
沁河流域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间洪水来源区之一。沁河洪水约有60%~70%来自五龙口以上,据调查考证,1482年(明成化十八年)阳城九女台曾发生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
河道曲折率(弯曲度)为1.95。沁河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含支流丹河在内),其中河南省境内仅1228平方公里,占沁河全流域的10.2%。沁河在五龙口以上,河谷深切50~60米,多急流瀑布,谷底砾石广布,仅局部地段,坡度较缓;出五龙口后,坡度猛降,接纳北来的丹河,流行于平原上,两岸有堤束水。在省境沁河干流长125公里。落差194米,平均比降1.55‰。
沁河水资源比较丰富,1953~1979年,沁河控制性水文站小董站的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17.8亿立米,五龙口为14.3亿立米。丹河山路平站为322亿立米。沁河约90%以上的径流量来自山西省,河南省来水量很少。沁河多年平均汛期6~9月天然径流量占全年总水量的50~60%,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四倍左右。
沁河洪水由暴雨形成,多发生在每年七、八月间。五龙口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4280立米/秒。小董站1982年8月2日洪峰流量为4130立米/秒,五龙口历史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1895年8月8日,为5940立米/秒。
沁河含沙量少,全流域平均的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19吨(小董站1951~1979年),属水清沙少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98万吨(小董站),年际变化较大,历年最大在1954年,为3130万吨,历年最小为1965年45.8万吨,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8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6%。沁河河水质好,受污染轻微。
前言
第一篇 工 程 设 计
近期建设沁河河口村水库的必要性
河口村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中的地位与作用
河口村水库在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中的作用
河口村水库工程作用与效益分析
河口村水库水资源状况简论
张峰水库对河口村水库入库设计洪水的影响
河口村水库工程设计洪水分析
沁河河口村水库防洪库容论证
沁河河口村水库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设计
河口村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站网布设与论证
河口村水库工程地质条件综述及评价
河口村水库岩溶发育特征及其对水库渗漏和防渗设计的影响
河口村水库工程龟头山古滑坡体稳定性研究
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河口村坝址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
河口村水库工程坝型比较研究
河口村水库工程坝线坝型方案比选
河口村水库面板堆石坝止水设置及单价分析
深覆盖层地基修建高面板堆石坝技术难点分析
沁河河口村水库防渗体设计
河口村水库左岸坝肩三维渗流分析
河口村水库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分析
河口村水库左岸山体防渗帷幕设计
某水库导流洞改建泄洪洞衬砌方案对比
河口村水库、号联合进口塔架整体稳定性分析
河口村水库枢纽工程隧洞进口边坡稳定性评价
河口村水库王程泄洪洞进口左侧边坡安全稳定分析
河口村水库泄洪洞进口左侧边坡的安全稳定分析
……
第二篇施工技术与管理
第三篇科学试验与研究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