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脱氧常用的反应原理有铁粉氧化(铁系)、酶氧化(酶系)、抗坏血酸氧化、光敏感性染料氧化等。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脱氧剂都是基于铁粉氧化反应。这种铁系脱氧剂可做成袋状,放入包装内,使氧的浓度降到0.01%。一般要求lg铁粉能和300mL的氧反应,使用时可根据包装后残存的氧气量和包装膜的透氧性选择合适的用量。应用的产品包括糖果、干制的海产品小吃、熟肉制品、米糕、面食、干酪、干制蔬菜。除袋装脱氧剂外,还将含有活性铁粉的塑料标签或各种卡片插入包装内。
随着强度的提高,缺口敏感性增加,出现氢脆、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问题,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断裂韧性降低,直接影响部件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甚至会在使用中突然断裂。因此需要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制度,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马氏体时效钢不仅强度高,断裂韧性、抗氢脆和应力腐蚀性能也都比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好,有良好的可焊性和工艺塑性,是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钢种,适于制作飞机起落架。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也称过渡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类不锈钢的长处,即塑性良好、容易加工成形,热处理后可获得很高的强度,在高速飞机和航天器上获得了应用。
2.、按化学成份分类
钢材产品
(1)碳素钢:a.低碳钢(C≤0.25%);b.中碳钢(C≤0.25~0.60%);c.高碳钢(C>0.60%)。
(2)合金钢: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
(1)锻钢;(2)铸钢;(3)热轧钢;(4)冷拉钢。
4、按金相组织分类
(1)退火状态的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b.共析钢(珠光体)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体)。
(2)正火状态的:a.珠光体钢;b.贝氏体钢;c.马氏体钢;d.奥氏体钢。
(3)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5、按用途分类
钢
(1)建筑及工程用钢:a.普通碳素结构钢;b.低合金结构钢;c.钢筋钢。
(2)结构钢a.机械制造用钢:(a)调质结构钢;(b)表面硬化结构钢:包括渗碳钢、氨钢、表面淬火用钢;(c)易切结构钢;(d)冷塑性成形用钢: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b.弹簧钢c.轴承钢
(3)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
(4)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c.电热合金钢;d.耐磨钢;e.低温用钢;f.电工用钢
(5)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6、综合分类
(1)普通钢a.碳素结构钢:(a)Q195;(b)Q215(A、B);(c)Q235(A、B、C);(d)Q255(A、B);(e)Q275。b.低合金结构钢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a)优质碳素结构钢;(b)合金结构钢;(c)弹簧钢;(d)易切钢;(e)轴承钢;(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a)碳素工具钢;(b)合金工具钢;(c)高速工具钢。c.特殊性能钢:(a)不锈耐酸钢;(b)耐热钢;
(c)电热合金钢;(d)电工用钢;(e)高锰耐磨钢。
合金钢
7、按冶炼方法分类
(1)按炉种分a.平炉钢:(a)酸性平炉钢;(b)碱性平炉钢。
b.转炉钢:(a)酸性转炉钢;(b)碱性转炉钢。或(a)底吹转炉钢;(b)侧吹转炉钢;(c)顶吹转炉钢。
c.电炉钢:(a)电弧炉钢;(b)电渣炉钢;(c)感应炉钢;(d)真空自耗炉钢;(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a.沸腾钢;b.半镇静钢;镇静钢;d.特殊镇静钢。
用铝作为脱氧剂脱氧 把小纯块铝放到钢包里,出炉不锈钢水冲进去,这样铝很节约。
一、无氧铜:不含氧也不含任何脱氧剂残留物的纯铜。但实际上还是含有非常微量氧和一些杂质。按标准规定,氧的含量不大于0.03%,杂质总含量不大于0.05%,铜的纯度大于99.95%。根据含氧量和杂质含量,...
目前,对铸钢件浇注过程中的二次氧化尚缺乏有效的防止方法,尤其应该使钢液在炉内脱氧良好。国外铸钢厂一般都在严格控制还原作业的基础上,要求出钢前,也就是加铝进行终脱氧前,炉渣中的FeO含量保持...
钢中常见脱氧元素的选择和应用
钢中常见脱氧元素的选择和应用 徐州市热卡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冶金工程师 张云 一、概述 在钢中元素按脱氧能力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 Cr、Mn、V、 C、Si、B、Ti、 Al、Zr、Be、 Mg、Ca。但是综合考虑成本和工艺后,炼钢生产常用的脱氧元素是锰、硅和铝等。另外单一 成分脱氧没有复合脱氧剂效果好, 主要是复合脱氧剂的各个成分的叠加效应, 设计一款成本 低吸收率高效果好的脱氧剂是一个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工作。 二、元素脱氧能力分析 1、硅的脱氧能力强于锰,在不锈钢中具有一定的脱氧作用。 硅易与其他多种元素组成合 金,是加入其他元素的理 想载体,硅常用作各种脱氧剂的重要元素,根据先弱后强的脱氧 原则,单独脱氧时锰要先于硅加入。 2、铝有较强的脱氧能力,另一方面铝在不锈钢中的残留及脱氧产物 Al2O3为难熔的颗粒, 对多数牌号的不锈钢的性能有不利影响, 但是由于铝终脱氧工艺简单大部分时候效果
洁净钢脱氧技术现状及发展
洁净钢脱氧技术现状及发展
因浇铸前钢液中含氧量的不同,钢锭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半镇静钢三种基本类型。
又称全脱氧钢,是凝固过程中钢液内氧含量低到不会与钢中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的钢。铸前钢液须经充分脱氧(如用硅和铝脱氧,钢中硅含量在0.3%左右,铝含量在(0.02~0.06%)。镇静钢锭均有缩孔,必须用带保温帽的锭模浇铸。轧制后经过切头,钢锭成坯率为85~89%。要求成分均匀、组织致密的钢材采用这种钢锭。镇静钢采用上大下小带保温帽的铸模。近年广泛采用发热保温帽和隔热板保温帽等以提高成坯率。
钢液中含氧量较高(0.02~0.04%)、在锭模中发生强烈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使钢液在模中沸腾而得名。这种钢凝固一开始,气泡就形成并上浮。钢锭表皮凝固成含铁较纯的壳层。当表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在钢锭顶部加上盖板,使顶部凝固,阻止气泡继续逸出;也可在顶部加入硅铁、铝等脱氧进行化学封顶;也有用瓶口式锭模进行封顶。另一种方法是在钢液凝固成表面层后即向整体钢液中加铝脱氧,这种钢锭称为外沸内镇钢。沸腾钢一般采用上小下大敞开式的瓶口式铸模。沸腾钢锭成坯率高达90~92%,主要用于低碳钢。
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的钢种。这种钢内部气体少,结构接近于镇静钢。半镇静钢浇铸初期不产生气泡,当顶部自然凝固封顶后(可采用瓶口模促进封顶),由于钢液中碳和氧的富集和温度降低,促使在钢锭顶部产生少量一氧化碳气泡,填充整个钢液的凝固收缩空间。因此,可得到与沸腾钢相近的钢锭成坯率。半镇静钢主要用于中等碳含量和中等质量的结构钢,所用铸模一般为敞开式上小下大型。
脱模 浇铸完毕的钢锭,需待内部完全凝固后方可脱模。对裂纹敏感性强的合金钢锭,脱模后应在热状态(>900℃)放入缓冷坑中保温缓冷,或在不低于750℃温度下热送入轧钢车间的均热炉或加热炉。
钢液(又称钢水)经盛钢桶(又称钢包)注入铸模凝固成钢锭的过程。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必须铸成一定形状的锭或坯才能进行加工。用铸模铸成钢锭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铸锭或模铸;用连续铸钢方法铸成坯的工艺过程简称连铸。
钢锭的种类 钢锭因浇铸前钢液中含氧量的不同,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半镇静钢三种基本类型。三种类型的特征见图1。
镇静钢 又称全脱氧钢,是凝固过程中钢液内氧含量低到不会与钢中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的钢。铸前钢液须经充分脱氧(如用硅和铝脱氧,钢中硅含量在0.3%左右,铝含量在(0.02~0.06%)。镇静钢锭均有缩孔,必须用带保温帽的锭模浇铸。轧制后经过切头,钢锭成坯率为85~89%。要求成分均匀、组织致密的钢材采用这种钢锭。镇静钢采用上大下小带保温帽的铸模。近年广泛采用发热保温帽和隔热板保温帽等以提高成坯率。
沸腾钢 钢液中含氧量较高(0.02~0.04%)、在锭模中发生强烈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使钢液在模中沸腾而得名。这种钢凝固一开始,气泡就形成并上浮。钢锭表皮凝固成含铁较纯的壳层。当表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在钢锭顶部加上盖板,使顶部凝固,阻止气泡继续逸出;也可在顶部加入硅铁、铝等脱氧进行化学封顶;也有用瓶口式锭模进行封顶。另一种方法是在钢液凝固成表面层后即向整体钢液中加铝脱氧,这种钢锭称为外沸内镇钢。沸腾钢一般采用上小下大敞开式的瓶口式铸模。沸腾钢锭成坯率高达90~92%,主要用于低碳钢。
半镇静钢 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的钢种。这种钢内部气体少,结构接近于镇静钢。半镇静钢浇铸初期不产生气泡,当顶部自然凝固封顶后(可采用瓶口模促进封顶),由于钢液中碳和氧的富集和温度降低,促使在钢锭顶部产生少量一氧化碳气泡,填充整个钢液的凝固收缩空间。因此,可得到与沸腾钢相近的钢锭成坯率。半镇静钢主要用于中等碳含量和中等质量的结构钢,所用铸模一般为敞开式上小下大型。
浇铸工艺和设备 炼钢炉炼成的钢液先注入盛钢桶。桶中钢液经底部的铸口注入锭模。开闭铸口用塞棒,近年来多改用滑动水口。
浇铸方法 钢锭浇铸分上铸法(图2)和下铸法(图3)两种。上铸钢锭一般内部结构较好,夹杂物较少,操作费用较低;下铸钢锭表面质量良好,但由于通过中注管和汤道使钢中夹杂物增多。
钢锭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炼钢炉容量,初轧机开坯能力,钢材尺寸和钢种特性等。用于生产棒材和型材的钢锭一般为正方断面(称为方锭);生产板材的钢锭一般为长方形断面(称为扁锭);生产锻压材的钢锭有方形、圆形和多角形。
钢液进入盛钢桶后需静置一段时间,使出钢时混入钢中的炉渣或其他杂质上浮去除,同时还起调整铸温的作用。
铸温 浇铸温度应严格控制。铸温过低,钢液入模后表面立即凝固,会造成钢锭表面缺陷,甚至钢液在盛钢桶内就开始凝固,造成金属损失或整炉钢报废;铸温过高时,将延缓钢锭表层的形成时间,导致钢锭出现热裂纹。对镇静钢,铸温一般控制在高于此钢的液相线温度40~60℃。为保证整桶钢水温度均匀,可向盛钢桶中吹氩气搅拌钢液。
注速 下铸法一般要求有适当注速以保证模中钢液平稳上升,并调节铸温。铸温过高时用慢注,过低时用快注。上铸法要控制注速以减少飞溅。
浇铸时大气中的氧将进入钢锭,使钢液二次氧化而降低钢的质量。浇铸高质量钢时,需用惰性气体氩保护与空气接触的钢流,用合成固体渣粉保护模中上升的钢液面。
镇静钢锭锭身凝固时所造成的体积收缩需用帽头内钢液来补充,因此可适当延长帽头浇铸时间。一般帽头注速比锭身注速慢一倍左右。
脱模 浇铸完毕的钢锭,需待内部完全凝固后方可脱模。对裂纹敏感性强的合金钢锭,脱模后应在热状态(>900℃)放入缓冷坑中保温缓冷,或在不低于750℃温度下热送入轧钢车间的均热炉或加热炉。
钢锭凝固机理 钢液在锭模中的凝固过程伴随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如热的传导,体积收缩,钢液流动,碳氧反应,成分偏析等。由此形成不同的结晶结构和成分分布(见金属的凝固)。
钢液在铸模中的凝固层厚度与凝固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产生体积收缩,收缩与温度的关系见图4。
钢锭各部位的成分与钢液成分的差异称作偏析,这是由于凝固过程中各种成分的选分结晶所造成的。钢锭愈大,偏析愈严重。这种成分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到钢的力学性能,因此要求偏析程度愈小愈好。
钢锭的缺陷 在铸锭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注速、铸温控制不当,会使铸成的锭有种种缺陷。常见的缺陷为:钢锭表面的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内部的残余缩孔、皮下气泡、疏松和偏析,混入钢中的耐火物和炉渣、灰尘造成的夹杂等。这些缺陷能大大降低钢锭的成坯率,甚至使整个钢锭报废。(见彩图)
参考书目
弗莱明斯著,关玉龙等译:《凝固过程》,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M.C.Flemings, SolidificationProcessing,McGraw-Hill, New York, 1974.)
蒋仲乐等:《炼钢工艺及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荒木透等:《钢鉄制鍊の技术Ⅱ》,第二版,朝仓书店,东京都,1972。
钢液(又称钢水)经盛钢桶(又称钢包)注入铸模凝固成钢锭的过程。钢液在炼钢炉中冶炼完成后,必须铸成一定形状的锭或坯才能进行加工。用铸模铸成钢锭的工艺过程简称为铸锭或模铸;用连续铸钢方法铸成坯的工艺过程简称连铸。
钢锭的种类 钢锭因浇铸前钢液中含氧量的不同,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半镇静钢三种基本类型。三种类型的特征见图1。
镇静钢 又称全脱氧钢,是凝固过程中钢液内氧含量低到不会与钢中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的钢。铸前钢液须经充分脱氧(如用硅和铝脱氧,钢中硅含量在0.3%左右,铝含量在(0.02~0.06%)。镇静钢锭均有缩孔,必须用带保温帽的锭模浇铸。轧制后经过切头,钢锭成坯率为85~89%。要求成分均匀、组织致密的钢材采用这种钢锭。镇静钢采用上大下小带保温帽的铸模。近年广泛采用发热保温帽和隔热板保温帽等以提高成坯率。
沸腾钢 钢液中含氧量较高(0.02~0.04%)、在锭模中发生强烈碳氧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泡,使钢液在模中沸腾而得名。这种钢凝固一开始,气泡就形成并上浮。钢锭表皮凝固成含铁较纯的壳层。当表层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在钢锭顶部加上盖板,使顶部凝固,阻止气泡继续逸出;也可在顶部加入硅铁、铝等脱氧进行化学封顶;也有用瓶口式锭模进行封顶。另一种方法是在钢液凝固成表面层后即向整体钢液中加铝脱氧,这种钢锭称为外沸内镇钢。沸腾钢一般采用上小下大敞开式的瓶口式铸模。沸腾钢锭成坯率高达90~92%,主要用于低碳钢。
半镇静钢 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之间的钢种。这种钢内部气体少,结构接近于镇静钢。半镇静钢浇铸初期不产生气泡,当顶部自然凝固封顶后(可采用瓶口模促进封顶),由于钢液中碳和氧的富集和温度降低,促使在钢锭顶部产生少量一氧化碳气泡,填充整个钢液的凝固收缩空间。因此,可得到与沸腾钢相近的钢锭成坯率。半镇静钢主要用于中等碳含量和中等质量的结构钢,所用铸模一般为敞开式上小下大型。
浇铸工艺和设备 炼钢炉炼成的钢液先注入盛钢桶。桶中钢液经底部的铸口注入锭模。开闭铸口用塞棒,近年来多改用滑动水口。
浇铸方法 钢锭浇铸分上铸法(图2)和下铸法(图3)两种。上铸钢锭一般内部结构较好,夹杂物较少,操作费用较低;下铸钢锭表面质量良好,但由于通过中注管和汤道使钢中夹杂物增多。
钢锭大小取决于很多因素,如炼钢炉容量,初轧机开坯能力,钢材尺寸和钢种特性等。用于生产棒材和型材的钢锭一般为正方断面(称为方锭);生产板材的钢锭一般为长方形断面(称为扁锭);生产锻压材的钢锭有方形、圆形和多角形。
钢液进入盛钢桶后需静置一段时间,使出钢时混入钢中的炉渣或其他杂质上浮去除,同时还起调整铸温的作用。
铸温 浇铸温度应严格控制。铸温过低,钢液入模后表面立即凝固,会造成钢锭表面缺陷,甚至钢液在盛钢桶内就开始凝固,造成金属损失或整炉钢报废;铸温过高时,将延缓钢锭表层的形成时间,导致钢锭出现热裂纹。对镇静钢,铸温一般控制在高于此钢的液相线温度40~60℃。为保证整桶钢水温度均匀,可向盛钢桶中吹氩气搅拌钢液。
注速 下铸法一般要求有适当注速以保证模中钢液平稳上升,并调节铸温。铸温过高时用慢注,过低时用快注。上铸法要控制注速以减少飞溅。
浇铸时大气中的氧将进入钢锭,使钢液二次氧化而降低钢的质量。浇铸高质量钢时,需用惰性气体氩保护与空气接触的钢流,用合成固体渣粉保护模中上升的钢液面。
镇静钢锭锭身凝固时所造成的体积收缩需用帽头内钢液来补充,因此可适当延长帽头浇铸时间。一般帽头注速比锭身注速慢一倍左右。
脱模 浇铸完毕的钢锭,需待内部完全凝固后方可脱模。对裂纹敏感性强的合金钢锭,脱模后应在热状态(>900℃)放入缓冷坑中保温缓冷,或在不低于750℃温度下热送入轧钢车间的均热炉或加热炉。
钢锭凝固机理 钢液在锭模中的凝固过程伴随有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如热的传导,体积收缩,钢液流动,碳氧反应,成分偏析等。由此形成不同的结晶结构和成分分布(见金属的凝固)。
钢液在铸模中的凝固层厚度与凝固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产生体积收缩,收缩与温度的关系见图4。
钢锭各部位的成分与钢液成分的差异称作偏析,这是由于凝固过程中各种成分的选分结晶所造成的。钢锭愈大,偏析愈严重。这种成分的不均匀性直接影响到钢的力学性能,因此要求偏析程度愈小愈好。
钢锭的缺陷 在铸锭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注速、铸温控制不当,会使铸成的锭有种种缺陷。常见的缺陷为:钢锭表面的结疤、重皮和纵、横裂纹,内部的残余缩孔、皮下气泡、疏松和偏析,混入钢中的耐火物和炉渣、灰尘造成的夹杂等。这些缺陷能大大降低钢锭的成坯率,甚至使整个钢锭报废。(见彩图)
参考书目
弗莱明斯著,关玉龙等译:《凝固过程》,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M.C.Flemings, SolidificationProcessing,McGraw-Hill, New York, 1974.)
蒋仲乐等:《炼钢工艺及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1。
荒木透等:《钢铁制炼の技术Ⅱ》,第二版,朝仓书店,东京都,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