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介绍
在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地带性密闭型森林植被。热带季雨林又称季风林或热带季节林,其植被与热带雨林植被的主要区别在于:群落结构简化,乔木层减至上下两层,至少有部分种类旱季无叶,板状根、茎花现象、木质藤本和附生植物通常远不及雨林发达,林下灌木稠密,种类丰富。
热带季雨林受气候变化制约,可分成落叶季雨林和半常绿季雨林(或称常绿季雨林)两大类型。落叶季雨林分布在年雨量500~1500毫米,有5个月以上月雨量不到 100毫米的热带地区(具有不连续的上层乔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种类固定在旱季落叶,而且多在无叶期开花。下层乔木则多为常绿种类。典型的落叶季雨林为柚木(Tectona grandis)林。半常绿季雨林拥有两层密闭的乔木层,分布在年雨量1500~2500毫米,干湿季明显,但高温和多雨季节、低温和少雨季节相结合,水热效应良好的地区,拥有两层密闭的乔木层,上层树木中部分属于固定落叶的种类,在不同干旱程度的年份,落叶量和无叶持续期都有较大差别。下层仍由常绿种类构成,藤本植物一般较繁盛。热带季雨林与热带雨林两类植被之间缺乏严格界限,呈现逐渐过渡的连续性。常绿季雨林在雨季时同热带雨林差别较小,但在短暂旱季时少量高大乔木可出现几天至几周的无叶期。群落越原始,群落内越湿润,落叶树种越少,群落外貌越接近热带雨林。
季雨林分布在热带雨林外围,有3块不连续的大面积分布区,即东南亚和印度半岛、西非、南美洲北部和加勒比海地区。在中国南部的热带地区有各种类型的季雨林分布(见彩图), 主要组成种类有龙脑香科的青梅(Vatica astrotricha)、擎天树 (Parashorea chinensis var kwangsiensis),木棉科的木棉(Bombax inalabaricum),使君子科的鸡占(Terminaliahainanensis),五桠果科的小花五桠果 (Dillenia pentagуna)及桑科的榕属(Ficus)等种类。
由于频繁的人类活动对季雨林施加强烈影响,许多季雨林群落带有次生性质,甚至转变为人为作用造成的稀树草原植被。2100433B
一楼的答案答非所问,看清楚了,你那是热带雨林气候的描述,不是植物特征!热带雨林植物特征有很多种,个人认为:1、植株高大2、气根现象3、叶子多呈现滴水叶尖形状4、寄生、附生非常普遍5、老茎生花如果说“最...
1、阔叶植物: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等,比如野芭蕉,龟背竹 2、板根植物:四树木科的大板根、桑科榕树的大榕树 &nb...
马来西亚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亦高达70米热带雨林: 望天树(Shorea chinensis )、坡垒Hopea hainanensis、大果榕Ficus ...
热带雨林中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论文 (2)
热带雨林中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初二一班 贾紫萱 摘要:本文讨论了热带雨林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以及水土流失对热带雨林 产生的后果;如何保护热带雨林,防止水土流失;热带雨林的现状;热带 雨林植被分布和水土保持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水土流失量 热带雨林 水土保持 开发利用 相互关系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雨林, 对雨林进行开发利用, 使热带雨林的生存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热 带雨林中的植被对水土保持有很大影响, 具有相互关系。一方面水土 保持可以影响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热带雨林的植被 也可以影响水土的保持和水土流失量的最大化和最小化。 尽管现在人 们在尽量的保护热带雨林的植被与动物, 但热带雨林还是在迅速地消 亡着,雨林危机现在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有关资料显示:世界 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剧减, 1999年仍以每分钟 20公顷的速度消失。 照此
热带雨林中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论文
热带雨林中植被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初二一班 贾紫萱 摘要:本文讨论了热带雨林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以及水土流失对热带雨林 产生的后果;如何保护热带雨林,防止水土流失;热带雨林的现状;热带 雨林植被分布和水土保持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水土流失量 热带雨林 水土保持 开发利用 相互关系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大量的砍伐树木,破坏雨林, 对雨林进行开发利用, 使热带雨林的生存问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热 带雨林中的植被对水土保持有很大影响, 具有相互关系。一方面水土 保持可以影响热带雨林植被的生长和发展; 另一方面热带雨林的植被 也可以影响水土的保持和水土流失量的最大化和最小化。 尽管现在人 们在尽量的保护热带雨林的植被与动物, 但热带雨林还是在迅速地消 亡着,雨林危机现在已经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有关资料显示:世界 热带雨林的面积也在剧减, 1999年仍以每分钟 20公顷的速度消失。 照此
热带季雨林不连续分布于亚洲、非洲(称混合落叶林)、美洲(称季节林)热带季风区,而以东南亚受季 风影响较大的地方最为典型。中国热带地区受太平洋及印度洋季风控制,热带季雨林分布北界基本上在华南和西南的北回归线附近,东部偏南,西部偏北。包括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区,是中国热带季风气候地带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此外,在南亚的热带的一些河谷和南坡沟谷也有零星分布。
地球表面某一地区内所覆盖的植物群落的总体。可按地理环境特征划分,如高山植被、温带植被;可按不同地域划分,如天山植被、中国植被;还可依植物群落类型划分,如草甸植被、森林植被等。植被与气候、土壤、地形、动物界及水状况等自然环境要素密切相关。
从全球范围可区分为海洋植被和陆地植被两大类。海洋植被的特征是生产能力低,绿色植物中藻类占优势。陆地植被特点为种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但由于陆地环境差异大,形成了多种植被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植被型、植物群系和群丛等多级分类系列。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被的种类组成、数量、结构、生活型及生态特点,以优势种最为重要。植被还可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自然植被是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发展的产物,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潜在植被。人工植被包括农田、果园、草场、人造林和城市绿地等。人类长期栽培的植物的组成和结构都很单调。
从植被图的内容来说,可以分为一般性植被图和专门性植被图。
一般性植被图是植被研究的基础资料,它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最基础的图幅。一般性植被图可以分为现状植被图、复原植被图、现状-复原植被图和潜在植被图。现状植被图的对象是现存的植被,包括原生植被、次生植被和栽培植被。复原植被图的对象是经人类改变以前所存在的植被的复原,因此需要将栽培植被和次生植根据历史记录、古生物记录以及当地的生态条件被恢复到原生植被。现状-复原植被图是将现状植被图和复原植被图重叠起来编制的图件,便于分析植被的演化过程。潜在植被图是最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它不考虑一个地区的原生植被状况,而是根据现在的气候、土壤、地貌和植被特点以及植被的演替规律来推断未来植被的发展。
在一般性植被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专门性植被图,如草场类型图、森林图等。
按照比例尺的大小,植被图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大比例尺植被图:比例尺>1:10万;
(2)中比例尺植被图:比例尺在1:10万和1:100万之间;
(3)小比例尺植被图:比例尺在1:100万以上。
大比例尺植被图又称测图比例尺植被图,一般是在小区域范围内,运用地形图在野外实测或者根据航片判读而成,反映的是植被的低级分类单位。中比例尺植被图一般根据大比例尺植被图综合而成或者通过路线考察并参照遥感影象编制而成,它既要求有大比例尺植被图的准确性,又要求又小比例尺植被图的概括性。小比例尺植被图反映的是植被的高级分类单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明显地表示植被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