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建设工程百科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是2011年12月8日农业部办公厅起草发布的通知。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基本信息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十一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成效

"十一五"期间,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农业标准化工作有关要求,立足热作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标准制修订、宣贯实施、队伍建设、研究与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标准制修订工作快速推进

着力完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热带纤维作物等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品种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安全限量及测试方法等重点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85项,引导制修订地方标准近200项。目前,热作标准已覆盖40多种作物(产品),天然橡胶、香蕉、芒果、荔枝等主要热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监管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建立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热作标准体系。

(二)标准实施应用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配合农业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结合"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行动计划"、"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南亚热作名优基地建设"等工作,加强了标准的宣贯实施,促进了标准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热作产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热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质量安全普查合格率达99%;天然橡胶、剑麻等作物示范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5%以上,大田生产成本降低约10%,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标准为载体,集成、转化和应用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按照"依托行政建体系、依托体系育人才"的队伍建设思路,在热区建立了以热作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热区科研教学单位为支撑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成功完成了"第二届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标准化专家委员增加至132人。以此为核心,在全国生产、经营、推广等领域培训标准化实用人才3000人次以上,为加强热作行业监管、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标准研究明显加强

紧密跟踪科研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出版《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汇编(2005~2010年)》,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注重标准与重大科技专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集成转化为标准,促进了关键技术在生产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依托香蕉种质资源描述和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成果,制定了《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有效解决了生产环节中的关键问题。

(五)对外交流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工作和WTO-TBT/SPS通报评议工作;推荐4位专家参加ISO/TC45的分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组,完成ISO标准表态和复审共59项,国际标准投票率100%;收集整理了超过上万项国际标准、主要热作生产国和贸易国标准,出版《国内外热带水果农药最大残留量指标汇编》等多部相关著作,完成了主要热带水果、香辛饮料等国外标准比对研究,为实现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采标目标和相关领域科学、合理、有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

二、"十二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

确保天然橡胶等战略性产品和木薯等新型能源原料的基本供给,增强热带水果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热作产业的基本任务,其根本出路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化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既面临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又亟需突破发展障碍。

(一)国务院热作产业发展意见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肯定了天然橡胶、木薯、油棕等工业原料,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咖啡、桂皮、八角等香(饮)料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完善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的工作任务。《意见》为"十二五"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农业部"十二五"相关规划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是"十二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农业标准制修订专项支持力度,……为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支撑"、"加快热作行业标准、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热作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今后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出了工作思路和措施保障。热作标准体系建设要把握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全面推进热作标准化各项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东盟自贸区"形成对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和建成以来,我国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天然橡胶、木薯、棕榈油、热带水果国内的进口量逐年增加,热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态势加剧。要在扩大我国热作产业对外开放中既保障国内供给又保护产业安全,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热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效利用WTO规则,加强对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完善热作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调节作用,努力构筑热作产品"出得去、守得住"的防护之堤。

(四)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了宽广的实施平台

为提高热作产业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以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等主要作物为重点,科学规划并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型现代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努力构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平台,使其成为引领热作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推动热作产业加速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热作标准体系作为示范园创建的重要依据、建设的技术支撑、产品的质量保障,有必要进一步贴近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机制、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建设水平。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热作标准体系尚不够健全,标准内容间存在重复交叉;标准立项与产业需求结合尚不够紧密,部分重点环节标准缺失;标准推广应用手段尚不够丰富,标准实施不够广泛;与国际标准间缺乏有效衔接,标准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基础研究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显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标准篮球架

  • 篮球架伸臂1.8m
  • 达创
  • 13%
  •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 120×0.5
  • 雷诺尔
  • 13%
  •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 100×0.5
  • 雷诺尔
  • 13%
  •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 150×0.5
  • 雷诺尔
  • 13%
  •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进口聚酯粉末标准格栅

  • 200×0.5
  • 雷诺尔
  • 13%
  • 佛山市南海雷诺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自发电一焊机

  • 305A
  • 台班
  • 韶关市2010年8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二氧化碳气保护焊机

  • 电流250A
  • 台班
  • 广州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绿道游憩体系规划

  • 视频 绿道游憩体系规划
  • 13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视频 产业生态体系
  • 360秒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光电沙盘程序 定制
  • 2套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镜头 9D-FLS067DZ
  • 1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产业生态体系

  • 音响 PS-8
  • 2个
  • 3
  • 中高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7-06
查看价格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任务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热作标准化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机构人员。通过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面向生产、立足需求,不断提高标准化服务产业化的能力和水平。保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必要的工作条件和手段,完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避免"重建设、轻管理","有机构、难运行"的现象,形成保障有力、运行高效的良性机制。

(二)强化行业参与,加快实施应用

热作行业的生产经营者既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又是热作标准的应用主体。各级热作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生产经营者在热作标准工作中的作用,拓宽渠道,积极鼓励其参与标准的制修订和应用评价工作。参与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等项目建设工作的企业,应健全标准化工作制度,积极转化应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科技成果,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推进热作标准实施应用。

(三)创新投入机制,加快建设步伐

各级热作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检测机构等参与热作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加快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附表:

1.热带作物标准体系框架(略)

2.热带作物标准2011-2015年拟制修订计划明细表(略)

3.热带作物标准体系明细表(略)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部办公厅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农办垦〔2011〕77号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贵州省(自治区 )农业厅,海南、广东、云南省农垦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有关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为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国热带作物标准化工作进程,完善热作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热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工作重点

(一)加快重点领域技术标准制修订

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快天然橡胶、剑麻、荔枝、芒果、咖啡、香蕉、菠萝、木薯、椰子、甘蔗、龙眼、番木瓜、胡椒、腰果、澳洲坚果等主要热作种质要求及繁育、植物保护、产品质量要求及测试方法等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天然橡胶计划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20项;热带纤维作物计划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23项;热带经济作物计划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112项;热作机械计划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36项,共计191项。

(二)加强标准信息服务和宣贯培训

1.建成热作标准数据库、热作标准制修订管理系统、热作标准网等信息平台,加快热作标准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和管理。

2.结合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集成转化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配套编制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良好农业规范、操作手册或简明挂图。

3.编制热作标准化年度培训计划,开展热作标准核心团队的轮训工作;通过依托农技推广部门、大中专院校和宣传媒介,实施多层次教育培训,加快标准实施应用。

(三)强化标准应用评价和支撑研究

1.持续跟踪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等主要国际标准组织,欧美、日本等主要热作产品进口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巴西等主要热作产品出口国出台的热作标准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强化评议和对策研究。

2.探索建立标准应用评价机制,优先在天然橡胶、剑麻、芒果、香蕉等主要作物上开展标准应用评价工作,加快已发布标准的复审修订。

3.研究科技创新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相结合、社会各方在标准工作中相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四)壮大标准技术人才队伍

1.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专家全面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和东盟区域标准组织开展的标准化活动,努力培养一支既熟悉国际规则、又精通国内政策的专家队伍。

2.通过机制创新,广泛吸纳科研、教学、推广和管理等人员参与标准化活动,提高行业协会、生产经营企业代表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的比重,特别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与标准工作的结合程度。

3.结合各类农业标准化项目的组织实施,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建立面向生产的标准推广队伍。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文献

热带果园规划设计 热带果园规划设计

热带果园规划设计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17页

热带果园规划设计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

热带作物(含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简称“热作”)标准体系是我国农业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热作标准在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发挥热带作物名特优新稀特色,推进我国热作产业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集约化、贸易国际化,加速发展现代热作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适应加快转变热作产业发展方式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本规划。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农业部办公厅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农办垦〔2011〕77号

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湖南、贵州省(自治区 )农业厅,海南、广东、云南省农垦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有关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为加快“十二五”时期我国热带作物标准化工作进程,完善热作标准体系,促进我国热作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八日

查看详情

热带作物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十一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成效

“十一五”期间,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按照农业标准化工作有关要求,立足热作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标准制修订、宣贯实施、队伍建设、研究与对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标准制修订工作快速推进

着力完善天然橡胶、热带水果、热带纤维作物等优势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突出品种资源保护、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安全限量及测试方法等重点领域,共制修订国家标准46项、行业标准85项,引导制修订地方标准近200项。热作标准已覆盖40多种作物(产品),天然橡胶、香蕉、芒果、荔枝等主要热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质量监管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标可依。建立了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基础,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衔接配套,贯穿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热作标准体系。

(二)标准实施应用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配合农业部实施“农业标准化实施示范项目”,结合“香蕉产业升级计划”、“天然橡胶和热带水果行动计划”、“良种良苗繁育基地”、“南亚热作名优基地建设”等工作,加强了标准的宣贯实施,促进了标准与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热作产业标准化实施进程,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热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香蕉、芒果、荔枝、龙眼质量安全普查合格率达99%;天然橡胶、剑麻等作物示范区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5%以上,大田生产成本降低约10%,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标准为载体,集成、转化和应用了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其中“天然橡胶标准化加工技术研发集成及应用”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标准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按照“依托行政建体系、依托体系育人才”的队伍建设思路,在热区建立了以热作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以热区科研教学单位为支撑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和人才队伍;成功完成了“第二届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标准化专家委员增加至132人。以此为核心,在全国生产、经营、推广等领域培训标准化实用人才3000人次以上,为加强热作行业监管、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标准研究明显加强

紧密跟踪科研基础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出版《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中国农业热带作物标准汇编(2005~2010年)》,为有针对性地指导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注重标准与重大科技专项工作的有机结合,及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集成转化为标准,促进了关键技术在生产中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如依托香蕉种质资源描述和病虫害防治等研究成果,制定了《香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香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等系列行业标准,有效解决了生产环节中的关键问题。

(五)对外交流工作扎实推进

积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工作和WTO-TBT/SPS通报评议工作;推荐4位专家参加ISO/TC45的分技术委员会相关工作组,完成ISO标准表态和复审共59项,国际标准投票率100%;收集整理了超过上万项国际标准、主要热作生产国和贸易国标准,出版《国内外热带水果农药最大残留量指标汇编》等多部相关著作,完成了主要热带水果、香辛饮料等国外标准比对研究,为实现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采标目标和相关领域科学、合理、有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供依据。

二、“十二五”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

确保天然橡胶等战略性产品和木薯等新型能源原料的基本供给,增强热带水果等优势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是热作产业的基本任务,其根本出路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化建设。标准体系建设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既面临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又亟需突破发展障碍。

(一)国务院热作产业发展意见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热作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国家战略高度肯定了天然橡胶、木薯、油棕等工业原料,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以及咖啡、桂皮、八角等香(饮)料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完善产品生产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的工作任务。《意见》为“十二五”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加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工作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农业部“十二五”相关规划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是“十二五”时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部发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热作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加大农业标准制修订专项支持力度,……为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支撑”、“加快热作行业标准、技术规程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热作生产技术规范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今后标准制修订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出了工作思路和措施保障。热作标准体系建设要把握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全面推进热作标准化各项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产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东盟自贸区”形成对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现实要求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和建成以来,我国热作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天然橡胶、木薯、棕榈油、热带水果国内的进口量逐年增加,热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态势加剧。要在扩大我国热作产业对外开放中既保障国内供给又保护产业安全,就必须不断提升我国热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有效利用WTO规则,加强对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完善热作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调节作用,努力构筑热作产品“出得去、守得住”的防护之堤。

(四)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为热作标准体系建设搭建了宽广的实施平台

为提高热作产业发展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以天然橡胶、木薯、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菠萝等主要作物为重点,科学规划并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型现代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努力构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平台,使其成为引领热作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力量,推动热作产业加速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热作标准体系作为示范园创建的重要依据、建设的技术支撑、产品的质量保障,有必要进一步贴近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机制、拓宽发展领域、提高建设水平。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我国热作标准体系尚不够健全,标准内容间存在重复交叉;标准立项与产业需求结合尚不够紧密,部分重点环节标准缺失;标准推广应用手段尚不够丰富,标准实施不够广泛;与国际标准间缺乏有效衔接,标准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基础研究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显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