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热电联供,是指热力发电厂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向用户输出电能的同时,也向用户输出热能。
热电联供(Co-Generation)。也叫做热电联产。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因为,一般的凝汽式机组,汽轮机的排汽损失是很大的。而热电联产机组,通过一些方法。把一部分或者全部蒸气通过汽轮机做功后,再对热用户输出。使排汽损失减小。并且,热电联产解决了城市集中供热的问题,取代了遍地开花的小锅炉。又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社会整体能源利用率。常见的热电联产方法有:背压式、双抽汽式、单段可调抽汽式、锅炉直供(减温减压式)等几种方式。从供热介质上又分为:蒸汽供热、高温水供热。也可以从介质回收上分为介质回收式和介质不回收式。2100433B
热电联供(Co-Generation)。也叫做热电联产。是指热力发电厂通过一定的方法,在向用户输出电能的同时,也向用户输出热能。热电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热电厂的热效率。因为,一般的凝汽式机组,汽轮机的排汽...
不知道,,,
请问:我们所说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和天然气热电联供有什么区别?分布式能源与热电冷三联供有什么区别?
天然气热电联供一般指大型电厂。发电220KV给电网,蒸汽或热水给周边用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一般指小型能源站。比如,机场、医院等等。发电多为自用,即使上网也是35KV或者100KV。热电冷三联供目前是指...
热电联供高压给水泵联锁保护
介绍热电联供高压给水泵联锁保护方案,设计本方案的思路;简介利用DCS的功能块图实现本方案。
医院建筑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节能经济性分析
某医院对生活热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采用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发电设备为微型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热电联供系统的节能量、静态投资回收期进行计算,两项指标均不理想,分析了原因。
核 电站 可同时供热和发电、可以按照发电和供热的特点、实现对不 }}}3ii }位热能的综合利用。以满足工业和城市川户的需求。如 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技术特点和安全特性可以建在人口稠 密的地区和工业区。它作为一种热源,一方面供电时输出可 以灵活调ja,一方面蒸汽发1}:,器所产生的蒸汽的玉力与温度 与常规锅炉的参数一致,可以热电联供,用于区域供热.低温 核供热堆也可以实现热电联供,提高经济效益。
第1章 绪论
1.1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概念
1.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3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1.3.1 研究热点
1.3.2 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冷热电联供动力设备
2.1 锅炉-蒸汽轮机
2.1.1 锅炉
2.1.2 蒸汽轮机
2.2 燃气轮机
2.2.1 燃气轮机的特点
2.2.2 小型燃气轮机
2.2.3 微型燃气轮机
2.3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2.3.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组成、特点和发展概况
.2.3.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本类型
2.3.3 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2.3.4 增压流化床燃煤联合循环
2.4 内燃机
2.4.1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2.4.2 柴油机、汽油机和燃气内燃机
2.4.3 内燃机的能量分配
2.5 斯特林机
2.5.1 斯特林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5.2 斯特林机的应用领域
2.5.3 斯特林机用于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点
2.6 燃料电池
2.6.1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2.6.2 燃料电池的类型
2.6.3 燃料电池的特性
2.6.4 燃料电池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2.6.5 燃料电池在冷热电联供技术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余热驱动制冷技术
3.1 吸收式制冷
3.1.1 吸收式制冷的发展历史
3.1.2 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3.1.3 吸收式制冷的分类
3.1.4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3.1.5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
3.1.6 吸收式热泵
3.1.7 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方向
3.2 吸附式制冷
3.2.1 吸附式制冷的发展历史
3.2.2 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3.2.3 吸附式制冷循环
3.2.4 吸附式制冷变热源运行特性
3.2.5 吸附式制冷在余热利用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4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及热经济性评价
4.1 冷热电联供系统
4.1.1 总能系统
4.1.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集成形式
4.2 燃气轮机与燃气内燃机的适用范围
4.3 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性评价指标
4.3.1 热力性能评价指标
4.3.2 经济性能评价指标
4.3.3 环境性能评价指标
4.4 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实例
4.4.1 天然气驱动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方案热经济性比较
4.4.2 基于吸附制冷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性比较
4.5 冷热电联供系统综合评价
4.5.1 综合评价模型原理
4.5.2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4.5.3 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参考文献
第5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运行
5.1 基于燃气内燃机和吸附制冷机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运行
5.1.1 小型传统冷热电分供能量系统热经济性模型
5.1.2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热经济性模型
5.1.3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求解
5.1.4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运行分析及其与传统分供系统运行的比较
5.1.5 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应用实例
5.2 基于燃气轮机和吸收式制冷机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运行
5.2.1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的数学模型
5.2.2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的求解及分析
5.2.3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应用实例
这是在热电联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分布式能源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形式,也是世界第二代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是一种建立在能量梯级利用基础上的综合产、用能系统,分散在用户端附近,首先利用一次能源驱动发动机供电,再通过各种余热利用设备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最终实现更高能源利用率、更低能源成本、更高供能安全性以及更好环保性能等多功能目标。可见,冷热电联供的优点符合当前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不断深化。
《冷热电联供》包括了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系统的动力设备、余热驱动制冷技术、系统热经济性评价以及系统经济最优化运行等方面。
《冷热电联供》可作为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等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